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員工培訓體系實施及考評管理制度21頁.doc
下載文檔
1、公司員工培訓體系、實施及考評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優秀公司培訓管理制度一、 目的為逐步實現公司的發展目標,提升人員素質,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增強員工崗位工作技能,增強對公司的了解并有計劃地充實其知識技能,發揮其潛在能力,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實現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特制定培訓管理制度,作為各級人員培訓實施與管理的依據。二、 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在職(含試用期)人員。 三、原則和政策公司培訓按照“經濟、實用、高效”的原則,堅持“機會均等、公平競爭”的政策,員工通過突出的業績和工作表現獲得激勵性培訓和發展機2、會。四、類別(一)內部培訓:包括公司內部舉辦的新員工入職培訓、崗位培訓、儲備人員培訓等各項培訓;(二)外部培訓包括公司聘請外部講師培訓、與外培機構簽定的認證培訓等。五、內容(一) 培訓部門及職責 1.培訓主控部門:公司人事部為培訓管理的主控部門。 人事部負責培訓活動的計劃、實施和控制。基本程序如下:(1)培訓需求分析。(2)設立培訓目標。(3)計劃培訓項目。(4)培訓實施和評價。 2.其他各部門負責協助人力資源部進行培訓的實施、評價并對培訓效果進行跟蹤評估,同時也可根據部門發展情況不定期的組織部門內部的培訓。基本程序如下:(1) 呈報部門培訓計劃;(2) 制定部門專業課程的培訓大綱;(3) 收3、集并提供相關專業培訓信息;(4) 配合部門培訓的實施和效果反饋、交流的工作;(5) 確定部門內部講師人選,并配合、支持內部培訓工作。(二) 培訓體系1.新員工入職培訓培訓對象:所有新進人員。培訓目的:讓新員工了解公司文化、各項制度、和各部門職能等;使新員工明白自己工作的職責、加強同事之間的關系讓新員工感受到公司對他的歡迎,讓新員工體會到歸屬感,提升士氣。培訓形式:以內部授課方式進行。培訓內容:(1) 公司簡介、公司的經營理念、企業文化;(2) 辦公管理規定;(3) 考勤規定;(4) 公司各部門的職責介紹;(5) 財務管理制度、報銷、出差流程;(6) 計算機信息分類管理介紹和;(7) 傳真機、電4、腦、電話等辦公設備的正確使用說明;(8) 公司產品的簡介;(9) 公司ISO9001的體系的培訓;(10) 新員工本崗位的工作說明培訓和工作流程。2崗位培訓培訓對象:各崗位員工培訓目的:熟練掌握和提高崗位工作知識和流程規范,加強內部的溝通與交流,在公司內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并豐富員工的業余學習生活。培訓形式:內部培訓內容:(1) 崗位知識;(2) 崗位工作流程;(3) 英語口語。3管理培訓培訓對象:各崗位員工培訓目的:提高各崗位員工管理方面知識,為公司儲備管理人才培訓形式:內訓、書籍或光盤培訓相結合培訓內容:(1) 團隊建設;(2) 時間管理;(3) 商務禮儀;(4) 執行力;(5) 有效5、溝通;(6) 其他管理方面培訓。4外部培訓培訓對象:中、高層管理人員或儲備人員培訓目的:吸收現代企業管理先進管理知識和理念,提升企業管理,增加企業核心競爭力。培訓形式:參加外部公開課、交流研討會,或請外部講師在公司內部授課。培訓內容:(1) 專業知識;(2) 管理認證;(3) 管理課程;(4) 其他。(三) 培訓計劃制度1. 結合公司整體戰略目標及發展計劃,由人力資源部門依據各職能部門對內部員工培訓需求調查的結果,以及公司相關培訓的政策、財務預算等,進行需求分析,于每年年初擬訂 年度培訓計劃表,并呈報總經理審核。2. 人力資源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分解年度培訓計劃,擬訂季度計劃,編制培訓課程清單,6、并呈報審批。3. 每次舉行的各類內部培訓前必須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并呈報審批。4培訓計劃內容包括:n 培訓名稱n 培訓時間n 培訓地點n 培訓講師n 培訓人員n 培訓目的n 培訓組織:前期籌劃、召集人n 培訓內容n 培訓相關費用預算n 培訓準備工作安排n 培訓要求(四) 培訓實施1. 內部培訓:(1) 做好培訓前的和培訓后的培訓成效表,并計入員工能力檔案備存。(2) 充分挖掘公司內部可用資源。(3) 由人力資源部收集完善內部培訓教材,完善內部培訓教材并存檔。(4) 必須在公司允許前提下,參加國家職稱相關資格考試,并根據實際情況報總經理審批,給予獲得證書人員支付培訓費用,并與其簽訂培訓協議書。(7、5) 不斷充實和完善內部培訓課程,形成重點課程的逐漸固定和循環開設。(6) 培訓參與人員應嚴格遵守培訓制度。(7) 根據課程需要對學員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將納入員工績效考核范圍之內。(8) 培訓期間執行現行工資標準。(9) 內部培訓聘請外部講師需辦理審批手續,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培訓市場行情確定外部講師費用。2. 外部培訓:(1) 每年年末,各部門根據本部門工作需要,填寫培訓需求,并經主管副總簽字后報給人力資源部。(2) 由人力資源部負責對培訓需求進行匯總,并根據對外部培訓機構的調研情況,進行甄選和分析,選定適合本公司的內部需求和外部資源的培訓機構和培訓課程。(3) 培訓計劃外的培訓,要求培訓需求部8、門填寫培訓需求表交人力資源部進行審核,由人力資源部交副/總經理核準。(4) 參加培訓人員的選擇應根據目前所涉及的工作范圍,并結合員工發展規劃。(5) 培訓相關資料(包括教材、講義(PPT)、證書等)必須在人力資源部門備份存檔。(6) 受訓學員須配合培訓負責人填寫外部培訓實施記錄,并在人力資源部門存檔。(7) 受訓學員則必須填寫外部培訓效果反饋意見表,包括對培訓課程、講師、及培訓機構的整體水平的評價等,并交人力資源部門存檔。(8) 受訓學員以適當的形式對受訓內容進行總結整理,并傳授本部門相關人員。(9) 人力資源部負責對受訓人員培訓效果進行跟蹤,各部門負責對培訓效果進行評價。(五) 培訓管理1培9、訓考勤(1) 為了保證培訓質量,參加培訓人員名單一經確認,必須提前做好安排,除特殊原因需要向培訓組織辦理請假手續外,應準時參加。(2) 公司內部組織的內部培訓,培訓講師和受訓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培訓制度,課前簽到;由專人負責記錄,填寫培訓簽到表;考勤狀況將作為培訓考核的一個參考因素。(六) 培訓費用1. 每年年末由人力資源部根據年度培訓計劃制定下一年度培訓費用做統一預算,并呈報總經理審批。可根據實際實施情況定期調整。2. 所有培訓費用的支出和報銷均需提前提供完整的培訓需求表,作為報銷憑證的附件。3. 參加培訓人員的車費、誤餐費由公司統一報銷,人力資源部門負責對培訓費用發生前進行審核,統一控制公司所10、有的培訓開支。(七) 培訓考評1. 對外部培訓講師的考評填寫外部培訓效果反饋意見表提供給人力資源部門,作為對外部培訓機構和培訓課程的選擇提供依據。2. 對參加外部培訓員工參加完培訓后的兩周內,由參加培訓人員組織本部門或相關部門人員進行培訓分享,至少總結與工作有關的兩點。并填寫培訓分享,由部門經理、人力資源部簽字。3. 對內部講師的考評將根據受訓人員所填寫的內部培訓效果調查表由人力資源部根據結果進行匯總評分,作為內部講師評級標準。4. 每次內部培訓結束后,可進行試卷考核、現場演示、培訓小結等,考核結果作為本崗位調薪和晉升的依據。(八) 培訓檔案制度1 外部培訓檔案內容(1) 外部培訓機構的調研資11、料與分析;(2) 外部培訓課程表;(3) 各職能部門提供的外部培訓需求和匯總;(4) 參加外部培訓人員的培訓通知書;(5) 外部培訓所發放的資料(包括書籍、光盤、PPT等)、證書等需交由人力資源部保管;(6) 參加外部培訓后的考評和反饋資料;(7) 其他與外部培訓相關資料。2 內部培訓檔案內容(1) 內部培訓計劃;(2) 培訓需求匯總與分析報告;(3) 培訓簽到表;(4) 培訓教材;(5) 培訓小結;(6) 培訓分享;(7) 培訓試卷、考試分數;(8) 培訓講師和受訓人員考評相關資料;(9) 其他與內部培訓相關資料。六、處罰規定(一) 為了更好的達到培訓效果和對員工產生激勵作用。對于培訓成績優12、秀者與績效和年終考核掛鉤,作為調薪、晉升的重要依據。(二) 對于達不到培訓要求和違反培訓相關規定者,給予一定的行政和經濟處罰,情節嚴重者予以辭退。企業員工培訓管理制度范本一(一)總則第一條目的為了對員工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培訓,以達到公司與員工共同發展的目的,根據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基本政策,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原則和政策(1)公司培訓按照“經濟、實用、高效”的原則,采取人員分層化、方法多樣化、內容豐富化的培訓政策。(2)員工的專業化培訓和脫產外出培訓堅持“機會均等、公平競爭”的原則,員工通過突出的業績和工作表現獲得激勵性培訓和發展機會。第三條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有正式員工。(二)培訓內容和13、形式第四條培訓內容培訓內容包括知識培訓、技能培訓和態度培訓。(1)知識培訓不斷實施員工本專業和相關專業新知識的培訓,使員工具備完成本職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知識和迎接挑戰所需的新知識。讓員工了解公司經營管理的情況,如公司的規章制度、發展戰略、企業文化、基本政策等,是員工掌握企業的共同語言和行為規范。(2)技能培訓不斷實施在崗員工崗位職責、操作規程和專業技能培訓,使其在充分掌握理論的基礎上,能自由的應用、發揮、提高。(3)態度培訓不斷實施心理學、人際關系學、社會學、價值觀及政治覺悟的培訓,建立公司與員工之間的相互信任關系,滿足員工自我實現的需要。第五條培訓形式培訓形式分為員工自我培訓、員工內部培訓、員14、工外派培訓和員工交流論壇。1、員工的自我培訓。員工的自我培訓是最基本的培訓方式。公司鼓勵員工根據自身的愿望和條件,利用業余時間通過自學積極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公司會盡力提供員工自我培訓的相關設施,如場地、聯網電腦等。原則上對員工自我培訓發生的費用,公司不予報銷。2、員工內部培訓員工的內部培訓是最直接的方式,主要包括:(1)新員工培訓。(2)崗位技能培訓。(3)轉崗培訓。根據工作需要,公司員工調換工作崗位時,按新崗位要求對其實施崗位技能培訓。(4)部門內部培訓。部門內部培訓由各部門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對員工進行小規模、靈活實用的培訓,由各部門組織,定期向人力資源部匯報培訓情況。(5)繼續教育培15、訓。公司可根據需要組織專家進行培訓。3、員工外派培訓。員工外派培訓是公司具有投資性的培訓方式。公司針對員工工作需要,會安排員工暫時離開工作崗位,在公司以外進行培訓。員工個人希望在公司以外進行培訓(進修),需填寫員工外派培訓申請表,并附培訓通知或招生簡章。由人力資源部審查,總經理批準后方可報名。外派培訓人員的工資待遇、費用報銷由人力資源部決定。4、員工交流論壇員工交流論壇是員工從經驗交流中獲得啟發的培訓方式。公司在內部局域網上設立員工交流論壇。(三)被培訓者的權利和義務第六條被培訓者的權利1、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員工有權利要求參加公司內部舉辦的各類培訓。2、經過批準進行培訓的員工有權利享受16、公司為受訓員工提供的各項待遇。第七條被培訓者的義務1、培訓員工在受訓期間一律不得歸于規避或不到。對無故遲到和不到的員工,按本公司考勤制度處理。2、培訓結束后,員工有義務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日常工作中去。3、外部培訓結束一星期內,員工應將其學習資料整理成冊,交由人力資源保管。并將其所學教給公司其他員工。4、員工自我培訓一般只能利用業余時間,如需占用工作時間的,在人力資源部備案后,需憑培訓有效證明,經所在部門負責人批準后,做相應處理。5、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受訓員工必須與公司簽定培訓合同。(1)外部脫產培訓時間在3個月以上。(2)公司支付培訓費用3000以上的。(四)培訓的組織和管理第八條人力資源部17、負責培訓活動的計劃、實施和控制。基本程序如下:1、培訓需求分析。2、設立培訓目標。3、計劃培訓項目。4、培訓實施和評價。第九條其他各部門負責協助人力資源部進行培訓的實施、評價,同時也要組織部門內部的培訓。第十條建立培訓檔案1、建立公司的培訓工作檔案,包括培訓范圍、培訓方式、培訓教師、培訓人數、培訓時間、學習情況等。2、建立員工培訓檔案,將員工接受培訓的具體情況和培訓結果詳細記錄備案,包括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內容、培訓目的、培訓效果自我評價、培訓者對被培訓者的評語等。(五)培訓計劃的制定第十一條培訓計劃的制定人力資源部根據規定時間發放員工培訓需求調查表,部門負責人結合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將其匯18、總。并與規定時間內報人力資源部。人力資源部結合員工自我申報、人事考核、人事檔案等信息,制定本公司的年度培訓計劃。根據年度培訓計劃制定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包括培訓的具體負責人、培訓對象、確定培訓的目標和內容、選擇適當的培訓方法和選擇學員和老師、制定培訓計劃表、培訓經費的預算等。實施方案經總經理批準后,以公司文件下發到各部門。第十二條部門內部組織的、不在公司年度培訓計劃內的培訓應由所在部門填寫部門計劃外培訓申請表,經總經理批準后,報人力資源部備案,在人力資源部的指導下由部門組織實施。第十三條對于臨時提出參加各類外部培訓或進修的員工,均要經過所在部門負責人同意,填報員工外派培訓申請表,經總經理批準后,19、報人力資源部備案。(六)培訓實施第十四條培訓實施過程原則上依據人力資源部制定的年度培訓計劃進行,如果需要調整,應向人力資源部提出申請,上報總經理批準。第十五條員工內部培訓期間人力資源部監督學員出勤情況,并以此為依據對學員進行考核。第十六條人力資源部負責對培訓過程進行記錄,保存過程資料,如電子文檔、錄音、錄象、幻燈片等。培訓結束后以此為依據建立公司培訓檔案。(七)培訓評估第十七條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培訓結束后的評估工作,以判斷培訓是否達到預期效果。第十八條培訓結束后的評估要結合培訓人員的表現,做出總鑒定。可要求被培訓者寫出培訓小結,總結在思想、知識、技能方面的進步。與培訓成績一起放進人事檔案。第十九條培訓評估包括測驗式評估、演練式評估等多種定量和定性評估形式。(八)培訓費用第二十條公司每年投入一定比例的經費用于培訓,培訓經費專款專用,可根據公司實際情況調整相應數額。第二十一條外派培訓人員的工資待遇、費用報銷由總經理決定。對于公司予以報銷的費用,原則上先由培訓員工本人支付,待獲得合格證書后,方可回公司報銷。培訓人員發生的交通費、食宿費按公司報銷規定報銷。第二十二條員工內部培訓費用全部由公司承擔。(九)附則第二十三條本制度的擬訂或修改由人力資源部負責,報公司領導層批準后執行。第二十四條本制度由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