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集團質量管理部門各崗位績效制度規范.docx
下載文檔
1、企業集團質量管理部門各崗位績效制度規范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集團質量管理部管理制度匯編76 質量管理部各崗位績效考核方案761 質量管理部經理考核方案一、考核目的為全面地評價質量管理部經理工作效果,指導其工作績效的改進活動,特制定本方案。二、考核方法對質量管理部經理的績效考核,實行多個績效主體共同考核的方式,由人力資源部人員挑選指定被考核人員及其上級、下級、同事等實施考核。三、考核內容及考核標準1. 質量管理部經理工作業績考核質量管理部經理工作業績考核賦分100分,具體考核指標及考核標準如下表所示。質2、量管理部經理工作業績考核說明表業績指標(賦分)指標說明考核標準質量體系審核一次性通過率(10)達到 %,得10分;每降低 %,扣 分產品質量合格率(30)高于 %,得30分;每降低 %,扣 分質檢工作及時完成率(30)高于 %,得30分;每降低 %,扣 分客戶投訴改善率(20)不低于 %,得20分;每降低 %,扣 分質量費用率(10)低于 %,得10分;每升高 %,扣 分2管理事務考核質量管理部經理的管理事務考核賦分100分,考核內容主要有規章制度建設、部門人員管理和溝通協調滿意度。(1)規章制度建設完備情況(30分) 各項制度文件完備,該項得10分;每缺失一項制度文件,扣 分。 制度規范合理3、,該項得20分。制度條款受到員工投訴,核實無誤的,每核實一條,扣 分;對于缺乏實際操作性或明顯不完善的制度,每發現一項,扣 分。(2)部門人員績效與態度情況(40分) 部門員工遵守制度規章,該項得10分;部門員工每受到一次處分或處罰的,扣 分;造成重大后果的,該項為零分。 部門員工考核全部達標,該項得20分;每有一名員工考核不達標,扣 分。 部門員工及時上報事故,該項得10分;事故發現后,未及時上報或隱瞞不報的,每發現一次,扣 分;造成事故擴大,損失嚴重的,該項為零分。(3)溝通協調滿意度(30分) 上級領導滿意度評分達到 分,該項得10分;評分每降低 分,該項扣 分。 下屬滿意度評分達到 分4、,該項得10分;評分每降低 分,該項扣 分。 同事滿意度評分達到 分,該項得10分;評分每降低 分,該項扣 分。四、考核結果應用考核結果作為績效獎金的發放依據,具體發放標準如下表所示。績效獎金發放標準表得分范圍180200分160179分140159分120139分120分以下獎金數額 元 元 元 元無獎金 763 質量專員考核方案一、適用范圍本方案適用于對質量檢驗專員、質量體系專員的績效考核活動。二、考核維度及指標質量專員績效考核工作應從工作業績、工作能力、工作態度三個維度對質量專員進行評分,具體考核標準如下表。質量專員績效考核標準說明表考核維度(權重)考核指標評分標準工作業績( %)工作任5、務完成度規定時間內任務未完成,每延誤一次,扣除 分質量投訴率考核期內每發生一次質量投訴,扣除 分產品質量控制執行產品質量日常抽查時,每發現一次不合格產品,扣除 分異常控制情況產品線質量異常每失控一次,扣除 分質量改善及時性質量問題未能及時改善,影響生產進度的,每發現一次,扣除 分工作能力( %)專業知識專業知識考察結果不合格的,按不合格次數每次扣除 分判斷能力對不合格現象的判斷,每出現一次差錯,扣除 分質量異常處理能力質量異常未能及時處理的,每發現一次,扣除 分工作態度( %)出勤率考核期內,每無故缺勤一次或請假 次,扣除 分報告主動性無視質量隱患或事故,不主動上報的,每發現一次,扣除 分協作6、配合與相關人員配合不到位,延誤生產的,每發生一次,扣除 分三、考核結果處理考核結果按評分分值劃分為四個等級,如下表所示。考核結果等級劃分表考核得分優秀良好中等有待提高評分等級90100分7589分6574分65分以下四、申訴管理績效考核結果公布七日內,個人發現有評分不合理的情況,可向質量管理部經理或人力資源部申訴;接收申訴者在三日內答復或調整;對答復不滿者,可通過員工意見箱向總經理申訴。77 質量管理部制度規范與工作標準771 進料質量檢驗制度文書名稱進料質量檢驗制度編 號受控狀態第1章 總則第1條 目的為規范質量檢驗工作的開展,明確檢驗標準及管理辦法,特制定本制度。第2條 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7、于質量檢驗活動的所有參與人員。第3條 職責分工1質量管理部職責質量管理部經理負責制定本制度,并定期修訂,報總經理審批后進行貫徹推廣,由質量主管監督質量檢驗專員落實制度要求。2生產部與倉儲部職責生產部主管負責配合質量檢驗活動,監督實施產品質量自檢、互檢、改進實施活動,并在必要時調整生產安排。3其他職能部門職責其他部門人員負責與質量管理部共同維護質量檢驗管理制度,對于質量檢驗未過關的產品,不予放行。第2章 產品檢驗標準第4條 進料檢驗標準1檢驗項目、檢驗方法和具體檢驗內容如下表所示。進料檢驗項目說明表檢驗項目檢驗方法檢驗內容外觀目測、嗅覺、聽覺、觸覺感知材料的完整性、色澤、平整度、質感等規格應用游8、標卡尺、千分尺、天平等實施測量材料的形狀、尺寸、重量等結構使用拉力器、壓力器等進行測量材料結構的嚴密性、承受力等特性借助精確的檢測儀器或采取專業實驗方法檢測材料的物理、化學、機械特性等2. 檢驗結果處理(1)允許接收。對于不合格率在可接受范圍內的材料,應判定為允許接收,加蓋“合格” 印章,并在檢驗報告上簽名,交與倉儲部接收。(2)拒絕接收。對于不合格率超出可接受范圍的材料,應判定為拒絕接收,然后與生產部溝通材料檢驗結果并征求處理意見,若生產部不予接收,需加蓋“退貨”印章,通知相關部門辦理退貨。(3)讓步接收。對于判定為拒絕接收的材料,若生產部因生產需求緊急,短時間內無法協調貨源且依據檢驗結果判9、定可以代用的,可最終決定讓步接收,加蓋“讓步接收”印章。第5條 制程檢驗標準1. 首件檢驗(1)產品按項目計劃開始批量生產或間斷后再生產時,質量檢驗專員需對最先加工完成的5件產品進行有關外觀、尺寸、性能等的初步檢驗,并送至實驗室進行可靠性實驗,依據檢驗結果判定產品合格情況,并填寫檢驗報告。(2)首件檢驗結果需經班組長確認,無質量異常時,班組長才可通知生產人員進行生產。2. 工序確認檢驗(1)每天上下午及晚上的生產活動開始時、設備調試與維修后、換模修模后、更換物料后,生產部需進行工序確認檢驗。(2)質量檢驗專員實施工序確認時,需對各工序的前10件在制品進行質量檢驗,依據檢驗記錄進行分析,質量無異10、常時方可開始正常生產活動。3. 巡回檢驗(1)質量主管依據產品質量要求確定制程質量控制點,由質量檢驗專員對每批產品進行巡檢,在各控制點實施定時抽樣檢驗。(2)定點抽樣檢驗每次抽檢5件,每隔兩小時巡檢一次。第6條 成品檢驗標準1. 入庫檢驗(1)倉儲部在接到產品入庫信息后,需提前一天通知質量檢驗專員對產品進行檢驗,質量檢驗專員在實施驗貨前一小時,通知倉庫進行驗貨準備。(2)質量檢驗專員針對待驗貨品準備相應的資料、樣品,對產品實施外部包裝檢驗、產品特性檢驗、壽命檢驗等,判定產品的合格情況;若無法判定是否合格,可將抽檢樣品與檢驗報告交與質量主管判定。(3)對合格產品加蓋“合格”印章或貼示合格標牌,通11、知相關人員安排合格品入庫;對不合格品進行補救、返工、返修或報廢處理。2. 出貨檢驗質量檢驗專員需依據倉儲部的檢驗通知,檢驗出貨區產品的包裝、數量、標志等,務必保證出貨產品相關標識等標準符合客戶要求。第3章 質量檢驗標準落實第7條 異常問題處理1. 原材料異常(1)拒絕接收。與生產部溝通并最終決定拒絕接收的材料,質量檢驗專員應通知采購部予以退貨,并附檢驗結果報告及退貨原因。(2)讓步接收。生產部確定予以讓步接收的材料,質量檢驗專員應根據材料的不合格程度,執行全檢或加工處理,接收合格品,挑出不合格品辦理退貨,并對處理材料額外所耗費的工時進行統計估算,申請對供應商進行扣款。2. 制程異常(1)質量檢12、驗專員發現首檢質量異常時,應及時報告質量主管,協助其進行生產糾正與質量改善。(2)質量檢驗專員發現工序異常時,應立即向班組長反映并記錄,依據異常情況的嚴重程度,決定自行解決問題或上報部門主管,分析原因,采取糾正、預防措施。(3)制程發生重大異常時,質量檢驗專員需第一時間通知班組長及質量主管,填寫“質量異常處理單”,配合相關人員進行處理。3. 成品異常(1)在成品入庫檢驗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質量檢驗專員應安排倉儲人員隔離產品,加蓋“待處理”印章;針對不合格品的情況,與質量主管或相關部門負責人討論確定處理方法。(2)在出貨檢驗過程中發現質量異常的,質量檢驗專員應立即上報質量主管并協助其進行處理13、,爭取在交貨日期之前妥善解決。第8條 日常質量檢查日常質量檢查由質量主管安排實施,質量管理部經理負責監督,檢查情況上報總經理,報告每年至少上交一次。1. 質量工作檢查(1)正常情況下,每周檢查一次,每次2-4人。(2)在質量人員新進初期、生產緊急時期或事故發生后期,檢查頻率應保持在每周3-4次。(3)質量檢查工作主要包括檢驗記錄的完整性與及時性、工作的認真程度、產品線質量控制情況、質量檢驗相關儀器設備的保管情況和質量隱患等。2. 生產操作檢查(1)檢查內容為生產操作規范性、產品歸置情況、產品線穩定性和生產人員自主檢驗情況等。(2)生產操作檢查每周三次,每次2-3人。3. 外部廠商檢查對于各協作14、廠商、原材料供應商,質量管理部需安排人員對其進行不定期巡回檢查,每年至少檢查四次,并作相應記錄。第4章 附則第9條 本制度由質量管理部制定并解釋,非特定修訂情況、非指定修訂人員不得隨意更改。第10條 本制度內容經總經理審批通過后執行。編制日期審核日期批準日期修改標記修改處數修改日期772 不良品處理管理制度文書名稱不良品處理管理制度編 號受控狀態第1章 總則第1條 目的為確保生產及檢驗活動中發現的不合格品得到合理處置,特制定本制度。第2條 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被檢驗人員判定為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客戶退回的產品。第3條 實施部門本制度由質量管理部制定,并與生產部、銷售部、采購部及工藝部15、共同執行和維護。第2章 不良品判定第4條 不良品范圍1. 不合格品不合格品是指經檢驗人員判定,不符合質量標準并且不能夠通過返工進行修復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2. 讓步品讓步品是指不合格項為非功能性質量特性,經檢驗人員判定可使用或經返工處理后可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3. 報廢品報廢品是指重要外觀、規格尺寸或功能性質量不符合質量控制標準,且不能修復的半成品、成品。第5條 不良品標識對于判定為不良品的產品,質量檢驗人員需對其檢驗結果、不良程度、判定依據點進行說明,出示檢驗報告并作相應標識,交由相關評審人員進行評審。第3章 不良品評審與處理第6條 評審人員與評審內容1. 評審人員日常評審活動由16、質量主管組織實施,并將結果交與質量管理部經理審核;重大產品質量評審活動由質量管理部經理組織,相關部門負責人或代表共同評審,質量主管負責評審活動的協調活動。2. 評審內容評審人員需對不良品的不良項目、不合格程度、可能帶來的損失進行評估,討論處理辦法,并制訂不良品改善方案。第7條 評審程序1. 識別不良品產生的原因及可能來源對不良品的不合格項進行分析,從生產控制工藝、應用模具、物料、設施設備等各個方面進行可能性列舉并排序。2. 分析判定不良品等級按照不良現象的嚴重程度,可將不良品劃分為以下四個等級,具體如下圖所示。4級(不嚴重)3級(中等嚴重)1級(非常嚴重) 輕微的外觀或工藝瑕疵 不影響后道工序17、運行、成品的使用壽命 偶爾影響設備運轉,現場可以及時糾正 導致產品增加保養次數 外觀、涂層等具有不明顯瑕疵 可引發設備運轉失靈,現場難以糾正 習慣性設備故障導致產品質量極其不穩定,產生大量次品 產品安全系數低,易造成人身傷害或重大經濟損失2級(嚴重) 造成后道工序或成品完全不可用 縮短產品使用壽命 給客戶使用帶來明顯困難 外觀、工藝等明顯的不合格現象不良品等級劃分圖3. 制定改善方案依據判定的不良品等級及其具體情況,質量主管與評審人員共同制定改善方案,并針對不良來源,確定改善工作責任人。4. 記入不良檔案質量主管須同評審人員一起,將不良現象的產生原因、表現、采取的改善措施等內容記入不良檔案,以18、便持續改善。第8條 評審結果處理1. 不良品處理(1)放行。對于輕度不合格、仍能用于生產的,予以讓步放行;對于中度不合格品,安排返工或返修,能夠達到可使用要求的,予以讓步放行。(2)報廢。對于重度不合格品,不能通過返工或返修減輕不合格程度的,予以報廢。2. 不良現象糾正(1)糾正條件。在以下條件時,須采取糾正措施:1級、2級、3級不良現象;客戶連續4次反映類似的質量問題;外審或內審的不合格項;管理決議認為必要時。(2)糾正實施。依據評審結果,質量管理部經理需責成不良品的責任部門或責任人,填寫“不合格品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限其在特定期限內完成不良現象糾正,由質量主管負責督促并進行效果驗證;遇19、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糾正的,責任人需以書面形式向總經理申請延期,并將延期申請交與質量管理部備案。(3)效果審核。責任部門或責任人完成糾正后,質量主管需將糾正情況填入“不合格品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交與總經理審批。總經理認為糾正目標未達成的,責任人需重新申請糾正;總經理認為糾正目標已達成的,可批準通過,由質量管理部存儲相關信息。第9條 不良品預防1. 信息來源(1)市場分析、客戶需求與期望調查、員工合理化建議、行業相關經驗教訓等。(2)質量體系審核報告、質量體系實施過程中發生的問題、有關質量的歷史數據記錄及資料等。(3)政府的政策性變革信息等。2. 預防措施的制定與實施程序(1)各部門在對質20、量記錄資料、統計數據、工藝信息等進行整理分析后,確定是否需要采取預防措施。(2)各部門認為需要采取預防措施的,需將預防項目、目標、責任人等信息填入“不合格品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上報總經理批準后,交予質量管理部登記,以便追蹤。(3)責任人完成預防措施的實施活動后,需與負責監督的質量專員申請效果確認,質量專員將驗證結果填入“不合格品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雙方簽字確認。(4)質量專員將“不合格品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交與總經理審核后,納入質量管理部相關文件。第4章 附則第10條 本制度由質量管理部制定,對相關處理決定有意見的,可向質量管理部提出異議。第11條 本制度經總經理審批后,即日起執行。21、編制日期審核日期批準日期修改標記修改處數修改日期78 質量管理部文書范本與表單設計781 不符合項報告表審核對象審核內容審核標準審核周期審核情況實施糾正后不符合項糾正措施實施效果不合格表現建議糾正措施預計完成日期實際完成日期負責糾正人員簽字驗證人員簽字782 制程檢驗標準表產品型號部門標準制定人員工序號工序名稱適用訂單項次產品檢驗標準作業規范檢驗項目最佳狀態允許誤差檢驗要點標準783 成品檢驗記錄表訂單號: 檢驗日期: 年 月 日產品型號產品名稱產品數量客戶名稱產品規格生產批號抽樣數出貨單號抽樣檢驗項目判定結果備注外觀尺寸結構特性可靠性包裝狀況最終判定: 準予入庫 不予入庫 準予出貨 不予出貨22、判定人員簽名: 審核人員簽名: 784 質量異常通知單發送對象: 發出部門: 日期: 年 月 日產品名稱制作單號異常項目異常表現標準臨時措施發現人員發現時間 年 月 日制表人: 復核人: 審批人: 785 質量異常處理單發送對象: 發出部門: 日期: 年 月 日產品名稱異常內容異常發現時間臨時應對措施責任人原因調查結果改善對策效果確認確認人員責任人確認總經理批示責任人確認日期 年 月 日制表人: 復核人: 審批人: 786 不合格品糾正/預防措施表發出部門接收部門發出日期 年 月 日回復日期 年 月 日問題來源問題描述發出人發出部門負責人原因分析糾正、預防措施計劃完成日期 年 月 日備注責任人接收部門負責人效果確認實際完成日期 年 月 日結論驗證人員責任人確認審核意見審核人: 審核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