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樓工程轉換層支托梁模板及支撐系統施工方案4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89093
2024-09-04
40頁
274.83KB
1、正本商住樓工程轉換層支托梁模板及支撐系統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高層建筑轉換層是承托上部各層荷載,并將其轉移到不同軸位的下層支承結構體系的一種中間結構。XX六期二、三區結構轉換層位于商住樓第五層。該轉換層層高為5.25米。支托梁截面有bh=16002200、14002000、10001500、8001500等多種,跨度4000至13200mm,樓板厚度220mm。大梁模板采用馬尾松木模,模板底板25厚直邊板;底模橫楞木bh=8080200,縱楞木bh=100120600;側模側板為膠合板18厚,豎楞木2、bh=8080400,縱向加勁桿248(3.5)雙鋼管500。支撐系統由門架式腳手架及單管鋼支柱等組成。現以最大截面bh=16002200支托梁模板支撐(支承層)系統進行設計計算。一、 荷載計算1、 模板自重(按每延米計算)(1) 底模(25厚松木)m;(2)橫楞木6m;(3)側板2m;(4)豎楞木6m;(5)縱楞木5m;(6)縱向雙鋼管重82m;mm;2、混凝土自重乘以分項系數得:砼設計荷載24m;3、鋼筋自重荷載乘以分項系數得:設計荷載1.55mm3砼含鋼量4、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乘以分系數得:設計荷載mm2施工荷載5、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乘以分項系數得:設計荷載2m 2為每m2水平荷載6、新3、澆筑砼對模板側面的壓力F1cto12V F2=cH式中:F新澆筑砼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KN/m2);c砼的重力密度(KN/m3)to新澆砼的初凝時間(h),采用to=200/(T+15) 計算(T為砼的溫度0C);V砼的澆筑速度(m/h);H砼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筑砼頂面的總高度(m);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2砼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F1與F2兩者取其最小值。c=24KN/m3,to=200/(T+15),T=300C,V=2m/h,H=1.18(m),1=1.2,224m2 F2=CH=24m2取最小值:F=28.32 KN/m2模板側面壓力乘以分項系數得設計值:1.2=33.98 KN/m4、2化為線荷載,單位KN/m2,改為KN/ m。0.8m3的運輸器具時,查表取4KN/m2。41.4=KN/m2合計:1+2+3+4+5+6+7=2.88+101.38+6.55+3.36+4.48+33.98+=KN/ m即KN/m二、 荷載組合1、荷載類別及編號表一名 稱類 別編 號模板結構自重恒載(一)新澆筑砼自重恒載(二)鋼筋自重恒載(三)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載活載(四)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活載(五)新澆筑砼時對模板側面的壓力恒載(六)傾倒砼時產生的荷載活載(七)2、荷載組合表二項次項 目荷 載 組 合計算承載力驗算剛度1梁底模及支架(一)+(二)+(三)+(五)(一)+(二)+(三)2大5、體積結構側面模板(六)+(七)(六)三、 模板結構構件驗算(附圖4、5)1、 材料及性能木材(馬尾松)強度設計值與彈性模量fc=10N/mm2(順紋抗壓)fv=1.4 N/mm2(順紋抗剪)fm=11.7 N/mm2(抗彎)E=9000 N/mm2(彈性模量)2、 底模驗算(選用25 mm板厚)1)、荷載:按表二荷載組合(一)+(二)+(三)+(五): m KN/ m鋼筋自重:=6.55 KN/ m振搗砼荷載:=4.48 KN/ m合計: KN/ m乘以折減系數:0.9,則 KN/ m2)、抗彎承載力驗算 m,按四等跨連續梁計算,查“2施工常用結構計算”中結構靜力計算表,得:彎距系數:K m=6、-0.121;剪力系數:Kv=-0.62;撓度系數:K。則:M= K mqL22=-0.49 KN. m106Nmm04910661600252MW0491061/6bh2= = =1066/bh2= mm2 N/mm2 (可)3)、抗剪強度驗算3V2bhV=K3771080000312.571032160025 N/mm2 N/mm2(可)3、 橫楞木驗算(按四等跨連續梁計算)選用截面bh80801)橫楞木上荷載按荷載組合(一)(二)(三)(五)計算q折合每根荷載:5 KN/(根)2)抗彎承載力驗算:q1=23.05 KN/(根)乘以折減系數得:q= q10.9=12.96 KN/m按結構靜7、力計算表得:彎矩系數:K剪力系數:K撓度系數:Kw則MKm.qL22106N.mmMW=106(bh2/6)106(80802/6) 2fm=11.7 N/mm2 (可)3)抗剪強度驗算VKVq3103280803V2bh剪應力: = N/mm2 N/mm2 fv N/mm2 (可)4)撓度驗算按荷載組合:(一)(二)(三)1KN/m折算每根荷載q1=110.85(根)按每米計:乘以折減系數得:0.96712.46600410091038080312則W=KwqL4/(100EI)= =0. 51mm(可)4、縱楞木驗算選用載面bh=1001201)荷載:按荷載組合(一)+(二)+(三)+(五8、)計算折合每根荷載:(根)2)抗彎承載力驗算底模橫楞木下縱楞木橫向間距為0.6米,縱向支承間距為0.6米,按四等跨連續梁計算。查“2施工常用結構計算”中的結構靜力計算表得:彎距系數Km=-0.121,剪力系數Kv=-0.620,撓度系數Kw=0.967.MWM=KmqL22=-0.9KNm=0.9106Nmm= 106/(bh2/6)=60.9106/1001202 =5.4106/144104222 (可)3)抗剪強度驗算V=K37.721032100120=3v2bhh24 2即 N/mm2fv=1.4 N/mm2 (可)4)撓度驗算:按荷載組合(一)+(二)+(三)計算q1=2.折合每根9、縱楞木q1=110.815=22.16KN/(根)W=KwqL4/100EI=0.96719.94126004/(91203107)600400W=L/400= =1.5mm (可)5、側模豎楞木驗算 選用載面bh=80801)荷載計算:按大體積結構的側模荷載組合為(六)+(七):計算荷載編號(六),新澆筑砼時對模板的側壓力為:F1=c.t0.1.F2=兩式中符號同前,取值分別為:T=300C、1=1.2、2=1.0、V=2m/h、H=1.98m200(30+15)c.t0.1.24 2m2; F2=c.H=241.98=47.52 KN/m2取兩者較小值,即F1=39.78 KN/m2乘以分10、項系數:F=F11.2=47.74 KN/m2計算荷載編號(七):傾倒砼時產生的荷載,查表取4 KN/m2。乘以分系數:41.4=5.6 KN/m2以上兩項荷載合計: KN/m2豎楞木間距為400,則線荷載為: KN/m(根)乘以折減系數0.9,則 KN/m(根)注:每根長為2m,荷載分布呈三角形,從安全考慮,以最不利荷載計算。2)抗彎強度驗算 為簡化計算,仍按四等跨連續梁計算,其Km、Kv和Kw與前述相同。M=KmqL22=-0.484KNm=484103Nmm4846103512103484103808026484103bh26MW= = = = 22 (可)3)抗剪強度驗算V=0.62q11、L=0.62160.50=4.96KN=4.96103N34.96103280803V(2bh)= 22 (可)4)撓度驗算:按荷載組合(六)計算m2 豎楞木間距為400mm,則線荷載為:KN/(根)0.96714.3262510891054096104/120.96714.3250041061009103乘以折減系數,則(根)80803124/(100EI)= = mm500400L400則W=(可)6、頂托上橫楞木驗算選用截面bh=1001401) 荷載:根據第4條縱楞木荷載組合傳至頂托橫楞木上,q=20.75KN/(根)按單跨簡支梁計算,如右圖: 2) 抗彎承載力驗算查“2施工常用結構計12、算”中的結構靜力計算表得:1414Mmax= FL= 12.51.2=3.75KN.m=3.751063.75106 1001402/63.75106 bh2 6 MW N/mm2即 N/mm2fm N/mm2 (可)3) 抗剪強度驗算q2F2反力RA=RB=q2F2剪力VA=RA VB=RB V= = =18.751032810336.2510321001403V2bh= = = =0.67 N/mm2即=0.67 N/mm2fv=1.4 N/mm2 (可)4)撓度驗算 按荷載組合(一)(二)(三)計算q1頂托橫楞木(門架)縱向間距600,按每沿米2根考慮,折合每根荷載為2根,因梁的橫向設兩13、榀門架,即2根。q=q1根根,0.9為折減系數每根長度為,則172810912489274410810014031212003489103qL348EI則Wmax = = 4mm1200400L400 Wmax = 4mmW= = 3mm(不可)將頂托橫楞木截面改用100160重新復核撓度:qL348EI172810912489409610810016031212003489103則Wmax = 1200400L400 即Wmax = 2. 43mmW= = 3mm(可)7、對拉螺栓驗算:(1)荷載設計值側模荷載組合為(六)(七):按5、側模豎楞木1)荷載計算得:q12 乘以折減系數,荷載設計14、值為:q12(2)對拉螺栓驗算查“建筑施工手冊4”表717、M14螺栓凈截面面積A105mm21)對拉螺栓的拉力:Nq1內楞間距外楞間距即N9.1KNNd=38.08KN(不可)可采取兩種辦法解決,一是改變門架縱向間距,由600改為400,但此種辦法,通道窄,不便施工操作;二是改選門架和調節架型號。現改用門架及調節型號為:門架選用MF1217,立柱外徑、壁厚,高度h0=1700、h11200,門架寬度A1200;調節架改用TF1209,寬度A1200,高度B914,見表596、表597。Afm重新調整計算一榀門架的穩定承載力設計值:Nd=式中:A2A12=608mm2SGKSQKSGKf=3015、0N/mm2m=1.5607 SGK=nh(gk1+gk3)+n1Lagkz h=ho+25=1725mm =21.725(0.1021+0.94)+11.04+0.093SQK=n1Laqk=151.88=31.13KN SGKSQKSGK則: =102=h0/i= =111.62 將上述數據代入Nd式:Afm66221608300Nd= = =4軸心力設計值N調整計算:Nnh(gk1+gk3)+n1La(gk2+1.15qk) =1.121.725(0.1021+0.94)+151.88)1.04+1()=1.13.59+159.81=1.13.59+35.89 即:NNd48.12KN 16、(可)(2)門式鋼管腳手架構造要求1) 腳手架的兩個側立面必須滿設交叉支撐;2) 門架的水平架每層設置;3) 在大梁外側立面應連續設置長剪刀撐;4) 縱橫向上、中、下各設水平加固桿;5) 立桿底部應加設寬度200mm,厚度50mm的墊木、墊板或其它剛性墊塊,每根立柱的支承面積不得小于2。6)因計算為簡化、近似計算,從安全考慮,在大梁跨中設置兩排單管鋼支柱,向兩端隔一排設一排,如附圖1、2、3所示。 五、轉換層支托梁施工支承層承載力驗算 以華景六期二、三區高層(33層)建筑五樓轉換層施工實例進行驗算。(一) 荷載組合計算(設計荷載) 1、模板荷載 合計 2.88KN/m;2、砼自重 101.3817、 KN/m;3、鋼筋自重 6.55 KN/m;4、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 3.36 KN/m;5、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 4.48 KN/m;注:15項按一、荷載計算所得。 6、支撐系統自重(1)門式架 620.5=123kg/m;(2)可調底座 62=54.0kg/m;(3)可調頂托 62=56.4kg/m;(4)交叉撐(門架平面內) 64=24.0kg/m;(5)縱橫水平加固桿 =196.18 kg/m;(6)剪刀撐(大梁兩側)=100.0 kg/m;(7)立桿基座槽鋼 。 乘以分項系數17(123545)則傳至四樓樓面梁荷載總重為:q注:不包括澆注砼時產生的側面壓力。13(二)三區A棟 軸4KL18、1913連續梁(最不利梁)驗算。13因三樓支撐系統不拆除,四樓樓面結構荷載均不互相傳遞,由柱子往下傳。由于A棟 軸五層托梁施工下傳的荷載,增加了4KL1913的荷載,現由4KL1913七天后的砼梁強度承擔,故只需驗算4KL1913框架梁本身強度。本計算的目的就是要驗算下傳部分的荷載,按原4KL1913的設計,七天內只達到設計強度的70,能否承受得了?采用反算法,即利用設計圖紙資料,如梁的截面尺寸、配筋率、砼強度等級反算出其彎矩,即抗彎強度(或荷載值)。1、 4KL1913計算簡圖(如下圖): 注:因長短跨跨度不超過20,按等跨連續梁計算。2、 驗算正截面承載力1) 判別是否屬第一類T形梁fyA19、sh0bfh0fcmfyfcmhfx= = h0 式中:設計砼強度等級C40,七天后砼強度等級可達到C30。 fcm=165kg/cm2fy=2100kg/cm2 (按級)As=72574.91=34.37 cm2 由級鋼筋725,換算為級。As2h0=80-3Asbfh0 120則= =2100165fyfcm x= h0= =所以屬第一類T形梁截面受壓區在受壓翼緣以內,這種T形梁可按梁寬為bf的矩形截面梁計算。(2)反算跨中最大彎矩(或荷載)按第一類T型梁計算AScm2砼C30 bf120cmh0xh0查s、s表,得s58MKmL2M=sbfh02 fcm1202165672112q允所以20、q12 KN/m q允=205.1 KN/m(可)(三)三區B棟KL2框架梁驗算KL2截面bh400800、L,底筋725,面筋425。有KL81、KL82(bh300700)交匯于KL2跨度的處。由于KL81、KL82在五層樓面大梁施工范圍內傳到四層樓面的荷載為q126.2 KN/m。KL81跨度L11.6m, KL82跨度L。11621、 KL81、KL82傳到KL2于處的荷載。1)KL81 =731.96 KN7222)KL82 =454.3 KN KL81、KL82作用于KL2交匯處的集中力為KL2的計算簡圖(如下圖):2、驗算C點正截面承載力(梁兩端固定支座)fyAsh0bfh0fc21、m fyfcm1)判別是否屬第一類T形梁hfx= = ho 式中:設計砼強度等級C40,七天后砼強度等級可達C30。fcm=165kg/cm2fy=2100kg/cm2 (按級)As=72574.91=34.37 cm2 由級鋼筋725,換算為級。As2h0=80-3bf=220cm22076.5 Asbfh0則= = 32100165fyfcmx= h0h所以屬第一類T形梁,可按梁寬為bf的矩形截面梁計算。2) 反算KL2在C截面處最大彎矩(或荷載)。xh0 查s、s表,得sM允=sbf h02fcm220216514233257.23kg.cm=1423.33231.3622232Fa2b22、2L3Mmax =Mc= = =MC1164.46KN.mM允1423.33KN.m (不可)為安全考慮,按簡支計算,則須在C處加支撐。3、 KL2在C處加支撐(加固)計算因MC-M允將超過部分的彎矩,換算成豎向力,并由支撐結構承擔。MLabFabLM , F= = =507.3 KN支撐結構采用工字鋼柱承受集中力F KN按軸心受壓計算,選用3號鋼20a驗算:NAn1)軸心受壓承載力: f10335.5102 2f=205 N/mm(3號鋼抗壓強度設計值)即142.9 N/mm2f=205 N/mm2 (可)NA2)軸心受壓穩定性驗算: f式中: N 軸心力 此處NF; A I20a截面面積;23、 f 3號鋼抗壓強度設計值;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L0r ,L0 構件計算長度,因立柱上下端均為鉸接, L0 L4.2m=420cmr 對x軸的廻轉半徑 420L0r = 查表得:103102NA 2 f=205N/mm2NA即 2f=205N/mm2 (可)注:在增設20a支撐作柱加固時,柱底樓地面應平整,柱底應設置不小于20030050mm木墊塊;柱上端與砼梁之間,應用木楔塞緊,起到真正傳力作用。(四)支托梁施工支承層驗算初步結論意見根據上述對華景三區A、B棟四樓樓面結構驗算,可得出以下初步結論意見:1、 A棟四樓樓面砼澆注7天后,只保留三層支撐系統,即可滿足五樓轉換層施工荷載要求,可24、拆除二層以下支撐系統。2、 B棟四樓樓面砼澆注7天后,除保留三層支撐系統外,須在轉換層施工投影范圍內的框架梁(如KL2)多梁交匯(集中力)處增設20a鋼支撐柱,并從三樓垂直支撐到一層(),其它支撐二層以下可拆除。3、 施工進度安排,以本工程為例,轉換層施工必須在250C氣候條件下7天后,四樓樓面砼強度等級達到70以上(即保證C30)才能進行。4、 轉換層施工支承層驗算,應結合具體工程,對照結構設計圖紙,選擇最不利框架梁,如井字樓蓋,按T形梁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驗算是合理、可行的。六、樓板工程與支撐系統施工方案(一) 模板工程施工1、 施工工藝:(1) 模板安裝前準備工作A、先用經緯儀將中心線及25、軸線位置放線,并以該線為起點,引出其它軸線,然后根據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內邊線和中心線;邊線和中心線要向外彈,便于校正及驗收模板位置之用;用水準儀把建筑水平標高,根據模板的實際標高要求,直接引測到模板安裝位置。B、根據設計圖紙,構件特點,進行模板設計,繪出施工大樣圖,對復雜的模板制定出安裝順序,以免出差錯。A、 C、制作好的模板按安裝順序編號,涂刷隔離劑,堆放整齊,以便查找和安裝。(2) 模板安裝A、 A、柱模板:首先在樓面上彈柱軸線及邊線,同一柱列應先彈兩端柱軸及邊線,然后拉通線彈出中間部分柱的軸線及邊線。按照邊線先把底部方盤固定好,然后再對準邊線安裝柱模。柱模側板用18厚夾板制作,豎向用826、080仿木箍緊模板,橫向用248鋼管壓住,用穿墻螺栓夾緊固定;8080仿木間距300,鋼管間距500,每邊設12穿墻螺栓拉固,間距400;柱模之間要用水平撐、剪刀撐等互相拉結固定。B、 B、大梁模板:(A)施工流程:彈線放線 支撐安裝(門式架) 頂托模楞木 縱楞木 橫楞木(擱柵) 底模 側模 豎楞木 對頂鋼筋 縱向48雙鋼管 M14對拉螺栓 安裝托木、夾木及斜撐 調整 復線校正等。(B)彈線放線:在柱子上彈出軸線,確定梁位置、水平線及標高,按設計標高調整支撐高度,然后安裝底模。(C)底模安裝:頂托橫楞木100160、間距600(按門式架間距);其上安裝縱楞木100120、間距600;縱楞木上安27、裝橫楞木8080、間距200;鋪裝底模底板25厚直邊板。(D)側模安裝:鋼筋制安完成后進行側模安裝,側模側板采用18厚夾板,按梁截面尺寸,在底板、側板上做好寬度與高度標線,側板外側釘上豎楞木8080、間距400;在側板外側的頂部釘上托木、下部釘上夾木,以固定側板;在側模內側安裝16頂撐鋼筋與梁內鋼筋點焊固定、間距同對拉螺栓;在側板豎楞外側安裝48雙鋼管及安裝M14對拉螺栓;并用蝴蝶扣件與雙鋼管扣緊,內頂鋼筋與對拉螺栓間距豎向400500、橫向400、最后側模外側釘上8080木枋斜撐、間距400、角度600(見附圖4、5)。一般框架梁與次梁模板安裝可比大梁模板施工簡化,參照普通梁模板施工。C、平28、板模板:(A)施工流程:彈線放線 支撐安裝(門式架或單肢鋼管) 頂托木安裝 縱楞木或橫楞木(擱柵) 底模鋪裝 校正找平。(B)彈線放線:先在次梁模板的兩側外側彈水平線,水平線標高應為平板底標高減去平板模板厚度及擱柵高度,然后按水平線釘上托木,托木上口與水平線相齊。(C)支撐安裝:根據測量彈線,橫楞木間距及門式架規格(或單肢鋼立管)綜合考慮布設平板支撐系統。(D)橫楞木(擱柵)安裝:靠梁模旁的擱柵先擺上等分擱柵間距,然后擺中間部分的擱柵。擱柵兩端擱置在頂托木上,擱柵斷面8080木枋、間距300400。(E)、鋪釘平板模板:一般用厚2025的木板拼成,或采用18厚夾板(楞木或擱柵間距根據板厚調整)29、,鋪設在橫楞木(擱柵)上。(3)模板拆除期限A、不承重的側面模板,應在砼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損壞,方可拆除。B、承重的模板應在砼強度達到下列強度以后,始能拆除(按設計強度等級的百分率計):板與拱:跨度為2m及小于2m 50跨度為大于2m至8m 75梁:跨度為8m及小于8m 75承重結構(跨度大于8m)100懸臂板和懸臂梁:跨度在2m及小于2m 75跨度在2m以上 100C、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結構,應在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才允許承受全部計算荷載。施工中不得超載使用,嚴禁堆放過量材料,當受施工荷載大于設計荷載時,必須經過核算加設臨時支撐。2、 模板施工要點及注意事項:(1) 本工30、程模板,底板采用25mm直邊板,側板為18mm夾板,縱橫楞木為8080(mm)、100120(mm)、100160(mm),在施工過程中不得使用有明顯缺陷、破爛木(夾)板和木枋,以確保模板工程質量及安全。(2) 模板要保證結構和構件形狀尺寸及相應位置的正確性,以及滿足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要求,防止出現爆模或坍模質量事故。(3) 當梁板跨度等于或大于4m時,模板應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全跨長度的千分之一至三。(4) 模板構造合理、裝拆方便(關鍵部位要釘牢,但次要部位可少釘釘子);模板要涂刷隔離劑,使其能多次周轉使用,模板接縫嚴密,不得漏漿。(5) 挑檐模板必須撐牢拉緊,防止向外傾覆31、,確保施工安全。(6) 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應控制在現行砼結構施工驗收規范之內。(二) 支撐系統施工1、 施工前準備(1) 根據施工圖紙,結構構件特點及模板構造,選擇支撐結構類型、規格尺寸,并對支撐結構進行驗算。(2) 結合模板工程彈線放線,將支撐結構布設位置大致在現場定出,并做標記、標線。(3) 支撐結構材料準備、數量統計,備足配件,分類堆放,以便取用。對進場腳手架桿配件進行嚴格檢查,禁止使用不合格產品。(4) 支撐結構基底處理,如支撐結構設在地基土上,還須對地基承載力進行驗算;本工程支撐結構架設在樓面上,應準備好寬度200mm、厚度50mm的墊木、墊塊或其他剛性墊塊。2、 支撐結構(腳手架)32、塔設(1) 門式腳手架搭設A、搭設程序:(A)施工放線、鋪墊板、設置底座或標定門架位置;(B)滿堂腳手架從一個角部開始并向兩邊延伸塔設,“一”字形腳手架從一端開始并向另一端搭設;(C)按定位依次豎起門架(或立桿),將門架(立桿)與縱、橫向掃地桿連結固定,然后裝設第1 步的縱向和橫向水平桿,隨校正門架(立桿)垂直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向上搭設;(D)安裝交叉撐、剪刀撐或斜桿等整體接結件,并隨搭升的架子一起及時設置。B、大梁模門式腳手架搭設:(A) 門架垂直于大梁軸線疊合布置,沿梁縱軸線間距600,四榀門架呈“一”字形、橫向疊合600,從一端開始向另一端搭設(如附圖1、2)。(B) 門架選用MF33、1217、立柱壁厚)、高度1700、寬度1200;調節架選用TF1209、寬度1200、高度914;門架頂部安裝可調托座,下部安裝可調底座。門座高度可由上、下托座調節高度。(C)門架搭設構造要求(見四(2)條第17頁和附圖3)。C、平板模門式腳手架搭設:(A) 樓板的支撐可按滿堂(門式)腳手架布置,可從一個板角部開始向兩邊延伸,也可從板的一邊開始向另一邊延伸搭設。門架平面平行方向間距600、1200、1800,每隔1800兩側安裝交叉支撐;垂直門架方向之間要留出400600寬通道。(B)門架之間連接構造,門架兩側要設置交叉支撐,門架頂部設置水平架(也可隔層設置);門架全高至少有兩道雙向水平桿拉34、結,水平桿的步距(上下平桿間距)不宜大于1500。本工程水平桿上、中、下設置三道。底部水平桿距樓地面小于300。門架周邊設置連續長剪刀撐,中間部分視面積大小,可間隔設置長剪刀撐。(2)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搭設A、 A、搭設程序(A)施工放線、鋪墊塊,設置底座或標定鋼管支撐架立柱位置;(B) 滿堂腳手架從一個角部開始并向兩邊延伸搭設;“一”字形腳手架從一端開始并向另一端搭設;(C) 按定位依次豎起立桿,將立桿與縱橫向掃地桿連接固定,然后裝設第1步(步距1500mm)的縱向和橫向水平桿,隨校正立桿垂直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向上搭設;對梁、板模支撐腳手架可一桿到頂(鋼管長度規格6m、9m和12m),上35、部安裝可調頂托,下部安裝可調底座;(D)安裝長剪刀撐或斜桿等整體拉結件,使整體形成穩定構架。B、大梁模鋼管腳手架搭設(A)本工程大梁模板支撐架采用門式架按計算布設,單肢鋼管支撐作為補充加固件布設。(C) 大梁單肢鋼管選用48(壁厚),梁跨中設置兩排,向兩端隔一排設一排(排距600指門架縱向間距,見附圖1、2);單肢鋼管立桿設于兩排門架之間,跨中間距亦為600,向兩端延伸為1200;每排單肢鋼管3肢、橫向間距為600,與門架間距相對應。(C)單肢鋼管支撐與門式架間距相對立,構架上、中、下縱橫向布設水平拉結桿共用;構架沿梁縱向兩外側設置長剪刀撐,間距67排;大梁縱向構架中間宜設置大交叉斜桿,形成整36、體穩定構架。B、 C、平板模鋼管滿堂腳手架搭設(A)樓板模板單肢鋼管滿堂支撐布置,根據上部模板和樓板自重及其上部施工荷載,經計算確定,計算以每根立柱受荷面積為計算單元進行參見“高支模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002年上半年已發。(B)滿堂腳手架立桿間距,一般為800800、10001000、12001200、15001500等;每步高,須設置縱模向水平桿,高支模為上、中、下設三道;滿堂腳手架也需設置一定數量的剪刀撐或斜桿,以使架子整體穩定不出現變形。(3)支承層加固安裝支承層加固是指上層模板、結構及施工荷載較大,超過已完成的樓面結構設計荷載或下層結構澆注砼強度未達到設計強度時,在下層樓面結構37、底下增設臨時支撐的加固措施而言。a) 加固方法,對梁來就,可用單肢鋼管組合加固,也可用型鋼加固,對樓板可用單肢鋼管加密原支撐系統或新增設單肢鋼管加固。b) 本工程是五層轉換層大梁施工,對四層以下樓面結構框架梁交叉處(五層轉換大梁施工荷載投影范圍內),采用I20a型鋼作支撐支柱加固(見本計算之第21頁附圖)。c) 鋼支柱軸線必須對準兩梁(或多梁)軸線交匯點處,從三樓垂直支撐到一層(0.00)并應上下三層支柱軸線對齊。d) 支柱柱底樓面應平整,柱底與樓面之間應設置不小于20030050木墊塊;柱上端與砼梁之間,應設木楔塞緊,使其真正起到傳力作用。3、 支撐(腳手架)的拆除規定(1) 腳手架的拆除作38、業應按確定的拆除程序進行;(2) 連墻件應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桿件都拆除后才能拆除;(3) 凡已松開連接的桿配件應及時拆除運走;(4) 拆下的桿配件應以安全的方式運出和吊下,嚴禁向下拋擲;(5) 拆除過程,應作好配合、協調工作,禁止單人進行拆除較重桿件等危險性的作業。4、 支撐(腳手架)施工要點及注意事項(1) 支撐(腳手架)樓地面應平整,鋼立柱底部應設置底座和墊板(或墊木)。墊板(木)厚度不小于50mm。(2) 門式鋼管腳手架的兩個側面均應滿設交叉支撐,水平架只少隔層設置。(3) 剪刀撐水平投影寬度應不小于2跨或4m和不大于4跨或8m,斜桿(4) 禁止不同材料和連接方式的腳手架桿配件混用。(39、5) 腳手架立桿中心線上下應對齊,立桿垂直度偏差應小于1300,水平桿的水平偏差應1250,且全架長的水平偏差值不大于50mm。(6) 支撐(腳手架)安裝與拆除,必須遵守前述各項規定程序。(三) 安全施工保證措施1、 建立安全保證體系,工地安全領導小組由質安組長兼職和專職人員參加,負責轉換層(高支模)安全生產工作。2、 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管理的有關制定,開展安全標準化班組活動,努力做到施工全過程的安全管理。3、 對進場職工進行施工前的安全生產教育工作,提高安全意識。4、 現場張貼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管理制度,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或警告牌。5、 機具及材料的堆放符合施工總平面布置要求,消防器材應配備齊全40、,安放位置適當,滅火器應定期檢查,及時更換藥品。6、 模板工程或支撐(腳手架)搭設安裝,經分公司質安組檢查合格后,向質安部申報驗收,分段、整體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下一道工序。7、 分公司質安組應重視對轉換層(高支模)施工的監督管理,監督施工技術方案的實施和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書面通知施工班組限期整改,復檢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8、 砼澆筑時,質安組長和木工、架子工班長,應經常巡視檢查觀察模板和其支撐系統的變形情況,發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暫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員,待排除險情并經質安組長同意后方可復工,澆筑樓面結構砼時,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施工場內。9、 為保證支撐系統安全,混凝土澆筑時應特別注意澆筑方向和順序,應事先繪制砼澆注平面圖,按澆筑順序和方向施工。10、 工人在架上作業中,應注意自我安全保護和他人的安全,避免發生碰撞、閃失和落物。同時遵守其他安全文明施工規定和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