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員工考勤行為規范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76955
2024-09-03
6頁
46.04KB
1、公司員工考勤、行為規范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公司員工管理制度(摘要)第一章 入職指引 第一節 入職與試用 按照招聘制度執行。第二節 考勤管理 1、公司上班時間:上下班時間:7:5017:30; 2、個別部門或門市按照現在的上班時間不變,需報人事部備案; 3、每個月的1號將各部門及門市的考勤表上交人事部; 4、財務以人事部收集的考勤信息為準。第三節 考勤制度 1、所有專職員工必須嚴格遵守公司考勤制度,上下班時間準時;2、公司統一每月15號發放上個月的員工工資;3、公司所有人員,遲到、早退滿3天,扣12、天工資,曠工1天扣3天工資,遲到、早退1個小時以上的,扣1天工資。員工單天的工資是以本月實際所得工資除以31天計算的。請假須提前1天以上,要有書面請假條,均沒有的,視為曠工,曠工3天以上的,自動辭退;4、遲到按照公司員工手冊規定扣款,特別申明:無辜遲到1個小時以上的按照礦工處理,礦工1天扣3天工資,病假、事假必須填寫請假單,交由門店或部門經理簽字批準,然后交由人事部簽字批準方可請假,否則,一律視為礦工;5、門店主管及以上的員工,上班須到指定攝像頭位置報到,否則,視為遲到,3次以上視為礦工(設備完善以后統一通知執行);6、門店、部門負責人要不定期檢查自己門店或部門的出勤情況,對一個月一周以上遲到3、的,可以做辭退考慮;7、登記考勤人員要嚴格做好考勤登記,敷衍登記的,同樣以遲到或礦工處理。第四節 新員工入職須知1、新進員工試用期統一為1個月,按照規定的工資標準發放。特別提醒:新進員工15號以內進入公司的,此月即為第一個月,也就是試用期月;如果是15號(包括15號)以后進入公司的,那么本月和次月均為試用期月,均按照試用期工資發放;2、公司規定,除了辦公室人員(審計、策劃、設計、文員)和業務員公休為每月4天,其它崗位人員公休均為1天。辦公室人員和業務員休息超過7天(包括7天),按照實際上班天數計算工資,其它崗位人員公休超過3天(包括3天),按照實際上班天數計算工資;3、公司規定新進員工工作時間4、不滿7天(包括7天),不論是離職,還是被辭退,公司均不發放工資;對于滿7天以上不滿1個月的,按照公司規定,必須扣除7天工資;滿一個月以上的,均按照公司規定全額發放工資。4、公司新進員工試用期的考核,公司將以各門店、部門培訓人的考核作為參考依據,來考核新進員工是否能夠勝任此份工作,并作出辭退或留任的決定;5、公司新進員工進入考核期后,公司將以各門店、部門負責人的考核作為參考依據,來考核新進員工的考核工資,按照考核成績計算出具體的考核工資金額;6、新進員工除業務員以外,其它人員在3個月內均是固定或固定加考核工資形式發放,無提成;7、針對在考核期內的新進員工,公司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業績指標或工作5、任務,也將是公司重點考核新進員工的標準之一;8、新員工根據崗位不同按照試用期、考核期工資一覽表標準發放。第二章 調動、辭職管理第一節 員工調動管理 1、員工調動要通知人事部,各部門要做好調入員工的信息登記; 2、調動員工要服從公司安排; 3、如有薪資和職位變動的調動,要及時通知人事部,由人事部從新立檔,并及時與財務交接; 4、其它相關事項的變更按照公司員工手冊規定執行。第二節 員工辭職管理 員工辭退按照招聘制度執行。第三章 行為規范 第一節 職業準則 一、基本原則 1 、公司倡導正大光明、誠實敬業的職業道德,要求全體員工自覺遵守國家政策法規和公司規章制度。 2 、員工的一切職務行為,必須以公司6、利益為重,對社會負責。不做有損公司形象或名譽的事。 3 、公司提倡簡單友好、坦誠平等的人際關系,員工之間應互相尊重,相互協作。 二、員工未經公司法人代表授權或批準,不能從事下列活動: 1 、以公司名義考察、談判、簽約;2 、以公司名義提供擔保或證明;3 、以公司名義對新聞媒體發表意見、信息;4 、代表公司出席公眾活動。三、公司禁止下列情形兼職1 、利用公司的工作時間或資源從事兼職工作;2 、兼職于公司的業務關聯單位或商業競爭對手; 3 、所兼職工作對本單位構成商業競爭; 4 、因兼職影響本職工作或有損公司形象。 四、公司禁止下列情形的個人投資 1 、參與業務關聯單位或商業競爭對手經營管理的; 7、2 、投資于公司的客戶或商業競爭對手的;3 、以職務之便向投資對象提供利益的; 4 、以直系親屬名義從事上述三項投資行為的。 五、員工在對外業務聯系中,若發生回扣或傭金的,須一律上繳公司財務部,否則視為貪污。 六、保密義務: 1、員工有義務保守公司的經營機密,務必妥善保管所持有的涉密文件。 2、員工未經授權或批準,不準對外提供公司密級文件、單據數據、經 營模式以及其他未經公開的經營情況、業務數據等。第二節 行為準則 一、工作期間衣著、發式整潔,大方得體,禁止奇裝異服或過于曝露的服裝。男士不得留長發,女士不抹濃妝,一律佩戴工作證上班。 二、辦公時間不從事與本崗位無關的活動,不準在上班時間吃零食、8、睡覺、干私活、瀏覽與工作無關的網站、看與工作無關的書籍報刊。 三、禁止在辦公區內吸煙,隨時保持辦公區整潔。 四、 辦公接聽電話應使用普通話,首先使用“您好,XX公司或XX門店”,通話期間注意使用禮貌用語。如當事人不在,應代為記錄并轉告。 五、禁止在工作期間串崗聊天,辦公區內不得高聲喧嘩。 六、遵守電話使用規范,工作時間應避免私人電話。如確實需要,應以重要事項陳述為主,禁止利用辦公電話閑聊。 七、員工有義務愛惜公司一切辦公用品,并節約使用。 八、私人資料不得在公司打印、復印、傳真。 九、未征得同意,不得使用他人計算機,不得隨意翻看他人辦公資料物品。需要保密的資料,資料持有人必須按規定保存。 十、9、根據公司需要及職責規定積極配合同事開展工作,不得拖延、推諉、拒絕;對他人咨詢不屬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事務應就自己所知告知咨詢對象,不得置之不理。 十一、為保障公司高效運行,員工在工作中有義務遵循以下三原則: 1 、如果公司有相應的管理規范,并且合理,按規定辦。 2 、如果公司有相應的管理規范,但規定有不合理的地方,員工可向制定部門提出修改意見,由公司討論后決定。但在新規定或制度未出臺之前,仍按原有的管理規范執行。3 、如果公司沒有相應的規范,員工在進行請示的同時可以建議制定相應的制度。 第三節 獎懲 1、先進事跡或突出貢獻的,公司內部討論決定; 2、公司內部獎勵,參考優秀員工評定標準; 3、處罰制10、度按照公司內部相關制度和條款進行處理。第四章 培訓、考核與發展 第一節 培訓管理 一、培訓目的:塑造企業文化,促進人力資源增值,提升經營績效。 二、培訓原則:員工培訓需求與公司發展需要相結合。 三、公司培訓管理的常設機構人事部。 四、公司培訓分為內部培訓、外部培訓。五、外部培訓由人事部或各部門安排,由外部人員對本公司員工進行的相關產品知識和銷售技巧培訓。六、內部培訓1 、公司鼓勵員工利用工作之余主動參加與本職工作相關產品知識、公司制度等相關內容的培訓;2 、員工在職參加與自身工作有關的教育培訓、等級考試等;3、由公司人事部組織的不定期產品知識、銷售技巧、管理條例、規范制度等相關內容的培訓。七、11、培訓費用報銷 人事部根據年度培訓費用進行合理分配,并報總經理審批。 第二節 績效考評 一、考評目的 1、通過對員工能力、努力程度以及工作業績進行分析評價,把握員工工作執行和適應情況,確定人才開發的 方針政策及教育培訓方向,合理配置人員,明確員工工作的導向;2、保障公司高效運行;3、充分發揮激勵機制作用,實現公正合理及民主管理,激發員工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 二、考評原則 1、以績效為導向原則;2、定性與定量考評相結合原則; 3、公平、公正、公開原則; 4、多角度考評原則; 三、考評周期 按照優秀員工評定標準規定進行考評。第三節 職業發展 一、公司為每位員工提供持續發展機會,鼓勵員工通過工作和12、自我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在出現職位空缺情況下,具有敬業、協作、學習、創新精神的員工將獲得優先的晉升和發展機會。 二、結合個人特長及在公司崗位職責,在各自崗位上做出突出成績的,給予晉升和加薪機會。三、人事部根據新員工入職前的職稱、學歷、經驗及調整后的崗位設定級別。試用期滿合格,部門負責人根據工作能力及表現確定轉正定級意見。 四、新員工入職后,由部門負責人擔任職業輔導人,幫助新員工明確職業發展方向,促進員工個人發展。被輔導人的工作表現及未來在公司職業發展將成為考核部門負責人指標之一。 五、如果符合以下條件,員工將有機會獲得晉升: 1 、職業道德良好; 2 、工作業績突出; 3 、工作能力強; 4 、13、上年度考核成績優良的; 5、 完成規定工作任務的。第五章 員工須知一、 勞動安全 1、公司為員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及必要的勞動保護; 2、在災害條件下堅守崗位的員工,當人身安全面臨危險時,應撤離至安全地帶; 3、保管公司財產的員工,接到預警信號后,在確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公司財產安全.二、 合理保障: 1、員工享有法律規定和公司制度賦予的咨詢權、建議權、申訴權與保留意見權,公司對這些權利予以尊重和保障。 2、員工可以對以下事項提出申(投)訴,由公司調查核實,給出處理辦法: (1)認為個人利益受到不應有的侵犯; (2)對處理決定不服; (3)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措施有不同意見; (4)發現有違反公司各項規定的行為; 3、申(投)訴方式: (1)逐級申訴或向公司人事部或公司高層提出申(投)訴; (2)可書面或面談兩種方式申(投)訴; (3)申(投)訴必須要求確鑿證據,否則可能難以得到解決;(4)受理申(投)訴者應在五個工作日內給予回饋;附:其他事項根據公司員工手冊及其相關條例制度作為處理依據。 人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