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住宅建筑樓工程高支模系統專項施工方案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90357
2024-09-04
24頁
136.82KB
1、編號:SJHN.JZY-XX高層住宅建筑樓工程高支模系統專項 施 工 方 案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4第二章 質量、安全管理機構4第三章 高支模系統設計計算4一、 結構形式4二、 模板、支撐材料質量要求53、 對拉螺桿應進行機械性能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5三、 砼澆筑狀態下荷載取值51、 恒載:(分項系數取1.2)52、 活載:(分項系數取1.4)52、 50100木方74、 扣件75、 活動鋼支撐76、 軋制槽鋼8043577、 對拉螺桿7五、 柱模板設計及驗算:8(一)、2、面板荷載驗算:8(二)、豎向50100mm木方驗算10(三)、柱箍計算11六、 梁模板設計及驗算14(一)、梁底模驗算(40mm厚紅松板)15七、 墻模板設計驗算19(一)、荷載設計值:19(二)、抗彎強度驗算:20(三)、抗剪強度驗算20(四)、撓度驗算21(五)、對拉螺栓驗算21八、 板模板及支撐設計驗算21第四章 質量保證措施24第五章 模板安裝和拆除的安全技術措施24第一章 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XX市xxx,屬高層住宅建筑,設計使用年限50年,地上-5+16層,正負零以下為框架結構,正負零以上為剪力墻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6主樓共16層,每棟建筑面積8730.98平方。正負零下稱地下室共53、層,建筑面積10145.2平方。基礎采用獨立柱基結合中筒閥板(局部人工挖孔樁)。建筑安全等級二級;主體-5+2為加強層,抗震等級為二級,2層以上抗震等級為四級。基礎持力層置于中風化白云巖II2單元作基礎持力層。承載力特征值fa=3800kpa;防火設計建筑分類:乙類,耐火等級:一級; 本工程總建筑面積為27607.16m2,建筑高度為73.2m,最大層高為6.7m。第二章 質量、安全管理機構本工程首層層高6.7m,支撐高度達6.0m,因此需按高支模要求搭設模板支撐體系,施工過程中必須落實好模板支撐體系的搭設、驗收工作,確保系統可靠,制定模板施工質量、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在模板安裝及拆除過程中,對4、其各部位實施全面檢查驗收,在砼澆筑前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聯合檢查驗收,認真填寫模板檢查驗收單,各項均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管理機構如下:第三章 高支模系統設計計算一、 結構形式本工程首層層高6.7m,二層主梁截面為400600mm,300600mm,350600mm,次梁截面為250500mm,200400mm,200450mm,300500mm,板厚110mm和100mm,主梁最大跨度為9.2m,次梁為尺寸不等格式。柱截面尺寸為10001000mm,900900mm,800900mm,600600mm,600700mm等。二、 模板、支撐材料質量要求1、 模板所用的木方、木板等應符合木結構5、設計規范(GBJ55-88)所規定的要求,材質等級不得低于等材。2、 活動鋼支撐、48鋼管、扣件、鋼楞等質量應符合普通碳素結構鋼技術條件和低合金鋼技術條件。3、 對拉螺桿應進行機械性能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三、 砼澆筑狀態下荷載取值1、 恒載:(分項系數取1.2)模板及支架自重:-0.75 KN/m3新澆筑混凝土自重:-24 KN/m3鋼筋自重:(框架梁)-1.5 KN/m3 (樓 板)-1.1 KN/m32、 活載:(分項系數取1.4)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載:-24 KN/m2振搗砼產生的荷載:水平面-2.0 KN/m2 垂直面-4.0 KN/m2新澆筑砼對模板側面的壓力(分項系數取1.2)6、 F=0.22Ct012V1/2 F=cH 兩者取小值式中: F 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KN/m2)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t0 新澆筑砼的初凝時間(h)t0 可采用=200/(T+15)計算(T為混凝土的溫度)V 砼的澆筑速度(m/h)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筑砼頂面的總高度(m)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2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5傾倒砼時產生的荷載:-4.0 KN/m23、 荷載組合:項次項 目荷 載 組 合計算承載能力驗算剛度1平板的模板及支架+2梁的底板及支架+3梁的側面模板+4柱、墻的側面模板+4、 模板結構的撓度要求模板結構除必需保證足夠的承7、載能力外,還應保證有足夠的剛度。因此,應驗算模板及其支架的撓度。模板結構允許撓度名 稱允許撓度(mm)鋼 楞L/500柱 箍B/500四、 所用材料的力學物性:1、 483.5鋼管A=489mm2 f=215N/mm2 i=15.8mm I=1.219105mm4Wx=5.08103mm3 E=2.06105N/mm2 =2102、 50100木方A=5000mm2 E=9000N/mm2 I=4.17106mm4W=8.33104mm3 fc=10.5N/mm2 fv=1.4KN/m33、 18mm膠合板E=9000N/mm2 fc=10.5N/mm2 fv=1.4KN/m24、 扣件直角扣8、件:1.25Kg/個 P=6KN(抗滑移)回轉扣件:1.50Kg/個 P=5KN(抗滑移)5、 活動鋼支撐Nmin=15 KNNmin=20 KN6、 軋制槽鋼80435A=1024mm2 Ix=101.3104mm4 Wx=25.3103mm37、 對拉螺桿螺栓直徑(mm)螺紋內徑(mm)凈面積(mm2)容許拉力(KN)M1210.117612.90M1411.8410517.80M1613.8414424.50M1815.2917429.60M2017.2922538.20M2219.2928247.90五、 柱模板設計及驗算:柱側模用18mm厚九合板,豎楞為50100mm木方,間距2009、mm,圍檁由20對拉螺桿和100485.3mm軋制槽鋼組成,圍檁間距300500mm,底部四道圍檁間距300mm,中間六道圍檁間距400mm,上部七道圍檁間距500mm,第一道圍檁距樓面100mm,柱邊長大于1800mm時,柱中間加四道M20對拉螺桿。取首層最大柱22002100mm、高度6.8m來進行計算。首層柱和梁板砼擬分開澆筑,先澆筑柱砼后支設二層梁板模。(一)、面板荷載驗算:1、 新澆筑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取下列各式計算值中最小值: F1=0.22Ct012V1/2式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24KN/m3)t0 新澆筑砼的初凝時間(4h)V 砼的澆筑速度(5m/h)1外加劑影響修正10、系數,取1.22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15F1=0.222441.21.1551/2=65.2 KN/m2F2=246.8=163.2 KN/m2F1F2F1=65.2 KN/m22、 振搗砼對柱側模板產生的水平荷載F3=4 KN/m2 F=1.265.2+1.44=83.8 KN/m2A、 抗彎強度驗算:對于模板,取1m寬為計算寬度W=bh2/6=1000182/6=5.4104按三跨連續梁計算83.8KN/m 200 200 200M=0.1qL2=0.183.80.22=0.34KN/mf=M/W=0.34106/5.4104=6.3N/mm2查表得f=10.5N/mm2ff 11、滿足要求B、 抗剪強度驗算Vmax=0.6ql=0.683.80.2=10.1KNfv=3V/2bh=310.11000/2100018=0.84N/mm2fv=1.4N/mm2滿足要求C、 撓度驗算按三跨連續梁計算f=Kfql4/100EI 查表得Kf=0.677E=9000N/mm2I=bh3/12=1000183/12=4.86105mm4=0.67783.82004/10090004.86105=0.21mm=L/250=200/250=0.8mm 滿足要求(二)、豎向50100mm木方驗算A、 抗彎強度驗算:每根楞木承受200mm寬板帶傳遞荷載F=83.8KN/m2化成線荷載q=8312、.80.2=16.76KN/mW=bh2/6=501002/6=8.3104mm3按三跨連續梁計算16.76KN/m 300 300 300M=0.1qL2=0.116.763002=1.51105KN/mm2f=M/W=1.51106/8.3104=1.82N/mm2查表得fc=10.5N/mm2ffc 滿足要求B、 抗剪強度驗算Vmax=0.6ql=0.616.760.3=3.02KNfv=3V/2bh=33.021000/210050=0.91N/mm2fv1.4N/mm2滿足要求C、 撓度驗算按三跨連續梁計算f=Kfql4/100EI 查表得Kf=0.677E=9000N/mm2I=b13、h3/12=501003/12=0.67720.953004/(1009000/12)501005=0.05mm=L/250=300/250=1.2mm 滿足要求 (三)、柱箍計算1、 柱箍是柱模板面板的橫向支撐構件,其受力狀態為拉彎桿件,應按拉彎桿件進行計算。D C L3/ L1A BL2/L1=500mm,L2/=2200mm,L3/=2100mm,假定中間最少加兩根對拉螺桿,則柱箍受力最大間距L2=800mm,L3=800mm(取偏大值),由于柱側面豎向楞木間距200,間距較密,可近似看成柱箍受均布荷載,計算簡圖如下:q 800 800 800q=F L10.85式中:q 柱箍AB所承受14、的荷載(KN/m)F 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荷載(KN/m2)0.85折減系數F=65.2+4=69.2 KN/m2則:q=69.210005000.85/106=29.41N/mm2、 強度驗算查施工手冊“施工常用結構計算”中鋼結構計算公式得:N/An+Mx/VxWnxf式中:N 柱箍承受的軸向拉力設計值(N)An 柱箍桿件凈截面面積(mm2)Mx 柱箍桿件最大彎矩設計值(N mm)Mx=ql22/8Yx 彎矩作用平面內,截面塑性發展系數,因受振動荷載,取Yx =1.0Wnx彎矩作用平面內,受拉纖維凈截面抵抗矩(mm3)f 柱箍鋼桿件抗拉強度設計值 f=215N/mm2N=800q/2=800215、9.41/2=11764NMx=ql22/8=29.418002/8=2352800 N mVx=1An查施工手冊表17-19,80435為1024mm2Wnx查施工手冊表17-19,80435為25.3103mm3則:N/An+Mx/VxWnx=11764/1024+2352800/25.3103 =104.5f=215 N/mm2滿足要求3、 撓度驗算=5q/l24/384EI式中:柱箍桿件允許撓度(mm)E柱箍桿件彈性模量,E=2.05105N/mm2I彎矩作用平面內柱箍桿件慣性矩(mm4),查施工手冊表17-19,I=101.3104mm4q/柱箍AB所承受側壓力的均布荷載設計值(KN16、/m)假設采用串筒,側傾倒混凝土,查表可得水平荷載為2KN/m2,則共設計荷載為21.4=2.8KN/m2,故q/=(60103/1062.8103/106)5000.85=24.31N/mm=524.318004/3842.05105101.3104=0.012=L2/500=800/500=0.624mm滿足要求4、 對拉螺桿驗算:采用14對拉螺桿,查表知A=105mm2(1)、對拉螺桿的拉力:N=F間距=29.410.5=14.7KN17.8KN(2)、對拉螺桿應力:f=N/A=14.7103/105=140N/mm2f=170N/mm2 滿足要求六、 梁模板設計及驗算主梁截面為400617、00mm,300600mm,350600mm,次梁截面為250500mm,200400mm,200450mm,300500mm,板厚110mm和100mm,主梁最大跨度為9.2m,次梁為尺寸不等格式。以最大截面梁400600mm,跨度9.2m來計算。梁底模采用40mm厚紅松板,模板底楞木選用50100mm木方,間距500mm,同時設四排立桿。側模選用18mm厚膠合板,立桿采用483.5mm鋼管及扣件連接,梁側設置水平方向50100mm楞木,間距250mm,外側設置50100mm雙掛方加14對拉螺桿緊固,間距300mm,次梁采用梁夾緊固,間距800mm,為保證梁底支撐的穩定性,減少砼澆筑時產生的18、水平沖力對模板排架支撐系統的影響。沿框架梁模縱向每隔4m設置450剪刀撐,在排架距地面200mm高設置水平拉桿,各立桿之間設置縱橫水平鋼管拉結,每1800mm設置一道水平拉桿,鋼管下設置剛性地面,并墊200200mm墊木。(一)、梁底模驗算(40mm厚紅松板)1、 抗彎強度驗算(1)、荷載查施工手冊常用結構計算得紅松木設計強度和彈性模量如下:fc=10 N/mm2(順紋抗壓)fv=1.4 N/mm2(順紋抗剪)fm=13 N/mm2(抗 彎)E=9000 N/mm2(彈性模量)紅松木重力密度為5 KN/m3則:底 模 自重: 51.20.041.2=0.288 KN/m混凝土自重: 241.219、1.51.2=51.84 KN/m鋼 筋 荷載:1.51.21.51.2=3.24 KN/m振搗砼荷載: 21.21.2=2.88 KN/m合 計: q1=58.248 KN/m 乘以折減系數0.9,則 q=q10.9=52.42 KN/m (2)、抗彎承載能力驗算:底模下的鋼楞間距0.5m,是一個等跨多跨連續梁,考慮木材長度有限,故按四等跨計算。 L=0.5m L L L按最不利荷載布置查施工手冊“施工常用結構計算”中結構靜力計算表得:彎矩系數Km=-0.121,剪力系數Kv=-0.620,撓度系數Kw=0.967。則:M=Kmql2=-0.12152.420.52=-1.586KN m=-20、1.586106N mmf=M/W=1.586106/(bh2/6)=61.586106/1200402=4.96N/mm2fm=13 N/mm2 滿足要求(3)、抗剪強度驗算查施工手冊“施工常用結構計算”中結構靜力計算表得:V=Kv ql=-0.62052.420.5=16.25KN剪應力:fv=3V/2bh=316.25103/2120040=0.51N/mm2fv=1.4N/mm2 滿足要求(4)、撓度驗算荷載不包括振搗混凝土荷載,則q1=55.368KN/m,q=q10.9=55.3680.9=49.83KN/m查施工手冊“施工常用結構計算”中結構靜力計算表得:=Kql4/100EI=21、0.96749.83500412/10091031200403=0.523mm=L/400=500/400=1.25mm 滿足要求2、 側板驗算(1)、荷載計算假設T=30,1=1.2,2=1,V=5m/h,則:1)側壓力:F1=0.22Ct012V1/2=0.2224200/(30+15)1.2151/2=62.97KN/m2F2=VcH=241.5=36KN/m2取兩者較小值,即F2=36 KN/m2乘以分項系數:F=361.2=43.2 KN/m22)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4 KN/m2乘以分項系數:41.4=5.6 KN/m2以上兩項荷載合計:43.2+5.6=48.8 KN/m2根22、據立檔間距為300mm的條件,則線荷載為:48.80.3=14.64 KN/m乘以折減系數,則q=14.640.9=13.18KN/m(2)、抗彎強度驗算仍按四等跨計算,外側面仍參照松木板計算,其中:Km=-0.121,Kv=-0.620,Kw=0.967則:M=Kmql2=-0.12113.183002=143.53103N mmfm=M/W=143.53103/(bh2/6)=6143.53103/300182=8.86N/mm2fm=13 N/mm2 滿足要求(3)抗剪強度驗算V=0.620ql=-0.62013.18300=245.5N=2.452KN剪應力:fv=3V/2bh=32423、51.5/230018=0.681N/mm2fv=1.4N/mm2 滿足要求(4)撓度驗算取側壓力F=43.2 KN/m2,化為線荷載43.20.3=12.96 KN/m,乘以折減系數q=0.912.96=11.664 KN/m=Kql4/100EI=0.96711.664300412/1009103300183=0.7mm=L/400=300/400=0.75mm 滿足要求當外側加水平木方,間距250mm時,豎向間距可按移至與底楞一致,間距500mm。3、 梁下支撐驗算梁下支撐采用483.5mm腳手架鋼管,梁下支撐沿梁長方向間距600mm,垂直梁長方向間距600mm,鋼管間距600mm,水平24、橫桿步距1800mm,則每根鋼管支撐承受由梁底模傳遞的壓力N=52.420.5=26.21KN。(1)、強度驗算f=N/Anf查表得:An489mm2f=26.21103/489=53.6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2)、穩定性驗算N/Anf軸心受壓穩定系數 =L/I=1800/15.8=114查GBJ18-87附錄三得=0.584N/An=26.21103/0.584489=91.8f=215N/mm2 滿足要求因483.5mm鋼管,橫桿步距為1800mm時,對接允許荷載為27.2KN,搭接允許荷載為11.6KN,因此本工程大框架梁下應優先選用對接鋼管,當條件不允許時,采用搭接25、鋼管也應為上面一鋼管,下邊兩鋼管的對稱搭接形式,搭接長度800mm,且至少三道旋轉扣件。七、 墻模板設計驗算按首層6.8m高,板厚110mm,墻厚300mm來設計,模板采用18mm厚膠合板,50100mm木方次楞和483.5mm鋼管主楞,第一道鋼管距地200mm,底部六道間距350mm,中部六道間距400mm,上部六道間距450mm,同一截面鋼管的搭接不超過25%,且不得在模板拼縫處搭接,墻豎楞50100mm木方,凈距200mm,鋼管主楞用14對拉螺桿緊固,間距400mm。(一)、荷載設計值:1、 新澆筑砼側壓力F1=0.22Ct012V1/2=62.97 KN/m2F2=VcH=246.8=26、163.2 KN/m2取兩者較小值,即F1=F1=62.97 KN/m2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F=F1分項系數折減系數=62.971.20.85=64.23KN/m22、 傾倒混凝土產生的水平荷載F1=4 KN/m2荷載設計值為:F=4分項系數折減系數=41.40.85=4.76KN/m23、 模板受力為:F=64.23+4.76=68.99 KN/m2(二)、抗彎強度驗算:容許荷載=10.5N/mm2取1m寬板帶,q=68.99KN/m按三跨連續梁計算:68.99KN/m 200 200 200W=bh2/6=1000182/6=54000mm3M=0.1qL2=0.168.990.22=0.27、28KN mf=M/W=0.28106/0.541042查表得f=10.5N/mm2ff 滿足要求(三)、抗剪強度驗算容許荷載fv=1.4N/mm2fv=3V/2bh=30.6268.99200/2100018=0.713N/mm2fv=1.4N/mm2 滿足要求(四)、撓度驗算按三跨連續梁計算=Kfql4/100EI 查表得:Kf=0.667 E=9000N/mm2 I=4.86105mm2=0.66768.992004/10090004.86105=0.17mm=L/250=200/250=0.8mm 滿足要求(五)、對拉螺栓驗算查施工手冊表17-17,M14對拉螺桿凈截面積A0=105m28、m21、 對拉螺桿的拉力:N=F內楞間距外楞間距=68.990.40.4=11.04KN2、 對拉螺桿的應力f=N/A=11.04103/105=105.1N/mm2f=170N/mm2 滿足要求八、 板模板及支撐設計驗算樓板采用鋼管排架支撐,面板18mm厚九合板,面板下鋪50100mm木方作楞木,間距250mm,同一截面木方接頭不超過50%,木方不得在頂撐之間搭接,楞木下為483.5mm水平鋼管牽桿,間距500mm,水平鋼管支撐在豎向483.5mm鋼管立桿上,用雙直角扣件連接,立桿間距5001000mm。排架各立桿之間設縱橫向水平鋼管拉結,底部一道距地面200mm高設置,水平拉桿沿立桿豎向間29、隔1800mm設置一道。為減少砼泵送澆筑時產生的水平力對排架的影響,排架每隔4m設置450豎向剪刀撐,立桿沿豎向每隔2步設一道水平剪刀撐,各縱橫桿之間均為扣件連接,形成模板排架支撐系統。立桿不能直接支承于樓面上,立桿底座下設置20020020mm木板。現取200mm厚板進行驗算。板下支撐計算:取1m2樓板計算,樓板厚200mm。每平方米承受壓力:1、 砼 自 重 110.224=4.8 KN/m22、 模板自重 0.5 KN/m23、 施工荷載 2.5 KN/m2F=1.2(4.8+0.5)+1.42.5=9.86 KN/m2立桿為5001000mm均勻布置則每根立桿所承受由水平牽桿傳遞的荷載30、為9.860.51=4.93KN小于單個扣件的抗滑力,因此可使用單扣件。立桿為483.5mm鋼管,A=489mm2,回轉半徑I=15.8mm,立桿計算長度取1800mm。按穩定性驗算立桿的受壓應力為:=L/i=1800/15.8=113.9查鋼結構設計規范得=0.584=N/A=4.93103/0.584489=17.26N/mm2=205N/mm2滿足強度和穩定性要求。本方案僅選用了最高的結構進行驗算,對于層高小于7m,但梁柱截面與計算相同的地方,模板方案也應遵照本方案,因為結構高低,僅對支撐穩定影響,與模板受力沒有影響。支撐布置及桿件內力概括如下:支撐布置及桿件內力主梁次梁板梁板下次擱棚531、0100木方間距10050100木方間距10050100木方間距200梁下水平桿沿梁方向間距500沿梁方向間距500大橫桿縱橫間距1000節 點對稱搭接或對接單扣件單扣件水平對拉桿從地面上200起步,布置縱橫桿,間距1.8m一道,兩步向上間距小于1.5m。從地面上200起步,布置縱橫桿,間距1.8m一道,兩步向上間距小于1.5m。從地面上200起步,布置縱橫桿,間距1.8m一道,兩步向上間距小于1.5m。側 模梁側每隔250布置豎方,豎方上從下向上間距250-300,布置12對拉螺桿梁側每隔350布置豎方,豎方上從下向上間距400,布置12對拉螺桿立 桿沿梁方向間距500雙排布置單立桿內力=232、6.21KN沿梁方向間距500雙排布置單立桿內力=9.5KN縱橫向間距1000單立桿內力=4.93KN為了增強模板支撐系統的穩定性,在縱橫方向上每隔4m還要分別設剪刀撐,整個支撐系統必須與已澆筑的砼柱或其它結構頂撐牢固,并符合腳手架工程的有關規定。第四章 質量保證措施1、 為了保證結構尺寸、位置的正確性,支模前要放好模板線及檢查線,梁板模板安裝完畢后,要檢查梁柱位置、尺寸。2、 木枋及對拉螺栓的設置要嚴格按施工方案進行,不允許隨意改變間距,且注意木枋要立放,對拉螺栓用的鋼筋要經過檢驗,合格后才能使用,以免出現脹模現象。3、 為了保證木枋規格一致,所有背枋都要經過木工壓刨加工裁制成統一尺寸,以防33、止模板翹曲不平。4、 澆筑砼前,用高壓風管清理模板內木屑等雜物。用水管沖洗濕潤模板,要保證模板內潔凈,并澆水濕潤。5、 為防止模板漏漿,模板接縫寬度不大于1.5mm,超過時,用包裝膠紙貼縫。6、 在砼澆筑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模板,如發現變形、松動等情況,及時修補加固。第五章 模板安裝和拆除的安全技術措施1、 所有操作人員應遵守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2、 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防傾覆的可靠臨時設施,首層及二層排架必須設置剪刀撐。3、 施工現場應搭設工作梯,其作業人員不得爬模上下。4、 首層高支模上空臨邊要有足夠的操作平臺和安全防護,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和系好安全帶。操作平臺34、用50mm厚木板鋪設。5、 支撐搭設、拆除和澆筑砼時,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支模底下;應在適當位置出入口掛設警示標志,并指定2人以上專人監護。6、 模板安裝、鋼筋綁扎和砼澆筑時,應避免材料、機具、工具過于集中堆放,應均勻堆放。在任何情況下,模板立柱承受的荷載均不得超過設計荷載值。拆除后的模板堆放高度不得超過2m,且周邊用鋼管、扣件固定。7、 模板在安裝前必須經技術負責人、安全負責人、班組負責人進行施工安全技術交底,驗收時認真做好簽證及記錄。8、 模板拆除時,必須憑拆模通知書中指定的部位,對支撐和模板進行拆除。拆除區域用安全繩索或鋼管設置欄桿作警戒線,并安排不少于2人監護。不準架設探頭板或未固定的立柱。9、 拆模應嚴格遵守從上而下的原則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嚴禁有未拆除的懸空板,禁止拋擲模板。10、 在作業面孔洞及臨邊必須用鋼管設置防護圍欄,用安全網水平張設,張設要牢固,并經過安全小組驗收合格方可開始操作。11、 垂直作業面的上下須用膠合板鋪設(板下用無節疤的50100mm木方間距500mm墊鋪)隔離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