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管理規定.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78934
2024-09-03
11頁
34KB
1、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管理規定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管理規定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目的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加強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的水平,切實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職業健康與安全,實現公司所確定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五條的規定,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適用范圍 單位: 第三條術語/定義 1、職業病:是指企業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職業2、病危害:是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 3、職業禁忌癥:是指企業員工從事特定職業、接觸特定職業病危害,在從事作業過程中誘發可能導致對他人生命健康構成危害的疾病,及個人特殊生理和病理狀態。 4、有害作業:是指在生產環境和過程中存在的可能影響健康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等)。第二章組織機構第四條 組織機構與責任 設立職業健康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總經理全面負責職業危害防治工作。主管副總經理根據負責監護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負責組織實施職業健康管理與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職業3、病防治組織機構具體組織實施各項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具體職責:1組織制定(修訂)職業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規程,并督促貫徹執行。2根據公司機構設置,明確各部門、人員職責。3制定公司年度職業危害防治計劃與方案,并組織具體實施,保證經費的落實和使用。 4直接領導公司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建立公司職業健康管理臺帳和檔案。5組織對公司干部、職工進行職業危害防治法規、職業危害防治知識培訓與宣傳教育。對在職業危害防治工作中有貢獻的進行表揚、獎勵,對違章者、不履行職責者進行批評教育和處罰。6定期檢查公司和各部門職業危害防治工作開展情況,對查出的問題及時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實部門按期解決。 7定期聽取各單位、職業健康管4、理人員、職工關于職業危害防治有關情況的匯報,及時采取措施。8對公司內發生職業危害事故采取應急措施,及時報告,并協助有關部門調查和處理,對有關責任人予以嚴肅處理。9對公司的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負直接責任。10.各層級職業健康管理工作職責見第三章。第五條 管理職責場長職責: 認真貫徹國家有關職業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落實各級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確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 設置與企業規模相適應的職業健康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職業危害防治專業人員,負責本公司的職業危害防治工作。每年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企業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規劃和落實情況,主動聽 取職工對公司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的意見,并責5、成有關部門及時解決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正當要求。每季召開一次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工作匯報,親自研究和制定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落實職業危害防治所需經費,督促落實各項防范措施。根據“三同時”原則,企業新、改、擴建或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同意方可進行建設,切實做到職業危害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親自參加公司內發生職業危害事故的調查和分析,對有關責任人予以嚴肅處理。對公司的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副場長職責:(1)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制度、標準等,負責組織制定并實施我公司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規劃;每半年組6、織召開一次職業健康工作會議,及時研究解決公司存在的職業危害重大隱患和問題,不斷改善勞動作業環境,保證職業危害防治設施經費等投入的有效實施;(3)保證公司職業健康管理機構的運行所需人力、物力;及時、如實向市局、區局安全監管局報告職業危害事故。安全技術主管職責:主管職業危害負責人責任制負責公司職業病預防、統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職業衛生健康檔案,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負責職業危害因素的辨識、評價,開展職業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定期每年與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取得聯系,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從業人員。對場內噪聲等7、職業危害的作業場所進行檢測,對現場存在的不合格檢測項目,及時通知相關單位落實整改。2、綜合主管職責:負責安排接觸職業危害因素人員的就業(上崗)前體檢和離崗時體檢,對職業禁忌者提出處理意見。負責退休退養職工的職業病管理工作。負責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人力資源處負責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如實告知員工,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從業人員從事接觸職業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從業人員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從業人員,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建立、健全8、公司職業健康監護檔案。3、各值長職業健康職責:認真貫徹上級有關部門、公司制訂的各項職業健康安全生產方針、政策、規章制度,做到安全生產“五同時”,作業長是本車間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負責制訂和健全本場內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負責制訂和修改緊急事故預案。每月必須召開一次安全生產會議,部署場內安全生產工作。負責對新職工和換崗職工的車間級安全教育,經常組織員工學習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等,對特殊工種必須堅持證上崗。經常進行安全檢查,督促職工穿戴勞保用品,做好文明生產,及時組織力量消除事故隱患,確保安全生產。發生傷亡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應保護好現場,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并落9、到實處,同時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充分發揮作業長、管理人員的作用,對他們的安全工作每月進行考核。4.從業人員職業危害崗位員工職責:(1)、參加職業危害防治教育培訓和活動、學習職業危害防治技術知識,遵守各項職業危害防治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發現隱患及時報告;(2)、正確使用、保管各種防護用品、器具和防護設施;(3)、不違章作業,并制止他人違章作業行為,對違章指揮有權拒絕執行,并及時向單位領導、主管部門報告;(4)、當工作場所有發生職業危害事故的危險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向我公司安環處和公司領導報告。5、專(兼)職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職責(職業健康管理人員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協助領導小組推動企業開展職業衛生10、工作,貫徹執行國家法規和標準。匯總和審查各項技術措施、計劃,并且督促有關部門切實按期執行。組織對職工進行職業衛生培訓教育,總結推廣職業衛生管理先進經驗。組織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建立健康檢查檔案。組織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登記、上報、建檔。組織和協助有關部門制訂制度、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對這些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定期組織現場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不安全情況,有權責令改正,或立即報告領導小組研究處理。負責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參加事故調查處理。負責建立企業職業衛生管理臺帳和檔案,負責登錄、存檔、申報等工作。第三章 職業病危害種類根據公司具體情況確定本單位的職業危害為三大類:1、噪11、聲的危害:在工作現場中,生產設備的運轉,會產生大量噪聲,長期接觸會給人帶來煩惱,影響人們工作、學習、休息。長期接觸強噪聲會引起聽力下降、經性衰弱綜合癥等病癥。2、高溫的危害: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工作地點平均WBGT指數25攝氏度時的作業會導致高溫傷害,從而致使體溫調節產生障礙、水鹽代謝失調、循環系統負荷增加、消化系統疾病增多、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腎臟負擔加重。當作業場所氣溫超過34時,即可能有中暑病例發生。3、工頻電場的危害:電氣設備被接通,電流就會通過,磁場就會被產生,對長期作業于工頻電磁場輻射的維修、巡檢等作業人群調查發現其神經衰弱癥候群的發生率增加,心電圖出現P-R時間延長、Q-T間期縮短12、以及外周血微核增高等改變。長時間接受較低強度射頻輻射,可引起慢性輻射綜合癥的若干表現,一般為某些生理功能紊亂,也可有生化指標的變動。對神經系統的影響是反應最敏感和最常見的表現,神經衰弱綜合征如頭痛、頭昏、疲勞、乏力、睡眠障礙和記憶力減退,此外長伴有手足多汗、脫發、易激動等癥狀;往往伴有胸悶、心悸、心前區不適和疼痛。第五章 防治方針第七條職業病的防治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各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第六章 措施1、作業場所防護措施:應根據本單位的具體情況識別、確定本單位的職業病危害種類,并制定相應的13、防治措施。在確定的職業危害作業場所的醒目位置,設置職業病危害告知警示標志。在封閉的作業場所進行作業時,要采取強制性通風措施,配備行之有效的通風設備,進行通風,并派專人進行巡視。(4)對從事高危職業危害作業的人員,工作時間應嚴格加以控制,并有針對性的急救措施。2、個人防護措施:加強對作業人員的職業病危害教育,提高對職業病危害的認識,了解其危害,選擇正確職業病防治的方法。(2)進行噪聲較大的施工作業時,工作人員要正確佩戴防護耳罩、耳塞,并減少噪聲作業的時間。(3)長期從事高溫作業的工作人員應減少工作時間,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飲用水,并佩帶好防護用品。(4)從事職業危害作業的員工應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定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單位應將檢查結果告知本人,并將體檢報告存入檔案。職業安全檢查措施:1、公司除進行的經常檢查外,每年還定期組織其他部門進行綜合檢查,檢查包括普遍檢查、專業檢查和季節性檢查,檢查可以結合進行。2、開展職業安全檢查,要有明確的檢查目的、要求和具體計劃,以達到檢查效果。3、安全生產檢查應當始終貫徹領導與員工相結合的原則,依靠群眾,邊檢查,邊改進,并且及時地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有些限于物質技術條件當時不能整改解決的問題,應制定出整改計劃。第七章 附則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