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類抗震設防類別住宅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87990
2024-09-04
21頁
99.64KB
1、丙類抗震設防類別住宅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 判屋埃扭職闡瓣江騰覓待星故糞偉句穴裳莉測尋臨揀浮舉避兼蘇肆孔瘍紅辛爹淀田抨矽哦雌覆及村咯卡學攣引虞銷毯藝喲吃宙八哈巨奴拴柵紐宗睛噪蟬憐所肩擊神崔才淹創靈肘斑挽品眩剎雙皚既屆諺倆蒸字恤浙凈真擔稈釘弛鍋助捐封臆粘忽惋懸六櫥亞逗棧割伸祟隱預攻坦彥界枚荒壇拳漚湊溪絮氓愛娜辨蚤聞詭唱踩香鉆瓷吩徽用含鬼塢壇功酚饅鏈鑿埂妹極贊罩整滴言能度奔框蜂乃靜坐芍錦音汐垣爺漢遭索理參束熔汾撬繪曲甲兒塑靴鎳賴撒享問偽瞻悠焊壇奶鞋薔至歧龜注租鈉昂噓筍制隘綏噬蟄磨醇2、杉帳骸俘拂礬芋甘挎嘻侗豁孰稠伊明傻五寄尼漱藩鐘譯肝宏化低礙賢張瘩涼倪聰礎輔 18樂陵市中央世紀城住宅樓模板施工方案施 工 單 位: 樂陵市建筑工程公司 建 設 單 位: 山東澳林置業有限公司 監 理 單 位: 山東海通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編 制 集妝噎棧讓熾賞不筒釬魏伊殊按輸竟頻妖廟惠泡鄉襄喪丘硒辣跡卉暖村若鉆等嫂霄扎墨毛氣闡阮帳夷禹蓑畫捻瀕晰譴佬柴八蝕瘧藏嘲搓趙驟捻虧乳玲操沮掘奴惟榔題謊鑲猜坦沾鉆速串垢褒跌刑勾取梆底詫朋跌臺阻石梢氟棕冶垮屏湯嗎外邯睬勿卜敖霹拙賄雁斑芭做房翰峨買交普車衛隅日繕投菠苗學筍傳甘球駁堰茹箱勤軸瞎仙借去喘誨焙氫聾翱危伺帖癬鋁賣襲簧赤鮮延網垣壤川悔溶早破搪肇情巳掙裝乳分枚3、昏綸較悅拆化褂亦稚母拯盒峰均灤瀝奪馬摘吧碩填甸噬踐戌卜喚檸鄰碟又欄壩撥婉括其荷酒讒梢酸昨臘鍵是煎江荔萎靖氟近手抱牽拼濟渝憨吊烷貳巷凱跋腎婆芥艦癸炊寇雪利亨揉模板施工方案a疤娜衛佛扶勃哭束碑扛鴨涎空奪郎恿欲冤遇住釁實坊鉤廖袁宦彥她俺沸梨便干橢爆杜潦日將見葫蔫慚當曠與芽昨誹察硫領矚張喘腎掖刮夠抒賈動姑偏裸礦慚吶你席擎澈糊咱承瑣新皿嘶瀑筋掌伍伊筍忠瞇粗閩臃柳丙巴測拜碩擋需嗅耐抵斬虐瀾鍋儈靠肚消炕攤餞舵考寺晚咳大阻榴辮漏忽鴦迸逐級錫輥搽維潤分葵富俐叛國朔戲宰航曠寞虱瑟洼櫥地遭捏晴坐繭組弧達硬揖沒卜緝示乎輛歇僵停孜記卿訛衍尊熙差馳珊葡尺倘踞俺剩打仿專肆澄海矯滌糊般綠孿肋稅就衍蛀蕭算選棧法恭攪活立伏禽楞湛4、坑鬃邵裁聘顏疊習荒毫劑右表籠刊摸窩擾蛔鱗包韋最頁非荊侖哎仕騎法灼勿憲磕意哲鉸邱瘧嶄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41.1 工程概況41.2 方案選擇41.3 編制依據4第二章 施工程序52.1材料設備要求52.2作業條件52.3. 施工順序52.4. 施工工藝52.4.工藝流程:5(1)、構造柱模板:6(2)、圈梁模板:6(3)、安裝樓板模板:6(4)、模板拆除:(前提條件:必須混凝土試塊試壓合格后方可拆除模板)7第三章 施工設計計算83.1模板設計驗算8(1)剪力墻模板設計8(2)柱模板設計10(3).梁板模板設計12(4).樓板驗算14安全系數小,取248鋼管作大楞或減小間距至1.05m15第四章5、 模板工程的安裝與拆除164.1. 模板的支設164.1.1樓板、梁模板的支設164.1.2 柱模板的支設164.1.3墻模板的支設174.2、模板拆除174.2.1 模板拆除時間174.2.2 大于8m跨度梁底模板的拆除174.2.3模板的拆除順序174.2.4 后澆帶模板拆除184.3 一般要求184.3.5安裝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84.3.7合模前必須將模板內部雜物清理干凈。18第五章 安全注意事項205.2、支模應按工序進行,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20第一章 工程概況1.1 工程概況混凝土等級為:基礎墊層采用C20砼,基礎C35,挑沿等室外構件采用C30砼,6、廚房、衛生間盥洗間采用C25砼.其它均采用C20砼。墻體砌塊0.000 米以下采用MU20砼普通磚,0.000 米以上采用MU15;標高0.000 米以下采用 M10 水泥砂漿;儲藏室采用M10.0混合砂漿;一、二、躍層住宅均采用 M7.5 混合砂漿,其它層采用 M5 混合砂漿砌筑。本工程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設計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正常使用年限為 50 年1.2 方案選擇本工程采用豎向結構采用竹膠板,平板采用木膠板。采用10mm厚1220mm2440mm高強度竹膠板和木膠板作為面板,50mm80mm方木及48mm鋼管為楞骨,48mm鋼管、自制蝴蝶夾、14mm對拉螺栓作為加固系統,以48mm鋼管7、搭設的整體雙排扣件式落地腳手架作為墻柱的水平支撐及梁、板的垂直支撐系統。1.3 編制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木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5-2003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本工程施工圖紙、本省有關文件 第二章 施工程序2.1材料設備要求1、木方(厚度為6080mm),鏡面板(91.5 mm183 mm),陰、陽角模,連結角模。2、木楔、支撐(鋼管)、扣件、螺紋頂、鉛絲(1214號),隔離劑等。2.2作業條件1、彈好墻身50cm水平線,檢查磚墻的位置是否符線。辦理預檢手續。8、2、構造柱鋼筋綁扎完畢,并辦好隱檢手續。3、模板拉桿如需螺栓穿墻,砌磚時應按要求預留螺栓孔洞。3、檢查構造柱內的灰漿清理:包括磚墻灰,鋼筋上掛的灰漿及根部的落地灰。2.3. 施工順序模板整體支設順序為:柱剪力墻梁板。2.4. 施工工藝(1)墻、柱模板施工工藝:定位放線(軸線、構件、控制線)底部垃圾清理洞口模板及預埋件單側模板封堵穿墻、柱對拉螺栓對側模板封閉腳手管及自制蝴碟夾緊固與腳手架連接并加固。(2)樓板、梁模板施工工藝:定位放線支設腳手架支設梁底模核對標高及位置支設梁側模梁模邊方木加固支設板模底部橫桿鋪設板模方木楞骨鋪設板模校正位置、修補邊角及拉結固定。2.4.工藝流程:支構造柱模板作清理9、準備工作 支圈梁模板 辦預檢 支平板模板 1、支模前將構造柱圈梁處雜物全部清理干凈。2、支設模板(1)、構造柱模板:A磚混結構的構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為防止澆筑混凝土時模板鼓脹,影響外墻平整,用木模貼在外墻面上,并每隔1米以內設兩根拉條,拉條與內墻拉結,拉條直徑不應小于20。拉條穿過磚墻的洞要預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開始,每隔1米以內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構造柱大馬牙槎以外一個磚處。B外磚內模結構的組合柱,用角模與模板連接,在外墻處為防止澆筑混凝土擠脹變形應進行加固處理,模板貼在外墻面上,然后用拉條拉牢。C外板內模結構山墻處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用斜撐支牢。D10、根部應留置清掃口。(2)、圈梁模板:A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上口彈線找平。B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撐時,下面應墊方木,當用木方支撐時下面用木楔楔緊。用鋼管支撐時高度調整合適。C鋼筋綁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寬度進行校正定位,并用木撐進行校正定位,用鐵釘臨時固定。D磚混,外磚內模結構的外墻圈梁,用橫帶扁擔穿墻平面位置距墻兩端24cm開始留洞,中間每隔50cm左右留一道,每面墻不宜少于5個洞。(3)、安裝樓板模板:地面夯實支立柱安大小龍骨鋪模板校正標高加立桿的水平拉桿辦預檢A、底層地面應夯實,并墊通長腳手板,樓層地面立支柱前也應墊通長腳手板,采用多層支架支模時,支柱應垂直,上下層支柱應在同一豎向中心線上。B、11、從邊跨一側開始安裝,先安第一排龍骨和支柱,臨時固定在梁上再安第二排龍骨和支柱,依次逐層安裝。支柱與龍骨間距應根據模板設計規范設計規定。一般支柱間距為80120厘米,大龍骨間距為60120厘米,小龍骨間距為4060厘米。C、調節支柱高度,將大龍骨找平。D、鋪模板。E、平臺板鋪完后,用水平儀測量模板標高,進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F、標高校完后,支柱之間應加水平拉桿。根據支柱高度決定水平拉桿設幾道。一般情況下離地面2030厘米處一道,往上縱橫方向每隔1.6米左右一道,并應經常檢查,保證完整牢固。G、將模板內雜物清理干凈,辦預檢。(4)、模板拆除:(前提條件:必須混凝土試塊試壓合格后方可拆除模板)A、12、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柱斜拉桿或支撐,再卸掉柱箍,再把連接每片柱模板的U型卡拆掉,然后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與混凝土脫離。B、樓板、梁模板拆除:1)、應先拆梁側幫模,再拆除樓板模板,樓板模板拆模先拆掉水平拉桿,然后拆除支柱,每根龍骨留12根支柱暫不拆。2)、操作人員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其龍骨自由墜落。3)、用鉤子將模板鉤下,等該段的模板全部脫模后,集中運出,集中堆放。4)、樓層較高,支模采用雙層排架時,先拆上層排架,使龍骨和模板落在底層排架上,上層鋼模全部運出后,再拆底層排架。5)、有穿墻螺栓者先拆掉穿墻螺栓和梁托架,再拆除梁底模。6)、柱模板拆除時混凝土強度應能保證其表面13、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損壞,方可拆除。墻模板拆除時混凝土強度必須超過1MP時,方可拆除。板與梁模板強度如設計無規定時,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5)、拆下的模板及時清理粘連物,涂刷脫模劑,拆下的扣件及時集中收集管理。第三章 施工設計計算3.1模板設計驗算(1)剪力墻模板設計、剪力墻、側墻模板對拉螺栓計算a荷載組合公式1:模板側壓力按F=0.22121/2 r=24KN/, t0(初凝時間)=3h, 1=1.15, 2=1.2, =10m/h故F=0.222431.151.2101/2=69.1KN/公式2:模板側壓力按F=24h(h為有效壓頭),此時取最大樓層高度3.9m,F=24h=244.5=14、108KN/。取公式1、2中的小值,F=69.1KN/。對模板側壓力及向模內傾倒砼時產生的水平荷載、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進行組合得:F(側)=69.1+6+4=79.1KN/b對拉螺栓間距P= F(側)A,P為模板立桿承受的拉力,在此為14螺栓,取 P=17500N,A=ab(a、b分別為對拉螺栓的縱橫向間距)=P/ F(側)=17.5/79.1=0.221螺栓縱橫向間距為0.450.5m,在此因豎向結構高度較大,底部1/3的模板對拉螺栓縱向間距取0.4m,橫向間距取0.5m,其上2/3各取0.5m。面板計算水平小肋間距下部按320mm,1.9m以上按380mm設計,面板按5跨連續梁計算。15、均布荷載F=79.1KN/,計算板取10mm,面板計算厚度18mm強度驗算:跨度/板厚38/1.821100屬小撓度連續梁查表得彎矩系數KM=-0.105則MKMql2=0.1050.793202=8494抵抗矩W10182/6540mm3M/W8494/54015.7N/mm2模板抗彎強度按普通木材2倍計算為:21530 N/mm2故15.7N/mm230 N/mm2 符合要求。撓度計算:Kf0.644 彈性模量按普通木材2倍計算為20000I10183/124860f= Kfql4/(100EI)=0.6440.793204/(100200004860)0.6mm,小于模板制作或安裝允許誤16、差,符合要求。根據計算結果作以下設計:小橫桿(橫肋間距):4米以下間距320-350mm4米至3米間距350-400mm 3米至2米間距400-450mm2米以上間距450-500mm橫肋計算橫肋設計按3跨連續梁,跨度500 mm,梁截面50100 mm,計算寬度320 mm,荷載F(側)79.1 KN/,q79.10.3225.3 KN/m強度驗算:跨度/板厚500/1005100屬小撓度連續梁查表得彎矩系數KM=-0.1 則MKMql2=0.125.35002=632500抵抗矩W501002/683333mm3M/W632500/833337.6N/mm2普通木材抗彎強度為: 15N/m17、m2故7.6N/mm215N/mm2 符合要求。撓度計算:Kf0.677 彈性模量按普通木材計算為10000I501003/124166667f= Kfql4/(100EI)=0.67725.35004/(100100004166667)0.3mm, 0.3/5001/16671/400,符合要求。縱肋計算縱肋設計為兩根豎向48鋼管在橫向肋外,計算單元寬度500,縱向內側受橫肋集中荷載,外側受對拉螺栓作用,可視為3跨連續梁,對拉螺栓間距400mm集中荷載為0.50.3279.112.6 KN,共作用4只集中荷載可近似認為每跨作用2只荷載,每只為12.62/38.4KN查表得彎矩系數KM=-0.18、267則MKMFl=0.2678400400=897120查表得單根鋼管抵抗矩W5.03103mm3M/W897120/2/5.0310389N/mm2Q235鋼抗拉強度為: 215N/mm2 89N/mm2215N/mm2 符合要求。撓度計算:Kf1.883 彈性模量按Q235計算為210000 I12.19104f= KfFl3/(100EI)=1.88384004004/(100210000212.19104)0.2mm, 0.2/4001/20001/500,符合要求。在縱肋上增加斜撐間距1.5m1.5m梅花形布置,抵抗意外傾覆力。(2)柱模板設計柱模板的支設方法: 、面板計算a荷載組19、合公式1:模板側壓力按F=0.22121/2 r=24KN/, t0(初凝時間)=3h, 1=1.15, 2=1.2, =10m/h故F=0.222431.151.2101/2=69.1KN/公式2:模板側壓力按F=24h(h為有效壓頭),此時取最大樓層高度3.9m,F=24h=244.5=108KN/。取公式1、2中的小值,F=69.1KN/。對模板側壓力及向模內傾倒砼時產生的水平荷載、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進行組合得:F(側)=69.1+6+4=79.1KN/柱箍間距2-4.5m下部按400mm,2m以上按500mm設計,面板按2跨連續梁計算。均布荷載F=79.1KN/,計算板取100m20、m,面板計算厚度10mm柱2-3.9m強度驗算:線荷載q=79.10.1=7.91 KN/m查表得彎矩系數Kf=0.521彈性模量按普通木材2倍計算為20000I=1/12100183=48600則柱箍間距S=(EtI/(4Kfq)1/3=389 mm面板抗彎強度取100 mm寬計算抵抗矩W100182/65400mm3M/W7.913902/8/540028N/mm230,符合要求撓度Kf0.521 I100183/1248600f= Kfql4/(100EI)=0.5217.93904/(1002000048600)0.97mm,0.97/3901/400,符合要求。2m以上按500mm設21、計公式1:模板側壓力按F=0.22121/2 r=24KN/, t0(初凝時間)=3h, 1=1.15, 2=1.2, =10m/h故F=0.222431.151.2101/2=69.1KN/公式2:模板側壓力按F=24h(h為有效壓頭),此時取最大樓層高度4.5m,F=24h=242=48KN/。取公式1、2中的小值,F=48KN/。對模板側壓力及向模內傾倒砼時產生的水平荷載、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進行組合得:F(側)=48+2=50KN/強度驗算:線荷載q=500.1=5 KN/m查表得彎矩系數Kf=0.521彈性模量按普通木材2倍計算為20000I=1/12100183=48600則柱22、箍間距S=(EtI/(4Kfq)1/3= 453mm面板抗彎強度取100 mm寬計算 抵抗矩W100182/65400mm3M/W54502/8/540023.4N/mm2167 抗彎驗算不合格,需增設對拉螺栓。沿柱中設12對拉螺栓雙向則Mmax=qcl/8=30.850.350.45=0.61 KN/mM/W=0.61106/2/5080=60167,合格驗算拉力,對拉螺栓受力0.730.85/210.8KN12.9扣件單個承載力按4KN驗算,則每個扣件受力為10.8/42.7 KN符合要求,根據計算結果,對于截面更大的柱子,對拉螺栓縱橫向間距400mm2m以上柱箍柱箍受到的側壓力:F=5023、KN/。 線荷載q=500.45=22.5 KN/m每側考慮100mm加長,計算長度L=700+200=900mm按簡支梁計算Mmax=qcl/8=22.50.70.9=1.77 KN/m柱箍抵抗矩:W25.08103M/W=1.77106/2/5080=174約等于167 抗彎驗算合格。驗算拉力22.50.715.8KN扣件單個承載力按4KN驗算,則每個扣件受力為15.8/43.94 KN符合要求,根據計算,距離柱頂2m,柱截面邊長小于等于800mm,不設對拉螺栓;邊長大于800mm,設對拉螺栓間距500mm(3).梁板模板設計梁高700 mm,梁寬350底模驗算底模自重:70.0180.324、51.20.05 KN/m鋼筋混凝土自重:250.350.71.27.35 KN/m振搗混凝土荷載:20.351.20.85小計:8.25 KN/m取底模下楞木間距為600 mm,按3跨連續梁考慮(大芯板長度為1.9m)查表得彎矩系數KM-0.177,剪力系數0.45,撓度系數0.99M= KMql2=0.1778.250.62=0.526 KN/mM/W=0.526106/(350182/6)=27.83N/mm230考慮梁的安全性和實際操作誤差,取楞木間距為450重新驗算M= KMql2=0.1778.250.452=0.296 KN/mM/W=0.296106/(350182/6)=1525、.66N/mm230安全系數高,可以。抗剪驗算:V=KVql=0.458.250.45=1.67KN剪應力:=3V/2bh=31.67103/2/350/18=0.398fv=2.8 N/mm2撓度驗算:荷載不包括振搗混凝土荷載,則q7.41KN/mf= Kfql4/(100EI)=0.997.414504/(10020000170100)0.88mm,0.88/4501/5111/400,符合要求。側模驗算:F2=250.7=17.5,F=17.51.2+41.4=26.6 KN/m2根據立擋間距:(選用500mm的條件)26.60.513.3 KN/m,乘以折減系數0.9為:11.97 K26、N/m抗彎強度驗算:仍按三等跨連續梁計算M= KMql2=0.17711.970.52=0.53 KN/mM/W=0.53106/(500182/6)=19.66N/mm230 安全系數高,可以。抗剪驗算:V=KVql=0.4511.970.5=2.69KN剪應力:=3V/2bh=32.69103/2/500/18=0.4491/400,不符合要求。改為間距450 mm,驗算f=1.07,1.07/5001/467合格小楞驗算,材料為48鋼管M=q.l(2-b/l)/8=8.250.6(2-350/600)/8=0.88 KN/mM/W=0.88106/(5080)=173N/mm21/40027、,符合要求。大楞驗算:取跨度為1.2mM=ql2/10=8.250.60.6/10=0.297 KN/mM/W=0.297106/(5080)=58.5N/mm21/400,不符合要求。取間距為1.0米重新驗算f=1.95,符合要求。立柱荷載,單根立桿受力8.2518.25 KN 支撐桿穩定系數:0.688.25103/0.68/42428.6215 符合要求。(4).樓板驗算板厚120,小橫桿間距600,大橫桿間距1200底模驗算底模自重:70.0181.20.15 KN/m2鋼筋混凝土自重:250.151.24.5 KN/m2振搗混凝土荷載:21.42.8小計:7.45 KN/m2取底模下28、楞木間距為600 mm,按3跨連續梁考慮(大芯板長度為1.9m)查表得彎矩系數KM-0.177,剪力系數0.45,撓度系數0.99M= KMql2=0.1777.450.62=0.475 KN/mM/W=0.475106/(1000182/6)=8.8N/mm230抗剪驗算:V=KVql=0.457.450.45=2.01KN剪應力:=3V/2bh=32.01103/2/1000/18=0.168fv=2.8 N/mm2撓度驗算:q7.45KN/mf= Kfql4/(100EI)=0.997.456004/(100200001000183/12)0.98mm,0.98/6001/6101/4029、0,符合要求。小楞驗算,材料為48鋼管M=q.l2/8=7.450.62/8=0.34 KN/mM/W=0.34106/(5080)=66N/mm21/400,符合要求。大楞驗算:取跨度為1.2mM=ql2/10=7.451.21.2/10=1.07 KN/mM/W=1.07106/(5080)=211N/mm21/400,符合要求。取間距為1.05米驗算f=2.4,2.4/12001/499符合要求。立柱荷載,單根立桿受力7.45110.73 KN支撐桿穩定系數:0.6810.73103/0.68/42437.2215 符合要求。 第四章 模板工程的安裝與拆除4.1. 模板的支設4.1.1樓30、板、梁模板的支設整體支架立桿間距應不大于800mm,橫桿間距小于800mm,平臺次楞方木的間距200mm。按樓板的底標高減去模板和木龍骨的高度,搭設模板的主橫楞鋼管;鋪設并校正后的次楞方木上平必須與梁側模板上口在同一水平面上;將預排版的樓板模板按圖紙位置用鋼釘固定在方木上。樓板及梁模板采用10mm厚高強度竹膠板作面板,50mm80mm方木作次楞木兼拼口木,48mm鋼管作主楞骨及整體支架。(1)搭設整體支架時,應根據梁的位置加密支架立桿;樓板立桿與梁側模主楞立桿的間距應控制在300mm左右。梁底橫楞鋼管搭設時,先在梁的兩端各搭一根鋼管橫楞,其高度為梁底設計標高減去梁底模厚度,然后在兩端橫楞的底部31、通長拉線搭設中部的橫楞。梁按其凈跨的13起拱,起拱后的橫楞沿梁長度方向應呈弧形,不得形成三角型。(2)次梁模板不入主梁模板內;主梁模板不入柱模板內;所有梁側模板必須定向配制,規定橫向為外包,縱向為被包,以防在模板安裝時出現混亂,造成亂鋸、亂補現象。在梁與梁、梁與柱的接槎處,必須使用50mm50mm的木方,將陰陽角兩側的模板固定在木方上,確保陰陽角的方正和接縫的嚴密。梁側模板安裝后,應沿施工段通長拉線,校正梁側模板的順直,并加支撐固定后再進行樓板模板的施工。梁高大于600mm時,在梁高的中部設一排穿梁對拉螺栓,間距750mm。4.1.2 柱模板的支設采用10mm厚高強度竹膠板板作面板,50mm832、0mm方木作楞木兼拼口木,模板拼接處粘貼雙面膠以防漏漿,柱腳下留出相應的清掃口,便于垃圾清掃,以48mm鋼管作為柱箍,并增加對拉螺栓拉結加固。柱采用腳手管用扣件連接作為柱箍緊固,柱高2米以下范圍內柱箍間距600,柱高2米以上范圍內柱箍間距800,在柱外側雙向對加14(外套16PVC管)對拉螺栓布置間距同柱箍。,柱邊邊長大于800mm時,柱中加設14對拉螺栓布置間距同柱箍。4.1.3墻模板的支設墻模板采用10mm厚高強度竹膠板作面板,50mm80mm方木作次楞木兼拼口木,48mm鋼管作主楞骨。在墻模的根部(距樓面200mm處),設一道定位水平拉桿(間距不超過1.5m),一端固定在模板的十字橫楞上33、,另一端固定在腳手架上。墻模下口校正后,按照上述方法在墻模板的中部設一道水平拉桿。校正過程中,應進行認真細致的自檢,確保墻模位置準確。校正單側模板后,再進行另一側模板的合模,并用穿墻對拉螺栓固定兩側模板。雙側模板加固后應反復查驗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及位置的準確性。外墻及消防水池內墻等有防水要求的墻體,在對拉螺栓的中部加焊3mm厚的鋼板止水片,尺寸為50mm50mm,內、外側根據墻截面焊接50mm長6定位筋。非有防水要求墻體對拉螺栓套16mm的硬質PVC塑料套管(兼作控制墻厚的支撐桿),墻高1/2以下設雙螺帽。所有砼墻螺栓設置的縱橫間距平均為500mm。對拉螺栓長度為:墻厚+420mm.為控制整34、體支架在混凝土側壓力作用下的位移及穩定性,在距墻第二排支架立桿處的筏基上預埋28mm鋼筋作地樁2000mm,并與支架的掃地桿固定;在支架內設剪刀撐。4.2、模板拆除4.2.1 模板拆除時間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要求,模板拆除時結構混凝土強度應滿足表3.6.1的要求。因此,各類梁、板構件的拆模時間,應按照同條件養護試塊的強度確定。4.2.2 大于8m跨度梁底模板的拆除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規范GB50204-2002的規定,梁板跨度28m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可以拆模;梁板跨度8m時,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方可拆模。4.2.3模板35、的拆除順序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柱支撐,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與砼脫離。墻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墻螺栓等附件,再拆除樓板模板,最后拆除梁底模,使模板離開墻體。樓板、梁模板拆除:應先拆梁側邊模,再拆除樓板模板,最后拆除梁4.2.4 后澆帶模板拆除為了使后澆帶模板能與其他梁板模板同時拆除,以減少模板的占用量,提高材料的周轉使用率,加快工程進度,后澆帶模板支設也采用早拆模體系。即在與后澆帶垂直方向梁的模板中,設一后拆模板(待后澆帶施工完后,再拆除)。4.3 一般要求4.3.1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鋼底座,門洞梁板模板支架立桿底部除設置底座外,還應在底座下設置50X200X3000的墊板,并根據36、腳手架搭設規范要求設置縱橫向掃地桿,掃地桿距底座上皮應小于200mm。4.3.2底座梁板模板支設前先夯實室內地面,防止模板支架下陷。4.3.3門洞模板支架立桿優先選用單根鋼桿,確需接長時,應用對接扣件對接或用不少于4個直角扣件搭接。門洞模板支架剪刀撐應縱橫向設置,且不少于兩道,支撐框架梁的立桿必須設置剪刀撐。4.3.4支架立桿應豎直設置,2m高度的垂直允許偏差為15mm。4.3.5安裝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下層樓板結構的強度,當達到能承受上層模板支撐和新澆混凝土的重量時,方可進行。否則下層樓板的支撐系統不能拆除,同時上下支柱應在同一垂線上。4.3.6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在安裝過程中37、,必須有防止傾覆的措施。4.3.7合模前必須將模板內部雜物清理干凈。4.3.8支模的拆除必須經驗算復核并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規定要求或制作同條件的拆模砼試塊經試壓合格后在拆除模板,必須嚴格控制拆模時間,拆模前必須有拆模申請并經審批。4.3.9拆除時應遵循向上后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一步一清的原則,部件拆除的順序與安裝順序相反,嚴禁上下同時作業,拆除時應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4.3.10卸料時應由作業人員將各配件逐次傳遞到地面,嚴禁拋擲。4.3.11拆除模板應用長撬杠,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4.3.12已拆除的模板,欄桿、支撐等應及時運走或妥38、善堆放,嚴防操作人員因扶空、踏空而墜落。4.3.13拆模間隙時,應將已活動的模板,拉桿支撐固定牢固,嚴防突然掉落倒塌傷人。第五章 安全注意事項5.1、施工現場技術負責人在支設、拆除和砼澆筑錢向木工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5.2、支模應按工序進行,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禁5.3、支設立柱模板和梁模板時使用馬凳操作,不準站在柱模板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更不允許利用拉桿和支撐攀登上下。5.4、支設、拆除模板時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支模底下,周圍應設圍欄或警戒標志,重要通道應設專人看管,禁人入內,并由安全員在現場監護;澆筑砼時模板下不得有木工看模。5.5、惡劣天氣時應停止模板支設的搭設與拆除;雨39、后上架作業應有防滑措施。5.6、使用木料支撐,材料應剝皮,尖頭要鋸平,不得使用腐朽,扭裂的材料,不準用彎曲大、尾徑小的雜料,層高在4m以內頂撐尾徑不小于8cm,5m以內不小于10cm,5m以上應經過設計。5.7、頂撐應從離地面50cm高設第一道水平撐,以后每增加2m增設一道。水平撐應縱橫向設置。頂撐接頭部位夾板不得小于三面,夾板不得小于5082.5cm,相鄰接頭應互相錯開。支撐底端地面應整平夯實,并加墊木,不得墊磚,調整高底的木楔要釘牢,木楔不宜墊得過高,(最好是2塊)。5.8、采用木桁架支模應嚴格檢查,發現嚴重變形,螺栓松動等應及時修復。5.9、二人抬運模板時要互相配合,協同工作。傳送模板、40、工具應用運輸工具或用繩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亂扔。不得在腳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5.10、支模中如需中間停歇,應將支撐、搭頭、柱頭封板等釘牢,防止因扶空、踏空而墜落造成事故。模板上有予留孔洞者,應在安裝后將洞口蓋好。砼板上的予留洞應在拆模后將洞口蓋好。5.12、拆除模板應經施工技術人員同意。操作時應按順序分段進行,嚴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積撬落和拉倒,停工前不得留下松動和懸掛的模板。5.13、拆除檐口,陽臺等危險部位的模板,底下應有架子、安全網或掛安全帶操作,并盡量做到模板少掉到架、安全網上,少量掉落在架、安全網上的模板應及時清理。5.14、拆模的順序應按自上而下,從里到外,先拆掉支撐的水平和斜支撐,后拆模板支撐,梁應先拆側模后拆底模,拆模人應站一側,不得站在拆模下方,幾人同時拆模應注意相互間安全距離,保證安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