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員工薪酬及績效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79331
2024-09-03
10頁
37.04KB
1、公司員工薪酬及績效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薪酬及績效管理制度一、總則1、為規范員工薪資的確定及調整辦法等有關事項,特制訂本制度。2、本制度適用于企業全體員工(即總部及各省區市場的員工)。3、本制度所指的薪資,是指員工通過勞動所得的所有報酬。4、人力資源部是薪酬管理及績效管理的管理部門,本制度由人力資源部起草及修訂,總裁辦審定,總裁審批。5、各省區總經理助理負責本市場的薪資核算,省區市場總經理負責本市場的薪資審核,人力資源部負責總部薪資核算及全公司薪資的匯總,總裁對全公司薪資進行審批。 6、財務部負責2、薪資的發放及審計。 7、本制度自xx年1月1日生效,相關文件以最新下發版為有效版本。二、薪酬結構1、員工薪資由工資、獎金及補貼組成。2、工資,主要是以保障員工的基本生活為目的,包括: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工齡工資。(1)基本工資:為工作地政府規定的當年最低工資標準。每年根據政府要求的時間做出調整。 (2)崗位工資:公司采用寬帶崗位工資制,所有的崗位均納入寬帶崗位工資等級,崗位工資等級共20級。結合公司和整個市場現狀,現行公司員工最高等級崗位工資為9860元/月,最低等級崗位工資為740元/月,各級的級差在14.6%左右,如崗位級別工資對照表(附件一)所示。具體人員的崗位工資主要取決于當前的崗位,3、采取一崗多薪,是在工作分析與職位評價的基礎上,以評估的結果作為依據,根據工作考核結果進行定崗位工資等級。 (3)司齡工資:每在公司服務滿一年,以本人當前工資總額(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司齡工資之和)的5%(滿一年)、7%(滿二年)、8%(滿三年)、9%(滿四年)、10%(滿五年)作為司齡工資遞增。上限為5年。 用于嘉獎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3、獎金包括:月績效獎金、年終獎、季績效獎金(年薪制員工)、年薪補足(年薪制員工)及其他獎金。詳見績效考核辦法(附件二)。(1)月度績效獎金:以月為周期的檢查員工工作的方式,主要與工作完成的及時性和質量掛鉤,以激勵員工創造更佳的工作效果。非年薪制員工按實際考核結4、果發放績效獎金,年薪制員工按實際考核結果發放部分年薪。(2)年終獎:依據績效考核的全年總方案或全年累計的數據對正式員工全年工作結果的考核。年薪制員工不享有。(3)季績效獎金:以季度為周期檢查評估年薪制員工工作效果的方式,按實際考核結果發放部分年薪,非年薪制員工不享有。(4)年薪補足:以年度為周期檢查評估年薪制員工工作效果的方式,按實際考核結果發放年薪剩余部分,非年薪制員工不享有。(5)其他獎金:按照公司相關制度發放的其他獎勵,對員工短期的特殊貢獻或表現的激勵方式。4、補貼包括:中餐補貼、交通補貼、住房補貼、通訊補貼、駐外補貼及其他補貼。(1)中餐補貼:按實際工作日進行補貼,每人5元/天。 (25、)交通補貼:公司不配車的員工,每人每月50元,憑票按出勤日報銷,不計算在月薪資內。 (3)住房補貼:不住公司安排的住房的員工,每月補貼金額為該員工崗位工資的10%。 (4)通訊補貼:所有員工按照崗位性質設立金額,憑票按出勤日報銷,不計算在月薪資內。(5)駐外補貼:對響應公司號召、滿足公司需求、接受駐外(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地點省外)工作的員工按其月工資總額(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司齡工資的總和)的10%進行補貼,以鼓勵員工在公司需要時為公司做貢獻,屬于晉升的不享有。(6)其他補貼:國家規定或公司制定的其他補貼類型,如高溫補貼等。5、省區市場總經理、副總裁、總裁等職務的員工為年薪制員工,年薪制見省總6、年薪管理辦法(附件五)、副總裁年薪管理辦法(附件六)。三、月薪計算方法1、月薪計算公式實發薪資=應發薪資+補雜調整-代扣項目(1)應發薪資=應發工資+應發獎金+應發補貼 A、應發工資=(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司齡工資)/應出勤天數*實際出勤天數 B、應發獎金(項目經理、區域經理、教學督導、教研督導)=業績獎金 應發獎金(總部全員、省區市場總經理、總經理助理、省區駕駛員、教研經理、市場部經理)=考核基數*考核系數 C、應發補貼=(中餐補貼+住房補貼+駐外補貼+其他補貼)/應出勤天數*實際出勤天數(2)補雜調整=補發費用-退還費用(3)扣除項目=個人所得稅+代扣社保費+缺勤處罰+其他扣款2、薪資標準7、的確定(1)工資標準的確定 A、基本工資:工作地政府規定的當年最低工資標準。 B、崗位工資:工資級別如圖一。根據員工所屬的崗位,依據能力評估,確定崗位工資級別。 C、司齡工資:每在公司服務滿一年,以本人當前工資總額(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司齡工資)的5%(滿一年)、7%(滿二年)、8%(滿三年)、9%(滿四年)、10%(滿五年)作為司齡工資遞增。上限為5年。(2)獎金的確定見績效考核辦法(附件二)、省總年薪管理辦法(附件五)、副總裁年薪管理辦法(附件六)。(3)補貼標準的確定 A、中餐補貼:按實際工作日進行補貼,每人5元/天,計算在月薪內。 B、交通補貼:公司不配車的員工,每人每月50元,憑票按8、出勤日報銷(出差期間不補貼),不計算在月薪內。 C、住房補貼:不住公司安排的住房的員工,每月補貼金額為該員工崗位工資的10%,計算在月薪內。 D、通訊補貼:所有員工按照崗位性質設立金額,憑票按出勤日報銷,不計算在月薪內。具體標準見崗位通訊補貼標準對照表(附件三)。 E、駐外補貼:對響應公司號召、滿足公司需求、接受駐外(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地點省外)工作的員工按其月工資總額(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司齡工資的總和)的10%進行補貼,計算在月薪內。 F、其他補貼:國家規定或公司制定的其他補貼類型,如高溫補貼等,按有關規定發放,計算在月薪內。四、試用期員工月薪確定及計算1、試用期員工的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為9、該員工崗位的最低層級的80%。2、入職時,轉正后的崗位工資約定為該崗位的層級工資,不確定具體工資。3、試用期未滿一個月離職的員工,以其入職崗位最低層級工資的50%為作為試用期工資,低于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為試用期工資。4、轉正時填寫職級定級表進行評定,人力資源部依據評定結果進行評估后,確定轉正后的崗位級別及崗位工資。5、在試用期內不進行績效考核,但項目人員及教研人員在試用期內產生的業績獎金等同正式員工計算。6、各種補貼計算時間:(1)中餐補貼以入職日起算; (2)交通補貼與租房補貼以轉正日起算;(3)通訊補貼以滿月日起算;(4)駐外補貼以到崗日起算;(5)其他10、補貼根據具體情況決定。 五、薪資調整1、職級的調整:在每個季度結束后的一個月內,公司根據上個季度的員工績效考核結果,對員工職級做出調整。詳見績效考核辦法(附件二)及相關崗位的績效考核表(附件四)。2、原則上,公司將在每個財務年度結束后,根據當年的經營業績,對薪酬績效標準予以普調,并發文公告。3、基本工資的調整依據工作地政府規定的調整時間、調整金額進行調整。六、假期薪資處理1、法定節假:全薪。2、年假:全薪,按比例扣除月度績效獎金。3、事假:無工資,管理人員及行政人員超過5天按比例扣除績效獎金。 4、短期病假(不用住院)憑病歷卡不扣薪資,但每月不超過3天,超過3天的按照長期病假處理,管理人員及行11、政人員超過5天按比例扣除績效獎金。 5、長期病假(住院)和女同志產假按照基本工資發放,無績效獎金。 6、員工患重病或者非因工負傷,按法律規定給予醫療期,醫療期期間按照基本工資發放薪資,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醫療期為3個月到24個月之間:(1)實際工作年限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年以下的為個月;年以上的為個月;(2)實際工作年限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年以下的為個月;年以上年以下的為個月;年以上年以下的為個月;年以上年以下的為個月;年以上的為個月。在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書面12、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解除合同應按法律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七、月薪發放1、每月月薪發放時間為次月的15日前,一般在10日,遇節假日提前。2、員工月薪條由人力資源助理及總經理助理統一制作并發放。3、員工自入職之日起薪,自離職之日停薪。離職人員的結余薪資隨同公司發薪日發放。八、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復議1、下列情況可以提出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復議:(1)對薪資計算有異議的; (2)對職級定級或調整有異議的; (3)對加薪或降薪有異議的; (4)對績效考核辦法、流程或結果有異議的;(5)對薪資有關的其他事項有異議的。 2、復議程序 (1)員工向人力資源部提出復13、議申請,說明需復議的具體事項; (2)人力資源部會同相關部門及人員進行復核; (3)由人力資源部當天內給出具體回復,如確有出入,3日內或在下月一并補發差額。 九、其他事項1、加班:公司不鼓勵員工加班,工作應在工作時間內完成,考慮到實際工作情況,確因工作加班的,公司報銷加班時間內的餐費,每人以10元/餐為標準;如由公司提供加班餐的,則不予報銷。出差期間不計算加班。 2、出差:出差期間,每人以15元/天為標準補助,隨差旅費報銷。 3、所有員工薪資均為企業機密,任何泄露、探聽他人薪資者,一經發現,將按照公司有關規定處理。4、本制度涉及的百分比均計算到小數點后兩位。5、本制度涉及到的金額單位如無注明,則為“元(人民幣)”。6、本制度涉及到的金額均計算到分。7、本制度所指薪資均為稅前。十、附件1、附件一崗位級別工資對照表2、附件二績效考核辦法3、附件三崗位通訊補貼標準對照表4、附件四績效考核表5、附件五省總年薪管理辦法6、附件六副總裁年薪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