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公司職業衛生危害預防控制和消除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78454
2024-09-03
7頁
26.57KB
1、制造公司職業衛生危害預防、控制和消除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目的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職工健康及其相關權 益,防止或減少職業病的發生。特制訂本制度。1職責2. 1. 1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由總經理負責,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安全科負責貫徹執行國家各級政府部門有關職業衛生的法規、標準,制定 相應的規章制度,并監督實施。負責全公司職工的健康監護,職業病患者的病史 管理及崗位勞動條件的衛生監督評價工作。負責全公司職工的建檔建卡工作,職 業病和接觸有毒作業職工的體檢、治療、療2、養工作。辦公室負責對全公司塵毒治理。負責各車間塵毒治理設備的安裝、運轉、 計劃檢修工作。2. 1. 3各生產車間配備一名兼職職業衛生管理員,兼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對本車 間的職業衛生工作行使管理職權。2.2管理內容與要求1職業衛生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分類管理,綜合治理”的方針。 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相互協作,做好職業衛生工作。2. 2.2公司將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工作所需經費(包括健康監護費、職業病診 療康復傷殘費、塵毒監測儀器設備購置費、監測費、職業衛生宣傳教育費、培訓 費、管理費、職業病危害治理費、職業病危害調查費、職防科研費等)列入企業 年度資金計劃,專款專用,其經費支岀在生產成本中3、據實列支。安全科應依據法定職業病目錄所列的職業危害因素及時、如實向安全生產 監督管理部門和職業衛生部門申報,接受其監督。發生嚴重職業病危害情況和中 毒事故時,應及時報告地方主管部門,準確提供有關情況,并配合做好救援救護 及調查工作。做好防塵、毒、射線、噪聲以及腐蝕等防護設施的管理、使用、維護和檢 查,確保其處于完好狀態,未經允許,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生產崗位職工 從事有毒有害作業時,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嚴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 試劑和儀器設備,嚴禁用有毒有害溶劑洗手和沖洗作業場所。2. 2. 6對可能造成職業病或職業中毒的作業環境、導致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或擴 大的職業衛生隱患,應納4、入安全隱患治理計劃,并由安全管理部門牽頭負責整改。 確保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與生活區分開,作業場所不得住人;將有害作業與無 害作業分開,髙毒作業場所與其他作業場所隔離。2. 2.6在與員工簽定勞動合同時,應將工作過程中或工作內容變更時可能產生的 職業病危害、后果、職業衛生防護條件等內容如實告知職工,并在勞動合同中寫 明,不得隱瞞。企業違反此規定,職工有權拒簽勞動合同,企業不得解除終止原 勞動合同。2. 2.7應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和 退休職業健康檢查,以及特殊作業體檢。不得安排未進行職業性健康檢查的人員 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癥者從事5、禁忌的工作。所有員工都有維護本單位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和個人職業衛生防護用品的 責任和義務,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及可疑情況,應及時向有關單位和部門報 告,對違反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害身體健康的行為應提出批 評、制止和檢舉,并有權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2. 2.9對職業健康檢查中查出的職業病禁忌癥以及疑似職業病者、患者,根據職 防機構提出的處理意見,安排其調離原有害作業崗位、治療、診斷等,并進行觀 察。2.2. 10安全科應按規定建立健全職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按照國家規定的保 存期限妥善保存。檔案內容應包括員工的職業史、既往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 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個人健6、康資料、相應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 檢測結果。對在生產作業過程中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職工應及時 組織救治或醫學觀察,并記入個人健康監護檔案。2.2. 11人事部門安排工作時應充分考慮和照顧女工生理特點,不得安排女工從 事特別繁重或有害婦女生理機能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嬰兒一周歲內) 女工從事對本人、胎兒或嬰兒有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生育期女工從事有可能引 起不孕癥或婦女生殖機能障礙的有毒作業。在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作業場所,按規定設置警示標志、 報警設施、沖洗設施、防護急救器具專柜,設置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定期檢查和記錄。2.3. 12安全科定期協調衛生防7、疫部門對生產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 測,在檢測點設置標識牌予以告知,告知產生職業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及應 急救治措施、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等。并存入職業衛生檔案,定期向 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匯報,并向員工公布。對可能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作業崗位 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闡明產生職業病危害 的種類、后果、預防及應急救治措施。檢測項目、取樣點、取樣頻次等內容另行 規定。2. 2.13生產車間應加強對工藝設備的管理,對易產生泄漏的設備、管線、閥門 等應定期進行檢修和維護,杜絕或減少跑、冒、滴、漏。企業在生產活動中,不 得使用國家明令禁止、或可能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設備和材料。2. 2. 14對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作業場所安全科應立即采取措 施,加強現場作業防護,提岀整改方案,積極進行治理。對嚴重超標且危害嚴重 又不能及時整改的生產場所,必須停止生產運行,采取補救措施,控制和減少職 業病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