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混結構六層住宅樓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3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89934
2024-09-04
39頁
149KB
1、磚混結構六層住宅樓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第一章工程概況工 程 概 況工程名稱:xx11#、13#綜合樓 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工程地址:建筑面積:11#樓 5066 M2 工程造價: 萬元 13#樓 5305 M2 工程造價: 萬元結構類型:磚混結構 層數:六層,坡屋面開工日期:計劃竣工日期:項目經理:技術負責:安 全 員:施 工 員:瓦工班長:鋼筋班長:木工班長:水電班長:架子班長:第二章安全文明領導組織機構安全文明領導組織機構網絡圖公司分管經理 xxxx2、安全設備處xx項目經理xx技術負責人xx 施 工 員xx安 全 員xx技 術 員xx木工工長浦玉江瓦工工長浦 通鋼筋工長文作法水電工長阮 剛架子工長婁爾清門前三包胡先華第三章安全文明施工 目標 安全文明施工目標1、 不發生重傷以上工傷事故; 2、 因工負傷頻率年低于18%,月低于1; 3、 不發生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02000元的機械設備、火災、爆炸等事故,杜絕觸電事故 ;4、 安全崗位、特殊工種作業及三及教育面均達到100%;5、 本工程擬創合肥市安全文明“示范工地”; 6、 安全檢查合格率: (1)、項目部自檢合格優良率為85%; (2)、 公司自檢合格優良率為80% ;(3)、 市站自3、檢合格優良率為75%; 第四章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一、 基坑支護方案本工程由于承臺和基礎梁的土方開挖深度離自然地面約2.2M,因此按常規放坡開挖的方式進行施工。1、按圖紙設計要求釘好龍門樁,扎好龍門桿(基本水平)定軸線放工作面和按1:0.33系數定好開挖線。采用人工開挖,開挖應自上而下進行不得從下而掏土。如有地下水應在基礎線以外挖集水井排水,防土塌方。2、基坑支護。對于上面松散的雜填土應采取基坑支護措施,具體做法是采用5CM木板沿坑槽壁隔50CM一道,對于坑槽壁薄弱處應密布然后用10CM5CM方木做頂撐加壓頂緊。并隨時觀察加固。3、臨邊防護:挖出的土嚴禁堆在坑槽邊,離坑槽邊不小于1M,周圍用圍護4、欄桿連續設置。并懸掛警示牌,并根據施工需要坑槽上口搭設跳板設置專用通道。二、磚混模板安裝拆除方案和設計計算書為了保證工程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需要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澆砼的自重和側壓力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因此需要對模進行設計計算。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六層磚混結構,建筑面積為 M2,南北長 M,東西長 M,最大層高為2.8M,合同工期為240天。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耐火等級為二級。采用自拌砼澆筑,坍落度控制在5CM8CM之間,木模木支撐支設。二、施工準備 1、材料:50MM厚松板刨光,50100松方,18厚多層板,5、小頭直徑不小于80MM的松木支撐,鐵釘等材料。2、作業條件,柱鋼筋綁扎完畢,驗收合格并做好隱蔽驗收記錄。三、操作工藝1、框架梁模板采用50MM厚松木刨光作梁底板,杉木支撐,50100松木模擔,間距830MM;側模為18MM厚多層板,50100立檔間距為300,50100背方,縱橫交錯。木斜撐。支撐加一道掃地拉桿和兩道中間水平拉桿。每道梁下,加連續剪刀撐,與地面成4560角。2、現澆板采用,50100松方作為主次龍骨支設,上鋪18MM厚多層板,主龍骨間距80CM,次龍骨間距50CM,支撐間距80CM,下墊木板和大頭楔,并設縱橫方向兩道水平拉桿。加一道掃地拉桿。每間現澆面下中部做“十”字型剪刀撐各6、一道。四、施工驗算:針對以上工藝,進行復核驗算。(一)板模支撐抗壓和穩定性計算頂層最大層高為3M,根據擬定的施工工藝,及采用自拌砼堆積厚平均按20CM計;1、荷載計算(1) P靜=0.20.80.8(2500+1100)9.8=4.52KN(2) P動=1/2P靜=2.26KN所以荷載P=1.2P靜+1.3P動=1.24.52+1.32.26=8.36KN2、采用TC11級杉木作支撐,根據木結構設計規范可知,抗彎強度設計值fv=11N/mm2順紋抗壓強度fc=10N/mm2彈性模量E為900Mpa允許長細比為200。1) 支撐長度設計計算。多層板厚18MM次龍骨高100MM砼板厚100MM主龍7、骨高100MM,所以長度L=h層高-0.018-0.1-0.2=3-0.32=2.68M。又因為支撐兩端相當于鉸支所以計算長度Lo=L=2.68M。2) 支撐直徑取dmin=8cm其計算直徑d=dmin+Lo/20.9%=80+2680/20.9%=9.21cm3) 計算回轉半徑I43.149.2124d2其計算截面積Ao= = =66.59cm2643149.21464d2截面慣性矩:I= = =353.01cm42680L066.59353.01AI所以I= = =2.3cm23i4)計算長細比:= = =116.57=2005)計算值;因為918.36103N116.57230002308、00 所以= = =0.220.2266.59102Ao6)穩定性驗算 = =5.71kfc=1.310=13N/mm28.3103N穩定性滿足施工要求。梁模板和支撐系統計算書本工程最大梁高為0.75M,長7.8M,寬0.25MM。離樓面3.15M。模板底楞木和頂撐間距為0.83M,側模采用18MM厚多層板,立檔間距為400,頂撐矩形梁模、頂撐構造見圖示。木材選用東北落葉松,fc=10n/mm2 fv=1.4N/mm2fm=13N/mm2。1、底板計算(1)抗彎強度驗算計算底模承受的荷載,梁的底模設計要考慮四部分荷載;模板自重、新澆混凝土的重量、鋼筋重量及振搗砼產生的荷載,均乘以項系數1.2,9、底模為5cm厚松板。底模板自重 1.250.050.25=0.06KN/M混凝土荷重 1.2250.20.6=3.6KN/M鋼筋荷重 1.21.00.20.6=0.144KN/M振搗混凝土荷載 1.220.2=0.48KN/M q1=4.28KN/M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設計荷載值要乘以=0.9的折減系數q=0.9q1=0.94.28=3.85KN/M(2)驗算底模杭彎承載力底模下面楞木間距為0.83M,底模的計算簡圖如圖所示,是一個等跨的多跨連續梁,因為模板長度有限,一般可按四等跨連續梁計算,查靜力計算表得:Mmax=-0.12qL2=-0.1213.850.832=-0.10、32KN/m按下列公式驗算:Mmax/WnkfmMmax/Wn=(0.32105)/(200/6502)=0.3840.297N/mm2滿足要求 (4)撓度驗算驗算撓度時,采用荷載標準值,且不考慮振搗混凝土的荷載。所以,q=0.05+3+0.12=3.17KN/mWa=0.967(qL4/100EI) =0.967(3.178304)/(10091031/12200503) =0.8mm允許撓度為L/400=830/400=2.0750.8mm滿足要求。2、側模板計算(1)側壓力計算,梁的側模強度計算,要考慮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及新澆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壓力,并乘以分項系數1.2。采用內部振搗11、器時,新澆筑的普通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F=0.22to12V1/2和F=25H計算,并取二式中的較小值。F=0.2224200/(5+15)11.22=90KN/m2即:F=25H=250.6=15KN/M2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側壓力4KN/m2總側壓力q1=1.215+1.24=22.8KN/m2,選側模18MM厚,因為立檔間距為40CM,所以側模為跨度0.4M的多跨等跨度連續板。化為線荷載q=0.30.9q1=0.40.922.8=8.21KN/m (2)驗算抗彎強度按四跨連續梁查表得Mmax=0.12q12=-0.1218.210.42=-0.159 Mmax/Wh=(1591012、3)/(400/6182)=7.4N/mm2 kfm=1.313=16.97.4N/mm2滿足要求。 (3)驗算抗剪強度Vmax=0.62q1=0.628.210.4=2.04KNmax=3v/2bh=32.04103/240018=0.43N/mm2Kfv=1.31.4=1.82N/mm20.43N/mm2滿足要求。 (4)驗算撓度Q1=0.4(15+4)=7.6KN/mWA=0.967(q14/100EI)=0.967(7.64004)/(1009103)(40018312) =0.9mm=400/400=10.9(mm)滿足要求。3、頂撐計算假設頂撐為原木,小頭直徑為80mm,間距0.813、3m,在3m高度的中間縱橫各設一道水平支撐。所以:Lo=2.4/2=1.2m=1200mmi=80/ 12=23.1mm=Lo/i=1200/23.1=5159 (1)強度驗算已知:N=3.850.83=3.2KNN/An=3200/(4023.14)=3200/5024=0.64N/mm2kfc=1.310=13N/mm2滿足要求。 (2)穩定性驗算因為=51.9591,=1/1+(/5)2=1/1+(51.95/65)2=0.56N/Ao=3200/0.565024=1.14N/mm2kfc=13N/mm2滿足要求。在木模板支撐系統的支設過程中,為了提高支撐的剛度和穩定性,不至于受施工荷載14、的影響而發生傾斜現象,在模板支撐高度校正完畢后,支撐應在離地面20處用掃腳拉縱橫交叉連接,中間高度應加設兩道水平桿縱橫交叉連接,兩頭且與框柱模抵緊。同時每道框架梁下的支撐應加設連續剪刀撐且與地面成45-0度角,上與梁底板、下與地面抵緊,所有水平桿的掃地拉和剪刀撐應與立支撐用3-4寸釘釘牢。支撐底的高度調整必須采用墊板加大頭楔的方式解決,校正好后用2.5寸釘將大頭楔、墊板與支撐腳斜釘連接牢固,破板等沒有一定剛度的邊角料不得用作水平桿和剪刀撐。四、模板拆除 1、砼澆筑時必須留置拆模試塊與構件同條件養護,按規范要求,中梁板結構必須達設計強度的80%以上才能拆模,大跨度梁板和懸臂部分必須達100%,設15、計強度后方可拆模,拆模時必須接到砼強度試塊試壓報告單后經技術人員開具拆模令后方可拆除。2、拆模順序:拆模前應有安全技術交底;并有執行人簽字;拆模時應先拆水平拉桿柱側模梁側模板底支撐板底模板底楞板底板模梁底支撐模底。3、拆下的模板要集中運出整理,修復后分類堆放在規定的位置,以備周轉使用。4、模板拆除前,應劃定區域界線,用欄桿圍擋,并掛上警示牌,注明“拆模區域,嚴禁靠近”字樣。三、腳手架施工方案一、概述xx11#、13#綜合樓位于清路與潛山路交叉東南角,為六層磚混結構,復式屋面。11#總建筑面積為7520M2,長寬分別為50M15M,檐高21.0 M,13#總建筑面積為7520M2,長寬分別為5016、M15M,檐高21.0 M,考慮到外架的牢固、穩定、安全、必須對基土分層夯實、平整,再澆混凝土墊層上墊12號槽鋼為外架基礎,采用多立桿,雙排鋼管腳手架。二、材料準備鋼管選用國際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質量符合國際碳素結構鋼(GBT700)Q235-A級鋼要求。鋼管尺寸選用483.5MM,表面銹蝕深度5MM,彎曲變形和各種1.5M桿件鋼管端部彎曲偏差5MM,立桿鋼管彎曲變形當3M14M時12MM,當4ML6.5M時彎曲偏差20MM,6.5M的水平桿、斜桿的鋼管彎曲偏差30MM。鋼管上嚴禁打孔。扣件采用可鍛鑄鐵制作,其材質符合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使用前應進行質17、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并應做防銹處理,且有螺栓扭緊力矩達65N/M,不得發生破壞,出現滑絲的螺栓應更換,連墻件的材質亦應符合現行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竹笆腳手板采用毛竹制作。三、構造要求和搭設方法 1、立桿橫距1.05M,縱距1.3M,步距1.8M,墻體的連墻件布置為二步三跨,外架搭設高度為22.5 M。立桿下用12#槽鋼通長鋪設。2、縱向水平桿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小于3跨。接長采用對接構件連接,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同跨內,不同步、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應錯開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400MM,縱向水平18、桿采用直扣件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上鋪設竹笆腳手板,并350MM等間距設置填芯桿。橫向水平桿兩端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架體鋪設時竹笆腳手板的主竹筋垂直于縱向水平桿方向鋪設,四個角用14#的鍍鋅鐵絲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并按三步一設進行鋪設,鋪設層應鋪滿竹笆。3、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立桿必須用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連墻件布置間距為豎向間距3.6M,水平間距3.6M。立桿各層各部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接19、頭要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兩個相鄰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應大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小于600MM。立桿頂端應高出女兒墻上皮1M,高出檐口1.5M。4、連墻件布置應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且外架應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二步。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后,應按規范要求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當腳手架下部暫不能設連墻件時可搭設拋撐,拋撐應采用通長桿件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60之間,連接中心點至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拋20、撐應在連墻件搭設后方可拆除。5、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與橫向斜撐,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當為60時最少5根,45時最少7根。每道剪力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為4560之間,剪刀撐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6、架子搭好檢查合格后再掛安全網,規格ML-6X1.8M,經公司安全處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四、質量要求腳手架要保證縱成線,橫成方,立桿桿身垂直。搭接交替錯開,縱向水平桿平直,橫向水平桿平齊,立桿間距、步距、縱距、橫距等均符合規范要求,架子剪刀撐連續設置綁牢,架子與建筑物連接牢固,保持21、架子整體牢固、穩定、安全、適用、美觀。五、安全操作要求 1、所有操作人員必須熟知和遵守安全規定和本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嚴禁酒后上班。2、戴好安全帽,衣著靈便,系好安全帶,穿軟底防滑鞋。3、操作時不得上下拋擲物件,不得在未固定的物件上行走,不得在外架上躺坐、休息。4、嚴禁攀爬外架上下,不得在操作面上嘻笑打鬧。5、操作前必須學習技術交底并進行崗位安全檢查,下班時應收集好工具及材料,消除不安全因素。六、外架基礎處理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建筑物的基礎為人工挖孔灌注樁,外圍的自然地面土層未受擾動,因此外架基礎采取30CM厚三:七灰土夯實后,上做20CM厚的細石砼層,向外有I=0.22、05的排水坡度,外圍四周設15CM寬的排水溝,做好有組織排水措施,架基比自然地面低1米。設計計算: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JGJ130-2001腳手架的承載能力按概率極限狀態設計法的要求,采用分項系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1)縱向、橫向水平桿等受彎構件的強度和連接扣件的抗滑承載力計算;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3)連墻桿的強度、穩定和連接強度的計算;4)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一、水平桿qk=(3+0.3)0.525=1.73KN/mq=(1.43+1.20.3)0.525=2.390KN/m 1、縱向水平桿:按三跨連續梁計算Lb1.2mM=0.117qLb2=0.123、172.391.320.47106M5.08103W= = =92.52f=205N/mm2105051.73105045qkLb4抗彎強度符合要求1503842.0610512.19104384EIV= = =1.09mm =7mmLa1.05m撓度符合要求2、橫向水平桿:0.5a按簡支梁計算0.175FkLaM1.3LbFk=0.5q.Lb(1+ )2=0.52.391.3(1+ )2=2.98KN.m 5.08103W= = =107.8f=205N/mm210501.1461.73105031031.146FkLa3抗彎強度符合要求1501002.0610512.19104100EI=24、 = =0.91= =7mm撓度符合要求3、扣件抗滑承載力R=1.5F=1.51.12.391.2=4.73Rc=8KN扣件抗滑承載力符合要求1.1551.51.8102KuhLo 二、立桿1.58ii= = = =197210查表得:=0.186NG1K=h.gk=400.1161=4.644KNNG2K=1.051.36(0.3+0.14)+0.0051.230=3.78KNNQK=0.51.051.332=4.095KNN=1.2(NG1K+NG2K)+0.851.4NQK0.851.40.711.30.31.81.20.851.4WkLah2 =1.2(4.644+3.78)+0.8525、1.44.095=14.98KN0.12610614.98103MwN10105.081030.186489WA+ = + =189.5f=205N/mm2立桿穩定性符合要求 三、連墻體連墻體的強度、穩定性和連接強度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GBJ18)、鋼結構設計規范(GBJ17)、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10)的規定計算。1、NL=NLW+No=1.4Wk2Aw+No=1.40.71.01.30.353.65.4+5=13.7KN2Rc=28=16KN強度、抗滑承載力均符合要求13.7103N301.58Loi2、= = =19,查表得0.9490.949489A= =29.520.85f=0.85205=174.25N/mm2穩定性符合要求12.885N四、地基承載力0.60.3AP= = =71.58KN/m2Fg=kc.fgk=0.4210=84KN/m2P27.5米故按此搭設料臺經驗算滿足要求。 第五章、安全管理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上崗證一覽表職 務姓 名證 號備 注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安全員電工電工電焊工攪拌機操作工起重工起重工起重工架子工架子工架子工架子工架子工架子工架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