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員工入職培訓實施及評估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1、公司新員工入職培訓實施及評估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新員工入職培訓管理制度第1章總則第1條為加強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管理,使新員工能夠盡快了解企業情況及崗位情況,并快速地勝任新的工作,特制定本制度。第2條新員工入職培訓,除人事管理制度及員工培訓實施辦法另有規定外,均依本制度執行。第3條本制度中的“入職培訓”包括新員工崗前培訓、在職員工調崗培訓,還包括復職人員、臨時職工和兼職人員的培訓。第2章新員工入職培訓計劃的規定第4條入職培訓應按人事部門的招聘計劃和新員工的入職情況來制定。第5條凡新進人員必須接受72、10天(至少7天)的崗位培訓。第6條崗前培訓需要幫助新進人員解決的問題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對周圍都是陌生的臉孔,不知道未來的上司屬于哪種類型的人,由培訓人員帶其參觀各部門,介紹部門負責人和同事,與部門人員共進午餐。(2)對是否能勝任新工作感到不安的人,由培訓人員向其說明工作崗位職責、要求,安排并介紹培訓期間的指導員。(3)對不熟悉企業的規章制度和相關規定的人,由培訓人員向其解說員工手冊。第7條崗前培訓的內容應該包括以下五大方面。(1)企業的發展歷史及現狀。(2)企業當前的業務、具體工作流程。(3)企業的組織機構及部門職責。(4)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文化、規章制度及一些潛規則。(5)工作崗位3、介紹、業務知識及技能和技巧培訓。第8條按企業規模、工作環境及程序,新員工的崗前培訓可分為三個階段。(1)企業總部的培訓。(2)分支機構的培訓。(3)實地培訓。第9條企業總部的培訓最重要的目的是傳授各種知識,并使新員工重點了解下列五大項內容。(1)企業發展歷史、經營現狀、經營項目、生產經營目的、使命、行業地位。(2)企業組織機構,各部門的工作職責與業務范圍。(3)產品的性能、包裝及價格,產品銷售情況,市場上同類產品信息及其生產廠家的情況。(4)新員工未來的工作崗位要求及特征,與其他部門互相配合的事項。(5)企業規章制度、紀律、道德規范、禮儀規范要求。第10條實施總部培訓的人員,應對受訓新員工的優4、勢、劣勢做出評價,并提供給該員工未來的技術和技能培訓、實地培訓的負責人,以便培訓人員針對各個員工的弱點開展有側重點的培訓。第11條分支機構的培訓重點在于讓新員工學習未來實際工作需要的技能,應在以下四大方面加強新員工培訓。(1)掌握未來工作的崗位職責及具體內容、每天的例行工作及非例行工作。(2)未來工作可能會用到的技能和技巧,如時間管理技巧、人際關系溝通技巧等。(3)掌握與其他兄弟部門的協調與配合,培養團隊精神。(4)對工作樂觀、積極的態度,對企業、部門充滿信心,對客戶真誠服務的信念。第12條分支機構培訓的負責人必須是新員工未來的主管和實地培訓的負責人,必須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規范的技術,以免誤5、導新員工。第13條分支機構的培訓可與實地培訓有機結合進行。第14條實地培訓即為實習期,讓新員工在一位資深員工的指導下開始承擔工作。第15條實地培訓時,指導人員僅在一旁示范和協助,盡量讓新員工自己去操作練習,待新員工完成后再告之應改進的地方,如此有利于新員工加深印象、加快進步的速度。第16條實地培訓的指導人員應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將新員工錄用后的績效與部門績效掛鉤。凡擔任實地培訓的指導人員,企業一律給予一定程度的獎勵,從而提高培訓指導人員的積極性和責任心。第17條對于以上三個階段的培訓,可以根據需要和具體情況,酌情靈活運用,交叉安排、擬訂培訓實施計劃。第18條對調崗人員、復職人員、臨時職工、兼職人6、員的培訓,側重于工作崗位職責方面的培訓,使其適當了解企業組織概況、經營方針以及有關的人事管理規定等相關的內容。第19條對調崗人員、復職人員、臨時職工、兼職人員的培訓,除上述一般性基本實務內容外,還包括職業精神、信念、恪守規章守則、勵志類教育等。第20條凡指定需要接受培訓的人員,除因特殊情況經審核獲準請假或免訓者外,一律不準規避或不參加培訓,否則從嚴懲處。第3章新員工入職培訓實施的規定第21條關于入職培訓指導員的規定(1)企業主要領導參與新員工入職培訓,并負責部分內容的培訓工作。(2)培訓計劃的編制和組織實施由人力資源部門和培訓部門全權負責。(3)企業及部門全體員工尤其是相關部門的骨干都有責任協7、助入職培訓工作。第22條為便于組織培訓,可根據學員學歷,把他們分成不同的班或組,并指定一名班長或組長。第23條關于入職培訓時間的規定(1)入職培訓的整個過程一般要持續三個月,根據實際情況可適當延長或縮短。(2)集中培訓的時間安排為 年 月 日至 月 日,上午: 時 分至 時 分;下午: 時 分至 時 分。(3)實地培訓時間同企業作息時間一致,參見企業員工手冊中的具體規定。(4)參觀時間視具體情況而定,確定后應提前一天告知人力資源部或后勤部門。第24條關于培訓方法的規定(1)專業知識培訓采取集中授課、普通講座的方式。(2)技術技能培訓采取實習的方式,到工廠、車間、部門實際操作和練習。(3)企業認8、識培訓可采取實地參觀的方式,根據講師和培訓組織者的安排,到實地去參觀考察,受訓員工在參觀后提交參觀感想或參觀報告。(4)入職培訓期間,要求受訓員工對培訓的感想和認識做出記錄,以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記錄能力和公文寫作能力。(5)在入職培訓過程中,盡量讓新員工多接觸工作中的實踐知識,多提供參考資料和視聽教材,多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第25條在入職培訓期間,可把新員工安排到不同的部門去實習,考察其能力和所適應的部門,為員工正式確定崗位提供依據。同時,這也有利于新員工從多個角度了解企業的職能部門。第26條部門主管去接待新員工時,要表示友善的歡迎,使新員工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要以誠摯的態度告訴他們:“歡迎加9、入我們公司!”還要與他們握手并記住他的姓名。第4章新員工入職培訓評估的規定第27條每開展一項入職培訓項目,培訓指導員或講師應對新員工的培訓效果及時進行檢查。檢查方法包括測試、現場操作等。第28條培訓講師于培訓結束后一周內,評定出新員工的測試成績,并登記在“新員工入職培訓測試成績表”上。培訓測試成績作為新員工試用期考核及正式錄用的參考。第29條因故未能參加測驗者,事后一律補考,否則不予以轉正。第30條每項培訓結束時,培訓部根據實際需要開展新員工培訓意見調查,要求學員填寫“新員工入職培訓調查表”與測試試卷一并收回,以此作為培訓效果評估的參考依據。第31條培訓部應定期調查新員工入職培訓的效果,分發調10、查表,用人部門主管或相關人員填寫后收回,以此作為評估長期效果的參考依據。第32條將以上評估的內容及結果形成書面的報告,呈報用人部門主管、HR經理及企業領導,以此作為新員工錄用轉正的參考。第5章新員工入職培訓特別規定第33條結合新員工的工作性質和工作環境,提供生產安全指導原則,可避免意外傷害的發生。生產安全指導的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工作中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2)各種事件的處理原則與步驟。(3)詳細介紹安全常識。(4)安全培訓結束后,要對新員工進行測試,檢查他們對“安全”的理解程度。第34條生產安全培訓應該達到以下五個目標。(1)讓新員工對自己的福利滿意及生命安全放心,從而能安心地工作。11、(2)建立安全生產和善意合作的基礎。(3)可以防止在工作程序上的浪費,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4)可減少因員工受傷補償的費用和醫療服務費用的支出。(5)有利于企業建立良好的信譽。第35條安全培訓還包括企業商業機密、信息安全保密培訓。在入職培訓過程中,要對新員工要灌輸保守企業機密的規則,并把公司商業機密保密協議作為勞動合同的附件。第36條培訓人員要對企業的政策、法規及規章制度進行仔細說明,例如發薪方法及日期,晉升制度,休假及請假規定,員工福利制度,作息時間及輪班制度,遲到、早退、曠工處分辦法,勞動合同協議,聘用,解雇規定,在職員工行為準則等。第37條培訓人員培訓新員工時,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要確認新員工是否清楚地掌握了其工作性質、責任,真正掌握了業務知識。(2)要對新員工的責任心、效率、效能意識重點加強培訓。(3)要訓練新員工的禮儀修養,養成禮貌待人的良好習慣。(4)要讓新員工意識到校園生活與企業生活的差別,意識到自己的責任。(5)要培養新員工尊重知識、尊重時間、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6)注意培養新員工的團隊合作和集體利益優先的意識。第38條新員工的入職培訓不僅僅是人力資源部、培訓部門和企業領導的事情,企業全體員工都有責任參與新員工的入職培訓工作。第6章附則第39條本制度由培訓部制定,其修改權、解釋權歸培訓部所有。第40條本制度經總經理辦公會議審議通過后,自頒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