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m框剪結構高層建筑工程大口井降水專項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90846
2024-09-04
20頁
121.75KB
1、100m框剪結構高層建筑工程大口井降水專項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 目 錄第一章 編制依據3第二章 工程概況32.1工程概況32.2地質情況32.3場區地下水位及類型9第三章 大口井降水方案設計93.1 降水方案設計93.2 大口井施工工藝10第四章 施工部署124.1 項目組織機構124.2 工程目標134.3施工進度計劃13第五章 施工準備工作計劃和資源計劃145.1 施工準備工作145.2各項資源需要量計劃15第六章 質量保證措施166.1 質量保證體系166.2 組織保證體2、系166.3 質量管理程序176.4 各分項工程質量保證措施176.5 質量問題的處理196.6 技術資料19第七章 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197.1 安全施工197.2 文明施工措施20第一章 編制依據l、總包單位提供的地質勘察報告。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02);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JBJ 10-2002);4、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111-2002);5、建筑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GBJ7-2001);6、根據我公司多年從事基坑支護設計及施工所積累的經驗。第二章 工程概況2.1工程概況 xx市公司工程,擬建場地位于南側,原為倉庫,現已拆除。現場地北側圍有33、道圍墻,部分場地為綠地,局部搭有臨建;場地東北角為火車票臨時售票處;場地東南側局部平房尚未拆除,場地地勢較平坦。擬建工程包括1棟高度約100m的高層建筑,擬采用框剪結構,樁基礎,其它場地為56層商場,擬采用框架結構、樁基礎。整個場地均有1層地下,場地東部埋深約9.00m(純地下部分埋深約4.0m),西部埋深約7.00m(純地下部分埋深約6.0m)。基礎降水采用大口井降水。2.2地質情況該場地埋深70.00M,深度范圍內,地基土按成因年代可分為以下10層,按力學性質可進一步劃分為16個亞層,因埋深約10.00m以上水平方向同層位土質砂粘變化較大,工程性質有較大差異,據此將全場地劃分為A、B兩個區4、,現自上而下分述之: 1、人工填土層(Qml)全場地均有分布,厚度一般為1.302.70m,底板標高一般為0.67-0.75m;底板標高為1.831.00m。該層從上而下可分為2個亞層。第一亞層,雜填土(地層編號1a):厚度一般為0.301.30m;加11、加13、加18號孔附近厚度較大為1.802.50m。呈雜色,松散狀態,由雜土、爐灰渣、石子組成。第二亞層,素填土(地層編號1b):厚度一般為1.002.00m;呈褐灰色。粘土、粉質粘土質呈軟塑可塑狀態;粉土質呈稍密狀態。含磚渣、腐植物,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雜填土透鏡體。本層土除表層擾動外,其它填墊年限大于十年。2、新近沖積層(Q43Nal)5、該層從上而下可分為2個亞層。因局部分布有古河道,埋深約10.00m以上水平方向同層位土質砂粘變化較大,工程性質有較大差異,據此將全場地劃分為A(無古河道分布區)、B(古河道分布區)兩個區(推測分區界線詳見鉆孔位置圖)。第一亞層,粘土(地層編號2a):呈黃褐色褐黑色,軟塑可塑狀態,無層理,含鐵質,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粉質粘土透鏡體。第二亞層,淤泥質粘土、軟粘土(地層編號2b):呈褐灰色,流塑軟塑狀態,無層理,含鐵質,屬高壓縮性土。局部夾粉質粘土、粘土透鏡體。僅分布于B區。A區:主要由粘土(地層編號2a)組成,一般位于埋深約2.50m以上,厚度一般為1.002.10m,頂板標高一般為1.830.56、7m;8、23、32、39、40、43、51、52、加4、加7、加10、加12、加15、加18孔附近厚度較小為0.300.90m,頂板標高一般為0.54-0.04m。本區內本亞層土質較均勻,分布尚穩定。B區:主要由粘土(地層編號2a)、淤泥質粘土、軟粘土(地層編號2b)組成,厚度變化較大為1.208.80 m,頂板標高為1.23-0.43m。粘土(地層編號2a):厚度一般為1.402.50m,7、加9號孔附近厚度較小為0.70m左右。本區內本亞層土質較均勻,分布較穩定。淤泥質粘土、軟粘土(地層編號2b):厚度變化較大為0.507.60m。本區內本亞層厚度變化較大,土質較軟,強度較低。3、全新統7、上組陸相沖積層(Q43al)僅分布于A區,一般位于埋深約2.504.00m段,厚度一般為1.101.90m,頂板標高為-0.30-0.75m,主要由粉質粘土(地層編號3)組成,呈灰黃色,可塑狀態,無層理,含鐵質,底部砂性大,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粘土透鏡體。本層土在A區內水平方向上土質較均勻,分布較穩定。4、全新統中組海相沉積層(Q42m)A區一般位于埋深約4.0014.50m段,厚度一般為10.1010.70m,頂板標高為-1.73-2.26m;B區一般位于埋深約14.50m以上,受古河道影響,厚度變化較大為4.208.60m,頂板標高為-1.63-8.21m,該層從上而下可分為2個亞層。第一8、亞層,粉土(地層編號4a):呈灰色,中密狀態,無層理,含貝殼,屬中(偏低)壓縮性土。局部夾粉質粘土透鏡體。A區厚度一般為3.003.70m,水平方向上土質較均勻,分布較穩定;B區僅15、46、加1、加3、加8、加9、加14號孔附近分布該層,揭示最大厚度一般為1.50 m左右。在7,14,22,31,45,加2,加5,加6,加11,加16,加17號孔附近缺失該層。第二亞層,粉質粘土(地層編號4b):呈灰色,軟塑狀態,有層理,含貝殼,屬中壓縮性土。局部粘土透鏡體,埋深12.0014.50m段局部夾粉土透鏡體。 A區厚度一般為6.607.50 m,水平方向上土質較均勻,分布較穩定;B區厚度變化較大為9、4.207.50m。5、全新統下組陸相沖積層(Q41al)一般位于埋深約14.5020.50m段,厚度一般為5.706.70m,511號孔附近厚度較小為4.905.20m,頂板標高為-11.97-12.50m,主要由粉質粘土(地層編號5)組成,呈灰黃色,可塑狀態,無層理,含鐵質,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粉土、粘土透鏡體。本層土水平方向上土質尚均勻,分布尚穩定。6、上更新統第五組陸相沖積層(Q3eal)一般位于埋深約20.5030.50m段,厚度一般為9.5010.50m;37、38、40號孔附近厚度較小為9.209.40m;511、52號孔附近厚度較大為10.7011.00m。頂板標高一般為-1710、.92-18.98m;511、21、29、34、52號孔附近較高為-17.26-17.82m;35、37、38號孔附近較低為-19.01-19.13m。該層從上而下可分為2個亞層。第一亞層,砂性大粉質粘土夾粉土(地層編號6a):一般位于埋深約20.5027.00m段,厚度一般為6.007.00m;13、36、39號孔附近厚度較小為5.005.90m;611、32、34、52、53號孔附近厚度較大為7.207.50m,呈褐黃色。砂性大粉質粘土呈可塑狀態;粉土呈密實狀態。無層理,含鐵質,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粘土透鏡體。本亞層頂板有所起伏,水平方向砂粘有所變化,土質不甚均勻,土質較好,強度較高。第二11、亞層,粉質粘土(地層編號6b):一般位于埋深約27.0030.50m段,厚度一般為3.004.00m,25、32號孔附近厚度較小為2.502.80m;13、36號孔附近厚度較大為4.204.50m。呈褐黃色,可塑狀態,無層理,含鐵質,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粉土、粘土透鏡體。本亞層土水平方向土質較均勻,分布較穩定,土質較好,強度較高。7、上更新統第四組濱海潮汐帶沉積層(Q3dmc)一般位于埋深約30.5032.50m段,厚度一般為1.302.40m,頂板標高為-28.21-28.63m,主要由粉質粘土(地層編號7)組成,呈黃灰色,可塑狀態,無層理,含鐵質,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粉土、粘土透鏡體。本層12、土水平方向上土質較均勻,分布較穩定。8、上更新統第三組陸相沖積層(Q3cal)僅深度大于40.0m的鉆孔穿透該層,一般位于埋深約32.5048.00m段,厚度15.0016.00m,48號孔附近厚度較小為14.30m左右,頂板標高為 -29.51-30.64m,該層從上而下可分為2個亞層。第一亞層,粉質粘土(地層編號8a):一般位于埋深約32.5040.00m段,厚度一般為6.508.20m,呈褐黃色,可塑狀態,無層理,含鐵質,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粉土、粘土透鏡體。第二亞層,粉土(地層編號8b):一般位于埋深約40.0048.00m段,厚度一般為6.809.30m,呈褐黃色,密實狀態,無層理,13、含鐵質,屬中(偏低)壓縮性土。局部夾粉質粘土透鏡體。本層土水平方向上土質較均勻,分布較穩定。9、上更新統第二組海相沉積層(Q3bm)一般位于埋深約48.0053.00m段,厚度4.606.20m,頂板標高為 -44.94-46.32m,主要由粉質粘土(地層編號9)組成,呈黃灰色,可塑狀態,無層理,含鐵質,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粘土透鏡體。本層土水平方向上土質較均勻,分布較穩定。10、上更新統第一組陸相沖積層(Q3aal)本次勘察鉆至最低標高-67.96m,未穿透此層,揭露最大厚度17.00m,頂板標高為-50.92-51.36m,該層從上而下可分為2個亞層。第一亞層,粉土(地層編號10a):一般14、位于埋深約53.0057.00m段,厚度一般為3.505.00m,呈褐黃色,密實狀態,無層理,含鐵質、礓石,屬中壓縮性土。本亞層土質好,強度高。第二亞層,粉質粘土(地層編號10b):本次勘察未穿透此層,揭露最大厚度12.50m,呈褐黃色,可塑狀態,無層理,含鐵質、礓石,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粉土、粘土透鏡體。本亞層土質較好,強度較高。2.3場區地下水位及類型初見水位埋深2.002.50m,相當于標高0.09-0.35m。靜止水位埋深1.101.40m,相當于標高0.890.80m。表層地下水屬潛水類型,主要由大氣降水補給,以蒸發形式排泄,水位隨季節有所變化。一般年變幅在0.501.00m左右。室15、內滲透試驗滲透系數表地層編號巖性垂直滲透系數KV(cm/s)水平滲透系數KH(cm/s)滲透性1b素填土2.3510-63.1610-6微透水2a粘土4.6810-85.0310-8不透水2b淤泥質粘土、軟粘土4.6210-73.2810-7不透水3粉質粘土5.1810-71.0710-6不透水4a粉土3.4810-55.4610-5弱透水4b粉質粘土6.1810-61.0310-5微透水5粉質粘土3.9610-71.0610-6不透水6a砂性大粉質粘土夾粉土1.2010-51.3510-5弱透水第三章 大口井降水方案設計3.1 降水方案設計根據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及現場實際情況分析,由于擬建物基16、坑開挖面積大、開挖深度最大約為9.4米,基坑除采用水泥攪拌樁及支護樁進行支護外,基坑內還必須進行大口井降水,以保證基礎施工能夠在理想的條件下順利進行。本工程共設大口井237口,其中降水井229口,井深16.5米;觀測井8口,井深16米,降水井和觀測井采用500無砂管。基坑開挖前應先進行20天以上的全面降水,將水位降至槽底1.00m以下,方可進行基坑開挖施工。基坑開挖完成后,在墊層施工時可將底板以內的中心井部分封掉,與四周保留的外圍井繼續降水,以便于后續施工的正常進行;同時,中心內井部分封掉后,由總包單位在墊層下布設“井”字型300mm400mm盲溝(盲溝內填充46分石硝或碎石)與外圍井連接,形17、成流暢的地下排水網,以消減地下水對墊層的反壓力。3.2 大口井施工工藝 1、測定井位。根據井位平面布置圖并結合建筑物基礎圖施測井位,根據設計說明,井位可適當調整,偏差一般不超過1米。 2、埋設護筒。人工開挖井位處雜填土,當回填比較嚴重的情況下配合挖掘機進行開挖,以挖至原土為宜,一般挖深在1.53米左右,然后埋設護筒,護筒埋設要周正,其中心位置偏離既定井位不超過10cm。 3、井機就位。鉆機就位要平整,導向架立起時稍有偏離,并保證沖擊鉆頭下落時落在護筒中心,同時井機支腿要落在實處,并保證其牢固。 4、開鉆,成孔。開鉆初始,向孔內注水人工扶持鉆頭鋼絲繩,防止鉆頭偏移,并限制落距,待鉆頭進深2米左右18、后加大落距,以利鉆進。根據設計深度,從地表向下成孔深度為設計深度另加3050cm,成孔完畢后將孔內泥漿沖凈,泥漿比重控制在1.05以下。 5、選管、下管、回填過濾層。成孔后馬上下管,防止井孔塌孔。下管前,選擇堅固無裂縫的無砂管下在最底處,一般用敲擊聽聲法辨別管的質量好壞。管與管連接一般用長約2米左右的竹片周圍均放三根,每根管的上下距管口15cm左右用8#鉛絲綁牢,用導向架上的鋼絲繩將管一根根放進孔內,直至設計深度,要求露出地表20cm左右。下完管后馬上回填過濾層填料,選擇粒徑在0.20.5cm的干凈石硝沿井管周邊順序回填搗實,回填過程中保證井管垂直,以免因在某一處集中回填將井管擠向另一側。6、19、洗井。下管完畢后要進行洗井,以抽至清水為止。洗井時水泵抽水水流要小,以免因井孔底泥漿沒淘盡,泥漿比重過大,而井管內的水被抽凈后造成井管上浮,抽出的水流應先大后小,先渾后清,必要時可向井管內注入清水,加強洗井效果。 7、洗井完畢后,移機下一井位,重復上述工藝施工。 8、降水施工。根據施工需要,確定降水日期。降水前,先測量每口井起始水深度,做好原始記錄,現場應提供過濾池和環繞基坑的排水溝,若不具備條件,采用加水箱下明泵措施。通過過濾池沉淀或水箱過濾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網。嚴禁泥水排入下水管網。9、現場用電。依照甲方用電要求架設閘箱和電線,做到三相五線和一機一閘一保護,必須使用建委指定的閘箱設備,嚴禁私20、拉亂接。第四章 施工部署項目經理職能科室工程部4.1 項目組織機構現場安全負責 現場生產負責趙連海現場技術負責打井隊降水隊4.2 工程目標4.2.1 質量目標:精心施工,降低成本,確保基坑安全。4.2.2 工期目標:計劃工期:打井25天完成,大口井降水根據施工進度而定。嚴格按照甲方監理要求,科學施工,按時保質完成施工任務。4.2.3 安全目標:無任何安全事故。4.2.4 文明施工目標:爭創安全文明施工工地。4.3施工進度計劃1、大口井成井投入打井機四臺套,25天完成打井,其中第12天為進場準備,測量放線,第3日開鉆,日完成10-12口以上。1、 降水計劃第6日起開始下泵抽水,全面降水20天,水21、位至基坑槽底以下1米方可進行土方開挖。不得在未被達到降水期情況下開挖,以避免出現橡皮土現象。降水期暫定80天以內打井25天60天時間工位第五章 施工準備工作計劃和資源計劃5.1 施工準備工作 在打井降水施工前,由總包方項目經理部主持施工準備會議,聽取基礎降水施工單位項目經理部對整個工程的施工準備工作計劃,該計劃主要反映開工前、施工中必須做的有關工作,內容如下:5.1.1 技術準備:熟悉、審查施工圖紙及施工方案中各項技術要求;現場土層及地下水情況的調查分析;編制詳細施工方案。5.1.2施工現場準備工作:地上、地下各種管線及障礙物的勘測定位;地上、地下障礙物的拆除;施工現場的平整;測量放線;臨時道22、路、臨時供水、供電等管線的敷設;臨時設施的搭設;現場照明設備的安裝;材料堆放和儲放;消防保安設施的設置;由于該工程施工正值雨季,為了充分發揮我們的專業優勢,如在施工期間遇大的降雨過程,我們將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槽中積水排除,采用隔井提泵,將水泵直接放入積水中,配合大口井排除槽內積水,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 5.1.3勞動組織準備:建立各施工部的管理組織,集結施工力量、組織勞動力進場,做好施工人員入場教育,向施工隊、工人進行施工技術交底,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5.1.4材料、機械準備:根據相關的設計圖紙和施工預算,編制詳細的材料、機械設備需要量計劃;簽訂材料供應合同;確定材料運輸方案和計劃;確定施工機23、械進場后的存放方法和地點;組織材料按計劃進場和保管。5.1.5 施工場外準備:對外協調交通、環衛、市容的關系,及擾民、民擾處理的前期準備工作;做好分包工作和簽訂分包合同。5.2各項資源需要量計劃5.2.1水電需要量計劃:需用電量:300kW;需用水量 200m3。5.2.2勞動力需要量計劃:序號部 門所需人數備 注1打井隊222降水20-255.2.3施工機械需要量計劃:1.施工機械設備一覽表材料及設備名稱數 量功 率備 注鉆機4臺68KW1臺17KW桿泵4臺30KW泥漿泵4臺10KW100清水泵229臺260KW揚程25米,備用10臺BV41電纜5000米BV32.5電纜2200米主 線水 24、箱8個每個2米3閘 箱20個護 筒4個直徑1米,高1米50水管5500米第六章 質量保證措施6.1 質量保證體系我公司的質量方針是:質量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命脈。整個施工過程將在該質量保證體系下進行施工。6.2 組織保證體系 基礎打井降水施工期間建立由項目經理領導,現場生產、技術、安全、質量為中間控制,打井隊長、降水隊長負責的三級管理系統。在公司的統一安排和指揮下進行施工。工程部質量科項目經理生產技術質量安全降水隊負責人打井隊負責人人員基本要素質量原材質量保證技術資料保證材料:原材檢測產品質量保證人員素質保證執行崗位責任制6.3 質量管理程序操作過程保證熟悉圖紙操作:按工藝標準方案保證機具保證實施25、中優化周檢維修保養方案:經審批可實施機具:檢測合格使用6.4 各分項工程質量保證措施6.4.1大口井成井質量保證措施1、大口井成井過程,在各級質量管理部門的監督指導下確保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做到孔打正,井洗清料填滿,保證降水效果. 2、提高水的滲透面積,保證降水效果,我們決定增加擴孔,由常規的650增到700,以防淤井現象,采用強度高、透水性能好的500無砂管。 3、加強對回填料的管理,采用0.20.5cm的干凈石硝確保質量。 4、井管全部采用子母口井管,以防破漏返砂將井淤死,并用竹片、鉛絲牢牢纏緊,一改過去井管平口容易錯管返砂現象。 5、保證井管垂直,絕對不準有井管錯位現象。 6、井打完后26、,及時洗井,到無泥沙。保證井底無沉淀淤泥,提高井的降水效果。 6.4.2降水過程質量保證措施1、降水是關鍵的關鍵,所用人員一定要懂技術,責任心強,懂電學,會修理,堅決保證全部水泵晝夜正常運行,發生故障及時排除,長期保證現場有510臺余泵,確保工程順利進行。2、為保證大口井長期保持最佳降水效果,除了在井打完及時徹底清洗井底外,遇到個別淤井嚴重的要采用適當方法將井洗好。另外,為防淤井現象,將井淤控制在1米以內,我們決定全部采用下吸式水泵,并根據各井的出水情況,配備泵型,要千方百計保證降水井的完好率,使施工正常進行。3、服從甲方現場指揮,加強現場領導,采取崗位責任制,內部各有分工,哪一環出現問題,有27、專人負責。6.5 質量問題的處理如發生質量問題,立即口頭上報項目經理,并在8小時內將有關質量問題的書面詳細報告報公司工程部,包括時間、部位、細節描述、產生原因等。開挖過程中若局部存水,可以采用明排集中,用潛水泵抽至地面排水系統。6.6 技術資料 項目經理在施工過程中負責收集、整理各種原始資料和記錄,并及時上報監理。第七章 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7.1 安全施工7.1.1 現場要設立健全的安全領導小組。7.1.2全體人員應認真執行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及有關規定。7.1.3 施工前,施工負責人要向操作人員做專項技術安全交底,關鍵部分要下技術指導書。7.1.4 施工人員進入現場要服從安全員的指揮和監督。28、進場施工人員必須符合有關xx市勞務人員用工的有關規定及條例,證件齊全。7.1.5施工人員進入現場要進行“三級”安全教育。7.1.6每天班前五分鐘教育,施工負責人必須做施工安全注意事項專項交底。7.1.7現場電器設備要有漏電保護器,達到三級保護,電纜應設可靠絕緣。7.1.8各種機電設備均應設專人負責管理,電工持證上崗。7.1.9現場用電設備必須實行三級供電,三級保護。7.1.10夜間施工,工地應有足夠的照明。7.1.11鉆井機械和降水設備在進場前進行徹底的檢修和保養,確保施工期間機械的正常運轉。7.1.12成井后,必須保證井管高出地面20CM,避免人員跌落坑中。7.1.13土方開挖施工時,挖掘機嚴禁碰撞大口井或降水設施。7.1.14施工中如遇地下障礙物(包括古墓、各種管道、管溝、電纜、人防等)時,立即暫停施工,及時報告經理部,待妥善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7.2 文明施工措施7.2.1所有土方運輸車輛進入現場后禁止鳴笛,以減小噪音。7.2.2所有施工人員應保持現場衛生,生產及生活垃圾均裝入運土車中帶走,不得隨處拋撒。7.2.3為保持環境衛生,在需泥漿外運的施工現場,安排專人沖車清掃,并在出口處鋪墊濕草袋或鋼筋網片。7.2.4項目經理部每天指派專人做宿舍及周邊衛生。7.2.5現場備用的水管電線水泵要妥善保管,避免丟失或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