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還建住宅模板工程設計選型計算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89170
2024-09-04
22頁
1.77MB
1、城中村改造還建住宅模板工程設計選型、計算、施 工 方 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工程概況31、工程基本概況32、建筑部分3二、施工準備3三、模板的設計41、設計依據42、模板的設計選型4(1)框架柱模板4(2)地下室剪力墻模5(3)現澆樓板板模板6(4)框架梁模板7(5) 樓梯踏步模板設計73、模板計算8(一)、柱模板驗算8(二)、梁模板驗算9(三)、剪力墻模板驗算11(四)、現澆樓板模板驗算11四、模板的施工141、模板安裝前的準備工作142、模板施工程序15(1)、柱模板施工程序:152、(2)、梁、板模板施工程序:153、模板支設15五、技術質量保證措施17六、模板的拆除191、拆模條件192、拆模注意事項19七、安全文明注意事項20 一、工程概況1、工程基本概況工程名稱:xx村“城中村”改造H1地塊還建住宅7#樓建筑面積: 10696.32m2結構類型:剪力墻結構建設地點:2、建筑部分本工程為一類高層建筑(地下一層,地上31層),高層建筑分類為,一類。總建筑面積為10696.32m2。一至三十一層裙樓為民用住宅樓。建筑高度,室內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21.35。室內外高差450mm。建筑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地上三十一層,耐火等級為一級;地下一層,3、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烈度為六度,地下室防水等級為二級,地下室防水抗滲等級為P6。二、施工準備1、材料準備根據本項目施工組織總體設計,以各施工區單獨安排施工力量為準,結合施工進度及滿足結構安全為原則,各施工區域各施工班組單獨安排施工進場材料。2、機械設備序號機械名稱機械型號機械數量單位1木工下料機Y100L2-46臺2木工壓刨機MB103A6臺3電動套絲機QT4-B3臺4臺鉆ZX206臺5沖擊鉆ZH-196臺6電錘Q266臺7電焊機BX-250A6臺3、技術準備、要熟悉圖紙,了解掌握模板的施工工藝,按圖紙和項目經理部署的進度計劃合理安排材料、機具、人員進場施工。、按施工方案和技術規程對操作者進行4、技術安全交底并下達具有可操作性、可實施的技術交底書。、認真做好材料進場的驗收工作,復查材料質量證明書,為材料進場作好準備工作。、做好模板施工的技術資料和施工過程中的檢驗記錄,并及時收集和整理上述資料,以保證技術資料的及時、完整。三、模板的設計1、設計依據、本工程結構、建筑施工圖。、按質量要求進行模板設計,在模板滿足強度和剛度要求前提下,盡可能提高表面光潔度,陰陽角順直。、盡可能采用定型模板,減少拼縫。、模板設計中有的支撐采用活撐前沿鋼管架。2、模板的設計選型(1)框架柱模板本工程矩形柱采用多層板配制模板,為防止砼澆筑時模板產生膨脹變形,用50100mm的木枋作豎向枋,當柱寬500mm時采用雙鋼5、管與柱外對拉螺桿,形成鋼管箍進行加固,木枋每隔200設一道,雙向短鋼管用對拉螺桿連接每隔400mm500高設置一道,當柱寬500mm時,采用60100mm的木枋,通過14對拉螺桿在柱外連結,形成柱模外箍。支撐體系采用48鋼管斜撐設置三道。柱箍為483.5雙鋼管柱箍,最底一道距地面180mm,向上間距400mm。支撐體系采用48鋼管設置二道斜撐。柱箍為10#定型槽鋼柱箍或483.5雙鋼管加固,各方間距400設置對拉螺栓。柱模板加固示意圖(2)地下室剪力墻模剪力墻模板采用18厚多層板,50100的木方為次龍骨,雙鋼管作主龍骨(支撐背楞),采用M14500500的穿墻對拉螺栓對拉,根據墻體平面分塊定6、做。墻中對拉螺栓需加焊8080mm止水片,見示意圖。 墻模板平面示意圖剪力墻模板支設示意圖(3)現澆樓板板模板模板采用18厚的多層板,支撐系統采用48鋼管滿堂腳手架,縱橫間距因地下室樓板厚度選用支撐立桿間距1000mm,48鋼管作為主龍骨,50100木方300作為次龍骨,上部鋪設18厚的多層板,用釘子釘牢。樓板模板支設如上圖所示:(4)框架梁模板 采用18厚多層模板,50100木帶配制成梁幫梁底模板,規格尺寸要精確,加固梁幫采用雙鋼管,M12對拉螺栓,梁上口用鋼筋支撐以保證梁上口寬度。梁下部支撐采用48鋼管,扣件連接,設水平拉桿和斜拉桿。做法見梁模板圖:梁模版支撐示意圖(5) 樓梯踏步模板設計7、樓梯模板底模采用多層板、木龍骨,踏步側模采用木板配制。按照樓梯的寬度、高度和長度,踏步的步數來配制(見樓梯支模圖)。樓梯模板支撐示意圖3、模板計算(一)、柱模板驗算本工程柱子以柱截面900900mm(最大截面)為模板設計受力依據,下面就按柱截面900900,高度3700mm來驗算柱子支承體系。18mm厚多層板其抗彎強度fm為20N/mm2,彈性模量6500N/mm2,砼自重25KN/m3,坍落度120-150,采用泵送澆筑速度5m/h,砼溫度22,采用插入式振動機,砼初凝時間考慮4小時。柱模板收到的砼側壓力為ct0121/2 c 混凝土自重25KN/m3 t0 混凝土初凝時間約4h 11.0 8、2 混凝土澆筑速度2m/hF=CH H則 ct0121/225412 =35.77 KN/m2 F=CH =25取二式中最小值,F=35.77 KN/m2作為計算值,并考慮振動荷載4KN/m2,則總側壓力為F=35.77+4=39.77 KN/m2柱箍間距s計算根據模板加木方背楞的平均厚度為38(取保證值35),假設每塊拼板寬100,則側壓力線布荷載:0.1=3.977 KN/m,又兩跨連續梁的撓度系數Kf=0.521,則 Et木材彈性模量(9-12)103N/3 S= I 柱模截面慣性矩1/12bh3(4)KfQ 側壓力線荷載,如模板每塊拼板寬100,則q= S= =729.35 據計算選用9、柱箍間距 600 s,滿足要求。柱箍采用48“山”形卡箍固定,因此不再進行柱箍截面計算,但應該對對拉螺桿進行設計。0.6=23.862 KN/m。根據柱截面,假定設置二根拉桿,每根受到的拉力為N=1/2ql=1/20.9=10.74KN。螺栓需要截面積 A0=N/F=10740/210 (一級鋼筋抗拉設計值210 N/2) =51.142選用14對拉螺栓 A0= 51.142 滿足要求。其他棟號的框架柱截面遠比15#樓900900截面小,柱模板方案參照以上做法;考慮柱截面情況,都小于600600的框架柱截面,固滿足要求。(二)、梁模板驗算地下室框架梁以截面尺寸400800mm,(截面最大)為模10、板設計依據,其余框架梁模板參照該梁進行模板設計,梁底離地3770mm,梁模采用18mm厚多板,模板底枋楞采用50100方木,間距200,側模立檔間距400,支撐483.5鋼管,每定撐間距500mm,立桿中間設水平支撐,梁支撐沿梁方向立桿間距800,梁跨度方向立桿間距1200,梁底中加1根鋼管支撐,間距1500。其它個棟號框架梁參照本模板設計施工,不再另行模板計算。底模驗算底模自重 4砼自重 250.95=9.50 KN/m1.2=0.456 KN/m振搗砼荷載 21.2=0.96 KN/m合計 q=10.95 KN/m乘以折減系數 q=q10.9=9.855 KN/m驗算底板厚度:(q1/b111、)103) =16.863(q1/b1)3103) =18.65取二者最大者18.65,本工程模板設計18加木方背楞平均厚度45,滿足厚度要求。側模板驗算:側壓力計算ct01225412=35.77 KN/m2F=CH =25KN/m2 KN/m2。按強度要求計算(0.95-0.25)=16.625 KN/mMmax=1/10ql2=1/100.52=0.415 KN/m106/13=319233選用梁側模的尺寸18700截面抵抗距 W=1/6700182=378003Wn,滿足強度要求。綜上計算本模板設計方案的模板體系是安全可行的。(三)、剪力墻模板驗算墻后350mm,采用18mm多層板加木12、方背楞模板體系,則ct01225412=35.77 KN/m2F=CH =255.4=135KN/m2(砼澆筑下料高度不大于)取較小者,F=35.77 KN/m2作為計算值,并考慮振動荷載4KN/m2,則總則壓力F= 35.77+4=39.77 KN/m2 KN/m 按強度要求雙鋼管內楞的間距:54(1000/39.77)=1259mm按剛度要求雙鋼管內楞的間距:543(1000/39.77)=1055mm取二者中的最小值l=1055mm,本設計用500mm,滿足要求。該方案中模板側壓力于與以上框架柱模板設計驗算大小一致,因此在剪力墻模板設計中的對拉螺栓同樣采用14鋼筋,并焊接止水片,做成止水13、穿墻螺栓。(四)、現澆樓板模板驗算1、人防地下室頂板,板厚250mm,層高4570mm,支撐立桿間距850步距1500,鋼管按483考慮。荷載計算:參照荷載規范確定材料荷載如下:模板180N/m225103=6250N/m2施工荷載:2500N/m2總荷載F=(180+6250) +2500=10094N/m2其中恒荷載標準值:(180+6250) 0.9=6944N/m2取1m板帶,施工荷載為均布荷載:q1=10094 N/m施工荷載為集中荷時:q2=6944 N/mF=25000.9=3150 N/m2施工荷載為均布荷載時:M1=q1l2/8=10094530Nm施工荷載為集中荷載時:M214、=q2l2/8+Pl/4=69440.42/8+31500.4/4=NmM2 M1 ,用M2值進行驗算。背楞(方木)驗算:1)強度驗算q=0.4= KN/m=2.42 N/mmM=qL2/8=2.4211802/8=4.35105 Nmm 105/(501002/6)=/mm2 方木允許應力=15 N/mm2,故強度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撓度驗算只采用恒荷載的標準值q=0.4=1.16 KN/m=5qL4/384EI=51.1611804/38410000(501003/12)=mm允許撓度=L/500=900/500= 滿足要求。主楞驗算:1)強度驗算主楞為483鋼管 P=6.041180=15、2899NM=PL/4+Pa(其中a=180)=28991180/4+2899180=106 Nmm=M/W=106/1.22105=N/mm2允許應力=215 N/mm2,故強度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只考慮恒載的標準荷載:P=28140.41.2= KN=1389N1=PL3/48EI =138911803/4811055.47106=0.09 mm2=Pa(3L2-4a2)/24EI=1389180(31180241802)/2411055.47106 =0.10mm=1+0.10=0.19 mm =L/500=1180/500=撓度滿足要求。碗扣架立桿驗算:S=1.01.0=1.00m216、N=1.00=6.04 N=N/A=/489=N/mm2 =215N/mm2架子管橫截面面積為489mm2,強度滿足要求。根據現澆板鋼管支撐搭設情況,鋼管支撐立桿間距1000mm,48鋼管選用壁厚,鋼管立桿與可調支撐采用對接連接,橫桿歩距不大于1800mm m2,即單根立桿承受1 m2荷載, F=10.094 KN N=29.20KN,立桿間距滿足要求。2、其他各層及標準層現澆板厚度為110mm-130mm,按照板厚130mm進行受力計算:參照荷載規范確定材料荷載如下:模板180N/m225103=3250N/m2施工荷載:2500N/m2總荷載F=(180+3250) +2500m2其中恒荷17、載標準值:(180+3250) 0.9=m2取1m板帶,施工荷載為均布荷載:q1=854.4 N/m施工荷載為集中荷時:q2=3704.4 N/mF=25000.9=3150 N/m2施工荷載為均布荷載時:M1=q1l2/8=359.85 Nm施工荷載為集中荷載時:M2=q2l2/8+Pl/4=0.42/8+31500.4/4=509.48 NmM2 M1 ,用M2值進行驗算。木方背楞強度及撓度驗算同以上,不再詳述。根據現澆板鋼管支撐搭設情況,鋼管支撐立桿間距1500mm,48鋼管選用壁厚,鋼管立桿與可調支撐采用對接連接,橫桿歩距不大于1800mm m2,即單根立桿承受 m2荷載,2.25=118、5.41KN2, 8758100梁、拱8758100懸壁構件27521002、拆模注意事項A、模板拆除的一般要點1)、側模拆除:在混凝土強度難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后,方可拆除。2)、底模及冬季施工模板的拆除,必須執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的有關條款。作業班組必須申請技術科批準后方可拆除。3)、拆模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側向支撐,后拆豎向支撐等原則。4)、模板工程作業組織,應遵循支模與拆模統由一個作業班組進行作業。其好處是:同一班組進行作業,支模就考慮拆模的方便與安全,拆模時,人員熟知情況,易找19、拆模關鍵點位,對拆模進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護都有利。B、模板拆除工藝1)、工藝流程填寫拆模申請單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桿和剪刀撐拆除梁連接件及側模板分段分片拆除樓板模板、鋼(木)楞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撐系統2)、拆模施工要點(1)、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桿和剪刀撐,以便作業,然后拆除梁與樓板的連接角模及梁側模板,以使兩相鄰模板斷連。(2)、下調支柱頂翼托螺桿后,用鋼釬輕輕撬動竹膠板,或木錘輕擊,拆下第一塊,然后逐塊逐段拆除。每塊竹膠板拆下時,人工傳遞托放于地上。七、安全文明注意事項1、進入現場的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接受三級教育、經考試合格辦理資格證,方可上崗操作。2、所有作業人員必須參加施工現場周一20、安全活動和施工現場統一組織的安全教育活動。3、作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勞動保護規定,正確佩帶和使用個人防護用品。4、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技術交底和班長班組前講話要求。5、交叉作業時,要有可靠的防護措施,不得傷害他人,也避免被他人傷害。6、任何作業人員不得擅自拆動施工現場的腳手架、防護設施、安全標志和警告牌,如必須拆動時須經施工負責人允許后方可。7、作業人員不得隨意拋撒施工垃圾和排放污水等人為造成環境的污染。8、作業人員除必須執行作業時間限制以外,在作業過程中應自覺減少和消除噪音。9、作業人員要支持文明施工,個人行為要適應CI形象管理要求。10、拆除樓板頂時應一邊支撐一邊拆模板,禁止一次性拆完支21、撐。11、登高作業時,各種配件應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嚴禁放在模板或腳手架上,各種工具應系在操作人員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掉落。12、裝拆模板時,上下要有人接應,隨拆隨運,并應把活動的部件固定牢靠,嚴禁堆放在腳手板上和拋擲。13、裝拆施工時,除操作人員外,下面不得站人。高處作業時,操作人員要帶安全帶。14、圓盤鋸必須有護罩,分料尺柄有靠山。操作前應檢查鋸片是否上緊,鋸盤有無裂口。15、操作者應站在鋸片一側,手背不得跨越鋸片。16、接料應出鋸片15cm,不得用手硬拉。17、小于20cm的短料不得上鋸,應使用推棍。18、超過鋸片半徑的木料,禁止上鋸,截料應設截具。19、手持電動鋸時應按料厚調整鋸22、切深度,禁止架在腳上鋸切。20、按鋸片齒數劃分鋸切與截料的功能,不得混用。21、鋸片護罩必須完好,鋸片邊續斷齒三個以上不得使用。22、平刨必須設置刨口保護裝置或采用機械自動送料。23、多用木工機械使用時只準使用其中一種功能,并將其他功能的傳動皮帶拆除。24、現場嚴禁吸煙。25、大模板存放時應當滿足自穩角的要求(傾角850)。兩塊大模板應當采取板面對板面的存放方法。長期存放時,應將模板聯成整體。26、模板起吊前,應檢查吊裝用繩索、卡具及每塊模板上的吊環是否完整有效,并應先拆除一切臨時支撐,經檢查無誤后方可起吊。模板起吊前應將吊車位置調整適當,做到穩起穩落,就位準確,禁止用人力搬動模板。嚴防模板大幅度擺動或碰倒其他模板。27、施工中,必須搭設安全網和防護網,防護網應隨墻體逐上升,并高出作業面1米以上。安全網可固定在二層搭設。28、模板的存放場地必須平整夯實,堆放模板處嚴禁坐人或逗留。29、當風力為5級時,僅允許吊裝1-2層模板和構件。當風力超過5級時,應停止吊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