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公司培訓運營及師資經費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1、地產公司培訓運營及師資經費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集團培訓架構與職能1. 目的為了適應集團的業務發展、促使的培訓開展服務于公司戰略,明確培訓職責的劃分,保證培訓有序、高效開展。2. 適用范圍集團總部以及一線公司3指引內容:3.1 培訓管理架構集團人力資源部負責對集團整體的培訓工作開展進行規劃、指導和監督,并對全集團范圍提供培訓服務。區域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推進本區域下屬公司的培訓組織工作,分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推進本公司的培訓組織工作。各地產公司人力資源部應對下屬物業管理公司的培訓開展給予指導和協助2、。3.2 培訓職責 每一個管理者都擔負著培訓下屬的職責,需要提出培訓需求、敦促培訓效果的實現。并在必要時擔當課程開發以及授課的任務。集團人力資源部培訓組的職責:.1建設并完善的培訓體系;.2制定并完善培訓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3擬訂培訓規劃和年度計劃、費用預算;.4集團培訓資源的建設以及調配;.5組織實施集團類的管理培訓、專業培訓項目;.6組織總部和在深地區通用、常規培訓;.7提高自身和一線培訓工作團隊的專業水平;一線公司專職培訓人員的職責: .1根據集團規定完善本公司的培訓管理制度;.2參照集團計劃以及本公司需求擬訂培訓計劃和編制預算;.3配合集團進行資源的建設和整理;.4組織通用、常規類3、培訓并推動各個專業部門開展培訓;.5進行培訓需求調查,培訓效果評估,促使培訓行為改善的實現;.6培訓記錄的登記存檔。集團各個專業部門的職責:.1負責建設并完善本專業課程體系;.2培養專業講師隊伍;.3提出本部門、本專業的培訓需求,推動專業培訓的開展。各部門兼職培訓人員的職責:發現并提出本部門的培訓需求,聯合培訓部門開展培訓。 4. 培訓管理架構圖二、培訓實施管理規定1. 目的為規范培訓的實施過程,保證培訓有針對性地開展,提高培訓的效果,特制定本規定。2. 適用范圍集團內由各個培訓專員以及各專業部門獨立或聯合組織的培訓3. 培訓流程3.1培訓需求確定培訓組織者向學員的主管上司了解提出培訓的原因、4、需要解決的問題、期望達到的目的;培訓組織者自行觀察,必要時與職員進行深入調查;參考集團和行業的相關規定;其他可以獲得培訓相關需求的途徑。 培訓組織者務必清楚地了解培訓的目的。避免為培訓而培訓的情況出現。3.2 培訓籌備擬定培訓計劃及方案。根據培訓需求的分析結果評估,制定年度、月度或者專題培訓方案或計劃。培訓方案直接針對在需求評估中發現的問題。 根據培訓計劃和方案推進課程開發、準備以及講師備課;涉及邀請外部機構和講師的必須簽署培訓協議,和講師進行充分的溝通。 進行培訓教務組織,包括下發通知、組織報名、篩選學員、布置教室等。教務清單請見:大型培訓教務準備清單。培訓之前完成全面教務以及完成最終檢查。5、3.3 培訓實施培訓組織者提前達到培訓現場,保證培訓順利、準時開始; 關注學員的反映,及時和講師溝通學員的意見;關注講師的需求,為講師提供必要的輔助; 培訓組織者應全面了解培訓狀況,促進培訓按計劃的完成。3.4 培訓評估3.4.1 培訓評估的層面包括:.1反應:學員在多大程度上喜歡該項培訓。但不能把學員的反應必然當成提高工作技能和績效提高的證明。.2學習:學員具體在培訓中學到了那些知識、理念和方法。可以通過考試的方式來檢查。.3行為:學員的行為在培訓前后有無改變。行為主要體現在績效上,因此對比學員培訓前后的績效可采用內部培訓評估反饋表。 培訓結束必須進行培訓效果評估,并及時對培訓效果加以分析、6、總結經驗教訓。 培訓結束后一周之內將學員的課程表現知會其上司,將課程的效果反饋知會授課講師。 培訓組織者完成積分登記和相關培訓費用的結算。4. 相關文件4.1 -HR-F041大型培訓教務準備清單4.2 -HR-F042內部培訓評估反饋表三、培訓師資管理規定1 目的培養和激勵企業講師,提升工作水準,有效利用培訓資源,建設師資隊伍。2 范圍集團總部及各一線地產公司。3. 職責3.1 集團師資管理組負責師資管理工作。組長為集團人力資源部第一負責人,成員由集團人力資源部培訓負責人、一線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組成。3.2 各區域中心或一線公司成立師資管理小組負責該區域或公司師資管理工作。成員由相應人力資源7、負責人及專職人員組成。3.3 集團師資管理組負責集團四星及以上師資以及總部師資的認證。3.4 各區域中心或一線公司師資管理組負責該區域或公司三星級及以下師資認證,認證結果及時呈報集團師資管理組備案。3.5 集團人力資源部培訓組和一線公司人力資源部門具體負責對師資的培養、評價、監督、申報和激勵等管理工作。4 方法和過程控制4.1 內部師資的管理4.1.1 內部師資定義與分級內部師資是指經師資管理組授予星級師資證書,協助、參與人才培養和課程講授工作的職員。未經授權而擔任授課任務的職員,稱為內部教員。內部師資按其授課的綜合能力和經驗從低到高,分為一星、二星、三星、四星和五星講師。講師星級每年評審一次8、。每次評審星級講師如根據相關條件,需降星級,原則上每次只降一個星級。4.1.2 內部師資認證.1師資認證由相應的師資管理組組織備課會認證或采取聽課認證。.2三星及三星以下級別講師認證,由相應的師資管理組參加備課會/聽課認證,并在星級講師認證表上簽字認可。四星及以上級別星級講師認證備課會/聽課由集團師資管理組組織,參加人員須滿足以下條件,并且不少于2人:集團師資管理組組長(或其授權人)、該專業高級人員、四星講師共同參加。.3認證后由師資管理人員填寫集團星級講師認證表上報集團師資管理組備案。集團師資及一線公司四星及以上師資由集團頒發星級講師證書。一線公司三星及以下級別講師證書由集團統一編號管理,由9、一線公司頒發。4.1.2.4講師的星級晉升,由師資管理人員填寫集團星級講師申報表,上報相應的師資管理組申請晉升,認證及審批程序同前述相應規定。4.1.3 內部師資義務4.1.3.1課程講授義務經認證的星級講師,每年必須完成至少6小時或三次以上的授課任務。.2課程資料提供經認證的講師應向所屬師資管理組提供課程資料供備案保存,課程資料包括:授課講義、PP演示稿、學員資料、測試題及答案、相關教學輔助參考資料、工具等。.3 維護職責當課程內容發生變化(如規范修訂、數據變更)時,講師應對所講授課程進行修訂。修訂結果及時向所屬師資管理組備案。.4高級管理人員授課義務授課是一種將自己的知識、技能傳播給其他人10、直接有效的手段。集團管理人員都應履行培育人才的職責,這也是衡量工作績效的參考信息。集團業務經理級別以上、一線公司部門負責人以上都必須承擔為職員授課的義務。4.1.4集團課酬標準(課酬單位:元/小時)項目工作時間非工作時間一星講師100120二星講師120150三星講師150180四星講師180200五星講師200250備注:經認證的內部教員授課,按80元/小時付酬;助教課酬按50元/小時計;團隊導師課酬工作時間為200400元/工作日,非工作時間為300500元/工作日;培訓專職人員工作時間課酬減半。集團課酬發放規定.1因授課產生的講師差旅費用由培訓受益公司承擔。.2課酬由人力資源部門按照財務11、規定申報、領取和統一制單并發放。4.1.5.3各部門邀請內、外部師資講課,如需發放課酬,須提前向人力資源部門申報通過培訓日程及內容、講師資料等,并提供講義備案,配合進行講師評估。.4內部講師以公司名義對外單位授課,由師資管理組統一安排,課酬以公司與外單位雙方協定之市場價格付與。 4.1.6 認證激勵:所有內部講師的授權記錄由集團人力資源部存檔并在公司內部公布,并且在職員行為考核和專業系列認證時予以參考。4.1.7 評獎激勵:每年組織一次集團優秀講師評比,由相應的師資管理組申報,優秀講師將獲得獎金或其它形式的獎勵。課程開發獎勵公司鼓勵講師/教員開發新課程,對新課程開發成功并通過備案的職員給予新課12、程開發獎勵,具體規定如下:.1新課程開發須提供講師講義、演示PP稿、學員資料、課程資料及其他配套資料等授課資源,由集團培訓組確認備案。.2相應師資管理組應安排新課程認證會。根據新課程開發人員在集團內第一次正式講授所開發課程的學員滿意度確認獎勵標準。.3新課程開發者在領取獎金之前須與集團簽訂課程開發協議書。4.1.8.4 授課效果評估和獎勵標準每門課程獎勵課程要求2000元l 3.5小時以上,與專業或管理密切相關的核心課程l 80%以上人對課程內容滿意,70%以上人對授課技巧滿意l 全新內容的課程開發1000元l 3.5小時(含)以下,與專業或管理密切相關的核心課程l 80%以上人對課程內容滿意13、,70%以上人對授課技巧滿意l 原有課程重新開發,內容有重大改革500元l 核心課程但無法達到以上滿意度l 非核心課程且80%以上人對課程內容滿意,70%以上人對授課技巧滿意l 原有課程重新開發,內容有較大改革課程效果評估標準簡要說明評估檔次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課程內容針對性很強,理論與實用性結合緊密,學員收獲很大針對性好,易于理解,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學員有收獲針對性和實用性不足,課程指導意義不夠,收獲少其它情況授課技巧表達清晰生動,善于運用授課工具,與學員互動性強表達清晰,能與學員互動表達一般,與學員沒有互動其它情況4.2 外部師資管理外部師資分為:特聘講師和管理顧問。特聘講師是指特別聘請14、的外部師資。管理顧問是指以聘用國內著名企業的優秀管理者、專業管理咨詢機構、高等院校管理學者的方式實現解決管理工作的實際問題并提供咨詢服務。外部師資課酬標準.1特聘講師高校企業咨詢公司及社會團體課酬教授及以上級別集團高層管理人員、高級專業人士及相同級別人士著名顧問、學者1000-3000元/小時副教授、講師及以上級別管理人員、專業人士及相同級別人士知名顧問、學者5001000元/小時講師及以下級別相關專業人士一般顧問、學者100-500元/小時.2管理顧問,公司根據具體情況與其商定課酬。.3各地一線公司可根據當地情況參照執行。4.3 集團人力資源部對本文件保留最終解釋權。5. 相關文件5.1 -15、HR-F043課程開發協議書5.2 -HR-F044星級師資認證表格5.3 -HR-F045新課程開發認證表5.4 -HR-F046星級講師申報表四、培訓經費管理規定1. 目的為了規范集團培訓經費預算、使用和支出,加強培訓帳務管理,提升培訓經費的價值創造率,促進集團培訓良性發展,特制定本規定。2. 適用范圍適用于集團總部,各一線公司遵照執行。3職責3.1 集團人力資源部培訓組的職責:負責編制總部培訓經費預算;合理使用培訓費用、進行培訓登記;對總部和一線公司培訓費用使用進行分析,向人力資源總經理提交相關報告。3.2 集團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的職責:審核培訓預算;審批培訓費用;審閱培訓費用分析報告。316、.3 各個職能部門負責人的職責:提出基于本部門的需求的培訓預算;合理分配、使用培訓預算。3.4 集團財務管理部的職責: 根據總部費用支出額度,審核培訓費用預算、平衡費用支出;對實際發生的培訓費用進行監督和控制;定期提供培訓費用帳單。4.指引內容4.1 培訓經費的額度:根據職員工資總額/營業收入的1.5%記提 培訓經費管理的基本原則:初期預算、季度結算、嚴格支出、按照集團財務管理有關規定有效使用。4.1.2 集團內各公司培訓經費實行自行管理。各一線公司的培訓經費由各公司自主支出,相關使用情況報集團人力資源部備案。4.2 培訓預算的編制每個財年結束前一個月份進行培訓需求調查,依據培訓需求調查結果及17、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對全年培訓組織、開展情況擬定初步計劃,并編制年度培訓經費預算,經主管領導批準。預算上報集團人力資源部備案,并按照預算執行。4.2.2 集團內各公司應建立年終培訓經費使用分析報告制度,介紹全年培訓經費使用狀況,并對經費效用進行評估與分析,分析報告報集團人力資源部。4.3 培訓帳務管理 4.3.1 按照培訓經費的用途將培訓經費劃分為:培訓組織費用和培訓日常費用兩大類。培訓組織費用包括以下項目:外部培訓課程費用(不含差旅費,差旅費用在部門費用中列支)、內訓課程費用、講師課酬、出國考察、脫產培訓、業余進修、雙向交流所發生的費用。培訓日常費用包括以下項目:添置設備費用、組織活動費用、購18、買培訓物品費用、學員禮品費用、培訓餐費以及其他培訓雜費。4.3.4培訓帳務登記辦理流程如下:經辦人填寫費用報銷單,培訓負責人簽單,注明計入培訓費用,登記(使用培訓帳務登記表格)財務部報銷,定期由帳目管理員按類別計入培訓電腦EXCEL帳目。4.3.5 參加外部培訓必須將課程資料完整在人力資源部備案并視情況召開報告會或者提交培訓報告,未能完成備案、報告提交者不能報銷培訓費用。4.4 集團各分公司可根據自身情況對本規則制定實施細則,或作一定的修改補充,報集團人力資源部備案;沒有實施規定的,按本規定執行。4.5 本規定由集團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和修訂。五、培訓積分管理辦法1. 目的為規范培訓管理,如實紀19、錄職員在的受訓經歷,建立完整的培訓檔案,為開展職員發展的工作提供支持,特制定培訓積分管理規定。2. 適用范圍集團人力資源部登記在冊的全體職員。3. 獲得培訓積分的渠道3.1 公司內部培訓:參加各分公司或集團總部各部門舉辦的各類講座、培訓專題、研討會等形式的課程均可申請培訓積分。3.2 外部培訓:職員參加外部培訓課程,須填寫相應的參加外部專門機構培訓審批表,經所在公司主管經理和集團人力資源部認可后可獲得培訓積分。3.3 個人業余進修:按相應的規定完善申報程序,獲得批準后可獲得培訓積分。3.4 雙向交流、考察:職員雙向交流、考察完畢回到原崗位后提交了交流、考察報告,經審核評價合格后可獲得培訓積分。20、4出勤要求職員參加培訓出勤率少于60%,則本次培訓無積分。等于及超過60%,按實際參加課時數計算積分。對于參加外部有結業證書的培訓,獲得結業證書后按實際課時數計算積分。5.積分計算辦法培訓積分 = 培訓課程積分系數 該培訓的凈課時數培訓課程凈課時數除有特殊情況,一般一整天按7小時計。如:某培訓的積分系數為2.0,培訓兩天,凈課時數為14小時,則職員全程上完該課程后可得培訓積分 = 2.0 14 = 28分。6培訓積分系數確定原則6.1凡時長小于等于4小時的內、外部培訓均列入短期講座類培訓,短期講座類的培訓積分系數統一為1.0。6.2凡時長大于4小時的內、外部培訓均列入研修類培訓,研修類培訓積分21、系數統一均為2.0。6.3雙向交流、出國考察、個人進修以及業余攻讀學位,培訓積分系數統一計為0.1。6.4對于由多門課程組成并連續進行的系列培訓項目(如NEO培訓、NMO培訓等),積分登記時按每門課程分別登記,積分系數為2.0。6.5集團組織的各類內部培訓由培訓組織單位的人事專職人員負責按上述標準確定培訓積分系數并寫入培訓通知。7. 培訓積分的課程分類培訓積分的課程分為以下四個類別:課程類、交流類、考察類、進修類十六個課程專業(1)通用管理;(2)文化理念;(3)職業技能;(4)設計;(5)工程;(6)人力資源;(7)客戶服務;(8)財務資金;(9)營銷;(10)項目發展;(11)成本;(1222、)IT;(13)法律;(14)物業管理、(15)審計;(16)其他。8培訓積分的使用8.1在,獲得培訓積分的多少是衡量職員個人學習進步的標尺之一,積分記錄是職員晉升和評獎的參考信息。8.2普通職員每年度的培訓積分不得少于24分。經理級人員每年度培訓積分不得少于40分。8.3培訓積分的公布職員可以通過上網查詢自己的培訓積分,培訓積分查詢網址為:http:/edu-szzb/news/PXJF/index.htm或9.培訓積分的登記9.1積分登記辦法對于集團內各分公司組織的各類內部培訓,由各分公司人事專職人員負責整理登記,在培訓完成后在E學院培訓登記查詢網頁(地址:http:/web-szzb/a23、sp/human/trainrecord/list.asp 或 )進行登記,登記方法按后面培訓登記程序操作指引進行。9.2職員參加外訓、出國考察、雙向交流、自修以及業余攻讀學位等,須在學習結束一個月之內向本公司人事專職人員申請登記積分。逾期不申報視作放棄申請本次積分。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培訓積分管理辦法同時停止使用,以往與本規定相沖突的以本規定為準。本積分管理規定的解釋權及修改權歸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10. 培訓登記程序操作指引10.1 進入培訓登記程序路徑:請先進入E學院點擊右上方“培訓管理”導航條再點擊“培訓登記查詢(http:/web-szzb/asp/hu24、man/trainrecord/list.asp ),即可進入“培訓信息列表”網頁。10.2 培訓項目的登記:10.2.1 在“培訓信息列表”網頁中,點擊左上方的“培訓登記”。10.2.2按照跳出的“內部培訓明細”對話框,逐一項目填寫,有*的項目是必須填寫的。10.2.3內部講師必須點擊“人員選擇”從通訊錄中選取或者輸入其用戶名,除參加視頻培訓外不要直接用中文輸入。參加視頻培訓,規定只有主會場登記內部講師時必須從通訊錄中選取或者輸入其用戶名,其他分會場只能以中文名輸入內部講師名字。10.2.4系列培訓課程(如新職員NEO培訓等),必須按照課程名稱逐門登記,而該系列培訓登記在課程名稱下的“培訓名25、稱”欄內(如:某某公司2004年第一期新職員NEO培訓等)。10.2.5積分系數不用填寫,只要選擇了課程專業類別和填寫了課時后,程序就會自動按照積分管理規定選擇積分系數,同時生成積分匯總。10.2.6完成錄入后,點擊“登記新培訓”,就可以在“培訓信息列表”網頁中出現你登記的培訓項目。10.2.7如果要修改已經登記的培訓項目,直接點擊“培訓信息列表”網頁中該培訓項目,即可在“內部培訓明細”對話框中修改,完成后點擊保存。不需要的項目,可以點擊刪除。10.2.8在“內部培訓明細”對話框中,其中“設為可導入SAP”按鍵,一般不要點擊,否則培訓數據進入SAP后,就不能再修改了。10.2.9在“內部培訓明26、細”對話框中,關于“課程名稱”和“培訓名稱”的區別:課程名稱系指具體的培訓課程名稱,如:團隊溝通、發展史等;培訓名稱系指該系列培訓名稱,如:深圳公司2004年第一期新職員培訓、集團2004第一期NMO集中培訓等。課程名稱是必須填寫的,培訓名稱只有系列培訓才填寫。10.2.10 “舉辦公司”系指登記該培訓的公司,“主辦單位”系指主辦該培訓的部門、公司或單位。如:上海公司設計部舉辦培訓。舉辦公司為上海公司,主辦單位為上海公司設計部。參加視頻培訓,各分會場公司為舉辦公司,主辦單位為主會場公司。11. 培訓積分的登記11.1 培訓積分登記原則為,職員在集團那個部門或分公司參加的培訓,就由那個公司的培訓27、積分管理員進行積分登記。11.2 在“培訓信息列表”網頁中,點擊要登記積分的該培訓項目左邊的“積分登記”。11.3 在跳出的“內部培訓明細”對話框中,點擊“人員選擇”選擇參加了培訓的人員。完成后,點擊“確認加入”,稍等待一會,就會出現參加培訓人員的名單。特別提請注意:“確認加入”只能點擊一次,否則將會重復登記積分。如果在出現的名單中出現“0”,可能A、該培訓人員還沒有完成入職手續;B、SAP管理人員沒有進行該職員AD地址與通訊錄的對應,或者對應錯誤,請找本公司SAP管理員修正。11.4 如果要修改培訓積分,在“培訓信息列表”網頁中,點擊“積分登記”,找到相關人員,然后填入修改的課時或刪除該人員28、,完成后點擊“改”即修改畢。12. “多課程批量選人”的使用12.1對于系列培訓項目(如NEO培訓、NMO培訓、職業化培訓等),培訓課程較多,一一選擇參加人員較麻煩。可以選擇使用“多課程批量選人”。12.2點擊“多課程批量選人”,找到要登記的培訓項目,點擊“積分登記”,在培訓人員選擇中選擇參加培訓的人員。完成后,點擊“確認加入”。特別提請注意:“確認加入”只能點擊一次,否則將會重復登記積分。這樣,凡是這個系列培訓項目(培訓名稱)中的課程,都加入了所選人員的積分。13. “個人積分匯總、分公司培訓積分匯總、分公司部門培訓積分匯總、講師授課匯總表、課程類別匯總表”的應用:13.1 分別點擊該五個表29、格名稱,可以生成所需要的各種積分匯總表。13.2 在“個人積分匯總”中,點擊“生成excel表格”,可以轉換為Excel格式的表格。六、E學院視頻資料管理1. 目的E學院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屬的控股或參股公司(以下稱本公司)進行職員培訓的一條重要渠道。E學院所提供的網上音像課程以及相關資料是公司一項寶貴的資源。為了更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同時尊重相關權利人的知識產權,避免著作權糾紛,特就E學院提供的資料聲明如下。2. 適用范圍E學院所提供的網上音像課程以及相關資料。3內容3.1 E學院所有權益,除非特別注明,均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享有,E學院內所有資料均為公司內部資料,只供本公司職員內部使用,30、不對外開放。3.2 本公司的內部講師講述的課程征得講師本人同意后,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全部版權;外請講師的音像課程征得講師同意的部分,由本公司擁有約定版權;外請講師保留相應權利的,本公司擁有約定使用權;由本公司購買的VCD等錄音錄像資料,本公司擁有法定使用權。3.3 E學院內所有音像課程及相關資料均注明出處及版權歸屬,未經權利人明確的書面許可或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復制、仿造、轉載、摘編、散布等形式私自利用。3.4 對于公司有權提供下載的資料,E學院允許本公司職員下載使用;對于公司無權提供下載的資料,E學院允許本公司職員在線使用;但職員必須承諾不將E學院內所有資料用于個人欣賞、學習、研究之外31、的任何用途,并盡到對外保密的義務,否則,公司將保留追究職員法律責任的權利。3.5 如有職員違反本聲明,除自行對外承擔法律責任外,公司還將按照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職員職務行為準則進行處理;如因職員違反本聲明的行為給公司造成損失的,公司保留追償的權利。3.6 職員在使用E學院的任何網上音像課程以及相關資料之前,必須閱讀并接受本聲明。七、培訓知識產權保護管理辦法1. 目的為了更有效地利用公司的培訓資源,并且保護培訓知識產權,特制定此規定。2. 適用范圍公司所有的培訓資料。包括以實物和電子形式的講義、膠片、學員資料、幻燈片、演示稿、光盤、軟盤、錄象帶、錄音帶、照片、書籍、游戲、道具、課程等等。 3制度內容32、:職員由于個人學習、研究或組織公司內的培訓活動所需,可以借閱、使用和下載,但需保證遵守下列規定: 3.1職員獲得使用培訓資料時需聲明并約定用途和使用范圍,并保證不超出所約定的用途 和使用范圍使用所得資料,書面或電子形式簽定使用課程資料協議書提交總部人力資源部存檔。 3.2 未經公司書面許可,職員無權以任何形式在約定范圍外復制和傳播所借培訓資料;復 制包括以文字、音像、電子數據等任何形式復制所借資料;在培訓授課過程中錄象、錄音、拍照的,視同對所借資料的復制;傳播包括將所借資料轉借他人、私自在公司培訓以外的場合講授、廣播、放映等; 3.3職員不得違反公司的課程設計說明使用所借資料;不在使用過程中對所借資料進行歪曲解釋或者私自篡改; 3.4職員需按時歸還所借資料,并保持整潔和完好無損。所借資料是電子數據的,職員應按公司指令在歸還所借軟盤或光盤的同時永久刪除職員在借用期間中制作的副本或以所借資料為內容的電子郵件、各種形式的電子文稿。 3.5職員離職時,需要驗證職員是否履行使用課程資料協議書約定的全部內容。如職員有未按約定用途和范圍,使用所借資料或逾期歸還所借資料、損壞所借資料等,應接受公司處分;如因違反本規定或協議行為獲有經濟利益時,違反者應向公司支付雙倍金額的賠償;給公司造成損失者,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