公司人事檔案轉遞保管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1、公司人事檔案轉遞、保管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人事檔案管理制度1、人事檔案管理范圍:專業技術干部、正科及以下管理干部、工人等各類人員(包括出國不歸、失蹤、除名、逃亡職工和殘死亡、離休、退休職工)的人事檔案。 2、干部、工人退職、時必須獎其檔案交給省人才交流中心管理。 3、干部、工人在受刑事處分或勞動教養期間,其檔案由本院人事檔案室保管,刑滿釋放或解除勞教后,重新安置的,其檔案轉至有關主管單位保管或移交人才交流中心管理。 4、除人事檔案管理人員外,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檔案庫。 5、檔案的管理 (1) 根據2、氣候的不同變化,經常注意檔案的通風、溫度、清潔、防火、防盜、防曬、防潮和防蛀。 (2) 對所管理的人事檔案必須逐人登記注冊。 (3) 每季度核對一次檔案的分類、編目、序號,發現編錯或放錯位置糾正;每裝卸要按登記冊全面檢查一次檔案,發現漏缺檔案朣查找。 (4) 任何人不得私自保存他人的檔案材料,對私自保存他人檔案材料拒不交出者,應追究其責任。 (5) 要不斷研究和改進檔案的管理方法和技術,逐步實現檔案管理的科學化。 6、管理干部、工人必須建立檔案正本。 1、檔案正本是全面反應干部、工人歷史和現實情況的實物材料,構成包括下列十項內容。 (1) 履歷表及其他簡歷材料等。 (2) 自傳及屬于自傳性質的3、材料。 (3) 各種鑒定。 (4) 各類考核、評價材料及畢業成績單、學歷證明等。 (5) 政治歷史審查材料及甄別復查材料,工齡更改材料等。 (6) 參加中國共產黨和共青團的材料。 (7) 各種獎勵及縣團級以上機關批準的英雄模范先進事跡材料。 (8) 處分、撤銷處分和甄別復查材料。 (9) 任免呈報表,確定或晉升技術職務、學位、學銜審批表,出國人員審批表,調整工資審批表,工資級別登記表,離休、退休、退職審批表等。 (10) 其他可供組織參考材料,如本人的思想、工作、學習總結檢查,死者生平介紹,更改民族材料等。 2、查閱和借用人事檔案,應遵守下列規定: (1) 一般不得查閱人事檔案,如必須有關人員4、的情況,由檔案管理人員提供。 (2) 必須查閱檔案時,只限于組織、人事部門派出的賞干部到檔案室查閱所需情況;各黨支部發展黨員必須查閱檔案時,支部書記和組織委員查閱。(3) 任何人不得查閱或借用本人及親屬的檔案。(4) 查閱檔案者,必須填寫查閱什么問題,查閱日期逐項進行登記。(5) 查閱檔案,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制度,嚴禁在檔案卷內涂改,圈劃及撤換檔案材料,不得向無關人員泄漏被查檔案內容,違者應追究責任。 (6) 查閱檔案時,不得抄錄檔案內容,如特殊情況,須經人事辦主任允許后方可抄錄,抄錄的材料應近期送回檔案室處理。(7) 外調人員一般不得查閱檔案,如特殊情況需查閱時,必須持縣級以上組織、人事部門介5、紹信,并有兩名正式黨員方能查閱。(8) 檔案一般不是,在特殊情況下,經批準可以借出,但借出時要及時登記,按期歸還,如不按時歸還,要及時催收,以免遺失。3、轉遞檔案應遵守下列規定: (1) 檔案要通過機要交通仁慈,不能公開郵寄或本人自帶。(2) 檔案轉出要及時追收回執,以防檔案丟失。 (3) 收到外單位的檔案,要及時核對,核對無誤差后,在回執上簽名蓋章后退回回執。 4、凡歸檔的材料,均應經過認真的鑒別;屬于歸檔的材料,必須手續完備,完整無缺;需經組織審查蓋章和本人簽字的,應蓋章簽字后才能歸檔。 5、凡歸入檔案的材料,均應按照中央組織部關于干部檔案材料收集,歸檔的暫行規定整理,不應歸入干部檔案的材6、料,不得入檔;凡歸入工人檔案的材料,要參照省勞動局(1981)63號文件的準則歸檔;歸檔材料應做到分類準確,編目清楚,目錄排列合理,標題完整,裝訂整齊,字跡清楚。 6、保管檔案工作人員守則如下: (1) 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理論,嚴格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初中“三個代表”,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覺悟和政策水平。 (2) 嚴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擅自向他人提供檔案材料或泄露檔案內容。 (3) 嚴禁在檔案庫吸煙,保護檔案安全,經常打掃和保持檔案室的清潔衛生。 (4) 不得擅自轉移、分散和銷毀檔案材料。(5) 熱愛本職工作,忠于職守,刻苦鉆研業務,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6) 堅持黨的原則,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政策,嚴格按照檔案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