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經營績效檢討會議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74377
2024-09-03
5頁
25KB
1、公司經營績效檢討會議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 會議性質此會議是公司的經營工作會議,又是部門績效的評價會議;既是績效溝通的過程,又是績效的診斷和提高過程。二、 會議目的1、 對各部門的主要工作、績效指標進行檢查、評估。2、 解決各部門在經營工作中暴露的問題、遇到的障礙,分析其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3、 協調各部門之間在計劃、方法、工具、進度、人員、設備上的沖突和矛盾;傳達集團總部的經營動態、會議精神,安排、布置新的工作任務。4、 增加各部門的團結合作,提供一個公開、公正、平等、民主的質詢與溝通平2、臺,進行績效溝通。三、 會議時間與地點1、 每月財務月報報出十日前后,會期半天。2、 地點:公司綜合樓三樓多功能廳。3、 具體時間按每次下發的會議通知執行。四、 會議主席1、 總裁或執行副總裁。2、 總裁無法主持會議時,由其指定其他副總裁代為主持。五、 參會人員1、 部門副經理以上人員,原則上不許缺席,部門主管因故缺席必須指定他人代為參加。2、 其他相關人員按會議通知可列席會議。3、 總經辦制定專人為會議記錄員。六、 會議準備1、 各部門在本月績效檢討會議前,即確定一人(建議為部門經理)代表本部門進行匯報,匯報人應提前就本月本部門的匯報主題或其他重要事項進行充分準備。2、 會議通知應在召開會議3、前三日下發。3、 會議召開前三日,各部門將月度績效評估表報總經辦,總經辦負責將其分發至公司領導和各部門。4、 匯報人可依據月度績效評估表提煉和補充本部門的主要業績指標或其他匯報材料,公司領導和其他部門據此表就某些重要事項或重要誤差在會上進行質詢。5、 匯報資料除績效指標外,還要包括主要指標所涵蓋工作的詳細分析、報告資料;臨時任務或其他專項工作的詳細資料;上述資料的ppt文檔。七、 會議程序1、 按以下順序進行匯報:營業部、采購部、生產部、技術部、財務部、人力資源部、總經辦。2、 各部門指定匯報人代表本部門進行匯報,限時30分鐘(含質詢答辯時間)。3、 參會人員可進行質詢,匯報人(或相關責任人)4、必須對此做出合理、真實的解釋與說明。4、 會議主席在聽取匯報、質詢及辯解后,應做出必要的指示或裁決,并指定負責人。5、 對較復雜的工作事項,一時無法在會議上做出明確決策的,可由會議主席指定部門或專人在規定期限內進行專題研究并提出解決方案,呈報本次會議主席。6、 績效會議結束后,由會議主席當場評價各部門的匯報質量和效果,并排序。八、 會議內容1、 均按照月度績效評估表的思路和順序進行匯報,顯著成績、工作重點、臨時任務為主要匯報內容,績效管理、學習創新為次要匯報內容,基本職能無顯著提升或錯誤原則上不匯報。2、 針對某項指標代表的工作業務內容,可配以圖表或文字詳細說明,進行預算對比,計劃對比,同期對5、比,上月對比,對手對比等。九、 其他1、 經營績效檢討會議完成后,由總經辦負責在48小時內下發書面會議紀要,主要包括各部門的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存在問題及解決辦法、新安排和布置的工作任務、會議精神或決議等。2、 人事部應就公司領導和各部門對月度績效評估表的質詢意見核實并修正計分。3、 各部門將此會議紀要作為未來一個月工作的指導性文件予以執行,如有必要,應制定績效改進計劃或召開局部會議安排布置落實。4、 經營績效檢討會議的決策權(董事會授權范圍內)屬于會議主席的職責,會議主席必須對每一議題有明確決定。5、 在會議主席做出決策之前,所有參會如有對他人(不論職務高低)的匯報、發言均享有質詢權。匯報人、發言人隊所有質詢必須做出合理、真實的解釋,也可制定相關經理做出解釋。6、 在會議中凡被會議主席決定負責執行某項工作的人,即為該項工作的授權人。若因困難無法完成所定目標時,應立即反饋,并提出尋求支持的具體要求或應當采取的補救措施。被授權人若有失職,應承擔相應責任。7、 缺席會議者每人100元贊助,遲到者樂捐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