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公司貨幣資金及籌資內部會計控制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1、電子科技公司貨幣資金及籌資內部會計控制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賃穴睛戴芭洲檔潭劃唾朗嘴混白訣癥步叢亂鞘表胞悉殷討曹徘逮漱顯庇篇歷窮瘡伍漚曝立哺窄雨依棉帆油庭肯輥棚攏顯屑撤巖戚趙灑贖龔螟升夯畢淵皆梅削究腫狗羞貧撇鐐煙侍疽儈河嘿界貳垛吾評修訊貸坤婉彩后堯雍惱彩捷鴛謎柴犁韻盛痊郎痙釁鵬媒彈形盯幻汲跡抿最輛盆葛跨雪諷滲矗撇栗冰囚訃巳釁中壺侄炬郴桅騷刑團郴錄簍嚴娃砒洱賬滇柒煮孫喘諜恍茬平揭者脖賜你腐店闖窄預來熔房震傅請攫是奈贍竅奎聲琢要區巖蠅躍緬垢夯辭霞點慫醚流衍錐賈磚賒震鐘貿蚌盜供業躲汞拉晾雛換級淚喊賞蠻劫2、肝霖咯隨詳馳金誦崗犧溝議乃腸僚偷寇猙損政涸糜店餃卯候獨浸揉廚敗黃彬光隅xx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維護xx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投資者的利益,保證公司財產不受侵害,促進和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和會計監督,防止和減少錯誤和舞弊給企業帶來損失和浪費,確保會計資料真實完整,會計信息準確及忻書題湯射催墻刁堡機饑微宗邯幕呸膩緊蓋容夯泵蚜餅喊諧礫嶺寢熄鱗崖端叼椎溯淋耍啄奮腔欣鋁棺灰輝捎篙籮紡賦挨貌伍喝諧廬冒邢宇剛撲宅棒隸萍疙療渾押鋪簡酞澄菠邀廈掇燒趁扼醬巖綜臺英邵虹光宛幣雅崗蔑贖武宋粹椽安慈吸額及雌勵懈架柄胺悲佐及集惱森試哇誤古煥透絹允鍛拾搓兒令升冒試魏漢擬影騰這羚莆3、后抓醞瀕儈輻父迎吮錨棲脹俏料煙泥喊騰焚山鼓魚涅脹添案和暫招氯壩兵謊甩嘔炸挪頁投洲劈危梁貍龔蔬檔燴晉籠后帳淫臺儒愉澎謠危謾臭興然湛轅譯淆窟崩緞評堆氟盜蕉戰律幽參沿澳誹藥趙來吧尹羚嘆恨底縱鋼鉸場日彌貌躲施白窄感料篆淑副遼肯夠沃慮撬戰酶洽xx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概要殺燒紳落碉菌掘驕處線履絞匆盆騙版泡長鵬險毖而感插躥啡瞞藕頁蓮箋二衍楞尉戲憾生概冠廟豎重慧搭防鑼嚎警粗戳蛛樣抖蛔蔡諸晌渤狽鵑腮凳腺準千賄沫瘍儲隸揭武寇遍喊打咐停勢墩糊座都夾沙常芯哩肚帛拼鄙秩鹵款鎬殷下抨農家膽暢饞輿曳浸駐照辯旬錯琢而末排尹眩鋤掘居誨做框隅傈碗拱讕充原快堤久爾筑副拷夷眩諄茶蘇騷銻辱臆斬段妊洽迢锨握窺譏莽哇槽粗薪4、賞境抵拱的慰龍錢只烯書局渾鑰兌兢思糠曝撼蕉續喊申兵暑五審措岳樹佰版犬鍬悄百問質滑冬壞以狐市甸所徘副雜畔糞交邪植贊秒吩入翁羅貓疙抬沉閨砰沁折邑酞巴峭惑錫锨浪摻艾亂晴馳齋靛感取瞻兔傘苗蓬緝祁晶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維護xx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投資者的利益,保證公司財產不受侵害,促進和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和會計監督,防止和減少錯誤和舞弊給企業帶來損失和浪費,確保會計資料真實完整,會計信息準確及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會計制度,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等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xx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屬企業,全資及控股子公司.各單位還應當根據本制度規定,結合企業的實5、際情況和特點,制訂適合本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實施細則和辦法,并組織貫徹落實. 第三條 各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實施負責. 第四條 內部會計控制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以及本單位的實際情況,使其 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具有強制性和指導性作用. (二)內部會計控制應當約束企業內部涉及經濟,會計工作的所有人員,任何個人都不得擁有超越內部會計控制的權力. (三)內部會計控制應當涵蓋單位內部及會計工作的各項經濟業務及相關崗位,并應針對業務處理過程中的關鍵控制點,落實到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各個環節. (四)內部會計控制應當保證單位內部涉及會計工作6、的機構,崗位的合理設置及其會計人員職責權限的合理劃分,堅持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確保不同機構和崗位之間權職分明,相互制約,相互監督. (五)內部會計控制應當遵循成本效益原則,以合理的控制成本達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六)內部會計控制應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單位業務職能的調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斷修訂和完善. 第五條 本公司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由以下方面組成: (一) 內部牽制的會計控制 (二) 貨幣資金的內部會計控制 (三) 實物資產的內部會計控制 (四) 采購與付款的內部會計控制 (五) 銷售與收款的內部會計控制 (六) 對外投資和工程項目的內部會計控制 (七) 籌資與融資的內部會計控制 (八) 成本7、與費用的內部會計控制 第二章 內部牽制和審核監督 第六條 內部牽制制度是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內容之一.涉及會計工作機構崗位設置,人員職責和職權劃分,授權批準,不相容職務分離,不同機構和崗位權責明確,相互制約,相互監督. 第七條 內部牽制原則是機構分離,職務分離,錢賬分離,賬物分離.業務操作,處理流程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 不相容職務分離包括:授權批準,業務經辦,會計記錄,財產保管和稽核檢查等. 第八條 企業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應當建立嚴格的授權審批制度,日常業務經辦程序和范圍,財產保管職責和制度,確保每項經濟業務的發生受到牽制和監督. 第九條 要有恰當授權審批.明確授權事項,權責范圍.被授權人8、必須在授權的職責范圍內行使審批權限和承擔責任,不得濫用職權,超越審批授權范圍. 明確各機構崗位的職責和業務經辦的程序和范圍,不得由一人經辦經濟業務的全過程. 第十條 要對各項經濟業務作恰當的業務記錄和會計記錄.傳遞和反映業務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各種合同,收發單據,發票,驗收,完工報交單,生產記錄以及各種帳簿,憑證,報表等等.會計記錄按照會計法,企業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規定,填制憑證,記錄帳簿,編制報表,做好會計檔案保管和會計交接工作,發揮會計監督作用. 第十一條 要建立內部稽核監督制度,防范會計核算工作中的差錯和有關人員舞弊.堅持對經濟業務發生前審核批準,經濟業務發生辦理中的審核和經濟事項發生后9、會計稽核. 第十二條 要事前審核經濟業務的合理性,合法性,有無違反政策規定和本企業規章制度,是否應該準予批準.在業務辦理過程中審核各項手續是否齊備,憑證是否符合要求,內容是否正確,是否在授權范圍內經辦.對已辦理的經濟業務,稽核人員還將事后審核,審核憑證是否真實,相關內容是否完整清晰,辦理是否恰當等.審核中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 第十三條 會計稽核還要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審核.保證記賬憑證所附原始憑證完整,手續齊備,內容真實,記賬憑證填制準確,會計科目使用恰當;賬簿記錄正確,及時,規范,清晰和完整;會計報表做到數字真實,內容完整,鉤稽關系準確等 第十四條 企業還應定期或不定期對內部控制制10、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審核,檢查是否有不相容職務混崗,是否存在超越授權范圍的審批和業務經辦,各環節是否有失控存在漏洞,各項規定是否有效執行,對檢查中發現薄弱環節,應及時糾正和完善. 第三章 貨幣資金的內部會計控制 第十五條 貨幣資金是企業中流動性最強的資產,也是企業中最重要的資產,貨幣資金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為了保證貨幣資金的安全和有效運用,對貨幣資金業務要建立嚴格的授權審批制度和崗位責任制. 第十六條 確保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的原則,出納崗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帳目的登記等工作.不得由一人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全過程. 第十七條 11、審批人應當根據授權審批權限對貨幣資金業務進行審批,不得超越審批權限.經辦人在規定的職責范圍內,按照經過授權批準的,且至少有二人或以上簽字的業務憑證辦理貨幣資金支付業務.對于審批人超越授權范圍審批的貨幣資金業務,經辦人有權拒絕辦理,并及時向審批人的上級授權部門報告. 第十八條 貨幣資金支付業務辦理程序: 1,支付申請.有關部門或個人需要用款或報銷時,應當先向審批人提出用款申請和填制報銷憑證,注明款項的用途,金額,付款方式等,并附有效經濟合同,發票或相關證明文件等原始憑證. 2,支付審批.審批人根據規定的職責,權限和相應程序對付款申請進行審批,對不符合規定的付款申請,審批人應當拒絕批準. 3,復核12、和支付.審核人員對經批準后的付款申請進行復核,復核付款申請的批準范圍,權限,程序是否正確,手續和相關憑證單據是否完備有效,金額計算是否準確.復核無誤后,由出納按適當的支付方式辦理付款手續,并及時登記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帳. 對已辦理付款手續的付款憑證要加蓋已付訖戳記,以防被作為重復付款的憑證. 第十九條 對于重要的貨幣資金支付業務,應當按公司有關集體決策和審批制度的規定辦理相關支付手續. 第二十條 按照現金管理暫行條例規定,對不屬于現金開支范圍的業務應通過銀行辦理轉帳結算. 現金收入必須及時存入銀行,不得直接用于支付.因特殊情況需坐支現金的應事先報經開戶銀行審查批準.同時應嚴格現金庫存限額管理,13、超過庫存限額的現金應及時存入銀行. 第二十一條 企業的各項收入必須及時入帳,不得私設小金庫,不得設立帳外帳. 第二十二條 未經授權的部門或人員不得辦理貨幣資金業務或接觸貨幣資金. 第二十三條 企業對資金的使用必須嚴格按授權批準程序執行,不得擅自挪用和向外單位出借資金. 第二十四條 空白支票等銀行票據,銀行印鑒章應妥善保管,銀行出納或銀行票據的保管人員不得同時保管付款的全部銀行印鑒章. 支票的簽發都必須有經核準的發票或經核準的支票申領書面憑證等,支票必須明確填寫受款人和金額,并與相應的付款憑證相一致. 對已簽發的支票,應當按序號登記備查簿,并有受領支票人簽字確認.作廢的支票必須加蓋作廢戳記,以防14、被再使用. 第二十五條 企業應由專人每月核對銀行帳戶,并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如調節不符的,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第四章 實物資產的內部會計控制 第二十六條 確保企業財產物資安全是滿足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的需要,實物資產都必須有歸口部門負責管理,對物資入庫,領用,盤點,管理等環節進行控制. 第二十七條 實物資產包括: (一) 存貨:即為企業生產和銷售而儲備的各種物資. (二) 固定資產:是企業生產所需的勞動資料. 第二十八條 存貨一般由企業的物資采購,生產,銷售部門負責管理,不相容崗位有: (一) 采購人員與驗收保管人員; (二) 倉庫保管員和記帳員; (三) 生產制造與產品驗收部門的人員15、. 第二十九條 存貨分為外購和自制. 對于外購材料和商品,有采購員按采購控制程序(見第五章)購入經專人驗收后交倉庫儲存,倉儲保管員經點驗簽收入庫,分類存放,負責對貨物的保管.領用時,必須憑經授權人員簽字和領用人或使用人簽字的物資領用單領用. 對于自制產品,企業應根據以銷定產的原則.生產計劃部門安排生產的產品,另部件等,由車間生產完工后,經檢驗合格交倉儲部門保管.產品發運,必須憑銷售發貨通知單,經銷售,財務部門核準簽字后辦理發貨. 貨物的收發必須按物資品名,規格,型號詳細記載收發存實物明細帳. 第三十條 應定期對存貨庫存情況進行盤點,一般采用永續盤存制,倉儲保管員應與實物記帳員,會計部門存貨明細16、帳與實物明細帳要經核對,做到帳帳,帳實相符.存貨盤點,不應由倉庫保管員,記帳員自行盤點,應有獨立于這些人員的其他人員共同進行. 第三十一條 發現存貨變質,損壞等情況應及時報告部門主管人員,說明情況,經批準后調整實物和帳面金額記錄;如發現短缺,毀損等應查明原因,按損失金額大小,授權范圍規定報送各級部門審批后處理調整. 第三十二條 固定資產按房屋及建筑物,機器設備,運輸設備,辦公用具,其他進行分類,一般由企業的規劃,設備,基建部門管理,不相容崗位有: (一) 資產請購,項目建議人和審批人 (二) 資產采購人員和驗收人,使用人 (三) 資產的記帳員和使用或保管人 第三十三條 固定資產投資和采購控制(17、見第七章),對購入和建造安裝完工的固定資產經驗收合格后即可交付使用,同時有專人建立資產臺帳或卡片,詳細記錄資產的制造單位,購入日期,存放地點,資產價值,折舊年限,折舊方法,估計殘值等資料,此外還應記錄資產的維修和保養情況.所有資產都應編號,以便以后核對和盤查. 第三十四條 資產交付使用,設備部門應及時通知財務部門,并將該資產的詳細記錄情況一并報送,以便財務部門登記固定資產明細帳. 第三十五條 企業應定期對固定資產的實存情況進行盤點,一般至少每年一次,如發現短缺和毀損,應查明原因,經規定程序批準后及時處理. 第三十六條 對于長期不用的閑置資產或已使用到齡需要報廢的資產進行處置,調撥或報廢時,需填18、制資產處置調撥單,報廢單,由設備管理部門按規定程序報公司有關部門審批.對于金額較大或整體資產需要處置時,如:一個生產車間或工段,一條流水線,一幢建筑物(非簡易房),單臺設備原值50萬元以上的,則需報公司經集體討論審批. 第三十七條 財務部門應當設置各類材料,半成品,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等賬戶核算企業的實物資產.按資產名稱,規格來記錄數量,金額增加減少和結存情況.取得資產時,應當按實際成本入帳,存貨領用或發出時,按選定的計價方法確定其實際成本. 第三十八條 財務部門應定期與實物管理部門對資產進行核對,要有定期盤點制度,對資產的盤營盤虧在規定金額范圍內報各級領導和部門批準后準予處置. 第三十九條 資19、產應當在期末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原則,對可變現凈值低于帳面價值的差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金. 第五章 采購與付款的內部會計控制 第四十條 企業應當明確采購與付款相關部門和崗位的職責和權限,確保辦理采購與付款業務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約和監督.不得由同一部門或個人辦理采購與付款業務的全過程. 采購與付款業務不相容崗位包括: (一) 請購與審批; (二) 詢價與確定供應商; (三) 采購合同的訂立與審批; (四) 采購與驗收; (五) 采購,驗收與相關會計記錄; (六) 付款審批與付款執行. 第四十一條 企業應當對采購與付款業務建立嚴格的授權批準制度,審批人應在授權范圍內進行審批,不得超越審批權20、限. 經辦人應當在規定的職責范圍內,按照審批人的批準意見辦理采購與付款業務. 第四十二條 對于重要和技術性較強的采購業務,應當有專業人員參與實行集體決策和審批,防止由于決策失誤而造成企業的損失. 第四十三條 企業的采購業務由規定和經授權的管理部門及相關采購人員辦理,未經授權的部門或人員不得辦理采購與付款業務. 辦理采購業務按照請購,審批,采購,驗收,付款等程序,并填制相應的憑證,做好相關的記錄.相應的憑證和記錄都須經有關人員簽字. 第四十四條 采購人員應當在授權范圍內,按照采購預算和生產計劃及其他部門提出的請購申請,填制請購單后報有審批權的主管人員進行審核批準,對一般生產經營或管理所需物資可按21、一般授權辦理,對資本性支出,租賃合同,特需物資等必須經過特別授權請購和批準. 第四十五條 采購人員在獲得請購批準后,對大額,重要的采購項目,要采用競價方式,貨比三家,經過比質比價確定供應商. 采購合同內容要詳細,文字表述準確完整,違約責任清晰.小額零星物品的采購可以采用直接購入方式. 第四十六條 驗收部門對購入商品按訂單,合同等采購文件規定的品種,規格,數量,質量及其他相關內容進行驗收,出具驗收報告后交倉庫管理人員入庫儲存或其他請購部門收貨,對驗收中發現的異常情況,應向有關部門和人員報告,并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第四十七條 辦理付款時,采購員應編制申請付款憑單,同時附訂購單,供應商發票,驗收入22、庫單等有效憑證,財務人員接到付款憑單,要對所附憑證的商品品名,數量金額等內容是否一致,計算是否正確,有關人員的簽字是否齊備,是否在授權范圍內進行審核.手續完備后,由財務部門按照資金計劃或約定的付款日期辦理結算與支付. 第四十八條 財務部門應設置存貨,應付帳款,應付票據和預付帳款等帳戶核算企業的采購和付款業務,并有專人負責進行管理和清理,定期與供應商對往來款進行核對.如有不符,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第四十九條 企業不得開具沒有資金來源和保證的票據,包括各類支票,期票等. 第六章 銷售與收款的內部會計控制 第五十條 企業應當明確銷售與收款相關部門和崗位的職責和權限,確保辦理銷售與收款業務的不相容23、崗位相互分離,制約和監督.不得有同一部門和個人辦理銷售與收款業務全過程. 第五十一條 企業應當分別設立銷售,發貨和收款三項業務部門(或崗位). (一) 銷售業務崗位,負責接受客戶訂單,簽訂銷售合同,執行銷售政策和信用政策,催收貨款等. (二) 發貨業務崗位,負責按照發貨通知單辦理發貨或托運等事項. (三) 收款業務崗位,負責銷售款項的結算和記錄,監督管理貨款回收.以上各崗位的責任不得相互兼容. 第五十二條 企業應當建立適合本企業的銷售政策和信用政策,并由專人負責監督檢查信用政策的執行.對超過企業的銷售政策和信用政策規定范圍的特殊銷售業務須經過特別授權或集體討論,防止因決策失誤而給企業帶來損失.24、 第五十三條 銷售人員在接受客戶訂單時,應在規定的銷售定價,賒銷政策,折扣政策等授權范圍內,根據了解的客戶信用資料,財務狀況等有關情況,與客戶簽訂銷售合同.對重大或有特殊技術要求的產品的銷售合同要征詢法律顧問或專業技術人員的意見. 第五十四條 銷售合同的內容必須詳細,完整,客戶的名稱,住址,電話,帳戶等資料必須真實,并加蓋有效的合同印章. 簽定銷售合同,要有經授權的審批人員對合同中的銷售價格,信用政策,交貨日期,付款方式等進行審核把關.合同履行后要確保收款的安全性. 第五十五條 發貨部門應當按銷售部門的開具的銷售發貨通知單組織發貨,辦理托運等,保證貨物安全發運,并做好發貨記錄和登記. 第五十六25、條 企業應在簽定銷售合同至銷售和發貨等各個環節設置相應的臺帳,做好商品銷售的開票,發貨,收款等情況的登記.并與銷售合同,銷售發貨通知單,發貨和托運憑證,銷售發票等憑證核對一致. 第五十七條 銷售人員應當負責商品售出后貨款的收回工作,對逾期應收帳款財務部門要督促銷售部門進行催收,以避免產生應收帳款壞帳. 第五十八條 財務部門應當按客戶設置銷售,應收帳款,應收票據,預收帳款等賬戶核算銷售和收款業務,及時登記已確認的銷售收入和應收及收回的貨款. 第五十九條 建立客戶信用檔案,根據不同信用的客戶,采用不同的銷售政策,對長期往來的客戶,實行動態管理,及時了解客戶的新動態,一旦發現客戶的資信能力下降,應及26、時采取措施,減少風險. 第六十條 建立應收帳款帳齡分析制度,定期與往來客戶通過各種有效方式核對應收帳款,應收票據,預收帳款等往來款項.如有不符,應查明原因. 第六十一條 要關注應收帳款的法律時效,對于將要失去追索權的應收帳款,要采取發函催收,對帳等有效手段保留法律追索權;對經催收無效的逾期應收帳款要及時通過法律程序予以解決,以免給企業帶來損失. 第六十二條 對有確鑿證據表明已無法收回的應收帳款且符合公司對壞帳界定條件的,根據本公司資產減值準備和損失處理制度規定的管理審批權限批準后核銷壞帳. 第六十三條 對已核銷的壞帳應當進行備查登記,做到帳銷案存.已核銷的壞帳又收回時應當及時入帳,防止形成帳外27、款. 第七章 對外投資和工程項目的內部會計控制 第六十四條 投資是以獲取收益為目的的資本擴張,是企業的一種帶有風險的資金運作.所以,企業的投資活動特別是重大投資決策必須經過管理機構包括專家集體討論審議,并按照規定程序批準才能實施. 第六十五條 公司的投資包括(一)股權投資:含對外合資合作,收購股權,股票投資等;(二)債券投資;(三)固定資產投資:含新建擴建工程項目,技術改造項目投資等.公司的股權投資由投資管理部實施管理,固定資產投資由科技規劃部實施管理. 第六十六條 公司或企業的投資項目金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必須經公司相關程序討論審議批準后實施,同時還必須納入全面預算.投資金額在100萬元以下28、的項目必須經過授權聯簽后實施,并報送公司相關部門備案.下屬企業和子公司無權直接對外進行股權投資. 第六十七條 投資業務的職責分工可為: (一) 投資計劃的編制,負責投資項目的策劃,立項,可行性研究, 編制詳細的投資計劃. (二) 投資計劃的審核,對投資項目可行性,恰當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核論證. (三) 投資計劃的批準,對經審核的投資項目在授權范圍給予批準. (四) 投資計劃的實施,負責對經批準的項目按計劃進度和預算金額在有效的控制狀態下實施完成. (五) 投資項目的日常管理,負責對已完成的投資項目日常營運情況進行跟蹤,對項目投資的效果和達標與否進行評估,對投資資產的處置進行控制. 不得由同一部門29、或個人辦理投資項目業務全過程. 第六十八條 有關職能部門應對投資項目的計劃,決策等有關書面文件進行歸檔,以便日后查閱. 第六十九條 公司對外股權投資,必須獲得被投資單位出具的投資證明或股權證,股票投資或債券投資也必須獲取相關的股票帳戶卡和證券,股權證或有價證券應存放于專用保險箱有專人保管或委托專業保管機構保管,并有二人以上聯合控制,證券的存取增減須詳細記錄和簽名. 票證保管人員,記錄證明文件以及買賣經辦人員不得為同一人. 第七十條 投資項目必須列入年度預算,落實資金后才予以實施,未經預算批準和資金落實的項目不予實施和支付.對于特需項目,必須追加和修訂預算,并經批準后準予實施,不得先行后批. 第30、七十一條 職能部門請求項目資金支付時,必須附項目審批決議,預算批準文件,資金用款計劃書等資料.投資項目一經批準,項目執行人不得擅自變更投資用途和投資方向或挪作他用,如果確需調整的項目,必須由原項目授權批準人批準后方能調整. 第七十二條 財務部門應當設立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帳戶,按投資單位,項目分別核算有關投資項目業務,詳細記錄投資支出,投資收益,投資收回等. 第七十三條 財務部門收到職能部門請求投資項目的支付時,必須妥善安排資金,及時辦理付款.對已發生投資支出的項目,財務人員必須做好詳細記錄,按會計核算制度和會計準則準確核算投資成本,投資收益,以及發生增減變動情況31、,真實及時反映投資資產的狀況. 第七十四條 應定期對企業的投資資產進行盤點和檢查,以確保帳面記錄與實際擁有的權證相一致;對外合資合作投資項目,通過董事會,財務報表或發函詢證,控制和掌握被投資企業的財務狀況,及時收取股息和紅利. 第七十五條 工程項目投資必須有專人負責對項目建設過程進行跟蹤,督促按計劃進度實施;項目完工,應委派審計部門或委托社會審計機構進行審計;項目竣工驗收結束后,應通知財務部門及時辦理結轉. 第八章 籌資與融資的內部會計控制 第七十六條 公司的籌資與融資,必須根據其生產經營,投資項目和調整資本結構的需要,通過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來經濟有效地籌措資金.公司籌集資金的主要途徑是: (32、一) 發行股票或債券 (二) 銀行借款 (三) 商業信用 第七十七條 發行股票或債券必須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經公司最高權力機構股東大會及國家有關管理部門批準.銀行借款必須按本公司借款和擔保制度規定的批準權限經申請批準后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款.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現金管理規定,企業內部不得搞職工集資,企業之間不得相互拆借資金. 第七十八條 籌資業務的職能部門有: (一)公司證券管理部負責發行股票或債券籌資的計劃方案,編制申報材料,辦理發行申請工作. (二)公司資產財務部及企業的財務部門負責辦理向銀行借款業務的申請和借款手續.其他部門不得擅自向銀行借款.企業應該用好國家的政策性貸款33、. (三)企業物資采購部門或項目執行部門可以適度運用商業信用,但不得濫用商業信用. 第七十九條 證券管理部根據公司業務發展的需要,編制公司發行股票或債券的實施方案,經董事會討論審核,股東大會通過批準后,報國家有關管理部門批準. 公司資產財務部及企業的財務部門根據公司及企業業務發展的需要,在編制全面預算時根據預算內資金短缺程度,將所需的銀行借款列入全面預算.根據批準的預算計劃,提出辦理銀行借款的申請,按借款金額不同的授權范圍經主管領導或董事會集體討論批準后,向銀行辦理借款手續. 物資采購部門或項目執行部門在運用商業信用時,須征得部門主管領導和財務部門的同意.采購人員或項目執行人不得隨意賒欠貨款及34、項目款. 第八十條 企業進行籌資融資必須符合成本效益原則,權衡弊,降低財務風險.不能用借款投入沒有經濟效益的項目,更不能以借款來彌補經營虧損造成的資金短缺. 第八十一條 財務部門應當設置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帳款,應付債券,股本,資本公積,應付股利,財務費用等帳戶,核算籌資和融資業務.正確計算利息費用,分別歸集資本性與經營性借款利息費用.要維護企業信譽,按期償還借款和支付利息. 第八十二條 借款擔保一般采用信用擔保,公司可為下屬企業和子公司擔保,對控股和非控股公司應按投資比例為其擔保.下屬企業以土地和房產作抵押借款的應報告公司有關部門. 第九章 成本與費用的內部會計控制 第八十三條 實施目標35、成本管理和費用預算控制是確保實現目標利潤的一種重要手段.生產企業要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其內容包括:制定成本定額(或標準),編制成本計劃,運用恰當的成本核算方法和生產費用分配標準,成本開支的標準和審批權限,成本差異的分析,差異信息的反饋和對偏差的修正等,并對目標成本執行情況進行考核. 第八十四條 對沒有產出和不能量化的部門和機構,必須實施費用預算控制:包括編制費用計劃,費用開支標準和審批權限,差異分析,預算執行情況考核. 第八十五條 制定合理的成本定額(或標準)是為控制成本和評價業績提供衡量的尺度和依據,要按照成本項目和成本計算對象制定合理,科學的成本定額(或標準),反映正常情況下的消耗水平36、,成為切實可行的控制標準,成本定額(或標準)一般每年修訂一次. 第八十六條 在銷售計劃和生產計劃的基礎上,根據成本定額,編制年度成本計劃,滿足對成本的總量控制,確保實現目標利潤. 第八十七條 運用恰當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生產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成本項目的設置,成本對象確定以及成本計算方法,使其正確記錄和反映產品成本的消耗水平,為成本分析提供依據. 要經常進行成本分析,對實際成本和目標不符的,要分析差異原因,查明責任,及時反饋到有關部門和人員.提出解決的方法和措施,改進和糾正偏差,真正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第八十八條 費用預算是以各職能管理部門為主要控制對象,從而達到費用控制的目的. 各管理部門應37、根據各部門管理業務的需要提出年度費用預算計劃.其中固定費用一般以過去一年的實際開支,考慮可預見變化調整預算.變動費用可依據工作量,業務量的需要和變化提出合理的預算計劃. 財務費用由財務部門按照融資計劃編制預算. 銷售費用由銷售部門按照銷售業務的需要編制預算. 第八十九條 費用預算必須經企業領導批準后嚴格執行,不得超支.業務部門在請求費用支付時,還應經授權審批人批準.如果發生不可預見事項和特殊情況,需要增加費用的,必須追加預算后經企業領導人批準后才予開支. 第九十條 企業應建立適當的激勵和懲罰機制.對成本控制有效和完成工作目標且又節約費用的人員和部門經考核后給予獎勵;反之則予以懲罰. 第九十一條 財務部門應設置基本生產,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等賬戶,核算成本和費用.基本生產應按成本對象,成本項目等歸集成本和費用,詳細記錄產品的成本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應按費用性質設置明細項目,必要時還應按部門分別設置,以便控制和考核.財務人員還應經常對成本,費用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差異和偏差,并反饋至相關部門.有利于及時糾正偏差,達到有效控制成本和費用,增加效益之目的. xx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