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人員職業防護要求措施報告處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78511
2024-09-03
5頁
22.50KB
1、醫務人員職業防護要求措施、報告處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管理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傳染病防治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院隔離技術規范、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防護導則、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防護和安全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訂本制度。一、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要求1.建立工作人員的職業防護制度和相關措施 , 發現工作人員的醫院感染應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和醫務處。一旦發生因消毒操作不當可能造成的人身傷害、放射損傷或事故立即2、報告本科室主任和醫務或醫院感染管理部門。2.重點科室醫務人員應定期體檢,進行必要免疫接種。工作人員患傳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期間應暫時離開直接觸病人和無菌物品的工作崗位。進行消毒工作的相關人員應采取自我防護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當可能造成的人身傷害。(1) 熱力滅菌:干熱滅菌時應防止燃燒;壓力蒸汽滅菌應防止發生爆炸事故及可能對操作人員造成的灼傷事故。(2) 紫外線、微波消毒時應避免對人體的直接照射。(3) 氣體化學消毒劑:應防止有毒有害消毒氣體的泄露 , 按照國家規定定期檢測消毒環境中該類氣體的濃度 ,確保在國家規定的安全范圍之內使用。對環氧乙烷滅菌及低溫等離子滅菌還應嚴防發生燃燒和爆炸事故及操作3、不當造成的傷害事故。(4) 液體化學消毒劑 : 應防止過敏和可能對皮膚、粘膜的損傷。(5) 使用和處理銳利器械和用具時應采取有效保護措施,避免人體的刺、割等傷害。3.醫院應提供必要的防護設備。各類人員均應嚴格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醫院隔離技術規范,做好個人防護 , 嚴禁工作時間穿工作服進入食堂和外環境。4.放射性防護要求:相關科室工作人員應該具備放射性防護有關知識,按照國家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防護和安全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做好醫務人員和患者的防護。一旦發生放射損傷或事故立即報告科室主任,按照醫院關于“放射事故醫學相關應急預案”要求進行處置。5.生物安全防護要4、求:按照醫院關于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及相關規定執行。 二、堅持按需防護的原則1.基本防護基本要求:適用對象:在醫院從事診療工作的所有醫護技人員。配備防護用品:如:白大衣、工作褲、隔離衣、工作鞋、工作帽和醫用口罩等。防護要求:按照標準預防的原則,認真洗手和手消毒。2.加強防護基本要求:防護對象:進行接觸血液、體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可視污染物操作的醫、護、技人員;進入傳染病區的醫、護、技及相關工作人員;可能接觸傳染性或感染性病的人醫務人員;進行各種有創操作的醫務人員等。在基本防護的基礎上根據診療的危險程度,使用以下防護用品:隔離衣:一般在進行有創操作或進入傳染病區時使用。防護鏡:一般在進行可能被5、病人體液噴濺操作時或進入有特殊傳播途徑的傳染病區時使用。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一般在進行有創操作或進入呼吸道傳染病區時使用。手套:一般在進行有創操作、醫務人員皮膚破損或接觸體液、血液可能污染時使用。面罩:一般在有可能被病人體液、血液、分泌物噴濺面部時使用。防護要求:醫務人員認真評估醫療活動的危險性,采取以上適當的防護措施,注意利器的安全使用與收集,有效防止傷害,堅持標準預防,認真洗手和手消毒。3.嚴密防護基本要求:防護對象:給呼吸道傳染病病人進行有創操作如進行氣管插管、氣管理切開或吸痰時;或給不明原因死亡患者進行尸解時。防護配備:在加強防護的基礎上 , 可使用全面型呼吸防護器;防護要求:嚴6、格執行所有防護程序 ,堅持標準預防,認真洗手和手消毒。盡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后及時按要求收集,嚴密防范利器傷害,用后規范收集。三、對感染性疾病防護具體措施:按照醫院下發的“預防感染性疾病造成院內感染的控制措施”的具體要求執行。四、醫務人員遭受銳器傷害后的報告處理:根據衛生部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防護導則的通知要求,對照醫院制定的關于“經血傳播性疾病職業暴露防護制度、處理原則、或措施流程”,當醫務人員在醫療操作、護理過程中遭受銳器傷害后,應及時報告醫務、護理部門、醫院感染管理科 , 并按照醫院相關規定的處理流程進行處理。五、防護用品規范使用:口罩、護目鏡、防護面罩、手套、隔離衣與防護服、鞋套、防水圍裙及帽子的使用和穿脫順序按照醫院隔離技術規范要求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