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鋼絲公司員工培訓教育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1、預應力鋼絲公司員工培訓教育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 目的和適用范圍 (一)、為規范培訓教育工作,提高培訓效果,為企業培養各類優秀人才,特訂立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全體員工及各種培訓教育工作。 二、 總則 (一)、培訓教育計劃應根據不同培訓對象的要求分別制訂,要由淺入深,注重普及與提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二)、培訓教育工作要制度化,規范化。個人培訓記錄要歸檔保存,培訓效果要定期考核評價。 三、 培訓教育的方式 (一)、培訓教育可采用廠內和廠外培訓。企業可選派有關人員參加廠外各類有關培訓班2、研討班,使他們成為企業的骨干。 (二)、廠內培訓可采用全脫產、半脫產以及現場培訓形式,針對本企業的現狀,對職工采取相應的培訓。 四、培訓教育分類 (一)、根據培訓內容可將其劃分為“普及教育”和“深化教育”,根據培訓對象可將其劃分為“新進人員職前教育”和“在職員工業務技能教育”。 (二)、普及教育的對象是企業的全體職工,特別是生產人員和基層管理人員。教育內容主要有 1.質量管理的基本知識; 2.有關專業基本知識; 3.與本職工作有關的基本知識。 (三)、深化教育的對象主要是企業負責人,質量、技術、生產制造等部門的負責人和從事技術、質量、設計、科研、計劃、設備、采購、供應等部門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3、員。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專業技術知識,并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 (四)、職前教育 :職前教育由所在部門與勞動人事處聯合組織,培訓計劃由勞動人事處負責人與各部門負責人共同擬定。從新職員報到后進行,時間一般為三天。職前教育培訓程序分為三個階段,即公司勞動人事處的教育培訓,相關部門的教育培訓和現場培訓。各部門的教育培訓和現場培訓由新進員工任職部門主管負責。 1.由勞動人事處進行的教育培訓的內容為: (1) 了解公司概況和目前的發展狀況; (2) 明確公司的經營宗旨和發展目標; (3) 了解本公司的機構設置和組織; (4) 了解公司的各項管理制度; (5) 了解公司各部門(4、各分支機構)的業務范圍(經營項目); (6)了解公司對員工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2.各部門培訓教育的內容為: (1) 了解本部門的業務范圍和職責; (2) 了解本部門每天例行的業務和臨時性業務; (3)了解本部門工作計劃和發展計劃; (4)了解本部門的各項管理制度; (5)熟悉本部門從事具體工作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3.現場培訓:由帶班師傅負責,要求在試用期內掌握各種崗位操作技能,熟練完成日常工作。 (五)、在職員工的業務培訓 1.公司所有人員都必須定期進行培訓教育,根據崗位職責不同,培訓教育分三個層次:部門經理及以上人員、各部門管理人員、操作工人。 (1)部門經理5、及以上人員培訓內容為:組織營運、管理技能、領導水平、新知識、新技能、市場信息; (2)各部門管理人員培訓的主要內容為:基本工作技能、基本組織技能、指導監督技能及具體要求; (3)操作工人培訓的主要內容為:崗位工作技能、崗位知識、崗位職責及相關規定。 2.員工培訓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相應的方式。 (1)部門經理及以上人員的教育培訓采用廠外培訓、工作中培訓、集中研討的方式; (2)各部門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采用短訓班、崗位培訓、專業深造的方式,由公司勞動人事處負責協調、安排,屬計劃性培訓; (3)操作工人的教育培訓采取上崗前培訓、集中學習、定期測試的方式,也屬計劃性的培訓。 3.培訓內容及培訓計劃(包6、括培訓名單、需求種類等)由相關的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擬定后交勞動人事處匯總上報總經理審核批準。 (1)勞動人事處負責公司簡介及公司管理制度的教育培訓; (2)安全處負責公司設備、技術、工具、工作方法的安全教育培訓; (3)技術監督處負責公司產品及產品發展知識的培訓;五、培訓教育管理受訓人員不論在廠外和廠內培訓,均需填寫個人培訓記錄,培訓結束后轉交主管培訓部門,作為職工培訓檔案留存。 六、 培訓教育的考評(一)、培訓教育應建立考核制度,企業依照培訓計劃,對各級受訓人員進行定期考核。尤其是新進員工,必須經過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取得上崗資格后,方可上崗。(二)、培訓后,各部門都必須給參加培訓的員工建立培訓檔案,并作效果評價。年度各類培訓考核的成績由勞動人事處匯總備案,作為員工年度考評的重要依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