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責任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審計辦法.doc
下載文檔
1、有限責任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審計辦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內部控制制度審計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建立健全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和約束機制,完善公司內部控制體系,確保公司政令暢通和經營目標的實現,依據 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審計辦法(試行),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內部控制制度是為了保證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經濟信息正確可靠,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確保企業既定的戰略規劃和經營目標實現而在企業內部制定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程序、手續、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總稱。第三條 內部控制制度審計是為了對經營管理2、活動實施有效控制,而就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符合性、有效性進行檢查、測試、分析和評價的活動。第四條 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的基本依據是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行業管理規范和標準、華電集團公司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哈發公司內部規章制度和內部授權等。第五條 內部控制制度審計應在本公司主要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下,由審計部門組織實施。 第二章內控制度審計原則及目標第六條 內部控制制度審計應遵循的原則1、責任原則:內部控制制度必須授權分明、分工準確、界定清楚、責任明確。2、牽制原則(不相容原則):本單位任何一項經濟活動從發生到結束的全過程及主要環節都必須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門、崗位或人員分別實施,以便相互監督制約,防止3、差錯和舞弊可能性事件發生。3、協調原則:各部門和崗位之間必須銜接、協調,以保證生產和經營的連續性和穩定性。4、效益原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必須有利于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有益于企業加強管理,挖掘潛力,提高效益。第七條 內部控制制度應達到的目標:1、維護資產安全、完整及有效使用;2、保證各種經濟信息的真實、可靠與及時提供;3、避免不必要的成本、費用,以求盈利;4、保證各種崗位正確履行職責,以提高工作效率;5、預防錯誤和弊端發生,為加強管理提供依據;6、提出整改建議,完善內部控制制度;7、確定開展審計工作的范圍和重點。第三章 內部控制制度審計主要內容 第八條 內部控制制度應涵蓋集團公司制定的規章4、制度審計的主要內容是:按建立內控制度的原則進行審計;對企業內控制度的立法、執法,執法監督,獎懲力度通過審計做出評價。具體審計企業內控制度是否全面、完善、有效;制度與制度、制度與部門,部門與部門、部門與個人之間是否銜接相通,有否不按程序或越權行使權力的行為;部門與部門之間有否橫向制約程序;各職能部門是否嚴格執行規定的內控制度;各種內控制度的執行結果是否達到預期目的。 第八條審計要點 1、各部門、各環節、各層次是否建立工作崗位責任制;2、涉及經濟業務的處理,是否建立了相應規章制度,不相容職務是否分離,每項經濟業務是否經過授權、主辦、核準、執行、記錄和復核六個步驟;3、是否建立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及管理5、程序; 4、是否建立保證會計資料的正確性和可靠性的制度; 5、是否建立保證財產物資安全和完整的制度; 6、會計資料是否實行專人管理,并建立借閱、保管和銷毀制度; 7、是否建立內審制度并對經濟業務活動和職能部門運行監督和評價。第四章 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程序和方法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程序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程序包括健全性測試、符合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三個階段:(一) 健全性測試主要是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調查與描述,評價其應有控制環節是否已規定齊全,有無欠妥之處。 1、資料查閱法:收集和查閱各項制度、經濟資料、機構設置、生產經營基本狀況,了解企業概況。 2、現場調查法:審計人員到各部門、車間、分場檢查評價內控制度是6、否完善、嚴密和有效。 3、填表測試:審計人員將需要調查項目的內容,列出提綱,編制出特殊格式調查表,逐一向有關人員進行詢問,做成記錄,或將編制出特殊格式調查表發給有關部門單位,先由他們填寫,再由審計人員審查核實。 (二)符合性測試對內控制度的實施情況和有效程度進行測試,查明企業各項控制措施是否存在于各項經濟活動中,是否真正發揮了作用,有無失控和不完善之處。1、 業務測試通過對相關部門經濟業務所做的監查,判明內部控制系統中不應缺少的幾個關鍵控制點在業務處理過程中是否真實存在。2、 能測試通過對內部控制功能進行臭氧檢查,即對關鍵控制點作用發揮的情況進行檢查。目的是為查明關鍵控制點是否切實存在,是否有7、效地發揮了作用且有利于經營目標的實現,其有效程度是否令人滿意,該控制點有無漏過不正確的業務。(三) 實質性測試根據符合性測試確定的審查重點,運用核對、復核、盤點實物、帳戶分析等方法,對企業內部控制所產生的有關資料的真實性、正確性進行驗證,檢查業務活動是否合規合法,會計記錄是否真實準確,并將檢查結果作為審計評價的依據。第 條 內部控制制度審計方法1、 審閱法:通過審閱有關文件或資料,獲得概括性的整體印象。2、 詢問法:主要是同有關人員談話。注意詢問的對象要分層次。3、 觀察法:在現場察看經濟業務是否按內控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能否達到控制的目的。4、證據法:通過對企業有關內控制度查閱與實際有關業務8、執行情況檢查,拿出證據,證實有關內控制度是否得到認真執行。5、實驗法:根據內控制度的規定對有關業務重做一遍,以驗證是否按規定程序處理經濟業務,檢查各項內控制度措施是否發揮作用。6、比較法:將企業現行的內控制度與本制度有關的各種因素進行對比分析,借以揭示矛盾,找出差距,尋求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 第十條審計工作程序依照哈爾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審計工作規則進行。具體審計程序分為調查、測試、評價、報告四個階段進行。 調查 收集和查閱有關規章制度,采用多種調查辦法,了解企業經濟業務程序及內控制度制定和執行的詳細情況。 測試: 采用前述測試方法對企業內控制度所產生的經濟資料的完整性、嚴密性、真實性、科學性、9、有效性進行驗證,并將測試的結果作為評價結論的依據。 評價: 內控制度系統的評價 健全性評價:主要評價企業在經濟業務有關管理制度中所設置的控制點是否齊全,有無控制弱點或缺少必要的控制點,特別是關鍵控制點是否有嚴密的控制措施。 嚴密性評價:各項內控制度之間的銜接是否緊密、協調,有無兩種控制制度相互矛盾或存在缺陷的現象。 合理性評價:經濟業務實行的控制措施和程序是否符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是否符合內控制度的制定的原則,是否對應控制的業務處理程序起到控制作用。 內控制度綜合評價 綜合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肯定企業內控制度執行有效方面的成績,指出內控制度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分析內控制度失控點的性質及可能造成的10、后果,提出明確具體、切實可行的建議。 評價內控制度應著重說明的問題: 企業是否根據內控制度的要求,建立了各種必要的管理制度并認真執行; 企業和各職能部門及有關人員是否認真執行內控制度; 執行內控制度取得哪些成績; 執行中存在哪些薄弱環節,其影響及后果如何; 通過加強哪些環節的管理能夠達到預防或揭露各種錯弊的目的; 企業有無建立內部審計制度和其他檢查監督制度。 評價內控制度的要求: 要在調查的基礎上認真分析,做出恰當而慎重地評價,實事求是,符合客觀實際; 評價應具體明確。明確指出內控制度中取得的成績,存地的缺陷和薄弱環節,究竟是哪一項措施或工作方法存在問題; 所建議要有針對性,每項改進措施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性。 報告: 在評價的基礎上由審計部門撰寫審計報告,交單位有關負責人簽字認可。 審計報告的基本形式為基本情況、存在問題、產生原因、整改意見及綜合評價。 審計部門負責把鑒定的控制缺陷和內控制度的薄弱環節報告給本單位主管領導。 第十一條審計部門提出報告由本單位主管領導簽發后有關部門應限期改正,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必要時審計部門進行后續審計。 第十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及所屬關聯公司、多經公司。第十三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有限責任公司審計部 年三月十八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