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師年度績效考核分配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80557
2024-09-03
20頁
182KB
1、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師年度績效考核分配方案一、總原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師年度績效考核堅持“按勞分配、獎優罰劣、貢獻優先、兼顧崗級”的基本原則,在績效考核辦法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實行民主集中制,采取定量指標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平衡與協調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的量化指標,加強考核組織工作的公開與透明程度,建立與考核結果相關聯的激勵機制。從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三方面對教師完成的工作按照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師年度業績考核量化指標(附件1)進行量化考核。其中教學方面按照課程教學、學生培養、教學實踐、成果與獲獎4項指標進行考核;科研方面按照科研經費、成果與獲獎、論文及專著、標準及專利、學術交流5項指標進行考2、核;服務方面按照行政與黨務、學科和專業建設、機關行政人員3項指標進行考核(如圖1所示),以達到全面、客觀和真實地反映教師的年度業績。受聘我院教師崗和其他技術服務崗人員將按照如下標準進行年度業績考核。教學、科研和服務并重考核,促進學科建設與發展,以學科評估指標為導向,使學院與個人發展目標相結合,綜合量化考核與單項業績獎勵相結合。教學、科研和服務工作量分別按當量量化計算作為考核評價指標。教師年度業績考核量化指標教學業績服務業績科研業績1、課程教學2、學生培養3、教學實踐4、成果與獲獎1、科研經費2、成果與獲獎3、論文及專著4、標準及專利5、學術交流1、行政與黨務(兼)2、學科、專業建設3、機關行政3、人員圖1 一級考核指標構成圖年度考核優秀者從教學業績、科研業績和管理服務業績綜合量化當量分別排序前20(按照教授、副教授及以下單獨排隊)中產生,但向副教授及以下等級傾斜,即教授比例等于或低于20,副教授及以下等級比例超過20,候選人由各系確定,最終人選由院務會確定。博士后不參與排隊,單獨進行考核。在外掛職或外派工作超過三個月者,對方考核合格即為合格,按照實際工作計算當量,不再單獨考核。考核合格者,增發額度為一個月基本工資;考核優秀者,增發額度為兩個月基本工資。二、教學當量折算方法1.課程教學本科生課堂教學:32學時課堂教學為1個基準當量。權重計算以30人為基準記為1,每增加30人,增加系數0.4、1,依此類推;新開課程在開課第一年度增加系數0.5。 研究生課堂教學:32學時課堂教學為1個基準當量。權重計算以30人為基準記為1,每增加30人,增加系數0.1,依此類推;新開課程在開課第一年度增加系數0.5。留學生課堂教學:32學時為1個基準當量。新開課程權重計為1.5。實驗類課程:當量計算為學時數學生數/800,計算機類上機課程當量計算為學時數學生數/1600。新開課程權重計為1.5。2.學生培養本科生培養:指導4名本科生畢設為1當量;指導15名本科生生產實習為1當量。研究生(含留學生)培養:當年畢業1名碩士生為1當量,畢業1名博士生為2當量。注:協助指導學生的工作量,由學生導師從總量進行5、分配。3.教學實踐班主任:承擔班主任工作當量計為0.5,優秀班主任當量計為0.75。教學指導委員會:本科生教指委按照團隊計當量為10,研究生教指委按照團隊計當量為15,分配方案由各口自行確定。指導科技活動:獲一等獎項目,按照國家級、省部級、校級當量分別計為2、1、0.75;獲二等獎項目,按照國家級、省部級、校級當量分別計為1、0.75、0.5。多名教師聯合指導的項目,分配方案由相關教師自行確定。指導SRTP項目:正常完成者,按照國家級、省部級、校級當量分別計為1、0.75、0.5。多名教師聯合指導的項目,分配方案由相關教師自行確定。研究生重點審查:參與研究生重點審查,每位參與答辯的教師計當量06、.5。4.成果與獲獎教學成果獎: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按照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當量分別計為30、20、10、5;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按照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當量分別計為6、4、3、1;獲校級教學成果獎,按照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當量分別計為4、2、1、0.5。優秀教材獎:獲國家級優秀教材獎,按照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分別計當量為6、5、2;獲省部級優秀教材獎,按照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分別計當量為4、3、1;獲校級優秀教材獎,按照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分別計當量為2、1、0.5。教學名師:按國家級、省部級、校級分別計當量為4、3、2.5。教改立項:以首次立項(即立項當7、年)計算,按國家級、省部級、校級分別計當量為3、2、1。精品教材:按國家級、省部級、校級分別計當量為4、3、1。教材出版:在教學中已經使用的教材,出版當年按照第一版、再版分別計當量為3、2。優秀指導教師:指導優秀博士生論文,按照國家級、省部級、校級分別計當量為6、4、2;指導優秀碩士生、本科生論文,當量計為1;獲優秀生產實習指導教師,當量計為0.75。優秀教師:優秀主講教師、“我愛我師”十佳教師獲得者,當量計為0.75;“我愛我師”十佳教師提名者,當量計為0.5。精品課程:按國家級、省部級、校級分別計當量為6、5、2。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按國家級、省部級、校級分別計當量為8、6、4。注:1)以上8、獲獎均指當年獲獎。同一年度獲同類不同級別獎勵,取最高值,不重復計算。 2)以上成果與獲獎如獲獎人為團隊者,當量分配方案由團隊決定。3)未提及獎勵參照以上獎勵處理。三、科研當量折算方法1.科研經費國家基金:重大項目計當量為10,重點項目計當量為5,面上項目計當量為1。行業基金:重點項目計當量為2,一般項目計當量為0.5。國家“973”項目:重大項目計當量為10,重點項目計當量為5,一般項目計當量為1.5。國家“863”項目、國家各部委(含集團公司)、總參、總裝和各軍兵種等機關下達的縱向項目:重大項目計當量為7,重點項目計當量為4,一般項目計當量為1。國際合作項目:參照國家863項目,由科研口進行9、認定。科研經費:按經費總額計算,1000萬以上計當量為10,300萬至1000萬計當量為5,100萬至300萬計當量為3,30萬至100萬計當量為1,30萬以下計當量為0.5。注:1.科研經費指科研項目中的科研費和增加校固定資產的設備費,以校科技發展部和設備處的建帳材料為依據;外協費乘以0.2的系數,向校外提交的設備費乘以0.3的系數。 2. 科研項目級別當量計算僅為獲批項目當年累計。 3科研經費計算按照團隊計算,具體分配方案由課題組長確定。2.成果與獲獎獲國家級自然、發明和科技獎,按照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分別計當量為30、20、10;獲省部級自然、發明和科技獎,按照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10、三等獎分別計當量為6、4、3、1;獲校級自然、發明和科技獎,按照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分別計當量為4、2、1、0.5。學術論文獲得國際會議或者國內一級學會舉辦的學術會議一等獎的,計算當量為0.5;二等獎及以下的計算當量0.2。3.論文及專著及專利論文:論文為SCI檢索計當量為3,論文為SCIE檢索計當量為2;論文為EI、ISTP檢索計當量為0.5。專著:專著計當量為3,譯著計當量為2。注:1.對學術文章的計算,以文章被檢索到的當年進行計算,同一篇文章若有多個檢索,以最高的計算;出版著作以出版當年進行計算;2.文章第一作者含義:第一作者為教師本人,或者第一作者為學生,教師為第二作者的情況11、。其他參考獲獎計算方法。4.標準及專利標準:國家(軍)標準計當量為3,行業標準計當量為2。專利:獲得國家(國防)發明專利計當量為2,以授權(以證書為準)的當年進行計算。5.學術交流(不計入考核當量,僅作為獎勵當量)國際學術會議:北航作為承辦單位或主要協辦單位,獎勵當量為5。國內學術會議:承辦一級學會組織的學術會議,獎勵當量為5。承辦二級及以下學會組織的國內學術會議,獎勵當量為3。學術交流活動:舉辦公開講座或課程的學術交流活動,短期(一周以內)獎勵當量為1,長期(一周以上)獎勵當量為2。注:以上獲獎、論文、專利和專著的獎勵適用于我院教師為第一主持人的情況;對于北航為非主持單位取得的成果,以北航的12、排名做除法,對北航排在第1位的教師團隊進行獎勵。四、服務當量折算方法1.行政與黨務(兼)學院領導按照正、副職分別計當量為5、4;院長助理計當量為3;系級領導按照正、副職分別計當量為3、1.5;黨支部書記、教研室主任計當量為1;設備管理員、兼職保密員計當量為0.5;工會委員按照主席、副主席、委員分別計為2、1、0.5。2.學科、專業建設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獎勵辦法由院務會討論決定。學科建設辦公室計當量為20,具體分配方案由科研口制定。專業建設計當量為10,具體分配方案由教學口制定。3.機關行政人員學院管理服務崗人員(含機關辦公室9名、半脫產輔導員12名、重點實驗室2名),仍采取民主測評和考核小組13、相結合的方式。考評合格者基準當量學院人均當量1.2。半脫產輔導員權重計為0.5,工作不足半年者權重計為0.25。五、本方案解釋權歸院務會附件:1.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師年度業績考核量化指標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考核領導小組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師年度業績考核量化指標一、教學業績方面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基準當量權重備注課程教學本科生課堂教學1/32學時以30人為基準記為1,每增加30人,增加系數0.1,依此類推;新開課程增加系數0.5。研究生課堂教學1/32學時以30人為基準記為1,每增加30人,增加系數0.1,依此類推;新開課程增加系數0.5。留學生課堂教學1/32學時1,新開課程為14、1.5實驗類課程學生培養本科畢設1/4人本科生產實習1/15人研究生培養11,博士生為2教學實踐班主任0.51,優秀為1.5教指委10本科生:1研究生:1.5分配方案由教學口確定指導科技活動(一等獎)1國家級:2省部級:1校級 :0.751. 獲獎指當年獲獎,同一年度獲同類不同級別獎勵,取最高值,不重復計算。2. 如獲獎人為團隊者,當量分配方案由團隊決定。3. 未提及獎勵參考類似獎勵處理。指導科技活動(二等獎)1國家級:1省部級:0.75校級 :0.5指導SRTP項目(正常完成)1國家級:1省部級:0.75校級 :0.5研究生重點審查0.5成果與獲獎國家級教學成果1特等獎:30一等獎:20二等15、獎:10三等獎:5省部級教學成果1特等獎:6一等獎:4二等獎:3三等獎:1校級教學成果1特等獎:4一等獎:2二等獎:1三等獎:0.5教學名師1國家級:4省部級:3校級 :2.5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基準當量權重備注成果與獲獎教改立項(首次立項)1國家級:3省部級:2校級 :11. 獲獎指當年獲獎,同一年度獲同類不同級別獎勵,取最高值,不重復計算。2. 如獲獎人為團隊者,當量分配方案由團隊決定。3. 未提及獎勵參考類似獎勵處理。精品教材1國家級:4省部級:3校級 :1教材出版(教學中已使用)1第一版:3再版 :2優秀博士論文1國家級:6省部級:4校級 :2優秀碩士、本科論文11優秀生產實習指導教師0.16、751優秀主講教師0.751“我愛我師”十佳10.75,提名:0.5精品課程1國家級:6省部級:5校級 :2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國家級:8省部級:6校級 :4量化計算公式:基準當量權重二、科研業績方面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基準當量權重備注科研經費國家基金1重大:10重點:5面上:1行業基金1重點:2一般:0.5國家“973”1重大:10重點:5一般:1.5國家“863”等重大:7重點:4一般:1包括國家各部委(含集團公司)、總參、總裝和各軍兵種等機關下達的縱向項目科研經費(按總額)1000萬以上 :10300萬-1000萬:5100萬- 300萬:330萬- 100萬:130萬以下: 0.5指科研項目17、中的科研費和增加校固定資產的設備費,以校科技發展部和設備處的建帳材料為依據;外協費乘以0.2的系數,向校外提交的設備費乘以0.3的系數。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基準當量權重備注成果與獲獎自然、發明、科技獎(國家級)1特等獎:30一等獎:20二等獎:101. 以上獲獎、論文、專利和專著的獎勵適用于我院教師為第一主持人的情況;對于北航為非主持單位取得的成果,以北航的排名做除法,對北航排在第1位的教師團隊進行獎勵。2. 如獲獎人為團隊,當量分配方案由團隊決定。3. 對學術文章的計算,以文章被檢索到的當年進行計算,同一篇文章若有多個檢索,以最高的計算;出版著作以出版當年進行計算;4. 文章第一作者含義:第一作18、者為教師本人,或者第一作者為學生,教師為第二作者的情況。其他參考獲獎計算方法。自然、發明、科技獎(省部級)1人特等獎:6一等獎:4二等獎:3三等獎:1自然、發明、科技獎(校級)1特等獎:4一等獎:2二等獎:1三等獎:0.5學術論文獲獎1國際會議或國內一級學會一等獎:0.5其他:0.2論文及專著論文1SCI: 3SCIE:2EI/ISTP:0.5專著1專著:3譯著:2標準及專利標準1國家(軍):3行業:2國家(國防)發明專利21學術交流國際學術會議151. 北航作為承辦單位或主要協辦單位2. 不計入考核當量,僅作為獎勵當量國內學術會議1一級學會組織:5二級以下: 3學術交流1短期:1長期:2量化計算公式:基準當量權重三、服務業績方面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基準當量權重備注行政與黨務(兼)學院領導1正職:5副職:4院長助理13系級領導1正職:3副職:1.5黨支部書記教研室主任11工會1主席: 2副主席:1委員:0.5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基準當量權重備注學科與專業建設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院務會討論確定學科建設201分配方案由科研口制定專業建設101分配方案由教學口制定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基準當量權重備注機關行政人員考評合格者學院人均當量1.2半脫產輔導員:0.5其中工作不足半年:0.25量化計算公式:基準當量權重 20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