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員工培訓管理制度及獎懲規定工作程序.doc
下載文檔
1、公司員工培訓管理制度及獎懲規定、工作程序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培訓管理制度1.0 培訓宗旨為努力提高廣大員工的崗位工作技能,公司將竭盡全能提供必要之培訓,以確保并提升公司產品品質與提高工作效率,進而達成本公司人力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2.0 培訓目的 2.1 幫助管理層及時掌握公司內、外部環境條件的變化。了解公司員工的思想狀況與工作情況和對相關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狀況。2.2 使基層管理人員盡快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明確自己的職責,改變自己的工作觀念,熟悉工作環境,習慣新的工作方法。2.3 使專業人員熟練掌握本2、企業的知識和技能,及時了解各自領域里的最新知識與社會發展相適應。2.4 對一般員工的培訓是使其了解公司及產品概況,掌握工作規范,必要的工作技能,明確責權界限,以求按時完成本職工作。2.5 激發員工求知欲、創造性、發掘員工知識更新、能力更新的潛力。為員工提供再學習和深造的機會,以實現其個人的價值。2.6 提高員工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改善公司人才結構,為企業培養和儲備人才,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2.7 通過培訓減少員工工作失誤,避免事故,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3.0 適用范圍適用于本公司全體員工的培訓管理。4.0 培訓原則4.1 積極指導員工的培訓和學習,預先制訂培訓后期要求達到的標準,參3、加培訓和學習應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4.2 采用適當的培訓方式、方法、培訓方式要力求多樣化,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培訓對象要采取不同的培訓方式。4.3 對于公司舉辦的一些重點培訓活動,人力資源部將給予證書,作為培訓原始記錄的檔案材料。5.0 培訓分類5.1 按培訓制定周期可分為:年度培訓和月度培訓。培訓工作由各部門按年度制訂計劃,經總經理批準后報培訓部,培訓部匯總后,根據公司總體的培訓任務制訂公司年度和月度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和考核,各相關部門配合實施。5.2 培訓按時間可分為:不定期培訓與定期培訓。5.3 培訓按方式可分為:分階層脫產培訓和不脫產培訓。5.4 培訓按培訓對象可分為:總經理、4、副總經理、總監級人員的培訓;部門經理和主管級以上人員的培訓;一般員工的培訓;特殊崗位人員的培訓;新聘人員的培訓等。 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監級人員的培訓.1 董事會決定總經理的培訓,總經理決定副總經理、總監級人員的培訓。.2 總經理、總監級人員的培訓方式主要有:外出學習考察、外出進修、聘請有關專家培訓。.3 對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監級人員的培訓可以就下列內容進行: .3.1 學習考察本行業先進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及先進技術。.3.2 學習考察知名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3.3 到知名管理學校或研究機構進修。.3.4 參加資深培訓機構或操作性較強的院校組織的有關總經理的素質培訓和經營研討班。.4 根據5、情況可以與培訓人員簽訂教育培訓合同。.5 培訓結束后,總經理、副總經理或總監級人員必須整理出學習材料,一份交辦公室存檔,一份交培訓部作為公司培訓教材。 部門經理和主管級以上人員的培訓。.1 部門經理和主管級人員的培訓主要通過人力資源部組織實施,也可以聘請專家培訓。部門經理或主管級人員的培訓一般就下列情況進行:5. 4.2.1.1 公司重大改革、政策調查等;5. 4.2.1.2 重大的技術改進或質量體系變更;5. 4.2.1.3 新的管理模式的建立和運行;5. 4.2.1.4 不斷發展的企業文化;5. 4.2.1.5 最前沿的管理理論和經營理論;.2 部門經理和主管級人員的培訓考核結果將納入績效6、考核評估記錄;.3 部門經理和主管級人員的培訓至少每半年定期舉辦一次。 一般員工的培訓.1 一般員工的培訓由人事部配合組織協調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培訓。.2 一般員工的培訓一般就下列內容進行:.2.1 相關規章制度、員工手冊的培訓;.2.2 崗位技能培訓、業務知識培訓、新技術培訓;.2.3 工作程序的培訓;.2.4 新開發的產品培訓;.2.5 不斷發展的企業文化培訓;.2.6 綜合素質培訓。.3 一般員工的培訓根據工作需要每半個月安排組織一次。 特殊崗位人員的培訓公司某些重要崗位的在崗人員應對其進行特殊培訓,如財務人員、人事職員、專業營銷人員等。.1 特殊崗位人員的培訓可以采取外部脫產培訓和7、內容培訓的方式。培訓內容應主要是本崗位專業技能培訓。.2 特殊崗位人員在進行脫產培訓前,公司須與其簽訂培訓教育合同。.3 特殊崗位人員在外部培訓結束后必須整理出學習材料,一份交辦公室存檔,一份交人力資源部作為公司培訓教材。外出參加培訓人員應持有培訓單位的考核證明與資料。 新聘員工的培訓.1 新聘錄用的員工在上崗前必須統一接受人力資源部組織的新員工崗前培訓,未經過統一崗前培訓的新員工不能上崗。.2 人事負責對新聘人員進行企業文化、員工手冊、規章制度、經營理念、管理模式、安全教育、素質教育等方面的培訓。.3 新聘人員所在試用部門配合人力資源部開展新員工崗前培訓,由其部門負責人負責組織對新員工進行部8、門職能、崗位描述、工作流程和程序、業務規范以及專業技能等方面的必要培訓。.4 新聘員工經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到所在部門上崗試用。6.0 職責6.1 各部門職責 擬訂培訓政策、培訓方案、編制培訓預算,與培訓部合作搞好職工培訓檔案的管理, 為培養企業各級各類經營管理人員和開發企業人力資源的發展打下基礎。 選定培訓對象。 安排新職工崗前培訓計劃。 完成培訓工作分析。 培訓建議,協助公司領導確定培訓項目。 組織安排培訓工作,承擔培訓任務。6.2 培訓部職責 負責擬定公司的總體培訓政策、方案、預算。協助培訓師做好各項培訓準備。制定企業年度的培訓計劃, 呈交總裁審批, 并檢查培訓計劃的執行情況, 定期向9、總裁匯報。 了解企業各級各類人員的培訓需求并負責審查各部門的培訓需求,以分別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 制定年度培訓預算, 呈交總裁(或副總裁)審批, 并定期向總裁(或副總裁)匯報培訓費用的開支情況。 實施各類培訓計劃, 具體安排各種培訓課程或活動。 審核培訓教材、教案及相關資料。6. 2.6 管理學員參加培訓的日常考勤,協助打印、管理各種培訓資料,協助培訓講師實施培訓課程,做好培訓的服務與保障工作。 負責培訓業務對外聯絡事務,協助處理培訓活動的接待事務。 負責培訓工作總結與分析考評,協助培訓師進行培訓效果分析統計。 負責教學書籍與器材的管理,維護訓練場地和設施, 充分開發與利用各類培訓資源, 為企10、業培訓業務服務。 負責培訓成果的登入及記錄保存與維護。6.3 培訓師職責 具體負責實施培訓計劃教學部分的貫徹落實工作。 編寫、購買、整理培訓教材、教案、相關資料。 負責培訓課程的實施與管理。 負責校對各種打印、分發培訓資料。 負責學員的培訓效果考核(試卷編印、考試評卷)包括培訓后工作績效考核統計。6.4 總裁職責 負責核準年度培訓計劃。 負責各項培訓(尤其是外訓)的批準工作。7.0 培訓教材與器材的管理7.1 每次培訓要有完整而系統的教材。7.2 建立健全教材的檔案資料、備查并妥善保存。7.3 每次培訓的考核題與成績統計資料都要存檔保存。7.4 建立健全考核的檔案資料。7.5 教學器材要登記上11、帳,明確器材使用交接手續,使用人員要妥協保管,出現問題及時上報。7.6 教材與器材的保管工作由其它工作人員負責保管和管理,暫時無其他工作人員時,由培訓師負責。8.0 課堂管理8.1 學員要愛護培訓場地一切設施。8.2 學員應遵守各項培訓制度。8.3 學員上課時應將手機關掉、BP機調到振動。8.4 課堂上不作與培訓無關的事情,不得隨意出入,認真做好筆記。8.5 參加培訓人員都要嚴格遵守考勤制度,不應遲到、早退、曠課。9.6 培訓考勤列為考核一項,考勤不合格者,不能參加培訓考核。9.7 如有特殊事情不能參加培訓,必須向培訓部請假,不請假者按曠課處理。8.8 考勤與課堂管理由培訓師或其他工作人員負責12、。9.0 培訓評估、檢查、反饋:9.1 培訓評估9. 1.1 培訓期間或培訓結束后,人力資源部經理負責組織多方面、多角度的評估活動,并將評估結果記錄存檔(含合格和不合格者),必要時反饋給培訓師、培訓對象和相關人員。9. 1.2 培訓評估的考核結果將與績效考核掛鉤,員工接受培訓的情況將列入員工績效考核的內容之一,其培訓考核的成績、成果將按照一定的核算方式計入績效考核的匯總評估結果。對于有明確專業技術規范、標準或有特殊需要規定的培訓考核,應嚴格按相關的標準,要求組織考核,成績不合格者,應參加下一輪培訓、考核、直至合格通過。多次培訓考核仍不合格者,應重新考慮其工作安排。除了對參加培訓的員工進行必要的13、考核之外,部門負責組織和培訓者也要地培訓工作的實際效果進行考核、評估,以不斷改善、提高培訓工作的技巧和水平。9.2 評估原則培訓效果應在實際工作中得到檢驗(而不是在培訓過程中)。9.3 評估記錄健全培訓工作結果的檔案資料。9.4 檢查、反饋:9. 4.1 各部門應對參加培訓的員工,在工作崗位上進行嚴格的督導檢查、考查員工培訓后在工作態度和工作績效的表現,將結果反饋培訓部。9. 4.2 培訓部將學員在培訓期間的表現、出勤、成績及時反饋各部門。10.0 培訓獎懲規定10.1 對于培訓效果佳,培訓后員工業績有明顯提高的培訓師,公司應給予獎勵。10.2 對培訓項目設計、開發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的人員,公14、司應給予獎勵。10.3 對積極參加培訓、表現突出、成績優秀,在工作崗位上業績突出者,公司應給予獎勵。10.4 對培訓態度不認真、不認真準備培訓教案、課堂實施差,培訓效果差的培訓師,公司應給予懲罰。10.5 對參加培訓的員工、課堂表現差、培訓后考核成績差、工作業績無提高的,公司應給予懲罰。10.6 獎懲標準,應根據情況由部門經理制定,報總裁批準。11.0 培訓工作程序11.1 培訓計劃的制訂審核. 各部門依照培訓部劃定的培訓內容與責任部門,按年、按月擬訂“培訓計劃”送培訓部審核,并作為培訓實施依據。 培訓部就各部門所提出的年度、月度培訓計劃匯編年/月培訓總計劃,呈報上級領導審核。 各項培訓課程由15、培訓部預審和編制,并填寫“培訓實施計劃表”呈本部門經理核示后,通知有關部門及相關人員。 培訓計劃的實施規則: 培訓部應按“培訓實施計劃表”,按期實施并負責全部培訓事宜,如場地安排,有關教材分發、教俱借調,通知受訓部門。 有補充培訓教材應于開課前印刷完成,以便上課時發給學員。 對受訓學員應有簽到記錄,中途離開應獲準,以便培訓部檢查上課人員出席狀況。 培訓結束時,如有必要以考試作為評估培訓成效的,由培訓部負責監考,考試題目交培訓部備案。 培訓計劃的實施要求 員工培訓由培訓部主辦,各相關部門承辦。 培訓部負責擬訂、執行年度員工培訓計劃,培訓教材的管理與運用、內外訓課程的安排與布置; 承辦部門負責課程16、內容及培訓教材的擬定與提供、師資的提供、人員的培訓,并協助人力資源部辦理其他各項有關培訓事宜。 受訓人員應準時出席,因故不能參加培訓者應提前辦理請假手續。 培訓部定期召開檢查會,評估各項訓練課程實施效果,并記錄評估內容,遞交各有關部門參考,予以改進。 各項培訓考核測驗因故缺席者,事后可以參加補考,補考測驗不到者,一律以零分計算成績。 培訓測驗成績列入績效考核積分,對于成績不合格者,培訓師報人力資源部經理履行“人事建議權”。 培訓結果的維護管理 無論是公司內自辦還是外派培訓的結果,均應于接受培訓完成后一星期內送交人力資源部登錄于相關培訓記錄中,以作為人員資格鑒定及未來人事調遷的參考依據。 所有實施培訓的教材及培訓考核成果均應當辦理保管存檔事宜。 人力資源部應保存個人的培訓記錄至該員工離職3個月止,有關紀錄的保存由專人負責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