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公司員工培訓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1、電子信息公司員工培訓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目的12.適用13.職責13.1員工13.2直接主管13.3公司13.4培訓部門14.組織14.1需求分析14.2計劃制定44.3培訓準備44.4過程控制44.5培訓評估44.6訓后工作54.7培訓組織流程75.課程105.1職前培訓105.2在職培訓135.3提升培訓136.教材136.1教材定義136.2教材編定147.講師147.1內部講師147.2外部講師148.員工148.1權利148.2義務148.3出勤158.4異動158.5考核152、9.其他159.1解釋權限159.2核準生效1510.附件151. 目的為適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公司制定并實施發展戰略。培訓則通過評估和改善組織技能以推動戰略實現,同時促進個人職業發展。2. 適用全國3. 職責3.1 員工個人培訓與發展的首要責任人和實踐者:在工作過程中,尋找技能差距,制訂學習計劃,評估改進效果。3.2 直接主管員工培訓與組織發展的重要責任人:識別工作績效差距,并協助員工查找原因、設定改進目標、制定培訓需求、設計培養方案、工作監督、反饋與指導、培訓效果檢核與評估。3.3 公司制定發展戰略并進行分解,進而形成人力資源策略,以便各級主管據此設計員工培訓發展的內容和途徑。3.4 培訓3、部門遵從公司整體策略,協助各級主管,促進成員工作環境適應;對照標準績效表現,確認人力技能改進空間;規劃解決方案并組織實施;監督和評價改進效果,直到公司目標達成。3.4.1. 人力培訓:遵從公司戰略,確認并整理培訓需求,制訂和執行培訓計劃。3.4.1.1. 尋找、發現、確定培訓需求。例如,通過調查形成分析報告。3.4.1.2. 計劃、組織、實施員工入職引導,協助用人部門進行崗前培訓。3.4.1.3. 協助進行內部培訓師選拔、訓練;外部培訓師選擇與評估。3.4.1.4. 確定的培訓課程組織與實施,包括相應的行政支持服務。3.4.1.5. 按既定計劃,必要時,進行管理課程的開發、設計與講授。3.4.4、1.6. 培訓效果評估和跟進。包括授課、培訓需求解決和績效改進。3.4.2. 區域培訓:圍繞店鋪銷售過程,協助提升服務、人員與貨品管理技能。3.4.2.1. 協助各級營運管理人員推行營運規范,包括改進項目的實施。3.4.2.2. 發現團隊管理與人員技能改善空間,協助營運負責人員制訂相應的輔導計劃并執行、跟蹤,直到問題解決。3.4.2.3. 跟進店鋪課程實施效果。3.4.2.4. 其他培訓相關工作。4. 組織4.1 需求分析4.1.1. 培訓需求主要關注達到預期績效所需要的工作技能,該技能與員工現實表現的差距,即是培訓需求。是員工和直接主管負責,全員參與的過程,可由人力資源部通過以下途徑收集:45、.1.1.1. 管理層戰略方向與要求。4.1.1.2. 各部門/職位工作績效評估結果。4.1.1.3. 各部門/職位上年培訓效果評估。4.1.1.4. 公司/部門繼任發展規劃。4.1.1.5. 員工個人職業生涯計劃。4.1.1.6. 組織變革與新成員工作適應。4.1.1.7. 其他4.1.2. 培訓部門于每年11月1日(或根據臨時需要)協助各部門進行次年培訓需求調查(可以設計問卷、訪談、實地考察),收集各部門培訓需求。4.1.3. 確認的培訓需求于11月20日前匯總成年度(或單次)培訓需求報告。主要內容:4.1.3.1. 概要說明:就本次需求調查目的、期間、范圍等簡要陳述。4.1.3.2. 需6、求呈現:總結和解釋本次調查結果。4.1.3.3. 行動計劃:擬定初步的培訓方案(按重要程度列出培訓內容,途徑,形式,時間)。4.1.3.4. 附件:調查所采用的方法、方式、主要分析方法,問卷說明及其他問題。4.1.4. 部門培訓需求與人員,由直接主管確定,經部門主管核準。4.1.5. 培訓需求提出流程4.2 計劃制定4.2.1. 年度培訓計劃:依據培訓需求報告,培訓部門于每年12月20日前提報年度培訓策略與計劃,包括常規課程和新項目開發。經部門最高主管核準后生效。4.2.2. 月培訓計劃:(表格)(制作流程)總部及各大區培訓師需在每月5日號提交全國培訓計劃,包括本月授課計劃及上月授課完成情況。7、(附件1全國培訓計劃)4.3 培訓準備4.3.1. 按計劃進行的課程,培訓部門提前1周前發出培訓通知,直接主管安排參訓人員,提前做時間與工作準備。4.3.2. 培訓部門對以下資源提前3日規劃確定:4.3.2.1. 講師、助教4.3.2.2. 教材、講義4.3.2.3. 教室、設備4.3.2.4. 座位排列4.3.2.5. 考評方式4.3.2.6. 期間餐飲4.3.3. 培訓講師對以下事項充分了解:4.3.3.1. 學員:性別、學歷、部門、職能、職位,主要工作內容等。4.3.3.2. 計劃:直接主管或部門提供的培訓需求與績效影響主要因素。4.3.3.3. 其他:場地、間隔時間等相關事項。4.4 8、過程控制4.4.1. 培訓部門:4.4.1.1. 提前30分鐘,到達現場,確認桌椅布局,教學設備、物資,包括測試性能是否符合預定要求。4.4.1.2. 現場協助,包括座位布局、紀律管控、文具發放。4.4.2. 授課講師:4.4.2.1. 提前15分鐘,到達現場,了解學員出勤情況,準備授課。4.4.2.2. 控制課堂授課、休息時間、課堂互動、學員評估等。4.5 培訓評估4.5.1. 授課講師4.5.1.1. 對學員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并以書面文件或數據交由培訓部門,以反饋給學員直接主管,并進行績效跟蹤。該評估可能會在培訓結束后的一個績效周期內進行。4.5.1.2. 向培訓部門提供培訓效果反饋、分析和9、改進計劃。4.5.2. 直接主管4.5.2.1. 監督和詢問受訓員工出勤與課程學習效果。4.5.2.2. 觀察并檢驗受訓員工的工作行為,并給與指導和幫助。4.5.2.3. 結合階段性績效結果,評價和記錄受訓員工的技能改善狀況。4.5.2.4. 就工作中收到的反饋給予講師和培訓部門改進建議或新要求。4.5.3. 受訓學員4.5.3.1. 完成培訓課程及相關練習,整理所學知識和技能。4.5.3.2. 在工作中演練和運用所學內容,以達成績效結果。4.5.3.3. 分別在課后和工作中,對受訓內容的獲取與運用,進行評價。4.5.3.4. 把上述評價以及績效影響反饋給直接主管、培訓部門或講師。4.5.4.10、 培訓部門4.5.4.1. 對學員學習效果進行記錄、整理、分析。4.5.4.2. 對講師培訓效果組織評估、記錄、分析(培訓課程評估表)。4.5.4.3. 收集和匯總培訓結果對組織績效的影響數據。4.5.4.4. 對以上數據進行分析和評價,以便提交階段報告。4.5.4.5. 培訓長期效果反饋和練習布置等學習事項跟進。4.6 訓后工作4.6.1. 設施歸復:培訓部門對培訓場地、設施等進行整理和歸還、復原等工作。4.6.2. 學習證明:需要授證的課程,制作、檢查和授予相關證明、證書或獎學金。4.6.3. 外訓報銷:4.6.3.1. 培訓部門對接受外部培訓的員工,須就以下事項進行審核,確認后在培訓費用11、報銷單上簽字,會計部門方可報銷。4.6.3.1.1. 課程費用發票正本4.6.3.1.2. 課程講義(如有)副本4.6.3.1.3. 學習成績(如有)證明4.6.3.1.4. 出席證明或結業證書副本(如有)4.6.4. 培訓檔案4.6.4.1. 人力資源部建立員工培訓檔案,并與員工信息系統合并。4.6.4.2. 培訓部門對所屬培訓課程的員工培訓結果錄入和更新。4.6.4.3. 各級主管須跟進員工受訓情況,并可隨時根據需要到人力資源部培訓組查詢員工培訓記錄。4.6.4.4. 培訓檔案制作流程4.7 2011年培訓組織流程4.7.1. 店鋪人員培訓實施流程4.7.2. 辦公室人員培訓實施流程4.712、.3. 理級人員培訓實施流程5. 課程5.1 職前培訓5.1.1. 是指為使員工更好適應組織,所進行的系列授課、輔導和協助。5.1.1.1. 共識教育:協助新員工適應公司,提供以下方面內容以理解公司發展。主要由人力資源部培訓組實施。5.1.1.1.1. 公司歷史、愿景、理念、價值觀5.1.1.1.2. 政策、制度、標識、行為規范5.1.1.1.3. 人身安全和信息安全守則5.1.1.2. 入職引導:指導新員工適應職位,提供以下方面內容以理解職位運作。主要由員工主管和指定人員實施。5.1.1.2.1. 為適應工作所必須的職責、技能、報告與協作關系5.1.1.2.2. 工作過程中所需要的資源與設備13、使用規范5.1.1.2.3. 人身安全和信息安全守則5.1.1.3. 2011年職前培訓實施流程5.2 在職培訓5.2.1. 是指為使員工達到職位要求或適應未來職位要求,按專業職能及其細分進行的系列講授、輔導、訓練。5.2.1.1. 店鋪:(附件22011年店鋪課程體系)5.2.1.2. 管理:(附件32011年理級及辦公室課程體系)5.3 提升培訓5.3.1. 是指為使員工在職業發展上達到更好的發展,按專業職能及其細分進行的系列講授、輔導、訓練。6. 教材6.1 教材定義廣義的教材包括課程大綱、講義、學員用書、教案、評估試卷等系列教學指導和輔助文件。6.2 教材編定6.2.1. 培訓部門(講14、師)根據培訓需求,列出課程大綱,根據課程專業要求與授課形式,設計培訓教材。6.2.2. 培訓教材,按所屬專業職能,須所屬職能的部門主管審核通過,并在人力資源部培訓組備案。6.2.3. 培訓部根據所收集的講師及學員的反饋修訂教材,以確保適用性。教材修訂程序同上。6.2.4. 對于學員用書,講師如指定出版物,參考上述程序進行。6.2.5. 課程課件開發流程6.3 教材使用6.3.1. 備案后使用的培訓教材,作為公司的知識資源,可由人力資源部在公司內部通過授權、訓練等形式交由講師和學員使用。6.3.2. 講師在使用培訓教材時如修訂內容,須參照上述條款審核備案。7. 講師7.1 內部講師7.1.1. 15、公司內部講師由管理層指定、部門推薦或自薦,經部門最高主管審核,人力資源部提供培訓講師的培訓課程(TTT),經考核通過,最終由管理層核準,由人力資源部授予認證資格并記錄入員工檔案。7.1.2. 人力資源部須將講師課程與授課時間記錄入講師的授課檔案。7.1.3. 選拔內部講師的基本要求:7.1.3.1. 具備管理或專業經驗7.1.3.2. 具備演繹、歸納能力7.1.3.3. 具備溝通和表達能力7.1.3.4. 具有學習愿望與熱情7.1.4. 內部講師主要任務:7.1.4.1. 協助分析主要培訓需求和提出解決方案7.1.4.2. 根據職能發展目標和專業積累開發課程7.1.4.3. 根據年度培訓計劃或16、臨時需求完成授課7.1.4.4. 設計和修訂教材、講義、教案、教法等7.1.4.5. 根據學員反饋和績效標準評估培訓效果7.2 外部講師7.2.1. 由人力資源培訓部、其他職能部門或管理層推薦或指定,可與課程資源,共同由職能部門、人力培訓部、管理層審核確認。8. 員工8.1 權利8.1.1. 公司根據戰略和業務發展需要,結合整體人力現狀,不斷設計實施培訓計劃。員工在此過程中發展個人技能。8.2 義務8.2.1. 員工所有培訓內容和資源,視為公司的知識資源和商業信息,須妥善對待,積極運用,通過改進履職績效實現價值。8.2.1.1. 針對組織融入,員工須主動獲取相關信息,并在引導下積極練習,以在規17、定時間適應職位。8.2.1.2. 針對任職績效,員工始終有義務尋找和改善技能,以達到和超過績效標準。8.2.1.3. 針對未來變化,員工是個人職業計劃與發展的最重要責任人。8.3 出勤8.3.1. 根據職位及任職績效,員工與直接主管在年度績效評估結束或年度培訓計劃中,確定相應培訓內容,并根據培訓通知按時參加培訓。8.3.2. 培訓出勤與請假制度按照工作出勤辦理。確有特殊原因缺勤,須履行請假手續,經部門主管核準,并提前報備至培訓部門。8.4 異動8.4.1. 按公司既定培訓課程體系或年度培訓計劃,全部完成年度培訓計劃所規定的培訓課程,并且通過課程考核,方可晉升或加薪。8.4.2. 調職員工,為適應新職位,仍需主動接受新任職部門的職前引導。8.4.3. 試用員工,未完成培訓或未通過試用期內的培訓考核,視為試用期未通過。8.5 考核8.5.1. 任何課程類別,前一級別培訓考核通過,方可參加后續級別培訓和考核。8.5.2. 培訓考核成績,分別作為員工團隊發展和個人績效評估的因素之一,存檔使用。8.5.3. 每門課程在年度內提供1次補考。9. 其他9.1 解釋權限本制度解釋權歸人力資源部。9.2 核準生效本制度自起,經CEO核準后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