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檢查與監督管理規定.doc
下載文檔
1、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檢查與監督管理規定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 范圍本規定包括內部控制制度檢查與監督的內容、范圍及其他相關內容。本規定適用于股份公司。2 總則公司應當重視內部控制的監督檢查工作,由審計部具體負責,確保內控制度的貫徹執行。3 貨幣資金循環檢查與監督公司應當對貨幣資金收支和保管業務建立嚴格的授權批準程序,辦理貨幣資金的不相容崗位必須分離,相關機構和人員應當相互制約,加強款項收付的稽核,確保貨幣資金的安全。貨幣資金監督檢查的內容主要包括:3.1 貨幣資金業務相關崗位及人員的設置情況。重點檢查是否存在2、貨幣資金業務不相容職務混崗的現象。3.2 貨幣資金授權批準制度的執行情況。重點檢查貨幣資金支出的授權批準手續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權審批行為。3.3 定期審核貨幣資金收入、支出的合法性、真實性、合理性及其保管的安全性。3.4 支付款項印章的保管情況。重點檢查是否存在辦理付款業務所需的全部印章交由一人保管的現象。3.5 票據的保管情況。重點檢查票據的購買、領用、保管手續是否健全,票據保管是否存在漏洞。4 采購與付款循環檢查與監督公司應當合理規劃采購與付款業務的機構和崗位,建立和完善采購與付款的控制程序,強化對請購、審批、采購、驗收、付款等環節的控制,做到比質比價采購、采購決策透明,堵塞采購環節的漏3、洞。采購與付款檢查監督的內容主要包括:4.1 采購預算作業:查核采購預算是否與銷售(生產)計劃相配合;實際請購是否與采購預算相吻合;實際采購與預算所產生的量差與價差,是否分析和檢討原因,并作適當調整。4.2 請購作業:查核請購作業是否依公司的規定辦理;請購是否與采購預算符合;采購申請單內容填報是否詳實,有無做良好的登記控制。4.3 采購作業:查核招標、比價、議價等方式的決定是否合理,并依公司規定程序辦理;評價采購作業程序是否合理。4.4 驗收作業:查核驗收程序是否符合公司規定、有效、合理。4.5 不履行合約或罰款作業:查核不履行合約的原因及扣款的執行情形;核算不履行合約對公司銷售(生產)所產生4、的損失;查核罰款計算的正確性。4.6 付款作業:稽核該作業是否按公司規定辦理。5 銷售與收款循環檢查與監督公司應當制定恰當的銷售政策,明確定價原則、信用標準和條件、收款方式以及涉及銷售業務的機構和人員的責職權等相關內容,強化對商品發出和帳款回收的管理,避免或減少壞帳損失。銷售與收款檢查監督的內容主要包括:5.1 授信作業:查核賒銷客戶微信是否確實,其是否辦理保證與抵押。5.2 售價作業:查核售價的訂定是否合理,是否按規定程序經過核決。5.3 發票作業:查核發票是否按規定開立,開立時間是否正確,是否有溢開或漏開情形。5.4 客訴處理作業:了解客訴發生的原因,及其處理是否允當。5.5 銷貨折讓及銷5、貨退回作業:查核銷貨折讓及銷貨退回是否均依規定辦理,金額是否合理。5.6 銷售收入與應收帳款作業:5.6.1 審查帳列營業收入是否歸屬本期所有,包括項目是否正確;5.6.2 查核營業收入有關的憑證、單據、記錄等內部控制及內部流程中控制機能是否良好;5.6.3 確定銷貨與應收帳款的內部控制確實被遵循;5.6.4 查列帳列應收帳款的正確性。5.7 銷貨成本及銷貨毛利(損)作業:5.7.1 核對銷貨成本的計算、表達、費用分攤基礎是否正確;5.7.2 分析產品售價、成本、毛利,檢討產品經營價值;5.7.3 了解銷貨毛利的計算是否正確。6 生產與倉儲循環檢查與監督公司應當建立成本費用控制系統,做成本費用6、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指定成本費用標準,分解成本費用指標,控制成本費用差異,考核成本費用指標的完成情況,落實獎罰措施、降低成本費用,提高經濟效益。生產和倉儲檢查監督的內容主要包括:6.1 生產計劃作業:了解生產計劃編制是否合理,且能按計劃書確實執行。6.2 制程管理作業:查核制程管理是否依公司生產有關規定確實執行。6.3 品質管制作業:查核品質管制是否依規定執行,并確保所生產產品品質優良。6.4 設備保養作業:查核生產設備是否按規定確實執行保養,并使設備時常保持最佳使用狀態。6.5 安全衛生作業:查核工廠作業是否符合勞工安全衛生法及環保署的各項要求,及其實施的正確性 。6.6 倉儲管理作業:6.7、6.1 查核原物料、制成品的收發、儲存、結報等作業的合規性、正確性、適時性、安全性;6.6.2 是否建立定期盤點制度,發生的盤盈、盤虧、毀損、報廢是否及時按公司規定審批處理。呆廢料作業:了解呆廢料發生是否合理;查核呆廢料的使用及處理情形;呆廢料收發、保管、標售等內控制度是否良好。6.6.3 生產成本作業:了解成本計算的正確性;查核當期原料、間接材料耗用數量及單位用量的合理性;查核當期直接人工、直接人工記錄及其分攤的合理性;查核生產及非生產部門制造費用發生數是否在預算范圍,有無超支情形;查核制造費用的報支及分攤是否符合會計制度及稅法的規定。6.6.4 生產績效作業:分析生產率、產能、及人工效率;8、查核績效獎金的計算是否合理;查核各項生產表單是否按規定正確填報。7 工薪與人事循環檢查與監督公司應當建立分配監督機制,對工薪分配的合理性進行監督,并建立其分析制度,定期對人事與工薪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分析,及時發現舞弊,糾正偏差。工薪與人事檢查監督的內容主要包括:7.1 任用作業:查核人員任用的方式及薪資是否依規定辦理。7.2 工作時間作業:稽核員工遵守工作時間的程度。7.3 請假作業:了解各項請假手續是否齊全且符合規定。7.4 培訓作業:了解是否按規定實施及實施效果是否有效。7.5 考績作業:了解對員工考核的公平性。7.6 獎懲作業:了解獎懲是否按規定辦理,是否賞罰分明。7.7 晉9、升作業:了解晉升是否公平、合理、公開。7.8 薪資計發作業:查核薪資計算的正確性與時效性,及薪資發放程序是否按規定辦理。7.9 辭退調職作業:7.9.1 了解辭職發生原因及作為減低流動率的參考;7.9.2 資遣的合法性及合理性;7.9.3 了解留職停薪是否依公司規定辦理及其必要性;7.9.4 了解調職的適切性。7.10 薪工記錄作業:查核薪資記錄的正確性,有無良好的控制程序。7.11 代扣款的處理作業:了解代扣款與解繳作業是否按規定辦理。7.12 福利作業:了解員工的生活情形及對各項福利措施的利用率及員工滿意程度。8 固定資產與在建工程循環檢查與監督公司應當建立固定資產管理的崗位責任制度,對固10、定資產的驗收、領用、保管及處置等關鍵環節進行控制,防止被盜、偷拿、毀損和流失。公司應當建立科學的工程項目決策程序,明確相關機構和人員的職責權限,建立工程項目投資決策的責任制度,加強工程項目投資的預算、決算、招標、投標、評標、工程質量監督等環節的管理,防范工程發包、承包、施工、驗收等過程中舞弊行為。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檢查監督的內容主要包括:8.1 固定資產取得與折舊作業:查核資產取得是否按規定程序辦理并正確入帳,折舊計算是否正確。8.2 修理及維護作業:查核修護費用與資本支出劃分是否適當,有無超過預算。8.3 報廢及出售作業:查核資產報廢、出售原因是否適當,有無按規定程序辦理,相關記錄有無更新。11、抵押、出租、出借作業:查核資產抵押、出租、出借是否依公司規定辦理。8.4 閑置資產作業:查核閑置資產發生的原因及處置是否適當。8.5 投保作業:查核固定資產是否依規定辦理投保,投保種類及金額是否適當。8.6 工程作業:了解工程的發包、監造、變更、工期、驗收及付款等作業項目是否皆依規定程序辦理,承包廠商是否依約履行。9 投資循環檢查與監督公司應當建立科學的對外投資決策程序,實行重大投資決策的責任制度,加強投資項目立項、評估、決策、實施、投資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嚴格控制投資風險。投資檢查監督的內容主要包括:9.1 項目跟蹤制度。投資項目自公司內部立項開始,即由有關責任部門專人跟蹤項目的具體實施情況。12、對于一些重大的投資項目,根據總經理辦公會決議,應做好項目的后評估,并從中總結經驗教訓。9.2 項目定期報告制度。投資項目自公司內部立項開始,即由指定專人根據項目的跟蹤情況,每月編制項目跟蹤報告送公司領導。9.3 項目行政監督制度。對投資項目實施后的監督,執行行政監督制度。行政監督就是由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對項目實施進行監督和檢查,由總經理辦公室檢查落實辦公會議決定的工作事項,并及時向公司領導反饋信息,保證各工作環節暢通。10 籌資循環檢查與監督公司應當加強對籌資業務的管理,合理確定籌資規模和籌資結構,選擇恰當的籌資方式,嚴格控制財務風險,降低資金成本,確保籌措資金的合理使用。籌資檢查監督內容主要13、包括:10.1 公積與盈余作業:查核公積與盈余是否按規定提存,計算是否正確。10.2 股本作業:查核股本作業與股東資料保管的正確性、合法性、與安全性,以確保股東的權益,防止弊端發生。10.3 股東權益作業:查核對于股本等作業是否有完整記錄及妥善保管。10.4 短期借款作業:確定款項支付的合理性。10.5 中長期借款作業:查核中長期借款的內部控制是否良好,貸款是否經過核準;帳列數、期間是否正確,利率及利息的計付是否確實;確定資金調度是否合理,及是否保持適度的償債能力。10.6 擔保作業:查核公司是否嚴格控制擔保行為,建立擔保決策程序和責任制度,明確擔保原則、擔保標準和條件、擔保責任等相關內容,是14、否加強對擔保合同訂立的管理,及時了解和掌握被擔保人的經營和財務狀況,防范潛在風險,避免和減少可能發生的損失。10.7 現金作業:確認現金收支登記、結存、保管作業的合理性。10.8 票據作業:查核收入票據是否妥善保管、兌現入帳;開立票據是否均依規定程序辦理。10.9 零用金作業:查核零用金是否依規定保管、運用和報銷。10.10 一般費用報支作業:查核各部門費用報支的合規性、合理性、正確性。10.11 印鑒、支票使用作業:了解支票開立的內部控制及印鑒的保管是否妥當。10.12 營業外收支作業:確認各項營業外收支的正確性。10.13 稅費作業:確認納稅金額的正確性。10.14 原始憑證、記帳憑證作業:查核憑證的記載是否完整和合規。10.15 財務報表作業:查核財務報表是否依會計制度、一般公認會計原則、證管會及稅法有關規定編制。10.16 會計帳務處理作業:了解會計事務的管理是否依會計制度、一般公認會計原則規定辦理。補充說明:本規定由審計部提出。本規定由審計部負責起草。本規定由審計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