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員工培訓形式流程與實施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1、公司員工培訓形式流程與實施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目的 為了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公司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致力開發員工的潛能、拓展員工的職業發展道路,將員工素質提升和公司發展相結合,實現共同發展,特制定本制度。2、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全體員工。3、角色與權責3.1公司領導:負責培訓計劃和培訓效果、培訓預算及培訓費用的審核與批準。 3.2人力資源:負責公司培訓需求調查分析,培訓計劃及費用預算的擬定、監督、管理;3.2.2負責培訓計劃和實施,員工培訓檔案的建立和維護、追蹤考查培訓效果,培訓師資隊2、伍建設以及培訓課程開發。3.3各部門負責人:負責擬定本部門的培訓計劃,確定部門內部講師人選,并配合、支持培訓工作及配合部門培訓的實施和效果反饋、交流的工作。4、培訓的形式 4.1崗前培訓4.1.1人力資源:新員工試用期內由人力資源統一安排入職培訓,主要內容包括公司企業文化、組織架構、規章制度、禮儀規范及職業發展等。 4.1.2各部門:新員工入職一周以內由各部門負責人為新員工擬定試用期目標責任書,并指派相應的導師協助員工熟悉工作崗位的內容、職責、工作流程,提供崗位相關的資料文件,使員工盡快熟悉新崗位。4.2在崗培訓內部培訓 .1內部講師內訓:由人力資源從內部挑選相關專業資深人員擔任內部培訓講師,3、為企業、的員工進行授課。4.2.1.2外部講師內訓:內部講師暫時無法滿足內部需求,且課程需集中培訓,可聘請外部專業講師進行為員工進行培訓。 4.2.2外部培訓:因工作需要且受訓人數較少,內部沒有安排或不能提供內部培訓的,可參加社會上專業培訓機構或院校所組織的培訓。5、培訓管理流程6.培訓流程實施內容6.1培訓需求調查與分析 6.1.1培訓需求必須立足于公司發展戰略的需要,同時也為員工個人的職業發展提供支持以達到個人與組織共同發展的需要。 6.1.2人力資源于每年12月份向全體人員發放員工培訓需求調查問卷,員工完成調查問卷后,由人力資源負責對其結果進行歸類、分析、匯總、評估。6.2擬定培訓計劃 4、各部門負責人根據人力資源提供的本部門員工培訓需求,并根據當年公司戰略發展計劃、年度工作計劃等,擬定部門培訓計劃,并于一周內反饋給人力資源。6.2.2人力資源根據公司下一年度組織發展方向,結合各部門提交的部門培訓計劃、全體員工需求分析結果擬定年度培訓計劃表、年度培訓費用預算,經人力資源初步審核后,呈公司領導審批生效。6.3 培訓實施與監督6.3.1 人力資源負責推動年度培訓計劃的實施,公司級的培訓由人力資源組織完成,部門內部培訓的由本部門負責組織培訓,人力資源協助配合完成。如因工作需要調整培訓項目實施,應提前向人力資源提出申請,報公司領導審核批準。凡在公司內部舉辦的培訓課程,受訓員工一律不得無故5、缺席,不得遲到或者早退;培訓期間受訓員工應遵守培訓課堂紀律,考勤狀況將作為績效考核的一個參考因素。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參加培訓者,須提前向部門負責人說明情況并在人力資源備案,后續再另行安排培訓。計劃外培訓:非計劃內的培訓,由需求部門提出,經人力資源審核后呈公司領導批準。6.4培訓師資管理6.4.1內部講師的資質與職責6.4.1.1內部講師由公司在職人員擔任,可以是部門負責人或者在業務方面有專長或經驗的員工。內部講師應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和相當的理論水平,有良好的課程開發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6.4.1.2內部培訓講師應承擔相關的教學任務、課程的開發、編寫教材教案、建立試題庫;并負責所培訓學員的考核、6、測試、閱卷、評估;學習、消化外部培訓課程,引入公司培訓實踐中,配合人力資源完成培訓計劃。 6.4.2內部講師激勵 6.4.2.1公司將不定期安排外部專業講師的對內部講師進行集訓,提供交流的平臺及學習的機會,內部講師可以優先參加外派培訓,。 6.4.2.2內部講師將作為員工榮譽記錄檔案,同時作為考核、獎勵、晉升等方面的參考。6.4.2.3人力資源組織受訓學員根據講師課件質量、講課內容、培訓課堂互動、被培訓學員的接受情況綜合評分,每半年評選出得分最高2名優秀內部訓培師,每人給予獎勵1000元。6.4.3外部講師管理外部講師和外部培訓機構的資質由人力資源負責審核。外部培訓講師的課程及費用根據實際情況7、和培訓計劃預算經雙方協商后進行報價,人力資源經過比價、議價后將實際費用呈公司領導審核批準。6.5培訓費用管理6.5.1年度培訓預算經公司領導批準后,交財務部留底備案。人力資源負責對年度培訓預算進行控制,財務部負責對預算使用情況監督。6.5.2公司年度培訓預費內的費用由人力資源統一申請報銷,部門培訓額外產生的費用,應由培訓組織部門匯總整理后,附上書面說明交人力資源審核后交總經理批準,財務部方可予以報銷。參加外派培訓單項培訓項目總金額3000元以上的培訓,要求履行相應的服務期并與公司簽訂員工培訓協議,服務期的起始之日從培訓結束之日起計算。員工若未滿服務年限提前解除合同的,員工應就此承擔違約責任,違8、約金按照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計算,如果發生賠償,計算自服務期開始,按服務月份比例,逐月遞減,。服務期限依下列標準執行:由公司支付費用(元)X服務年限3000X100001年10001X200002年20001X30001協商6.5.4 上述所指培訓費用包括報名費、授課費用、教材費、培訓用品資料費、 版權費、培訓過程中產生的交通、食宿等費用等(交通、食宿具體標準參照差旅費用報銷管理制度)。6.5.5外派人員待遇規定員工參加外派培訓期間,外出視同正常上班,其工資與各項福利待遇正常發放。培訓期滿后,受訓人員必須按時回公司報到,如逾期不歸,按曠工處理。6.5.6 參加外派培訓的人員應將9、所學知識整理成冊,列為培訓教材,交人力資源存檔。 6.6培訓效果評估與反饋對講師的評估:培訓結束后,人力資源組織受訓人員填寫培訓講師評分表,對授課的評估包括培訓師的課程內容、準備情況、講授技巧等的評估。評估后的結果按本制度6.4.2執行。6.6.2對學員的評估筆試:理論相關課程主要通過課后筆試考核的方式檢查學員的接受程度和培訓效果,筆試成績70分以上為合格,70分以下人員需重新培訓。現場交流:由講師現場與學員交流互動,由講師現場問答確認學員對課程的掌握情況,將結果記錄至培訓記錄卡上。培訓結束后的工作結果,亦可作為判斷培訓是否取得預期培訓效果的依據之一。6.7 培訓總結與歸檔培訓結束后,由人力資源收集整理員工的反饋意見,總結課程的實用性及接收程度,做為下一次培訓計劃的參考。員工個人培訓記歸納至員工個人檔案,以此作為員工崗位輪換、晉升的依據。7. 附則本制度的解釋說明權歸屬于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