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78423
2024-09-03
7頁
39.04KB
1、公司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作業現場采樣和檢測工作中的安全健康環境對策( 1 ) 在進行現場調查、采樣及檢測等現場工作時,現場工作負責人應在進入作業現場前對所有現場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說明,并接受委托企業的安全培訓。( 2 ) 現場工作中,檢測人員必須遵守企業安全管理制度,聽從企業陪同人員的安排,不得隨意活動。( 3 ) 現場工作嚴禁吸煙,不得攜帶任何危險品進入現場。( 4 ) 進入有毒有害或存在危險性的作業現場時,須佩戴相應的個人防護用品,并有第二者陪伴。( 5 ) 檢測人員2、應嚴格按照檢測儀器說明書、作業指導書及相關儀器設備的操作規程等進行操作,嚴禁違章冒險作業。( 6 ) 檢測人員所攜帶的儀器設備,應做好運輸中的防震、防塵、防潮工作,對于特殊要求的儀器設備,應小心搬運,防止儀器設備人為損壞。( 7 ) 廢棄的采樣介質材料、試劑、電池等耗材應收集后分別進行相應處置,不得在現場隨意丟棄。二、實驗室檢測工作中的安全健康環境對策(一)管理制度實驗室應建立相關的安全健康環境管理制度,明確管理職責,規范檢測工作中的操作和行為,培養和提高檢測人員的安全健康環境意識和知識技能,并采取相應的工程防護和個體防護措施,確保其運行有效,建立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理程序,并定期進行演練。管理3、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安全操作管理、危險化學品管理、氣瓶管理、事故應急預案、內務衛生管理、廢棄物管理、放射源管理等。(二)實驗室環境秩序( 1 ) 實驗區域應與辦公區相對隔離,并設明顯分區標志。實驗區域應保持安靜、整潔,嚴禁喧嘩和吸煙等,可設相關標志予以提示或警示。( 2 ) 檢測人員進人實驗室時,須按規定穿戴工作服,長頭發要扎起來,不能光腳或穿拖鞋進入實驗室。( 3 ) 實驗室內禁止吸煙、進食、喝茶飲水、嚼口香糖等,禁止明火取暖和熱飯,禁止將食物儲藏于儲有化學藥品的冰箱或儲藏柜,或盛放于實驗器皿。檢測人員不得在實驗室做其他與檢測工作無關的事。( 4 ) 實驗室應建立外來人員進人實驗區域參4、觀的登記管理制度,不得允許客戶進入正在進行檢測工作的實驗室,無關人員不應在實驗室久留。( 5 ) 每日工作完畢后,檢查水、氣、窗等是否關閉,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鎖門,離開實驗室時應用肥皂洗手。(三)檢測人員的知識與技能( 1 ) 檢測人員須認真學習檢驗規程、有關安全技術規范和作業指導書,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2 ) 檢測人員應了解設備性能及操作中可能發生事故的原因,了解檢測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掌握預防和處理事故的方法,嚴格遵守實驗室安全作業管理的相關規定。( 3 ) 檢測人員應熟悉安全用電、防火防爆、滅火、預防中毒及中毒救治等基本安全常識。( 4 ) 檢測人員應了解相關個體5、防護用品的使用知識。檢測工作過程中使用揮發性有機溶劑、腐蝕性酸堿或其他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等時,須穿戴防護用具(防護口罩、防護手套、防護眼鏡、防毒面具等)。進行高溫實驗操作時,須穿戴防高溫手套。( 5 ) 檢測人員應熟悉發生緊急情況時的應急處理方式和緊急聯絡電話。檢測人員進行某些危險操作時,如危險試劑的取樣、易燃易爆物的處理、某些燃燒試驗、使用極毒物質等均應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應能清楚地看到操作地點,并觀察操作的全過程。( 6 ) 檢測人員應有一定的環境保護意識。對于檢測過程中的廢棄試劑、過期藥液或廢棄物(特別是某些易燃易爆液體)必須依據其化學物理性質分類存放并標示清楚,按照規定定期移交廢棄物專業6、處理機構,廢液嚴禁倒人水槽或水溝,應分類放入專用收集容器中回收。(四)日常安全管理檢測實驗室的日常安全管理內容應包括用電安全、防火防爆、防中毒、防燙傷灼傷、防腐蝕、防輻射、防盜等。1安全因素及隱患的識別( 1 )高壓電線路。( 2 )明火設備、電器設備:如電爐、電熱板、酒精燈、干燥箱等。( 3 )壓力容器:如儲存壓縮氣體、液化氣體、溶解氣體的氣瓶等。( 4 )有毒及危險化學品:腐蝕性物質(如酸、堿)、有毒物質、可燃性物質、氧化性物質、易爆和不穩定物質、放射性物質等。2用電安全在實驗室使用各種電氣設備時,要注意安全用電,以避免觸電和用電事故。( 1 ) 實驗室內電氣設備的安裝和使用管理,必須符合7、安全用電的管理規定。( 2 ) 每間實驗室都應有電源總閘,結束檢測工作時,須把總電閘關掉。( 3 ) 大功率實驗設備(如馬弗爐、烘箱、電爐、電熱板)應使用專用電線,嚴禁與照明線共用,謹防因超負荷用電著火。大功率電氣設備的電路要分開安裝,并有各自的熔斷器。( 4 ) 電器插座不要接太多插頭,以防引起電氣火災。嚴禁使用無接地設施的電氣設備,以免產生觸電。( 5 ) 新購電器使用前需由廠家或專門人員進行全面檢查及調試,確認沒有問題并接好地線后方可用于檢驗作業。另外,新購儀器設備操作之前,首先應了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不要盲目接電源。啟用長時間擱置不用的儀器設備,應預先仔細檢查其絕緣情況,發現有損壞的8、地方,應及時修理,不能勉強使用。( 6 ) 實驗室電氣設備和電路的檢、修、拆、接作業,須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檢測人員不得私自拆動及任意修理實驗室的電氣設備和電路,不得私自拉接臨時供電線路,也不能自行加接電氣設備和電路。( 7 ) 實驗區域不可有裸露電線,保持電器及電線的干燥,必要時安裝漏電保護器。一切電源的裸露部分都應配備絕緣裝置,電開關應有絕緣匣,電線接頭必須用絕緣膠布或套膠管包裹。( 8 ) 實驗室內可能產生靜電的部位、裝置要有明確的標記和警示,對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要有妥善的預防措施。( 9 ) 禁止高溫熱源靠近電線。( 10 ) 電爐周圍嚴禁有易燃物品。干燥箱周圍嚴禁放置可燃、易燃物及揮發9、性易燃液體,干燥箱不能烘烤會產生易燃蒸氣的物料。( 11 ) 使用干燥箱和高溫爐時,必須確認自動控溫裝置可靠。條件允許時還應定期進行人工溫度監測,以防止溫度過高發生安全隱患。( 12 ) 使用高壓電源作業時應穿絕緣鞋,須穿上膠鞋、戴絕緣手套并站立在絕緣墊上,或者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同時現場至少有兩名作業人員。( 13 ) 手上有水或潮濕時不能接觸電器用品或電器設備,嚴禁使用水槽旁的電器插座(防止漏電或感電)。嚴禁使用濕布擦拭正在通電的設備、電門、插座、電線等,嚴禁在電氣設備和線路上灑水。3防火防爆( 1 ) 實驗室應配備滅火用具、急救箱和個人防護器材,并定期確認其有效性。檢測人員應熟知這些器材10、的位置及使用方法。所有安全和消防設施不得隨意拆除和搬移。( 2 ) 可燃氣體(如煤氣、氧氣、乙炔氣)的泄漏檢查應用肥皂水,嚴禁使用明火。禁止把地線接在可燃氣體的輸氣管道上。( 3 ) 易燃液體的操作、傾倒時應遠離火源,瓶塞打不開時,切忌用火加熱或貿然敲打。加熱易燃液體必須在水浴鍋上或密封電熱板上進行,嚴禁用火焰或電爐直接加熱。( 4 ) 使用酒精燈時,燈內酒精液量不得超過其容量的2 / 3 , 不足l / 4時,應滅火后再添加;酒精燈焰應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吹滅,防止引起燈內酒精起燃。( 5 ) 不能在木制可燃臺面上使用較大功率的電器,如電爐、電熱板等,也不能長時間使用煤氣燈和酒精燈。( 6 11、) 身上、手上、臺面、地面沾有易燃液體時,不得靠近火源,同時應立即清理干凈。( 7 ) 易燃易爆物品應限量、分類、低溫存放,并遠離火源。加熱含有高氯酸或高氯酸鹽的溶液,應防止蒸干和引進有機物,以免產生爆炸。檢測人員應熟知表1中所列舉常見的易燃易爆混合物。表1 常見的易燃易爆混合物主要物質互相作用的物質產生結果主要物質互相作用的物質產生結果濃硝酸、硫酸松節油、乙醇燃燒硝酸鹽酯類、乙酸鈉、氯化亞錫爆炸過氧化氫乙酸、甲醇、丙酮燃燒過氧化物鎂、鋅、鋁爆炸溴磷、鋅粉、鎂粉燃燒鉀、鈉水燃燒、爆炸高氯酸鉀乙醇、有機物爆炸赤磷氯酸鹽、二氧化鉛爆炸氯酸鹽硫、磷、鋁、鎂爆炸黃磷空氣、氧化劑、強酸爆炸高錳酸鉀硫磺、甘油、有機物爆炸乙炔銀、銅、汞()化合物爆炸硝酸銨鋅粉和少量水爆炸4防中毒( l ) 檢測人員應了解常用有毒物質及其攝入途徑、中毒癥狀和急救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