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住宅群懸挑卸料平臺安全技術交底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83312
2024-08-22
9頁
340.04KB
1、附件4:xx安全技術交底記錄表 編號:工程名稱安全技術方案、措施名稱分包單位施工部位交底地點交底形式作業工種安全技術交底內容1、 分部分項工程(或重要部位、關鍵工藝、特殊過程)的范圍;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2層以上采用懸挑式卸料平臺,為保證材料的及時周轉,每棟樓布置三個卸料平臺,每層均設置。卸料平臺每次轉運量的限制為800kg/次。1.荷載參數腳手板類別花紋鋼板腳手板自重(kN/m2)0.35欄桿擋板類別花紋鋼板欄桿擋板自重(kN/m)0.17施工人員等活荷載(kN/m2)2.00最大堆放材料荷載(kN)10.002.懸挑參數內側鋼繩與墻的距離(m)2.40外側鋼繩與內側鋼繩之間的距離(m)12、.20上部拉繩點與懸挑梁墻支點的距離(m)2.95鋼絲繩安全系數6.00懸挑梁與墻的節點按 鉸支 計算3.水平支撐梁主梁材料及型號16號工字鋼次梁材料及型號16號工字鋼次梁水平間距(m)1.20建筑物與次梁的最大允許距離(m)0.204.卸料平臺參數懸挑長度(m)3.60次梁懸臂(m)0.007、根據本工程結構特點及現場施工布置情況,本工程除綜合樓外其余各樓棟卸料平臺均設置在陽臺處從主體結構樓板挑出。針對該情況,本工程陽臺為懸挑結構,則在下一層結構該部位處對陽臺采取加固措施,加固處理采用鋼管搭設滿堂支撐架回頂的方式,鋼管上部及下部均墊設木方。加固鋼管支撐架搭設的立桿縱距為0.80m,立桿步距為3、1.50m;立桿橫向間距或排距為1.00m,扣件采用雙扣件的連接方式。回頂加固如下圖所示。2、 施工條件;根據工程每層建筑面積情況,且考慮塔吊臂長和施工時材料的轉運,根據現場、圖紙及規范要求搭設。3、 施工組織材料配備計劃材料配置計劃序號材料名稱單位型號用量1鋼管t外徑48.3mm、壁厚3.6mm62工字鋼t16號163鋼絲繩m15.5mm的619鋼絲繩21204木方立方米4090mm15518mm厚膠合板18mm厚3006鋼筋錨環噸一級鋼2057U型卡扣個10008安全網平米2300目600表3.2施工機具及施工工具配置計劃序號材料名稱單位型號用量1架子扳手把/22力矩扳手把/13倒鏈把/14、4雙向扳手把/15鋼卷尺把/16安全帽個/87防滑手套副/88雙扣安全帶套/4表6.1 勞動力投入計劃工種架子工木工鋼筋工塔吊工材料運輸工電工安全員人數7313212表6.2 管理人員配置計劃職務技術員安全員質量員測量員專業施工員人數111314、 計劃安排各樓棟各懸挑卸料平臺搭設、驗收及拆除時間節點如下表所示:樓棟號初次搭設時間拆除時間備注12017.5.152017.9.15計劃時間與實際開始時間可能不一致,現場需根據甲方預售要求及實際進度情況,依次搭設各樓棟。22017.5.152017.9.1532017.5.102017.9.2042017.5.102017.9.2052017.5.5、152017.9.1562017.5.122017.9.1372017.5.122017.9.1392017.5.122017.9.135、 技術措施卸料平臺處外架斷開設置,剪刀撐單獨設置。6、 質量及安全要求質量(1)必須由持有效上崗證的專業施工人員搭設;(2)進行分段驗收和檢查,發現有不符合要求的應迅速整改,并追究責任;(3)平臺制作完成后應經過制作單位技術、設計、施工、安全等人員共同驗收并報總包單位確認后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平臺每次投入使用前均應對其工字鋼、焊縫、防護設施等進行檢查,工字鋼變形、焊縫開裂、焊縫及工字鋼嚴重銹蝕、木方損害變形、防護欄桿變形或密目網損壞時必須停止使用。安全6、(1)從事卸料平臺作業的人員,應經常組織安全技術培訓。從事高處作業人員,應定期體檢,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從事高處作業;(2)搭設必須由持證架子工搭設;(3)安裝、拆除卸料平臺時,操作人員應配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4)安全帽和安全帶應定期檢查,不合格者嚴禁使用;(5)工字鋼、鋼絲繩、U型卡扣進場應有出廠合格證或當年的檢驗報告,安裝前應對所用部件(立柱、扣件等)進行認真檢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6)卸料平臺應嚴格按施工方案設計與安全技術措施規定施工。在安裝、拆除作業前,工程技術人員應以書面形式向作業班組進行施工操作的安全技術交底,作業班組應對照書面交底進行上、下班的自檢和互檢。所有的交底7、必須落實簽字手續。7、其他要求:發生事故采取的避難和急救措施坍塌事故的預防與應急坍塌事故往往傷害人員多,后果嚴重,多為重大或特大人身傷亡事故,本工程必須做好支撐系統與豎向結構實體的連接處理,確保各個節點的連接必須牢固可靠。本工程絕不允許發生坍塌事故。如果不幸發生坍塌事故后,應立即報告分公司和公司主管領導和生產安全科(部)。 因塌方造成人身事故后,應同時采取兩個方面的措施,一方面立即扒挖,搶救傷員并密切注意傷員情況,防止二次受傷;另一方面對傷員上部的坍塌部位采取臨時支撐措施,防止因二次坍塌傷及搶救者或加重事故后果。排險和搶救應由有經驗的人指揮進行。 對危害大的復雜情況,應由生產安全部門及有關技術8、部門共同商定處理措施。 高處墜落事故預防與應急1)預防:(1)以預防墜落事故為目標,對于可能發生墜落事故等特定危險施工的同時,在施工前,制訂防范措施,并應在日常安全檢查中加以確認。(2)凡身體不適合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按規定進行體檢和定期體檢。(3)嚴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進入施工現場。(4)作業人員嚴禁互相打鬧,以免失足發生墜落事故。(5)不得攀爬腳手架。(6)進行懸空作業時,應有牢靠的立足點并正確系掛安全帶。(7)建筑物臨邊、基坑周邊等,必須設置1.2m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N外力的臨時護欄,護欄圍密目式(2000目)的安全網。(8)邊長大于29、50mm的預留洞口,采用木板蓋板加防滑移措施,邊長大于1500mm的洞口,四周設置防護欄桿并圍密目式(2000目)安全網,洞口下掛安全平網。(9)各種架子搭好后,項目經理必須組織架子工和使用的班組共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方準上架操作。使用時,特別是臺風暴雨后,要檢查架子是否穩固,發現問題及時加固,確保使用安全。(10)施工使用的臨時梯子要牢固,踏步300-400mm,與地面角度成60-70度,梯腳要有防滑措施,頂端捆扎牢固或設專人扶梯。2)應急預案: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1)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10、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2)出現顱腦外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3)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11、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4)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運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頭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另一側下肢縛在一起。(5)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A)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B)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12、棉花等作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C)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紗。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6)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它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物體打擊的預防與應急1)防止物體打擊的預防措施:(1)加強對員工的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技能。(2)凡現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符合標準要求的安全帽。(3)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對于凡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對人員形成打擊威脅的部位,必須進行日巡查,保證其安全可靠。(4)施工現場嚴禁拋擲作業(其中包括腳手架拆除、施工臨時設施拆除及垃圾廢料清理)。交底人簽字職 務交底時間旁站監督人簽字職 務旁站時間接受交底人簽字注:1、項目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時填寫此表 2、簽名處不夠時,應將簽到表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