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968.7保障房項目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臨邊防護施工方案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90984
2024-09-04
26頁
1.12MB
1、115968.7保障房項目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臨邊防護施 工 方 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 錄1工程概況4 施工單位:42編制目的及依據42.1編制目的42.2編制依據49)JGJ80-91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53施工部署及目標53.1施工布置原則53.2安全文明施工目標5安全目標53.2.2 安全管理方針和原則54臨邊防護54.1 基本規定54.1.4 防護欄桿設置64.1.5 防護欄桿用材64.1.6 防護欄桿的連接和固定74.2 各部位的臨邊防護74.2.1基坑周邊防護74.2.22、 結構樓層周邊防護84.2.4 樓梯側邊防護114.2.5 施工電梯、物料提升機樓層轉料平臺防護125 洞口防護155.1 基本規定155.2 防護方式156 井道防護197安全通道及防護棚227.1基本規定227.1.5安全通道的搭設237.2 防護方式237.2.1 場區內安全通道237.2.2 安全防護棚248 外腳手架268.1 基本要求268.2 懸挑腳手架268.2.6懸挑梁、鋼絲繩及鋼絲繩錨固件必須一一對應。268.3 附著升降式腳手架的防護278.4 連墻件278.4.2連墻件必須與腳手架拉接緊密,與建筑結構牢固連接。27 1工程概況xxxx保障房項目位于遼寧省xx市鐵西新區大3、潘鎮沈遼路馬大線馬貝村口。項目由9棟33層,1棟32層,公共建筑、設備用房等組成,總用地面積25105.55m2,總建筑面積115968.7m2,住宅戶數2892戶。 建設單位:xx市房產局 管理單位:xx市城建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 監理單位: 施工單位:2編制目的及依據2.1編制目的1)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2) 做到安全生產,標準化施工,推動xx市xx保障性住房一期工程標準化工地建設。3) 提高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文明施工水平,改善從業人員的生產和生活環境。2.2編制依據1)GB700 碳素結構鋼 2)GB/T8918 鋼絲4、繩 3)GB1499-1998 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 4)GB13013-91 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 5)GB/T10054-2005 施工升降機 6)GBJ50009-2001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7)JGJ59-99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8)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9)JGJ80-91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10)JGJ46-2005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11)JGJ146-2004 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 12)DB42/365-2006 鋼絲繩式貨用施工升降機安全技術規范3施工部署及目標3.1施工布置原則1)貫徹執行各5、項建設方針、政策、法規和規程,尤其是項目部頒布的程序文件和貫標文件,編制本方案,做好準備。3.2安全文明施工目標 安全目標安全目標:杜絕死亡、重傷事故;輕傷頻率控制在 3以內;無重大機械設備與火災事故。文明施工目標:爭創xx市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優良工地。消防指標:消除現場消防隱患。 3.2.2 安全管理方針和原則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原則:“先防護后施工,不防護不施工”;“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安全生產,人人有責”。4臨邊防護4.1 基本規定4.1.1 臨邊作業時,必須設置滿足施工安全需要的防護欄桿等防護設施,確需在防護設施外從事施工作業或設置防護設施仍無法完全滿足作業中安全生產需要時6、,施工作業人員必須配備和使用安全帶、安全繩等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危險部位還必須有專人指揮和值守。 4.1.2施工現場內的作業區、作業平臺、人行通道、施工通道、運輸接料平臺等施工活動場所,如臨邊落差達到或超過 2m,必須沿周邊設置防護欄桿或防護腳手架或其它有效防護設施。各種垂直運輸接料平臺必須設置安全門。 4.1.3臨街面的作業區、作業平臺、施工通道、運輸接料平臺,臨街立面必須設置防護欄桿或防護腳手架并滿掛密目安全網作全封閉。4.1.4 防護欄桿設置 4.1.4.1防護欄桿整體構造應使防護欄桿任何處,能經受任何方向的 1KN的外力而不發生明顯變形或斷裂。當欄桿所處位置有發生人群擁擠、車輛沖擊或物體7、撞擊等可能時,應加大橫桿截面,加密柱距。 4.1.4.2防護欄桿由上下兩道橫桿及欄桿立柱組成,上桿離防護面高度不低于 1.2m,下桿離防護面高度不低于 0.6m,橫桿長度大于 2m時,必須加設欄桿柱。 4.1.4.3坡度大于 1:2.2的屋面,防護欄桿上桿離防護面高度不低于 1.5m,并增設一道橫桿,滿掛安全立網。 4.1.4.4下方有人員通行或交叉施工的場所的防護欄桿,必須滿掛密目安全網封閉,或在欄桿下邊設置嚴密牢固的高度不低于 180mm的擋腳板。防護欄桿及防護用擋腳板應涂刷醒目的黃黑相間油漆。4.1.5 防護欄桿用材 4.1.5.1 施工現場作業區、作業平臺、人行通道、施工通道、運輸接料8、平臺等施工活動場所的防護欄桿采用48-513.0mm的建筑腳手架鋼管制成。 4.1.5.2提倡采用可重復安裝和拆卸的自制工具式定型欄桿或欄板。自制欄桿、欄板必須滿足防護要求且美觀耐用,由企業技術部門設計并經技術負責人審核合格,監理審查同意后使用。 4.1.5.3窄小的豎向洞口或臨邊部位不適合采用鋼管作為防護欄桿的,采用同一等級的建筑鋼筋焊接制成防護欄桿。其結構構造要求如表4.1-1 鋼筋防護欄桿構造。表4.1-1 鋼筋防護欄桿構造桿件名稱上橫桿下橫桿欄桿柱鋼筋直徑16mm14mm18mm焊接長度/高度210mm/6mm4.1.5.4采用其他材料制作防護欄桿,必須經過項目技術負責人核算后采用,禁9、止用竹木制作防護欄桿。 4.1.6 防護欄桿的連接和固定 4.1.6.1防護欄桿必須采用扣件連接、絲扣連接、螺栓連接、焊接或其它可靠連接方式連接。 4.1.6.2防護欄桿必須采取埋設、扣件連接、螺栓連接焊接或其它有效固定方式固定。防護欄桿采用其它方式固定時,必須由單位工程技術負責人核算后使用。4.2 各部位的臨邊防護 4.2.1基坑周邊防護基坑周邊防護欄桿設置根據下圖4.2-1 基坑周邊防護施工圖。基坑周邊防護1-1剖面圖圖4.2-1 基坑周邊防護施工圖4.2.2 結構樓層周邊防護 樓層防護欄桿樓層防護欄桿的設置如圖 4.2-2 結構樓層防護欄桿立面圖4.2-2 結構樓層防護欄桿立面圖4.2.10、2.2樓層防護欄桿柱的固定 1)預埋1.41.5m的鋼管 圖4.2-3 預埋鋼管立桿基礎詳圖2)預埋鋼筋圖4.2-4 預埋鋼筋固定立桿基礎詳圖3)預埋短鋼管 圖4.2-5 預埋短鋼管固定立桿基礎詳圖4)預埋件(套筒承插式) 圖4.2-6 預埋件固定立桿基礎詳圖5)膨脹螺栓圖4.2-7 膨脹螺栓固定立桿基礎詳圖4.2.2.3 結構樓層防護欄桿柱固定方式同樣適用于其他類型、其他部位的欄桿與建筑結構的連接和固定。4.2.4 樓梯側邊防護 4.2.4.1常規建筑結構樓梯的臨時防護欄桿,采用建筑腳手架鋼管搭設,桿件用扣件或絲扣連接。布設如下圖 4.2-8樓梯立面防護圖圖 4.2-8樓梯立面防護圖4.2.11、5 施工電梯、物料提升機樓層轉料平臺防護 4.2.5.1 施工電梯、物料提升機樓層轉料平臺應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相關要求搭設,平臺面應滿鋪腳手板并牢固固定。 4.2.5.2 樓層轉料平臺兩側邊必須設置防護欄桿或防護腳手架,滿掛安全立網或滿扎竹笆。或者采取其他牢固可靠的硬質封閉防護。圖 4.2-9 物料提升機樓層出入口防護平面圖圖 4.2-10 物料提升機樓層出入口防護平面圖4.2.5.3 施工電梯、物料提升機各樓層轉料平臺的出入口應設置常閉的防護門。防護門及連接件 任何一點應能承受 1KN荷載及可能發生的沖擊荷載,施工電梯單扇防護門高度不低于1.8m12、,寬度不大于1.2m。物料提升機單扇防護門高度不低于1.5m,寬度不大于1.2m。 圖 4.2-11 施工電梯出入口側立面示意圖圖 4.2-12 施工電梯門正立面示意圖4.2.5.4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各樓層防護門關閉完好。 4.2.6高層建筑所采用的塔吊,可在建筑物與塔身之間搭設通道供操作人員通行,通道寬度不超過 800mm,防護欄桿高度不低于 1.5m。通道及欄桿必須與塔身和建筑結構可靠連接,嚴禁采用兩端固結的連接方式。5 洞口防護 5.1 基本規定 5.1.1 因工程本身存在或因工序需要而產生的,使人與物有墜落危險而危及人身安全的洞口,必須設置有效防護設施。5.1.2樓板與墻洞口,挖孔樁、13、鉆孔樁等樁孔上口,杯形基礎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天窗、地板門等處,必須按洞口防護要求設置穩固的蓋板或防護欄桿或安全網或其它防止人員和物體墜落的防護設施。 5.1.3施工現場通道附近的各類洞口與坑槽等處,除設防護設施與安全標志外,夜間應設紅燈警示。5.2 防護方式 5.2.1樓板、屋面和平臺等面上短邊尺寸小于 250mm但大于 25mm的孔口,應使用堅實的木蓋板蓋嚴,并牢固固定。 5.2.2樓板面等處邊長 250500mm的洞口、安裝預制構件時的洞口以及其它各類洞口,應使用竹、木等材料作蓋板,均衡擱置蓋住洞口并牢固固定。圖5.1-1 洞口蓋板防護剖面圖圖5.1-1(a)洞口蓋板防護1-1剖面圖14、5.2.3邊長在 5001500mm的洞口,應設置以扣件扣接鋼管而成的 10001000mm的網格,并在其上滿鋪竹笆或腳手板。 5.2.4處于剪力墻的墻角或其他不便于蓋板防護的洞口,應預設貫穿于混凝土板內的鋼筋構成防護網,鋼筋網格間距不得大于 200mm,并在其上滿鋪腳手板。圖5.1-2(a)洞口鋼管防護平面圖圖5.1-2(b)洞口鋼管防護1-1剖面圖圖5.1-3(a)洞口鋼筋防護平面圖圖5.1-3(b)洞口鋼筋防護1-1剖面圖5.2.5邊長在 1500mm以上的洞口,四周設防護欄桿,洞口下張設安全平網。5.2.6墻面豎向落地洞口,應加裝防護門柵,門柵網格間距不應大于 150mm,或采用防護欄15、桿,下設 200mm高的擋腳板。 5.2.7下邊沿至樓板或底面低于 0.8m的窗臺等豎向洞口,如側邊落差大于 2m,應加設 1.2m高臨時護欄。 5.2.8洞口處防護欄桿的用材、連接、固定與臨邊防護欄桿相同。圖5.1-4 邊長1500-2000mm洞口防護6 井道防護 6.1 電梯井、管井必須設置防止人員墜落和落物傷人的防護設施,并加設明顯標志警示。 6.2電梯井洞口、寬度超過 400mm管井洞口等豎向落地洞口,必須設置防護門,井道內應每隔兩層且不超過 10m設一道安全平網。 6.3因施工需要臨時拆除井道防護,需經項目安全管理負責人審核批準,工作過程有人值守并設置標志,當日工作完畢必須原樣恢復16、。 6.4井口防護采用上下翻轉防護門。門高 1.40m,下部設 200mm踢腳板,緊貼樓地面安裝,門兩側邊超出電梯井口邊不小于 100mm,上端固定,門柵間距不大于 150mm。使用鋼筋直徑不得小于 14mm。 6.5施工層的下一層的井道內設置一道硬質隔斷以防物件掉落,施工層以及其它層采用安全平網防護,安全網應張掛于預插在井壁的鋼管上,網與井壁的間隙不得大于 100mm。圖6.1-1(a) 電梯井、管道井水平防護平面圖圖6.1-1(b) 電梯井、管道井防護立面圖圖6.1-2 電梯井、管道井豎向防護示意圖7安全通道及防護棚 7.1基本規定 7.1.1 當臨街通道、場內通道、出入建筑物通道、施工電17、梯及物料提升機地面進料口作業通道處于墜落半徑內或處于起重機起重臂回轉范圍內時,必須設置防護棚及防護通道,以避免發生物體打擊事故。 7.1.2安全通道、防護棚應采用建筑鋼管扣件腳手架或其他型鋼材料搭設,嚴禁采用竹木桿件搭設防護棚。 7.1.3安全通道及防護棚的頂部嚴密鋪設雙層正交竹串片腳手板或雙層正交18厚木模板的水平硬質防護,及封閉的防護欄或擋板,整體應能承受 10kPa的均布靜荷載。塔吊主要運行線路、轉料平臺、卸料平臺落物曲線范圍內的安全通道及防護棚頂部嚴密鋪設雙層正交 50厚木板。 7.1.4 特別重要或大型的安全通道、防護棚及懸挑式防護設施必須制定專項技術方案,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后實施18、。 7.1.5安全通道的搭設7.1.5.1安全通道凈空高度和寬度應根據通道所處位置及人、車通行要求確定,高度一般不低于 3.5 m,寬度一般不低于 3m。高度在 15 m以下建筑物,其進出口通道長度不低于 3 m;高度在 15-30 m的建筑物,其進出口通道長度不低于 4 m,高度超過 30 m的建筑物,其進出口通道長度不低于 5 m。通道長度自腳手架外排立桿起算。 7.1.5.2立桿基礎必須硬化處理,通道使用期內不得發生地面沉陷,立桿必須沿通行方向通長設置掃地桿和剪刀撐。 7.1.5.3常規安全通道立桿縱距不應超過 1200mm,防護棚懸挑尺寸為 300500mm,雙層防護棚層間距為 50019、600mm。 7.1.5.4寬度超過 3.5 m或高度超過 4 m的安全通道,立桿間距應加密或使用雙立桿、型鋼、腳手架管格構式立柱,縱向橫桿應采用型鋼制作或搭設承重腳手架。 7.2 防護方式 7.2.1 場區內安全通道 圖7.2-1 場內安全通道施工圖7.2.2 安全防護棚圖7.2-2 現場安全防護棚立面圖圖7.2-3 現場安全防護棚平面圖8 外腳手架 8.1 基本要求外腳手架的搭設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的要求。 8.2 懸挑腳手架 8.2.1 懸挑外架挑梁必須能夠完全承受架體及架體上作業時的荷載。懸挑外架搭設前必須編制包括懸挑梁平面定位圖、懸挑梁20、側面示意圖、懸挑梁及錨固件受力驗算等內容的專項施工方案,并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后使用。 8.2.2 懸挑外架的分段搭設高度不得超過24米,整體分段應合理規劃,經濟合理。 8.2.3挑梁應根據懸挑架荷載及懸挑長度等情況具體確定。施工用懸挑腳手架宜采用 16號以上工字鋼作為主懸挑梁,外挑段不宜超過 1.50m,錨固段不小于外挑段的 1.25倍。嚴禁采用腳手架鋼管作為主挑梁。采用槽鋼作為主挑梁時應有防側彎措施。 8.2.4挑梁必須擱支在梁板面并錨固。挑梁頂端應設置牢固可靠的腳手架鋼管插腳,相鄰懸挑梁的間距不得大于 1.50m。 8.2.5挑梁外端設置單根直徑不小于 15的鋼絲繩進行斜拉,斜拉鋼絲繩與21、懸挑梁的夾角不小于 60度,斜拉鋼絲繩必須與建筑結構錨固。 8.2.6懸挑梁、鋼絲繩及鋼絲繩錨固件必須一一對應。 8.2.7在建筑物的懸挑梁、板上設置懸挑腳手架,應對懸挑梁、板的承載能力及進行復核。 8.2.8懸挑架底部必須采用硬質封閉,并設置擋腳板,外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網防護,地處鬧市和重要地帶應采用孔徑不大于 25mm的鋼板網或竹笆等加強防護。 8.2.9懸挑腳手架的搭設應符合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的相關要求。8.3 附著升降式腳手架的防護 8.3.1 附著升降式腳手架防護設施必須與架體同時設計、同時安裝、同時使用。 8.3.2附著升降式腳手架外立22、面必須滿掛密目安全網,并在其內側加掛孔徑不大于 25mm鋼板網,單片式架體和中間斷開部位的端頭,也應滿掛密目安全網和鋼板網。 8.3.3架體底部應采用硬質封閉,并用密目網及水平安全網兜底。架體底部必須及時清理保潔,清理期間應通知下部施工人員禁止進入無防護的墜物范圍內。 8.3.4架體底部內立桿與建筑結構之間的空隙采用活動翻板防護,架體中部加掛水平安全網,架體作業層必須滿鋪腳手板。 8.4 連墻件 8.4.1連墻件必須能夠約束腳手架立桿在垂直于墻面方向的位移,承受水平風荷載或風吸力,防止腳手架向內或向外傾覆。 8.4.2連墻件必須與腳手架拉接緊密,與建筑結構牢固連接。 8.4.3連墻件應靠近主接點位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得大于 300mm。 8.4.4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剛性連墻件,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不得大于建筑物的層高,且不得大于 4m。 8.4.5 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可采用拉頂結合式柔性連墻件,拉頂結合式柔性連墻件必須一一對應設置,嚴禁使用僅有拉筋的柔性連墻件。 24m以上的雙排腳手架,必須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 8.4.6連墻件應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可下斜連接,下斜角度不得超過 10,不得采用上斜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