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城建設項目基礎大體積混凝土工程專項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95455
2024-09-04
21頁
269.71KB
1、國際貿易城建設項目基礎大體積混凝土工程專項施 工 方 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審批意見: 編制:審核:批準:目 錄一、 編制依據6二、 工程概況6三、 混凝土要求6(一)混凝土供應方式和材料要求65、混凝土配合比的確定。7C40P6混凝土的配合比如下圖7(二)混凝土運輸83、混凝土供貨車的工作要點如下:8(三)混凝土供貨驗收8(四)混凝土澆筑9整體分層連續澆筑施工9(五)泌水處理11砼澆注排除泌水示意圖11(六)混凝土澆筑應注意的問題114、混凝土坍落度的測試12(七)混凝土養護12(八)混凝土2、的測溫132、工藝流程:133、測溫點布置135、溫度監控指標如下:14(九)水化熱溫度計算14A、混凝土的絕熱溫升計算15(十)保溫計算160.5h.x(T2-Tq)Kb/(TmaxT2)16(十一)混凝土試塊制作及養護171、混凝土試塊的取樣172、試塊留置數量17四、應急保障措施18五、質量保證措施與主要質量要求18(一)質量保證措施18(二)混凝土的質量控制21(三)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措施21(四)混凝土的抗裂措施211、控制內約束溫度裂縫的措施212、控制外約束溫度裂縫的措施21一、 編制依據1、 根據本工程施工圖紙2、 本工程涉及到的國家、地方有關施工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3、010-2010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GB50496-2009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二、 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XX國際貿易城一期C區工程2#樓2、工程地點:天山大街以東,兆通南路以南3、建設單位:xx有限公司4、設計單位:xx有限公司5、勘察單位:xx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6、監理單位:xx咨詢有限公司7、施工總承包單位:xx有限公司地基基礎樁基基礎形式平板式筏板基礎基礎混凝土量4000 m3筏板基礎厚度1600mm/2200mm基礎混凝土標號C40/P6三、 混凝土要求(一)混凝土供應方式和材料要求1、本工程結構施工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選擇資質、社會信譽好、擁有4、較強的混凝土供應能力的商品混凝土供應商;現場混凝土的運輸主要采用泵車。2、在商品混凝土的供貨合同之中對于混凝土的質量必須要提出相應的規定和檢驗方法,以保證底板混凝土的質量。其中主要的要求如下:2.1、對于原材料的要求:商品混凝土必須滿足預防混凝土工程堿集料反應的規定。水泥:選用水化熱較低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復試報告,應有XX市技術監督局核定的法定檢測單位出具的堿含量檢測報告,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骨料:石子:應用5-25mm連續級配碎卵石(優先選用5-31.5的級配碎石)。針片狀顆粒含量10%,含泥量小于1%,泥塊含量小于0.5%。砂:應為質地堅硬、級配良好的中砂,細度模數5、為2.5-3.0,含泥量小于2%,泥塊含量小于1%。水:采用自來水。.1.2.2外加劑:所用材料應經備案且有使用說明、出廠合格證及復試報告單,混凝土外加劑的性能和種類,必須是國家規定批準使用的品種和生產廠家,并滿足設計要求。3、混凝土出罐溫度:出罐溫度不高于25度。4、混凝土初凝時間4h。5、混凝土配合比的確定。5.1根據設計要求和類似工程的經驗,確定配合比的原則如下:預拌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120-140mm。水灰比要求:宜保持在0.40.5,水灰比過小,則和易性差,流動阻力大,易引發堵塞,水灰比過大,則易產生離析,影響泵送性能。砂率要求:砂率應保持在45%左右,一般不宜小于40%,但不得超6、過50%,砂率過小,砂量不足,則容易影響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容易脫水,造成堵塞,砂率過大,骨料表面積及空隙率增大。混凝土攪拌站根據本方案對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和本方案的配合比原則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試配,最后得出優化配合比。 本方案以攪拌站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驗算: C40P6混凝土的配合比如下圖序號設計等級總膠材用 量(kg/m3)水膠比砂率容重水泥中砂石子5-20mm水外加劑摻合料粉煤灰礦粉膨脹劑1C40P645527969610561739.76880280.3840%2382(二)混凝土運輸1、混凝土運輸采用混凝土罐車,罐車間隔時間宜為10-15分鐘。2、應滿足現場全7、部混凝土布料的要求,每小時混凝土供應量Q160m3,滿足兩臺汽車泵同時施工和連續施工的要求,為防止施工冷縫,混凝土每小時的供應量Q1.1Q1(66 m3)方能滿足施工要求。3、混凝土供貨車的工作要點如下:要檢查混凝土運輸車的行車路線,如架空管線高度、橋涵洞口的凈高和凈寬,選擇暢通的交通路線,以利混凝土運輸攪拌車的通行。充分考慮XX市早晚高峰期限行的規定,保證在限行不影響施工的情況下選擇混凝土罐車的運輸路線。3.3.2每車混凝土運送時間一般控制不得超過1h。3.3.3在混凝土運送過程中,攪拌筒應低速(24r/min)轉動,到達工地后,攪拌筒應以812r/min的轉速轉動23min。待攪拌筒停轉后8、,再使攪拌筒反轉卸料。3.3.4反轉卸料速度為68r/min。在出料及卸料部位附近工作時,應特別注意安全以免發生意外,使用接長料斗溜槽時,切勿將手伸入溜槽連接處。3.3.4對沾在進料斗、攪拌機洞口、攪拌筒拖輪等處的混凝土應及時沖洗干凈。在鏟除混凝土結塊時,必須先使發動機熄火,停止攪拌筒轉動。(三)混凝土供貨驗收1、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現場安排一名混凝土坍落度檢測人員,并驗收每車小票,查看混凝土強度等級、澆筑部位填寫是否正確。要求記錄每車混凝土的出站時間、進場時間、開始澆注時間、澆注完畢時間。以便分析混凝土罐車路上運輸時間、罐車在現場等待時間、澆注時間、每罐混凝土總耗用時間、發車間歇時間、前車混9、凝土最長裸露時間等,并測量卸料時的坍落度及入模溫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混凝土攪拌質量及工作性能不符合現場的要求,應由攪拌站進行處理。(四)混凝土澆筑1、為了確保底板混凝土不出現施工冷縫,所以采用斜坡澆筑技術 “由遠至近,薄層澆筑,一次到頂”的方法澆筑,做法見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灌方式的示意圖。澆筑帶前后略有錯位,形成階段式分層退打的局面,以達到提高泵送工效,簡化混凝土泌水處理,確保混凝土上下層的結合。整體連續澆筑時宜為300500mm,層與層之有意預留一定的時間間斷,但層與層之間的砼接合時間應控制在砼初凝前完成。 整體分層連續澆筑施工混凝土澆筑順序2、根據混凝土泵送自然形成一個坡度的實際情況,每層混10、凝土厚度應不超過振搗棒有效長度(35mm-38.5mm)1.25倍;在每個澆筑帶的前、中、后布置三道振動器。3、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點,振搗手負責出管混凝土的振搗,使之順利通過面筋流入底層;3.1第二道設置在混凝土的中間部位,振搗手負責混凝土的密實度;3.2第三道設置在坡角及底層鋼筋處,因底層鋼筋間距較密,振搗手負責混凝土流入下層鋼筋底部,確保鋼筋下層混凝土振搗密實;3.3振搗方向為:下層垂直于澆筑方向自下而上,上層振搗自上而下。同時采用二次振搗工藝,二次振搗時間控制在澆筑后的12h,對混凝土初凝時間作好控制,保證在下層混凝土部初凝前,上層混凝土能覆蓋。當混凝土澆筑到靠近尾聲時,將混凝土泌水11、排集到模板邊集水坑內,然后用泵將水抽出,混凝土的泌水要及時處理,免得粗料下沉,混凝土表面水泥漿過厚,致使混凝土強度不均和產生收縮裂縫。3.4混凝土振搗時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搗過程中,將振搗棒上下略有抽動,以使上下振動均勻,振搗棒應插入下層50mm左右,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每點振搗時間為20-30S為宜,但還應視混凝土表面不再顯著下沉、表面無氣泡產生且混凝土表面有均勻的水泥漿泛出為準。振點間距50cm,梅花型布置。振搗時禁止碰到鋼筋、模板、預埋件等。3.5施工時按標高用長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拍壓三遍,搓成麻面,以閉合收水裂縫。在木抹子壓第三遍時,用塑料掃帚進行拉毛,以南北向為紋路方12、向保證紋路一行壓一行且相互平行。(五)泌水處理1、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振搗過程中,容易產生泌水現象,泌水現象嚴重時,可能影響相應部分的混凝土強度指標。為此必須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一般情況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漿會順著混凝土澆筑坡面下流到坑底。施工中根據混凝土澆筑流向,要用水泵及時抽除混凝土表面泌水(見下圖),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綿吸除處理的方法。砼澆注排除泌水示意圖(六)混凝土澆筑應注意的問題1、澆筑過程中,應經常觀察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的情況,當發現有變形、移位時,應立即停止澆筑,并立即采取措施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凝結前修整完好。2、水平結構混凝土表面,應適時用木抹子磨平搓毛兩遍以上,再用磨光機13、機械磨壓,必要時,還應先用鐵滾筒壓兩遍以上,以免產生收縮裂縫。3、在混凝土澆筑時,應派專人根據混凝土的先后澆筑時間記錄,該部位的澆筑開始時間、澆筑完時間,并根據混凝土的緩凝時間,確定上一層混凝土的澆筑插入時間,避免出現混凝土冷縫。4、混凝土坍落度的測試 4.1混凝土坍落度必須做到每車必試,試驗員負責對當天施工的混凝土坍落度實行測試,混凝土責任工程師組織人員對每車坍落度測試,負責檢查每車的坍落度是否符合商品混凝土小票技術要求,并做好坍落度測試記錄。如遇不符合要求的,必須退回混凝土站,嚴禁使用。5、混凝土責任工程師及時檢查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及和易性是否能滿足工程需要。如和易性不能滿足要求,立即退回混14、凝土,不能加水;如混凝土流動性過大,可能造成混凝土離析等現象,立即退回混凝土,決不能遷就使用。對所供應的混凝土的凝結時間不符合要求的攪拌站通知停止供應混凝土,分析原因,令其整改或終止供應合同。6、混凝土施工時,準確掌握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在混凝土初凝前澆筑完防止混凝土冷縫的出現。(七)混凝土養護1、為了減少清水混凝土的表面色差,在混凝土表面壓實搓毛后,頂部覆蓋彩條布或不易掉色的毛氈等覆蓋。待混凝土表面收干后,應及時用塑料薄膜及不易掉色的毛氈等遮蓋。模板拆除后,及時使用塑料薄膜包裹,并澆水混凝表面保持濕潤。2、模板拆除后,不可立刻用冷水澆噴,其表面應采用塑料薄膜嚴密覆蓋進行養護,不能直接用草墊或草15、包鋪蓋,以免造成永久性黃顏色污染。養護期間應保持混凝土始終處于濕潤狀態。3、混凝凝土的養護時間執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相關規定。4、對于不好覆蓋的混凝土結構,可使用養護液養護。養護液在正式工程前要進行試驗,如果養護液使混凝土表面產生明顯色差的,則不得使用;在沒有合適的養護液時,上述部位要使用雙面膠粘結塑料薄膜嚴密覆蓋。5、大體積混凝土澆注完成后12h內要及時覆蓋保溫層,保溫層下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以保證混凝土內外溫度差不超過25(八)混凝土的測溫1、本工程測溫采用建筑電子測溫儀進行測溫,它是根據我國建筑行業施工特點和有關技術規范研制的專業測溫儀器,可直觀、準確、快捷地數字顯示被測溫度16、,可靠性好、使用范圍廣、寬溫操作環境、體積小重量輕、操作簡單。它由主機和測溫線組成,主機為便攜式儀表,設有電源開關、照明開關、插座和液晶顯示屏,可數字顯示被測溫度值,測溫線為預埋式,由插頭、導線和溫度傳感器制成,每支測溫線可測一點溫度。測溫時按下主機電源開關,將測溫線插頭插入主機插座中,主機顯示屏即可顯示相應測溫點的溫度。2、工藝流程:布置測溫點 確定測溫點的深度 預埋測溫管 澆筑混泥土 進行測溫 施工時,每支測溫孔都有貼有相應標簽3、測溫點布置 A、監測點的布置范圍應以所選混凝土澆筑體有代表性的部位,監測點按平面分層布置; B、在每條測試軸線上,監測點位宜不少于4處,應根據結構的幾何尺寸布置17、,具體見測溫點平面布置圖。4、確定測溫點的深度:深點深度距離底板50mm,中點深度為H/2(H為底板厚),淺點深度為50mm。如下圖所示:測溫點布置圖5、溫度監控指標如下: 內外溫差:小于25、降溫速度:小于11.56、揭開保溫層時的溫差:小于157、監測周期與頻率如下: 混凝土澆注結束后3天內:每2小時測一次。 混凝土澆注結束后415天:每4小時測一次。 混凝土澆注結束后16天:每24小時測一次。 當內外溫差小于15時 ,停止測溫。8、加強施工中溫度控制,使混凝土內外溫差不大于25度,每天降溫不大于1.5度,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加強混凝土的溫度控制和測溫工作。9、混凝土出罐溫度:在罐車卸料處18、安排專人用溫度計對混凝土進行測溫(出罐溫度小于25度),對于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嚴禁入模。(九)水化熱溫度計算1、應力計算是指混凝土澆筑nD內外溫差和累計溫降應力理論計算。混凝土澆筑后,3天內達到最高溫度,只要保證其內外溫差小于25,即可有效控制砼裂縫的出現。 A、混凝土的絕熱溫升計算T(t)=mcQ/C式中:T(t)混凝土的最終絕熱溫升(),一般在3天達到最大值; Q水泥水化熱,377kJ /kg; m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按配合比取325kg; m經驗系數,取0.4; C混凝土的比熱,1.05kJ/kgk; 混凝土的密度,2400kg/m3;由此可得:T(3)=325*377/1.05219、400=48.62 B、混凝土最高溫度計算Tmax=T(3)+T0式中:Tmax混凝土最高溫度(); T(3)混凝土3天的絕熱溫升; T0混凝土澆筑溫度(8); Tmax= T(3) +T0=48.62+8=56.62 C、混凝土表面溫度計算Tb(t)=Tq+4h(Hh)Tt/H2式中:Tb(t)齡期t時,混凝土的表面溫度(); Tq齡期t時,大氣的平均溫度(18); H混凝土的計算厚度,H=h+2h; H=2+2*0.62=3.24 h混凝土的實際厚度2.2m; h=k/ h混凝土的虛厚度(0.62m); 混凝土的導熱系數,2.33w/mk k計算折減系數,取0.666; 保溫層的傳熱系數,20、取2.5 w/mk Tt齡期t時,混凝土絕熱溫升值與大氣溫度的差值。 Tt=48.62-18=30.62帶入公式計算 h=k/=0.62 Tb(t)=Tq+4h(Hh)Tt/H2=18+4*0.62(3.24-0.62)30.62/3.24*2=33.48 混凝土的內外溫差 T=TmaxTb(t)=56.62-33.48=23.14 完全滿足施工要求 D、混凝土表面與大氣溫差 T= Tb(3)-18=33.48-18=15.48 溫差不大,但需要采取保溫。溫度應力與抗拉強度關系圖(十)保溫計算 保溫層厚度按下式計算: 0.5h.x(T2-Tq)Kb/(TmaxT2) =0.5*2*0.04*(21、33.48-18)*1.3/2*(56.62-33.48) =0.5*2*0.04*15.48*1.3/2*23.14=0.017m 0.017m0.02m 采用塑料薄膜覆蓋完全滿足保溫要求 式中:保溫材料厚度(0.02m) h混凝土厚度(2.2m) x所選保溫材料導熱系數0.04W/(m.k) T2混凝土澆注體表面溫度() Tq混凝土達到最高溫度(澆注后3d5d的大氣平均溫度() T2-Tq可取1520 Kb傳熱系數修正值,取1.3。混凝土導熱系數,W/ m.k) (1.512.33之間取2)Tmax混凝土澆注體內達到的最高溫度Tmax-T2可取2025(十一)混凝土試塊制作及養護1、混凝土22、試塊的取樣 1.1 砼試塊在澆筑地點隨機取樣制作。同一車運送的混凝土在澆筑地點入模前隨機取樣制作(而不應在泵車旁邊),在卸料量的1/4至3/4之間采取,每次取樣量應滿足混凝土質量檢驗項目所需量的1.5倍且不少于0.02M3。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養試件,并留置適量的同條件養護試件用于結構實體檢驗及確定拆模時間。1.2抗壓、抗滲試塊制作100mm100mm100mm的標準試塊,并標準養護28天。養護條件202,相對濕度95%以上,2、試塊留置數量 2.1 一次性連續澆筑不超過1000m3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100 m3作一組,一次性連續澆筑超過1000m3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 m3作23、一組。四、應急保障措施根據XX市實際情況,在混凝土澆筑前注意收聽收看當地天氣預報,防止因天氣原因導致混凝土澆筑停止,特別注意霧霾預警,錯開霧霾預警影響施工。如因特殊情況發生停電時間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或在早上6.008.00時、下午16.0020.00 車輛高峰期,除了在初凝前在接槎處進行二次振搗外,還必須控制最后一車混凝土的泵送時間,即每臺泵車留一車混凝土,每隔45min泵送一次,及時對澆筑面進行覆蓋和潤泵防止泵管阻塞。應急電話XX金隅旭成商混竇嫗分公司聯系電話部門姓名辦公室移動號碼負責內容站 長生產站長運輸保障部車隊隊長實驗室副主任調度長調度室五、質量保證措施與主要質量要求(一)質量保證措24、施1、成立以生產主管為組長,項目技術負責人為副組長的底板混凝土施工防裂縫小組。2、成立底板混凝土施工領導小組,對底板混凝土施工進行統一領導,集中管理,分別負責,下設六個職能小組(見下表)。職能小組名單職能小組成 員職 責現場管理小組夏友發高增舉張洪負責砼現場施工管理與組織工作,負責指揮現場砼的澆筑工作,負責協調各部門保證商品砼的及時供應及混凝土施工的順利進行,負責砼入模時的測溫工作。質量監控小組夏偉屈洪波控制砼施工質量及操作方法,檢查監控模板及操作方法,檢查監控模澆灌振搗順序,檢查和監控預埋螺栓的位置和標高。技術管理小組魏錚王二濤曹中應負責砼施工的技術問題,控制配合比,原材質量及試塊制作,負責25、底板砼施工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負責安排混凝土測溫工作,負責對測溫數據進行整理驗算。材料設備供應小組張啟平袁浩 負責材料供應,及時提供所需其它與施工有關的機具材料,保證質量、數量,并提供材質單及各種材料合格證,搞好材料的保管及發放,負責收集商品砼到場小票。交通協調小組呂浩楊敏負責協調混凝土施工時的交通情況、協調混凝土罐車禁行時段現場罐車停靠場地,協調與周圍居民關系。安全后勤小組劉靜科吳小勇負責安全施工管理,保證文明安全施工,檢查門口道路的疏通及電路的安全可靠性,保證做好后勤保障、食堂管理。通知商品砼供貨方澆筑任務、時間準備試模、坍落度筒模板鋼筋砼工序交接檢檢查施工馬道機械、設備準備,現場調度演習26、準備工作學習圖紙和技術資料編制施工方案制定保證砼質量措施書面交底對操作人技術培訓專業會審預埋件安裝克服質量通病的措施或須注意點技術交底按100m3/1組標準養護試塊同條件試塊見證取樣崗位分工、運作掛牌砼澆筑木工、鋼筋工跟班保質量養護崗位責任操作掛牌分層控制、振搗操作供貨驗收澆筑順序、節奏、速度控制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濕養護測溫、監控質量評定請監理驗收資料整理清理作業面,文明施工3、混凝土工程質量預控圖:(見圖)(二)混凝土的質量控制 1、 混凝土的質量控制主要靠攪拌站,項目部根據攪拌站提供的資料以及現場對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外觀的檢查來控制混凝土的質量。攪拌站需要提供混凝土的材質、原材復試報27、告、出廠合格證、準用證、配合比、抗壓強度實驗報告、堿含量計算書。(三)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措施1、施工過程中要加強對于工人的教育,抓住關鍵的混凝土振搗作業,來保證施工質量,避免漏振和過振,使混凝土內部密實、表面光滑。2、對到場不合格的混凝土混凝土工長退回攪拌站,并記下車型、車號。3、質量檢查人員檢查施工,嚴格按步序振搗;接班振搗人員提前半小時到崗與上班振搗人員共同操作,交班人員推遲交班半小時撤崗(有一小時共同工作時間)。4、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由混凝土小票和試驗報告計算控制。5、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分層澆筑和振搗。對于小截面部位以及鋼筋密集區必須要加強振搗28、。(四)混凝土的抗裂措施1、控制內約束溫度裂縫的措施1.1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表面與外界溫差,防止混凝土表面急劇冷卻,采用混凝土表面保溫措施或蓄水養護措施或用阻燃草簾被加濕降溫。1.2加強混凝土養護,嚴格控制混凝土升溫速度,使砼表面覆蓋溫差小于8-10C。2、控制外約束溫度裂縫的措施2.1從采取控制混凝土出機溫度、溫升、減少溫差等方面,以及改善施工操作工藝。2.2采用低熱水泥,如優先選擇礦渣硅酸鹽水泥;摻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高效減水劑或緩凝劑等。2.3摻入膨脹劑,在最初14d潮濕養護中,使混凝土體積微膨脹,補償混凝土早期失水收縮產生的收縮裂縫; 2.4改善骨料級配,如大體積基礎混凝土可摻加15%塊石;2.5分層澆筑,每層厚度不宜大于500mm,以加快熱量散發,并使溫度分布較均勻,同時也便于振搗密實。上層混凝土覆蓋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