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質量教育及關鍵崗位培訓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1、公司質量教育及關鍵崗位培訓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總則1. 人員的教育培訓要緊貼施工、管理實際,遵循專業對口、按需施教、學用一致、講求實效的原則,堅持全員培訓、緊缺人才優先培訓、重點人才重點培訓,做到需求與儲備、當前與長遠、普遍提高與重點培養、培訓質量與辦學效益相結合。2. 項目部應積極建立學習培訓制度,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學習管理和業務知識;積極派人參加各種類型的培訓班,開展專業培訓活動,提高管理人員對標準化管理的認識和實施能力,提高業務素質;有計劃地做好建設人才培訓、培養和儲備工作,對有一定管理2、經歷的人員進行新知識培訓,對有專業知識但缺乏實踐經驗的人員進行現場培訓。3. 為實現對人力資源的規范化管理,確保從事影響產品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的工作人員能滿足相應崗位能力的要求,以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制定本制度。4. 本制度適用于從事影響產品質量的工作人員,其工作可能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的人員,以及可能影響工作場所內職業健康安全人員的管理。二、組織機構及職責1. 項目部部要成立以總工程師為組長的崗位培訓領導小組,副組長為其他項目部領導,組員由項目部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2. 項目部、各工區職責(1) 負責項目部、各工區人員培訓以及政策性文件的制定;(2) 審定各作業隊的培訓需求3、,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3) 負責組織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項培訓任務;(4) 負責對各作業隊教育培訓工作進行指導、督促、檢查、考核。3. 作業隊(1) 負責按照項目部教育培訓規劃、結合本作業隊實際制定教育培訓工作規劃并組織買施;(2) 負責按照項目部要求提報培訓需求計劃、落實送培人員、上報報表和材料等工作;(3) 負責對外部勞務隊伍及臨時性用工人員培訓的指導、檢查:(4) 負責本作業隊人員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培訓經費管理等工作。三、崗位培訓的類型1. 崗位培訓是人員教育培訓的重點,包括政治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力培訓,提高履行職責所需要的政治素養、知識和技能。崗位培訓分為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和適4、應性培訓。2. 崗前培訓包括:新進人員上崗前培訓,領導干部任前培訓,技工崗前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崗前培訓、持證,關鍵崗位管理、技術人員崗前培訓、持證。3. 在崗培訓:根據崗位職責的要求,以更新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定期規范化培訓。重點包括日常安全教育、法紀條規教育、崗位技能提高以及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實施和應用等培訓。4. 適應性培訓:根據工作實際需要,隨時開展的各種應急性、針對性培訓。5. 繼續教育是針對專業技術人員補充、擴展和更新知識的培訓。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每年學習時間累計不少于40學時,初級專業技術人員累計不少于32學時。四、主要培訓組織形式1. 主要采用短期培訓的形式進行。2.5、 短期培訓主要包括新員工培訓、崗位培訓、繼續教育、適應性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等形式。3. 新員工培訓:以項目部概況、簡史、規章制度、企業方針、職業道德、安全質量意識、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操作規程等為主要內容的崗前培訓。4. 崗位培訓:以關鍵崗位管理人員(隊長、技術員、安全員、質檢員、物資員、設備員、統計員)、班組長、特種作業人員培訓作為重點,堅持“先培訓、后上崗”制度。5. 規范化培訓與適應性短期培訓相結合,轉崗教育和晉升培訓相一致。6. 職業技能培訓: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為依據,科學設置課程,有效開展初、中、高級的職業技能培訓。五、崗位培訓的工作程序1. 按照培訓需求分析、培訓計劃制定、培訓實施及6、培訓效果評估等程序組織實施,項目部人員必須按照項目部的安排按時參加有關培訓。2. 確定培訓需求:根據項目部人員現有能力與崗位所需能力之間的差距,在此基礎上確定培訓目標需求。根據國家、行業和企業對持證上崗作業的要求,提出項目部的持證崗位培訓需求。3. 制定培訓計劃:編制項目部人員年度、季度和臨時培訓計劃。對每個培訓班次制定詳細培訓方案,包括培訓時間、地點、對象,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培訓教師、培訓費用等。4. 組織實施培訓:按照培訓計劃所規定的要求組織實施培訓。5. 評估培訓效果。培訓主管部門在各類培訓工作結束后均應對培訓效果進行評價,培訓評估結果反饋組織培訓的相關部門,以便培訓工作的持7、續改進。六、教育培訓的實施1. 基本要求(1) 關鍵崗位人員:施工員、質檢員、安全員、材料員、試驗員、測量員、機械員、預算員、統計員、計劃員、勞資員、定額員、財會員等。(2) 關鍵崗位人員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上崗證后方可上崗,未經過培訓,沒取得上崗證一律不得上崗。關鍵崗位人員可自行組織培訓,有條件的也可委外培訓。2. 關鍵崗位的培訓(1) 施工員培訓由項目部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培訓主要內容:技術規范,質量驗評標準,施工圖要求,施工工藝流程,工程質量通病防治等。培訓時間為每年l2次。(2) 質檢員培訓:由項目部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培訓主要內容:質量驗評標準,檢驗批、分項、分部、單位工程的8、檢驗方法,規范標準中的各種參數等。培訓時間為每年l2次。(3) 安全員培訓:由項目部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培訓主要內容:國家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安全技術標準、工地安全制度、典型事故案例和應急處理措施等。培訓時問為每年23次。(4) 材料員培訓:由項目部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培訓主要內容:學-j各種工程材料的特性分類,物資供應及計劃管理知識,物資驗收、保管、發放、運輸、消耗管理等。培訓時間為每年12次。(5) 試驗員培訓:由中心試驗室具體負責組織實施,項目部協助配合,培訓主要內容:檢驗試驗標準,檢驗試驗參數,檢驗試驗報告,檢驗試驗儀器操作方法,檢驗試驗儀器校正周期,高性能配合比的配制、路基填料的控制等9、。培訓時間根據需要適時組織。(6) 測量員培訓:由項目部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培訓主要內容:測量儀器使用及校正方法,高程測量、角度測量、距離測量、高程控制測量、平面控制測量方法,測量誤差平差、曲線測量要素的計算,測量精度的控制要求等。培訓時間根據需要適時組織。(7) 機械員培訓:由項目部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培訓主要內容:機械操作規程、機械維修保養知識、機械設備管理規定、機械安全裝置等。培訓時間根據需要適時組織。(8) 預算員、定額員培訓:由項目部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培訓主要內容:鐵路工程概預算的編制方法,人工、材料、機械費用的基本計算,國家及地方鐵路定額知識,各種費率的取值計算等。培訓時間根據需要適時10、組織。(9) 統計員、計劃員培訓:由項目部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培訓主要內容:計劃統計的崗位職責,計劃統計的基本要求,工程的現場情況,工期網絡進度圖的編制方法等。培訓時間根據需要適時組織。(10) 勞資員、財會員培訓:由項目部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培訓主要內容:勞資、財會崗位知識,勞動人工費的計算,國家、地方、單位的各項財務規定,會計核算的方法,勞務計價的原則,財務科目的確定等。培訓時間根據需要適時組織。3. 特殊工種的培訓(1) 電工、電焊工、架子工、起重工、爆破工、場內機動車駕駛員必須進行專業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沒有取得操作證不得上崗從事特種作業。(2) 11、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發證由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負責。(3) 上崗前需經項目部再培訓,培訓主要內容:工程特點、環境特點、安全操作規程、安全規章制度等。4. 其他培訓(1) 采用新的施工(生產)方法、新設備、新材料時,由項目部組織制訂新的安全措施、新的安全操作方法和新的崗位安全知識教育。(2) 調換新工種必須經項目部組織再培訓,主要內容為:進行現場安全注意事項、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本工種使用的機械設備工具性能和安全管理知識等的教育培訓。5. 安全教育(1) 嚴格執行國家、地區對員工教育培訓的有關規定,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的法律法規,適時組織項目部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工作。(2) 進行三級安全教育:1) 12、一級安全教育由項目部安全質量環保部對項目部所有人員進行勞動保護、安全生產法規、方針、政策、安全規章制度、安全紀律和遵章守紀教育,時間每年累計不少于15學時。2) 二級安全教育由項目部負責,對現場所有的人員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并結合施工性質進行安全規章制度、高空作業、現場安全用電、事故報告、勞動紀律教育,時間每年累計不少于l 5學時。3) 三級安全教育由作業隊負責,教育內容為現場安全注意事項、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本工種使用的機械設備、工具的性能和安全管理使用的知識、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時間累計不少于20學時。4) 作業人員“三級”安全教育經考核合格后才能進入操作崗位。6. 培訓記錄(1) 凡13、參加過培訓的人員由項目部組織建立登記和培訓記錄。(2) 關鍵崗位的人員培訓記錄均以文字形式,記錄內容包括時間、地點、培訓的主要內容,培訓人員名單等,記錄要求完整、真實。七、教育培訓的檢查及考核1. 項目部、各工區必須認真履行人員培訓質量、培訓結果的監督和檢查職能。檢查主要內容包括:培訓需求提出的針對性,培訓計劃的合理性,培訓實施過程的完整性、真實性,培訓方式方法的實效性,持證上崗培訓的時效性,培訓上報數據的準確性以及培訓計劃的落實情況等。2. 項目部、各工區要加強對培訓工作的定期檢查和日常督導。八、持證上崗要求1. 關鍵崗位作業人員必須持相應崗位的技能等級證書上崗;2.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發出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上崗。3. 工班長應持班組長崗位證書上崗。4. 環保員、職業健康員應持集團公司發出的崗位證書上崗。5. 炊事員必須經衛生防疫站體檢合格,持健康證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