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餐飲公司員工培訓及健康衛生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1、海鮮餐飲公司員工培訓健康衛生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餐廳員工培訓制度第一條餐廳員工培訓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對新招員工進行崗位前的培訓:二是對老員工進行在職培訓。崗前培訓:主要內容是學習本餐廳規章制度、基本的崗位知識、實際實地操作技能、基本的專業知識,以便較快地適應工作。員工在職培訓:主要是根據崗位的實際要求,學習相應業務,從實際出發,更新業務知識,學習新的業務技術。第二條員工培訓按計劃,分批分階段,按不同工種及崗位需要進行培訓:結合實際,注重實用性,逐步提高員工隊伍素質。第三條培訓內容1. 員工2、培訓主要根據其所從事的實際工作需要,以崗位培訓和專業培訓為主。2. 管理人員應學習和掌握現代管理理論和技巧,提高指揮、協調督導和策劃能力,需參加酒店人事部專訓課程企業培訓師。3. 廚師等專業術人員,應接受各自的專業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專業技能。第四條方法與形式1. 由公司人事部門聯系專業人士或由各部門指定培訓負責人組織培訓。2. 培訓采用授課、講課、討論會、觀看專業視頻錄像、實踐學習等多種形式進行,以加強培訓的效果。3. 培訓的內容和時間安排應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4. 根據餐廳需要,適當組織員工進行脫產培訓。第五條培訓檔案的管理1. 餐廳應建立員工培訓檔案,及時將員工的培訓內容,培訓的方式考核3、成績記錄在案。2. 根據員工培訓檔案所反映情況找出員工薄弱的業務項目,及時修改培訓內容,進行再培訓。二、新員工入職培訓第一條每位新員工均須參加餐廳舉辦的新員工入職培訓,從而對餐廳運作有整體的了解。適應餐廳企業文化及價值觀,統一思想,規范行為,讓新員工盡快適應工作環境,達到上崗要求:培訓內容及時間由所在部門經理、廚房長統一按排。第二條 新員工入職培訓是人事部、員工所屬部門經理、廚師長的責任,最遲不應超過報到后一個月內執行。第三條 每位新員工參加培訓后均應通過考核,若未通過。允許有一次補考機會,若補考仍不合格者,建議所在部門不予錄用。第四條 培訓過程中如有請假缺課的將不予考核,待下期培訓時補完相應4、課程后再進行考核。第五條 培訓結束后,所在部門經理、廚師長將對每位員工的培訓情況進行評估,同時記錄歸檔。第六條未經過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員工,不得參加進一步的其它培訓。第七條新員工入職培訓由人事部、所在部門負責組織實施。三、在崗培訓第一條凡在本餐廳試用期滿且正式錄用的員工,為提升工作技能和綜合素質,必須接受在崗培訓,使每位員工都最大程度地掌握應有的專業知識,也使餐廳的每個崗位上都有最適合該工作的員工,做到人盡其才。第二條在崗培訓主要包括人事部舉辦的各項專題培訓和員工所在部門組織的崗位技能培訓。第三條在崗培訓由人事部或各部門擬定培訓計劃,并按計劃由人事部或員工所在部門組織的崗位相關經理、主管執行,以5、達到最佳效果。第四條具體培訓內容根據培訓需求而定。四、餐廳服務員培訓制度第一章儀容儀表1. 儀容儀表的概念儀容:指容貌,是員工的本身素質的體現,反映了企業的管理水平,能滿面足客人的需要,也反映了我們員工的自尊自愛。儀表: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服飾和姿態方面,是個人精神面貌的外觀體現。2.儀容儀表的標準整齊、清潔、自然、大方得體、精神奕奕、充滿活力。 頭發:頭發整齊、清潔、不可染色、不得披頭散發。短發前不及眉,旁不及耳。后不及衣領。長發劉海不過眉。過肩要扎起(使用公司統一發夾,用發網網住,夾于腦后),整齊扎于頭發網內,不得使用夸張耀眼的發夾。 耳飾:只可戴小耳環(無墜)。顏色清淡。 面貌:精神飽滿6、,表情自然,不帶個人情緒,面著淡妝,不用有濃烈氣味的化裝品,不可用顏色夸張的口紅,眼影,唇線;口紅脫落,要及時補妝。 手:不留長指甲,指甲長度以不超過手指頭為標準;不準涂指甲油,經常保待清潔;除手表外,不允許佩戴任何餓我物。 衣服:合身、燙平、清潔、無油污,員工牌配戴于左胸,長衣袖、褲管不能卷起,夏裝襯衣下擺須扎進裙及褲內,佩帶項鏈,飾物不得露出制服以外。7, 圍兜:清潔無油污、無破損、燙直,系于腰間。 鞋:穿著公司統一配發的布鞋,保持清潔,無破損,不得趿著鞋走路。 襪子:襪子無勾絲、無破損、只可穿無花、凈色的絲襪。 身體:勤洗澡、無體味、不得使用濃烈的香水。第二章禮貌、禮節1.待客熱情友好,7、說話親切和藹,舉止穩重大方,處事禮貌謹慎,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團結互助,忠誠老實,富有職業自豪感和奉獻精神。2.常用禮貌用語遇到客人進來時,早(晚)餐時分別說;“歡迎光臨,早(晚)上好”,正餐時;“歡迎光光臨,請到點單”。說話時要求面帶微笑,身體稍用向前傾,并配以手勢,手勢必須有力,給客人非常明確的指示。 客人離開時:“謝謝光臨,歡迎下次光臨”,面帶微笑,目送客人離開。 在餐廳內任何地方碰到客人都必須面帶微笑,說:“您好”。 在餐廳內不許和客人搶道,如確實需要客人讓道時,說:“對不起,請您讓一下好嗎?”,讓道后,對客人說:“謝謝”。 在得到客人的幫助時必須說:“謝謝”。 給客人帶來不便時,如服8、務員掃地,拖地或給客人挪位時應說;“對不起,麻煩您”。 看到客人直接坐到位置上,但沒有點單時,應上前說:“先生(小姐)請問您點單了沒有?麻煩您到點單”。 當客人叫服務員或打手勢時,應該立即上前,面帶微笑地詢問客人:“先生(小姐),請問有什么吩咐?”或“請問您需要什么?” 任何時時候員工不得和顧客搶占衛生間和洗手間,遇到客人等候時,應說:“請您先用”。 遇到公司領導,必須主動,熱情地招呼。注意:不講失禮的話,如“討厭”、“煩躁”等等。 不講諷刺,挖苦的話。 夸大,失實的話不講。 催促,埋怨的話不講。 不得和客人發生爭執、爭吵。 對待客人要一視同仁,不分貴賤、老少、美丑等。第三章站立和行走要求1.9、站臺要求面帶微笑、挺胸收腹、肩平。 兩腿立正或稍稍分開,兩手自然下垂,放在前面或背后。 兩眼隨時注意觀察餐廳內客人就餐的情況,以便迅速作出反應。 不準靠墻,桌椅或邊柜,不準交頭接耳或走神發呆。 不準吃東西,伸懶腰,剔牙,挖鼻孔,搔頭發,咬指頭等。2. 行走要求 面帶微笑,精神抖擻,動作敏捷,利落。 空手時,要求服務員在餐廳內以小跑步行,忌走路慢騰騰,無精打采,有氣無力。 手上拿東西時,要求服務員快步行走,托盤里的東西要分類碼放,擺放整齊,并且要注意安全,不要撞到客人或防止打爛餐具。五、主管技能培訓制度1. 每位主管級人員必須接受培訓師課程培訓、各項主管技能培訓。2. 每年度至少舉辦三期的培訓師10、培訓和兩期的主管技能培訓。其中導師培訓為期連續三天,主管技能共九個專題(角色認知、溝通技巧、團隊管理、時間管理、授權管理、情緒管理、面試技巧、自我更新、領導能力),每周一個專題,共延續兩個半月。3. 每位受訓人員均必須參加相應的考核,考核末通過可以有一次補考機會,經過一次補考仍未能通過者,上級部門主管將建議部門給予降級或調職處理。4. 考核合格者將獲得相應的資歷合格證書,證書在餐廳內有效,獲得培訓師資格證書的員工在獲得證書后,如在一年內沒有做出任何由管理處評估為合格的培訓課程者,將被取消培訓資格。5. 主管技能培訓由人事部負責組織及實施。六、員工健康和衛生知識培訓制度1. 餐飲從業人員必須參加11、衛生防疫部門健康檢查(一年一次)及衛生知識培訓。2. 衛生知識培訓,每次培訓要進行測驗、考核,并作為考核年度工作的重要依據。3. 加強餐飲業從業和服務人員的健康檢查和衛生知識培訓工作,由管事部經理專門負責此項工作,并積極協助衛生監督部門搞好酒店員工的健康檢查和衛生知識培訓。4. 為確保顧客的健康,對拒絕參加健康檢查和衛生知識培訓的人,予以辭退。5. 對能夠積極參加衛生知識培訓且成績優異者,予以表揚和獎勵。七、餐廳、廚房員工技能比賽及考核制度1. 為了不斷提高餐廳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確保向賓客提供高效、優質、禮貌、熱情、周到和規范化的服務,特制定本制度。2. 考核內容:考核內容結合服務、出品質量12、標準分為業務知識、領導能力、協作精神、工作態度、儀表儀容、禮貌禮節、工作規范、勞動紀律、清潔衛生等。3. 考核方法:設計考核表格,建立考核標準分,分別對餐廳經理、主管、領班、服務員、廚師長、各檔口主管、廚工等進行每年兩次工作計劃考核;采用逐級考核,逐級打分的方法。4. 考核結果與員工當期經濟效益直接掛鉤,對表現考核表格分為;餐廳經理考核表、主管考核表、領班考核表、服務員考核表、廚師長考核表、各檔口主管考核表、廚工考核表等。5. 較差的員工必須根據考核情況進行培訓,培訓合格后再上崗,對各方面表現優良的員工進行適當獎勵。6. 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不斷完善考核制度和考核內容,培訓考核人員,確保考核工13、作公正嚴明。7. 將員工考核情況納入規范質量分析內容中去,每次在進行服務質量分析的同時,分析評估考核情況,使考核工作制度化。8. 考核評估表由所在部門專門設計、進行統計分析,每半年一次做出考核情況分析報告,報總經理審閱;部門經理的考核情況分析報表,上報總經理審閱。9. 評估實施細節:評估以月度、季度、年度為周期,分日常評估和階段性評估;日常評估占60%,階段性評估占40%,日常評估實行每日逐級考核,月末匯總,階段性評估每月末由各級管理人員組織直接下屬以不記名方式進行,由同事評估,下屬評估兩部分組成,同事評估占據25%,下屬評估占有15%;基層員工由同事評估構成階段性評估結果。 各崗位日常評估內容見員工月考核表,每月一份,由直接上級在每月營業終結根據員工當月表現逐項打分,并由被評估者簽字認可后,交由直接上級保管,并根據員工表現作為發放工資依據。 階段性評估內容見月度酒店員工工資評估表,由各級管理人員月末組織屬下進行,評估結果由上級審核簽字后,報至人事部門。 人事部每月將員工日常評估和階段性評估結果匯總反饋到各部門負責人,人事部留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