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倉庫內控及存貨盤點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1、公司倉庫內控及存貨盤點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條:為了加強和控制公司存貨資產的財務監管,使公司的存貨實物管理和財務管理能夠相互稽核、監督、牽制,保證公司實存貨的安全、完整,特制訂本制度。第二條:本制度僅財務部門在存貨物資管理上的控制管理加以確定,對于存貨資產的實物管理應依照公司制訂的相關制度執行。第三條:依據管理體系的要求,倉庫及加工廠管理不直接隸屬財務部門管理,但應接受財務部門正常的監督管理,并配合財務部門做好各項稽核工作。同時倉庫及加工廠應按照存貨管理規定建立臺帳對保管的存貨進行記錄,應將存2、貨的品種、規格、數量(收、發、存)記錄清晰。第四條:財務部門應按照財務核算的要求,對存貨資產實行“數量、金額式”的分品種的明細核算,并于每月結帳日及時結算出各品種存貨資產的結存數量和金額,以便與倉庫管理部門臺帳進行數量上的稽查、核對。第一章購貨與付款循環第五條:根據公司管理計劃性的特點,采購活動之前必須實行計劃審批,由采購部門、倉庫部門或生產部門簽發“采購訂單”,列明該批擬采購物資的品種、規格、數量、單價、采購價格的詢問比較情況,并按照公司內部關于采購審批的規定進行必要的審批程序。第六條:采購人員憑審批手續齊全的“采購訂單”,與有關供應商進行采購交易談判,并將采購的相關條款明確后簽訂購銷合同,3、購銷合同應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將主要條款如:品名、規格、數量、質量、單價總額、交付地點、驗收依據、違約責任等填寫齊全。第七條:采購存貨運抵公司后,首先應由公司的質量檢驗部門對此批存貨進行質量的驗收和檢測,檢測的依據是采購訂單、購銷合同和公司內部質量管理要求,在確認無誤后,質量檢驗部門填寫驗收單,并簽名蓋章。第八條:采購人員憑采購訂單、購銷合同和驗收單,將采購的存貨送交倉庫部門辦理驗收入庫手續。倉庫保管員應依據上述單據重點對存貨的實際查收數量、重量、品種、規格進行查驗,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采購人員,并將查收情況填寫在“入庫單”上,如果有重量上的損耗倉管員應該在“入庫單”上注明實際重量,并在倉管保管卡上4、注明。第九條:采購人員應將收集到的、審批齊全的采購訂單、購銷合同、驗收單、入庫單、合法的商業發票等相關資料進行審核,并處理驗收過程發現的問題,特別是損耗,不合理的一定要及時進行處理,審核無誤后送交財務部門辦理付款手續,財務部門按照公司內部付款審批手續,要求采購人員在辦理好相關的審批后,在接受單證進行審核付款。第十條:財務部門應對采購人員提交的付款資料(采購訂單、購銷合同、驗收單、外購存貨入庫單、合法的商業發票等)進行財務審核,主要審核相關的審批手續是否齊全、單證是否完整、發票是否合法、金額是否正確、數量是否一致等,核對發票計算的正確性;應將發票上所記載的品名、規格、數量、條件及運費與合同、訂購5、單、驗收單、外購存貨入庫單等資料核對一致。在審核無誤后再辦理付款手續。第十一條:財務部門在收集到采購單據齊全的情況下,應按照會計核算規定及時、準確地編制記帳憑證,并將上述支持性憑證(請購單、訂購單、驗收單、外購物資入庫單、專用發票,若為進口的還應包括報關單)附在記帳憑證的后面,如資料較多,也可另外裝訂成冊,注明索引號后存檔。每月應根據記帳憑證準確、及時地登記入“存貨”及“貨幣資金”、“應付帳款”分類明細帳中。第十二條:財務經理應監督和審核會計人員編制的“采購交易”記帳憑證金額及分類的正確性、入帳的及時性;若月末采購的存貨已入庫但發票未到,應暫估入帳,待下月發票到達后紅字沖回,再根據發票做正確的6、分錄。第十三條:財務部門應于每月月末與供應商進行貨款結算的核對。取得供應商對帳單,審核其余額與公司“應付帳款”余額是否一致,在考慮買賣雙方在收發貨物上可能存在時間差等因素之后,公司與供應商的月末余額應保持一致。第十四條:財務統計每日都做采購日報表,按照采購單位、品種、規格填列,并注明采購損耗的數量、金額。第二章生產領用及加工入庫循環第十五條:財務部門應按照公司制訂的財務會計核算政策,確定存貨資產的計價方法(以在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選定一種),計價方法確定后應保持不變。第十六條:公司生產環節需要領用存貨物資時,應先由廠長按照加工批次電腦填制生產車間記錄的投料計劃部分,由操作工7、填寫“領料單”,將需要領用的存貨品種、規格、數量等信息填寫齊備后,送交生產部助理復核,憑生產部助理復核同意并簽名的“領料單”到倉庫管理部門辦理領用手續。第十七條:操作工、沖米工、倉管員共同對領用的原料實際數量、重量負責,作到準確無誤,并注明領用原料的實際重量。倉管員把經廠長確認的領料單交財務成本會計,成本會計做成本核算并做保管損耗日報表。第十八條:每日財務部門根據倉庫提供的“領料單匯總表”和所有領料單,按照成本核算的方法,及時將各材料的耗用情況登記到“存貨”及“生產成本”明細帳上,并將“領料單匯總表”和所有領料單作為會計憑證的附件加以裝訂成冊予以保管。第十九條:包裝物按照生產車間記錄的計劃,由8、分裝工開“領料單”,分裝完成后按照實際使用數量由倉管員與分裝工確認,多出部分及時入庫;對于原料的舊包裝由沖米工按照規格計數打捆,開具“入庫單”由倉管驗收簽字確認。第二十條:倉庫之間內部移庫手續要健全,內部移庫必須有廠長簽字確認后方可以進行,倉管員及車間人員沒有權利決定權,并對內部損耗由雙方確認,由發出方統計并報廠長審批后報財務。第二十一條:生產部門將完成的產成品或半成品移出生產車間之前,必須需要公司質量管理部門先行進行質量檢測,并出具質量檢測報告書,只有檢測合格的產品或半成品才能移送到倉庫管理部門。第二十二條:倉庫部門根據質量管理部門簽發的“質量檢測報告”和生產部門移送來的產成品或半成品,在清9、點數量和計量無誤的情況,應辦理驗收入庫手續,由分裝工填制“產品入庫單”,倉管員復核“產品入庫單”的品名、規格、數量無誤后簽字,交廠長審核簽字后交財務部。第二十三條:車間生產人員認真對批次進行跟蹤,對此批次的成品、副產品的數量進行認真計量,并詳細填寫生產車間記錄,按照“領料單”和“產品入庫單”認真填寫生產車間記錄,交廠長核對后交財務部。財務部門應將每月各生產部門所耗用的材料和產出的產品或半成品,按照財務核算的規定及時、準確的進行相關的財務處理,并登記“存貨”及相關的會計科目的明細帳上。并依據倉庫提供的資料和財務核算的結果,編制加工日報表,與生產部門進行核對,以便于發現問題和考核生產部門的產出耗材10、比率,并用電子郵件上報總經理及財務經理。第三章銷售發出循環第二十四條:產品銷售管理應遵循公司內部專門的管理制度,重點是確認銷售價格是否審批、銷售收款是否穩健。第二十五條:財務部門應根據“銷售送貨單”及時進行財務核算,編制會計憑證、登記“存貨”及相關會計科目帳冊,并于月末及時結算出“存貨”的結存數量和結存金額,以備實物盤點時核對使用;每日對銷售的存貨進行統計,做銷售日報表。工廠出納每周都要作出經營部的欠款及業績明細表。第四章銷售折讓與銷售退回第二十六條:財務部門應審核“銷售折讓”是否經過公司各管理層的授權批準,是否與銷售合同一致;在審核確認的前提下才能確認在“送貨單”。第二十七條:審核銷售退回是11、否查明原因,是否經過批準,退回的商品是否已經被本公司倉庫管理部門查收入庫,并已取得“銷售退回入庫單”。并由工廠的做司機業績的財務人員審核倉管員的退貨數量是否準確。每月把審核無誤的退貨明細表報公司管理層,公司管理層對退貨的原因進行了解并按照不同的原因找出解決辦法,并責成有關部門落實。第二十八條:財務部門應加強對銷售折讓和銷售退回業務的發票管理,并區別下列不同情況進行處理,并根據經批準的貸項通知單(表示由于銷貨退回或經批準的折讓而引起的應收銷貨款減少的憑證)及開具的紅字發票,進行折讓或退回的帳務處理,并將上述資料附在憑證后面。、購買方在未付貨款并且未作帳務處理的情況下,須將原發票和稅款抵扣聯索回,12、注明“作廢”字樣;屬于折讓的,應按折讓后的金額重開發票;、在購買方已入帳,發票無法退回的情況下,向購買方索取其當地主管稅務部門的開具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根據退回貨物的數量、價款或折讓金額向購買方開具紅字專用發票,紅字專用發票的記帳聯作為公司當期扣減收入、銷項稅的憑證;然后再重新開出正確的商業發票給對方。第五章存貨的盤點第二十九條:公司倉庫管理部門應每月一次對所保管的物資進行盤點工作,并與其編制的“領料單匯總表”、“外購存貨入庫單匯總表”和“產品銷售發出匯總表”、存貨臺帳相互核對,以保證倉庫管理的準確性和實物資產的安全性,并確保實物資產與倉庫記錄數量相互一致。第三十條:公司應每隔半年或一13、年組織倉庫、財務部、車間、業務部等部門對存貨資產進行全面盤點;存貨盤點時應由上述部門抽調人員組成盤點小組,負責公司存貨資產的盤點工作。并將盤點工作記錄于盤點工作報表上,裝訂成冊進行保管。第三十一條:財務部門應根據財務帳冊上核算的存貨的品種、規格、數量與倉庫記載的存貨品種、規格、數量以及實際盤點的結果進行核對分析,編制“盤點情況匯總表”,列明差異情況和差異原因及相關責任部門的責任原因,提交給公司管理層。第三十二條:公司管理層應根據財務部門編制的“盤點情況匯總表”進行分析討論,確定差異處理的決定和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罰決定。財務部門根據公司管理層的決定再對存貨的盤盈、盤虧按照會計核算的要求進行處理。第三十三條:財務部門應將盤點工作表、盤點情況匯總表、公司管理層的處理決定按照時間順序裝訂成冊,作為會計檔案進行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