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科技人員進修職工技能培訓制度.doc
下載文檔
1、公司科技人員進修、職工技能培訓制度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員工學習培訓制度第一部分 總 則一、 培訓目的為了提升員工思想道德素質,提高員工績效和組織效率,促進員工個人全面發展和公司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制定本制度。二、 培訓形式培訓形式分為公司級培訓、部門級培訓、員工自我培訓。公司級培訓主要指覆蓋全公司范圍內的培訓,由綜合管理部計劃、組織實施;部門級培訓由各部門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對員工進行小規模的、靈活實用的培訓;員工自我培訓指員工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參加各種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的培訓。三、 總經理、分管經理及2、各部門、分公司職責 (一)總經理1、負責審批公司級培訓計劃和培訓效果評價方案。 2、監督公司級培訓計劃的實施。 (二)分管經理1、負責審批部門級培訓計劃和培訓效果評價方案。 2、監督部門級培訓計劃的實施。 (三)綜合管理部1、擬訂公司級培訓計劃和培訓效果評價方案,報總經理審批通過后,組織實施,對培訓過程進行控制。2、協助分管經理對部門級培訓計劃進行審核、備案,監督實施。 3、建立培訓檔案,將員工接受培訓的具體情況和培訓結果詳細記錄備案。包括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內容、培訓目的、培訓效果自我評價、培訓者對受訓者的培訓評語等。(四)其它部門和分公司1、擬訂部門、分公司培訓計劃和培訓效果評價方案,3、報分管經理審批通過后,組織實施。2、協助綜合管理部進行公司級培訓工作的開展。3、向綜合管理部報送培訓成果,以建立員工培訓檔案。4、受訓員工完訓后的督導與追蹤,以確保培訓成果。 四、 培訓計劃1、部門級培訓計劃制定及審批程序綜合管理部每年3月初和9月初分別發放員工培訓需求調查表,部門、分公司負責人結合員工具體情況及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填寫員工培訓需求調查表,并將員工的培訓需求調查表進行匯總,擬訂出本部門運行期(非運行期)培訓計劃,于3月中旬、9月中旬經分管經理審批后,將培訓需求調查表、培訓計劃表送交綜合管理部人力資源助理。人力資源助理根據報回的部門級培訓計劃進行備案,同時通知各部門執行,培訓計劃表4、見附件。2、公司級培訓計劃的審批程序綜合管理部根據公司戰略發展要求及運行期(非運行期)工作目標,擬訂公司級培訓計劃,經分管經理(綜合部、儲運部、豐潤澤)審核、總經理審批后下發執行。培訓計劃表見附件。3、對于臨時提出參加各類外派培訓的員工,均要經所在部門負責人同意,填報員工外派培訓表,公司分管經理審核后,總經理審批,綜合管理部備案。員工外派培訓表見附件。五、 培訓實施1培訓主辦部門應依培訓計劃按期實施并負責該項培訓一切事宜,如培訓場地安排、通知培訓師及受訓人員。2各項培訓結束時,培訓主辦部門應根據情況舉行測驗或考核。由主辦部門負責人或培訓者負責主持。3.綜合管理部應定期召開培訓效果評估會議,或者5、采取與被培訓人座談會、觀察法及績效考核等各種方式開展,評估各項培訓課程實施成果,送交各有關部門參考予以改進。4.各項培訓測驗或考核缺席者,事后一律補考,補考不列席者,一律以零分計算。六、 培訓效果評估每項培訓結束3天內,培訓者應將員工的成績評定出來,登記在“培訓考核成績表”,并要求受訓人員寫出培訓小結,總結在思想、知識、技能、作風上的進步,與培訓成績送交綜合管理部,一起放進人事檔案,以建立個人完善的培訓資料。七、 員工培訓出勤管理規定1、員工培訓出勤管理由各部門、分公司自覺負責遵守,綜合管理部監督和檢查。2、一般情況下,培訓只能利用業余時間,如確需占用工作時間參加培訓的,須憑培訓主辦部門的有效6、證明,經所在部門及分管經理批準后,方可參加培訓。3、培訓期間不得隨意請假,如確因公請假,須填寫培訓員工請假單,并呈請部門、分公司負責人核準,交至綜合管理部備查,否則以曠工對待。4、上課期間遲到、早退依下列規定辦理:(因公并持有證明者不在此限)遲到、早退達三次者,以曠工半天論;遲到、早退達三次以上六次以下者,以曠工一天論。5、員工參加培訓,必須在員工培訓簽到表上親筆簽名以示出勤,嚴禁其他員工代簽,一經發現,代簽員工和被代簽員工均按曠課處理。培訓單位以簽到及課上點名為依據,將參訓員工的上課記錄登記在員工培訓記錄上,并由綜合管理部歸入員工培訓檔案中保存。【科技人員的培養進修、職工技能培訓制度】第二部7、分 新員工培訓一、培訓目的向新員工介紹公司的基本背景情況,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程序、標準,從而幫助其順利地適應公司環境和新的工作崗位,提高工作績效。二、新員工培訓是綜合管理部及員工所在部門的共同責任,最遲不應超過報到后兩周內執行。三、參加新員工培訓的員工在培訓期間如遇特殊情況需請假者,請按員工培訓出勤管理規定執行。并在試用期內補修請假期間課程,否則,仍不得轉為正式員工。四、各部門及分公司在對新員工進行培訓后,要及時對其進行考核。填寫新員工培訓表,合格者,獲得結業證明;不合格者,重新培訓。五、培訓內容及具體實施步驟見下表:第三部分 經理級人員的培訓一、經理級人員包括公司總經理與分管經理。二、培訓8、目的:通過培訓使高層管理人員適應經營環境的變化、了解行業發展趨勢以及進行決策的程序和方法,提高洞察能力、思維能力、決策能力、領導能力,以確保決策正確。三、對高層管理者培訓內容宏觀經濟環境和趨勢分析;政府的各項政策法規(投資、稅收、勞動、人事、財政、金融等政策法規);行業狀況;新興科技和產業等等。管理模式;公司宗旨;組織文化等等,內部資源分析(經營分析、財務分析、人力資源分析);外部機會與挑戰分析;多元化、一體化經營策略。企業家精神;個人權威和影響力;人格魅力;現代管理思想;領導藝術等等。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如何將社會責任轉化為組織機會。四、培訓方式(一) 參加高等院校或專業培訓機構為公司高層9、管理人員舉辦的培訓班等。(二) 管理專題論壇/講座。(三) 電視講座或者視頻講座培訓。 (四) 其它培訓。第四部分 部門級人員的培訓一、部門級人員是指各職能部門和業務部門的正職和副職。二、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中層管理人員更好地理解和執行公司高層管理團隊的決策,具備多方面的才干和更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改善管理工作績效、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三、培訓內容 (1) 職能部門中層管理者培訓的主要內容本職位的任務、責任和權限;如何有效授權;如何領導;如何協調;如何激勵;績效管理;指導部下不脫產教育培訓的方法;部門間的協作;公共關系與人際關系;溝通技能(如何說服、談判、解答咨詢、演講、公文寫作、主持會議等等)等等。 (2) 對業務部門中層管理者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總體經營計劃;本職位的任務、責任和權限;人際關系及工作方法;各類規章制度;本部門經營中存在的問題;產業或同行的信息;生產組織;人員調配;績效考核;安全工作;財務會計;提高管理能力和業務能力的方法等。四、培訓方式(一) 結合公司自身的業務發展,外請行業專家講課或到先進公司參觀學習、交流經驗。(二) 公司組織內部研討活動,鼓勵中層管理人員研討公司的經營管理問題。(三) 安排有培養前途的中層管理人員在公司的各管理崗位輪流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