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陽縣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2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83337
2024-09-02
20頁
10.96MB
1、草案公示松陽縣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松陽縣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21-20352035年)年)2前 言PREFACE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并監督實施的意見及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浙江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麗水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松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優化生態、生產、生活空間布局,更好與重大項目和生產力要素布局相匹配,支撐和引領高質量發展,特編制松陽縣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2、35年)。本規劃是對中心城區國土空間做出的總體安排,是指導西屏街道、水南街道、望松街道、葉村鄉、齋壇鄉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是編制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和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松陽縣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101規劃總則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規劃范圍與規劃期限總 則GRNERAL RULES4規劃原則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圍繞松陽縣縣委縣政府聚焦“兩個堅定不移”路徑奮力奔跑,奮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題主線,高質量推進“二次創業,全3、面實施“1+4+12”行動方案,奮力打造現代化“田園松陽”。松陽縣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堅持深化布局重點完善功能加強細化邊界確保管控落地堅持注重實操規劃突出近期03規劃范圍與規劃期限規劃范圍:西屏街道、水南街道、望松街道、葉村鄉、齋壇鄉行政轄區范圍,規劃范圍總面積211.01平方公里,包含58個行政村。規劃期限:2021年至2035年,近期到2025年,遠期到2035年,遠景可展望到2050年。規劃范圍圖圖例圖例中心城區范圍總 則GRNERAL RULES松陽縣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4602發展目標2.1浙西南先進智能制造基地現代化田園宜居4、城市浙江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總體目標發展目標2025年2035年全方位推進城鄉建設,實現新城、北城、老城和站城四大城市組團以及葉村鄉、齋壇鄉高質量發展,構建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健康宜居的生活空間,藍綠交融的生態空間,全域推進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基本實現共同富裕。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全面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積極開展城中村、老舊小區、舊工業區、舊城區、舊村莊等綜合整治,完善城市綜合配套,提升城市人居生活品質。松陽縣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050年全面建成松陽縣現代化田園中心城市,全面實現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改革開放、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質生活,全面實現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05、6803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落實三條控制線規劃用途分區鎮村體系規劃3.1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帶:松陰溪生態景觀帶;兩屏:松古平原南北兩大生態屏障一軸:古今文化融合發展軸;多組團:北城產城融合組團、老城綜合服務組團、南城新城生活組團、站城商貿物流組團、齋壇鄉組團、葉村鄉組團松陽縣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構建“一帶兩屏、一軸多組團”的空間結構08中心城區三條控制線中心城區落實耕地保有量目標不低于1372.79公頃,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面積1069.63公頃。中心城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4359.09公頃。松陽縣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6、-2035年)3.2落實三條控制線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中心城區劃定城鎮開發邊界面積1759.71公頃。09生態保護區具有重要生態功能或生態脆弱、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陸地自然區域。農田保護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實施特殊保護的區域。城鎮發展區積極引導城鎮用地集中集約布局,鼓勵復合性開發建設。鄉村發展區以農民生產生活為主導用途的國土空間,進一步細化為村莊建設區、一般農業區、農田整備區、林業發展區其他保護利用區重點包括區域基礎設施集中區和特殊用地集中區域。松陽縣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3規劃用途分區7、中心城區規劃用途分區生態控制區以生態保護為主,原則上應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10松陽縣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4鎮村體系規劃中心城區鎮體系規劃城區由西屏街道、望松街道、水南街道組成中心城區中心村官路口村、鋪門村、桐溪村、西坌村、程徐村、橫山村、清路村西河村、葉村村、河頭村、東塢村、齋壇村、石門圩村一般村白沙村、青蒙村、新華村、延慶村、大竹溪村、獨山村、吳弄村、翁村村、官田村、京梁村等鄉駐地葉村鄉駐地、齋壇鄉駐地規劃建立“城區-鄉駐地-中心村-一般村”的四級鎮村體系1104支撐體系歷史文化保護和風貌塑造構建便捷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品質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綠色市8、政基礎設施體系建設韌性防災減災體系加強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4.1歷史文化保護和風貌塑造加強松陽歷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傳統村落等歷史資源的保護、修繕和可持續利用,明確保護范圍和要求。重點加強中心城區三個歷史街區文化保護與風貌管控。加強竹溪鑼鼓、黃家大院傳統木雕手工技藝、松陽端午茶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注重傳統工藝的保護、振興和發展,加強工匠技藝的培訓。松陽縣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中心城區歷史文化保護規劃134.2構建便捷綜合交通體系高效快捷的對外交通框架鐵路:衢寧鐵路、衢麗鐵路、金龍南鐵路高速:溧寧高速、義龍慶高速、縉云-江山高速9、國省道:637國道、235國道“七橫八縱”的城鎮路網結構“七橫”江北公路(中心城區段)、環城北路、637國道、長虹路、長松路、屏安路、江南公路(中心城區段)-南環路“八縱”外環西路、站前大道、松陽大道、環城西路、新華路、北山路、要津路、環城東路松陽縣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心城區綜合交通規劃144.3建設品質公共服務體系教育設施醫療設施福利設施文體設施 進一步充實中心城區的福利設施 每一個鎮級擁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提升服務,完善中心城區文化設施加強社區級文體設施配建 規劃小學12所、中學4所、高等院校2所 至2035年千人床位數達7張 加快醫療設施配套工程優化提質松陽縣10、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15完善供水管網及設施布局,加強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建立韌性供水體系。中心城區松古平原鄉村供水實現城鄉一體化供水。給水工程采用分流制排水體制,新建松陽第二污水處理廠,完善城區及鄉村污水管網建設,實現松古平原污水一體化處理。排水工程以“3060”碳達峰、碳中和為指導思想,進一步優化澥浦鎮配電網結構,新建500KV永豐變、110KV水南變、110KV園區變等供電設施建設;完善城區燃氣管網建設,構建安全可靠的燃氣供應系統。能源工程有序推進5G 網絡建設,做好5G 基礎設施與市政等基礎設施銜接,推動建(構)筑物配套建設無線通信、應急11、通信設施或預留建設空間。通信工程優化環衛設施布局,新建南城垃圾中轉站、公廁等環衛設施,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形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治理系統。環衛工程松陽縣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4建設綠色市政基礎設施體系164.5建設韌性防災減災體系合理布局中心城區消防站,中心城區規劃3處消防站,改善消防裝備,滿足消防供水,發展消防科技,消除火災隱患,提高防御火災能力。消防安全建立并完善地質災害監測預報及群測群防體系,實現地面沉降實時監測與預警及防治動態管理。地質災害防治防洪排澇人防工程建設與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同步進行,完善中心城區人防工程建設,提升疏散和綜12、合救援能力。人防保障規劃區內一般建筑、構筑物抗震按6度設防,重要建筑、構筑物和生命線工程提高一級設防標準。抗震防災完善公共衛生管理體系與防疫措施建設。非疫情時期以預防和監測為主,疫情時期以響應和控制為主。公共安全松陽縣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城區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排澇標準為20年一遇24小時暴雨24小時排除,松古平原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171905完善實施保障新機制5.1松陽縣中心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完善規劃實施保障體制依據鄉鎮級規劃數據庫建設標準和數據匯交要求,形成鄉鎮級規劃數據庫,納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作為詳細規劃、村莊規劃編制和審批的基礎和依據,維護國土空間規劃的傳導性、約束性、權威性。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定期體檢和五年一評估,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根據發展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評估結果,對國土空間規劃進行調整完善。符合規定確需修改的,按規定程序報批。建立規劃編制、審批、修改和實施監督全程留痕制度,充分發揮人大、政協和公眾對規劃實施的監督作用,多途徑落實規劃監督、執法、問責聯動機制,保障公眾對國土空間規劃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提升全社會參與規劃編制、實施與監督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強化數字化管理建立規劃定期體檢評估和修改機制完善規劃監督機制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