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員工內部培訓管理制度附反饋意見表考勤表.docx
下載文檔
1、公司員工內部培訓管理制度附反饋意見表考勤表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內部培訓管理制度1、 目的為配合報關部的發展,提升員工素質,增強員工對本職工作的能力及管理能力,并有計劃地充實其知識技能,發揮其潛在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特制定報關部培訓管理制度( 以下簡稱本制度),作為報關部各級人員培訓實施與管理的依據。2、 適用范圍適用于本公司報關部所有員工的各項培訓計劃、實施、督導、考評以及改善建議等,均依本制度辦理。 3、 權責劃分3.1、業務模式組權責3.1.1 制定、修改報關部培訓制度;3. 1.2 擬定、呈2、報全部門年度、季度培訓計劃;3. 1.3 聯系、組織或協調公司人力資源部完成報關部各項培訓課程的實施;3. 1.4 檢查、評估培訓的實施情況;3. 1.5 管理部門內部講師隊伍;3. 1.6 負責對各項培訓進行記錄和相關資料存檔;3. 1.7追蹤考核培訓效果3.2、其它專業組的權責3.2.1 上報專業組培訓計劃;3.2.2 制定各專業組業務課程的培訓大綱;3.2.3 收集并提供相關專業培訓信息;3.2.4 配合業務模式組培訓的實施和效果反饋、交流的工作;3.2.5 確定專業組內部講師人選,并配合、支持內部培訓工作;4、 培訓管理4.1 總結 4.1.1 培訓安排應根據員工崗位職責,并結合個人興3、趣,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盡量做到合理公平; 4.1.2 凡報關部員工,均有接受相關培訓的權利和義務。 4.1.3 報關部培訓規劃、制度的訂立與修改,所有相關培訓事宜,以業務模式組為主要權責單位,各相關專業組負有提出改善意見和配合執行的權利和義務。同時對于各專業組的專業課程,有安排講師備課并講解的義務。 4.1.4 報關部的培訓實施、效果反饋及評價考核等工作以業務模式組為主要權責專業組,并對報關部的培訓執行情況負督導呈報的責任。各專業組必須給予必要的協助。4.2 報關部員工培訓體系各專業組人員的聘用必須提出用人計劃,由業務模式組統一匯總后交由報關部經理審批并提交公司人力資源部。人員招聘后,需要經過4、6個月的系統和業務培訓,經考核后才能正式定崗。業務模式組制定未來6個月的業務培訓計劃。培訓計劃完成后再根據表現確定定崗報關部崗位。培訓體系包含以下四個模塊。新員工招聘后,需要經過1個月的系統和業務培訓,經考核合格才能正式定崗。業務模式組制定未來1個月的業務培訓計劃。培訓計劃完成后再根據表現確定定崗報關部崗位。4.2.1 新員工入職培訓 4.2.1.1 培訓對象:所有新進員工。 4.2.1.2 培訓目的:協助新進人員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順利進入工作狀態。培訓形式:以周期的內部授課方式進行; 4.2.1.4 培訓內容:分常規類和專業技術類兩項科目,兩項科目的具體內容可根據任職崗位的不同進行選擇。5、a) 常規類科目: 報關部簡介(包括操作發展史及報關部文化,各專業組職能,硬件設施等) 報關部制度介紹 報關部總體及各專業組業務流程b) 專業技術類科目4.2.2 實習員工師帶徒的崗位培訓 .1培訓對象:招收錄用的應屆畢業生。 4.2.2.2 培訓目的:使新員工按照任職崗位的要求,盡快熟悉業務內容及工作流程。 4.2.2.3培訓形式:“一帶一”或“一帶二”的固定師帶徒責任制形式; 4.2.2.4 培訓內容:包括思想素質、企業文件的教育;專業知識技能的訓練;及工作疑難的解決的指導等。4.2.3 報關部內部培訓 培訓對象:全員。 4.2.2.2 培訓目的:依靠報關部內部講師力量,最大效度的利用內部6、資源,加強內部的溝通與交流,在報關部內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并豐富員工的業余學習生活。培訓形式:在報關部內部以講座或研討會、交流會的形式舉行; 4.2.2.4 培訓內容:涉及業務類、管理類、辦公類的多個方面,及員工感興趣的業余知識、信息。4.2.4 轉崗或調崗培訓 培訓對象:崗位調入人員。 4.2.2.2 培訓目的:為保證崗位調入人員能盡快滿足新崗位知識要求。達到崗位各項業務能力指標。通過培訓,達到崗位基礎能力和知識的提升培訓形式:講座。 4.2.2.4 培訓內容:主要涉及碼頭作業各專業組專業知識。4.3 培訓計劃的擬訂 4.3.1 各專業組應根據各自業務發展的需要,確定專業組培訓需求計劃,7、并反應給業務模式組進行統籌規劃。 4.3.2 業務模式組可根據實際情況分解年度培訓計劃,擬定季度培訓計劃,編制培訓課程清單,并呈報報關部經理。4.4 培訓實施 4.4.1 新員工入職培訓 4.4.1.1 社招人員的培訓一般為每半個月進行一次,每次2-4學時,盡量安排在業務時間。 4.4.1.2 應屆畢業生的新員工培訓在上崗前進行,課程則較為全面和深入,培訓時間安排在工作日內,一般為一周左右。 4.4.1.3 每一位新入職的員工,在上崗前或上崗后最長不超過十個工作日之內,除特殊情況外,都必須接受新員工培訓。 4.4.1.4 各培訓科目由相應部門的內部講師資格人或負責人擔綱主講,根據需要還應負責考8、察試卷的編寫和審閱。 4.4.1.5 學員必須按時參加培訓,嚴格遵守培訓規范,并填寫內部培訓反饋意見表(見附錄附件1),客觀公正的考評授課情況及講師。 4.4.1.6 如有必要,可以筆試的形式考核培訓效果,成績合格者方可順利上崗;不合格者依具體情況進行補修或者重試(一般應用于對屆畢業生的培訓)。4.4.2 師帶徒崗位培訓 4.4.2.1 此培訓應自新員工培訓結束并通過考核之日起開始。 4.4.2.2 新員工實習任務及其師傅由所在專業組主管分配指定,并提前確認。 4.4.2.3 師傅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a. 必須是技術和業務骨干,有豐富的本崗位工作經驗; b具有較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有較強的科研9、能力或業務能力; c. 熟悉報關部和公司各項規章制度、程序文件及工作指引; d. 具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敬業精神。 4.4.2.4 師傅必須履行以下職責:a. 思想素質、企業文化的教育; b專業知識技能的訓練; c. 工作疑能的解決和指導; d. 實習工作的指導;e. 對崗位培訓效果的評價。 4.4.2.5 對畢業生的考核與轉正定級掛鉤,作為轉正考評的主要參考因素,若考核不合格,則由專業組對其它排延長崗位培訓時間或調換崗位。 4.4.2.6 對師傅的考核與其績效掛鉤,依據考核結果給予適當的獎勵、懲罰或取消其資格等。考慮到帶徒員工的額外工作,帶徒的老員工在每月末的月度考核中,給予一定額度的獎金加10、獎。 4.4.2.7 新員工的工作情況與其師傅掛鉤,師傅有義務對新員工進行的任何業務操作進行檢查和復核,如新員工工作出現錯誤或失誤,在學徒期間,師傅承擔全部責任,新員工的任何操作都需要有師傅的監管和看護。 4.4.2.8 每月末由所在專業組主管出題對新員工進行考核,考試時間定為每月末的班次進行。如考試成績未達到要求水平,都將記入師傅和新員工本月度考核,在考核獎金進行相應的增減。 4.4.2.9 員工的日常管理工作,新員工與其它員工執行相同的標準。 4.4.2.10 由于新員工業務學習需要進行的加班和業務學習,不算作業務加班。 4.4.2.11 新員工出徒時間定為4個月。 4.4.2.12 對于11、培訓效果進行雙向考核,實習生對師傅的反饋意見,由業務模式組負責收集、測評和存檔;對實習生的考核評價可采用口試、筆試或實際操作考試等形式,結合日常工作報告的情況,由師傅及專業組主管負責,考核結果在業務模式組部門備案。由主管考核通過后正式上崗。4.4.3 內部培訓 4.4.3.1 充分挖掘報關部內部可用資源,組建內部講師因隊。 4.4.3.2 不斷充實和完善內部培訓課程,形成重點課程的逐漸固定和循環開設。 4.4.3.3 培訓參與人員應嚴格遵守培訓規范。 4.4.3.4 學員課后需填寫內部培訓反饋意見表,交業務模式組存檔。 4.4.3.5 根據課程需要,對學員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將納入員工績效考核范12、圍之內。4.4.4 轉崗及調崗培訓 4.4.4.1 轉崗人員必須參加新崗位的業務培訓,同時對新崗位的業務培訓及培訓效果測試作為轉崗后崗位學習效果的重要標準。 4.4.4.2 轉崗前要考慮員工對新崗位要求的業務知識的參加培訓情況,以作為轉崗資格的參考,未參加新崗位必備的各項專業課程培訓人員,無權調崗。4.5 培訓管理 4.5.1 出勤管理 所有培訓一經報名確認,受訓人員須提前做好安排,除特殊原因外,應準時參加。 凡在部門舉辦的培訓課(包括外部講師的內部集訓、內部培訓講座及各種內部研討會、交流會等),參加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培訓規范,課前簽到;由專人負責記錄,填寫內部培訓考勤表(見附錄附件2);考勤狀13、況將作為培訓考核的一個參考因素。業務時間培訓,不以加班論。 4.5.2 培訓評估 對授課的評估,包括對內部講師的課程內容、準備情況、講授技巧等的評估。 對學員的評估,主要通過課后和課中考核的方式檢查學員的接受程度和效果。 4.5.3 培訓講師的獎勵 對于培訓講師,從報關部團隊獎中劃撥一定金額用于培訓講師的獎勵。同時對于培訓講師,將在作為部門內職位提升及年度考核有一定程度的加分。4.5.4 培訓記錄及總結報告建立相關培訓資源的詳細信息記錄,以便尋找更優惠的高質量課程。建立全員培訓檔案,并定期呈報。5、海關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由于海關的法律法規在不斷完善與調整,報關部員工和公司領導必須理解和執行海關14、的法律和法規相關規定。5.1 報關部員工每年參加一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的培訓;5.2 報關部員工必須參加海關新出臺的法律法規的培訓;5.3 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工廠經理,總經理)每年必須參加一次以上關于海關法律法規的內部培訓;5.4 以上培訓如有需要,可以向公司申請參加專業機構開辦的培訓班學習;5.5內部培訓檔案的建立報關部指定專人建立書面培訓檔案。6、其它本制度由報關部制定、修改并解釋。7 附錄-相關表格6.1、內部培訓反饋意見表6.2 內部培訓考勤表內部培訓反饋意見表課程: 講師: 時間: 1.關于課程內容A、對學習到的新知識、觀念、技巧等內容的滿意程度( )B、實用性、可操作性的程度( 15、)C、對于今后工作的啟發程度( )D、對于掌握更好的解決問題之方法的助益程度( )E、達到課程目標或個人需求目標的接近( )2.關于講師A、與課程相關之專業能力( )B、課程的準備工作(PPT的質量)( )C、講課的條理性( )D、口語表達能力( )E、激發學員的參與和學習意愿方面( )F、對時間的掌握控制程度( )G、必要的回顧與總結( )H、 鼓勵提問并耐心解答( )3.學員感受A、綜合感覺( )B、收獲詳述(知識、觀念、技能、技巧): C、啟發或心得體會: D、建議(如希望參加的培訓類型、課程;推薦內部講師、好的培訓公司或課程;對培訓組織形式及其它與培訓相關工作的建議等):內部培訓考勤考核表課程: 講師: 時間: 部門工號學員姓名學員簽名部門工號學員姓名學員簽名遲到早退缺席其它出勤率:擬定參與人數:實際到場人數:講師簽字: 記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