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綜合管廊鋼筋混凝土主體結構支架法施工方案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95972
2024-09-04
28頁
1.16MB
1、正本大路綜合管廊鋼筋混凝土主體結構支架法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目 錄1.編制依據、范圍- 1 -1.1編制依據- 1 -1.2編制范圍- 1 -2.工程概況- 1 -3.施工準備- 2 -3.1技術準備- 2 -3.2、材料準備- 2 -3.3、模板選型- 2 -4、支撐體系設計- 3 -5、施工工藝- 3 -5.1模板體系- 3 -5.2模板支設要求- 3 -5.3剪力墻- 4 -5.4板模板- 8 -6、計算書- 9 -6.1頂板模板計算書- 9 -6.2墻體模板計算書- 16 -1.編制依據、2、范圍1.1編制依據(1)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GB 50838-2012);(2)XX大路道路、管廊及地下空間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 50666-2011);(4) 綜合管廊工程施工圖;(5)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 162-2008;(7)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8)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9)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10)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11)建筑施工木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64-20083、;1.2編制范圍本施工方案適用于XX大路綜合管廊工程范圍內主體結構支架法的現場施工。2.工程概況XX大路管廊為干線管廊,全長4.3公里,沿XX大路敷設。與城市地鐵空港線在XX大路段平行敷設,途徑XX站,XX站及XX站。基坑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即開挖至坑底后澆筑結構底板、外側墻和頂板。綜合管廊平面位置布置在綠化帶下,綜合管廊頂面距路面平均高度3.5米,綜合管廊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采用現澆施工,混凝土為C40防水混凝土,抗滲等級P8。3.施工準備3.1技術準備施工前項目管理人員認真查閱圖紙(包括與建筑圖對應的情況)、方案、相關安全質量規范,遇到圖紙上的問題提前與設計聯系解決。并對班組進行書面的技術交底4、,交底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交底要根據施工部位的不同,施工側重點的轉換進行,交底時應注意可操作性。勞務隊管理人員帶領班組長熟悉圖紙,熟讀方案,明確注意事項,質量目標等,增強每一位操作人員質量責任感。3.2、材料準備(1)分項工程開始前勞務隊應對模板木方等用量進行仔細計劃,并提前進場,按項目部相關要求規范堆碼整齊,模板厚度為15mm,鋼管規格為483.5mm。(2)管廊墻體根據其規格必須使用對拉螺桿進行加固,均使用止水對拉螺桿。要求勞務隊伍認真組織加固所用材料如螺桿、蝴蝶卡、鋼管、模板等。(3)其他材料設備如安全通道鋪設用的竹跳板、封閉用密目網以及鐵絲鋼絲等準備到位并根據操作面需求合理調配。3.5、3、模板選型本工程模板均選用模板厚15mm,主龍骨為雙鋼管規格為483.5mm,次龍骨為50mm100mm木方,支撐體系為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鋼管規格為482.7mm,為保證工期要求,對拉螺桿均采用防水對拉螺桿一次性使用。4、支撐體系設計此方案涉及板厚最厚為400mm,墻厚最厚為400mm。各構件搭設參數見下表:表一:板支撐體系部位計算書板厚(單位mm)模板及背楞支撐面板mm次楞mm主楞mm支撐形式立桿縱距mm立桿橫距mm立桿步距mm綜合艙頂板計算書(一)40015厚竹膠板50100木方,間距200483.5雙鋼管,間距500扣件式鋼管支撐10008001700電力艙頂板計算書(一)40015厚6、竹膠板50100木方,間距200483.5雙鋼管,間距500扣件式鋼管支撐500900400表二:墻模板支撐體系部位計算書墻厚(單位mm)側模其他模板mm次楞mm主楞mm側墻及內墻計算書(二)40015厚竹膠板50100雙木方,間距200mm。483.5雙鋼管,第一道距下部結構200,最上面一道為200,其余間距均為500mm。沿墻方向3米一道斜撐5、施工工藝5.1模板體系剪力墻和板的模板采用15mm厚竹膠板、50100木方和483.5mm鋼管配制成型模板。5.2模板支設要求(1)鋼管支架的搭設,立桿的布置間距必須均勻,避免局部間距過大或過小的現象,以免造成澆筑混凝土后局部撓度過大,混凝土表面7、局部不平整;水平桿、剪刀撐和板底立桿必須在上木方之前全部做完,嚴禁在支架沒有做完就上木方和模板,堅決杜絕在澆混凝土之前二次加固支架的做法。(2)模板拼裝接縫處粘貼雙面膠,防止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漏漿。(3)板底大龍骨,拉通線調整頂托高度,將大龍骨鋼管規格為483.5mm找平,此工作必須拉通線,嚴禁憑感覺找平。(4)跨度大于或等于4m的板必須起拱,起拱高度為全跨高度的3/1000,跨度小于4m的板不必起拱。(5)板底和剪力墻次龍骨(50100)的布置間距為150mm-200mm,且間距必須布置均勻,避免局部過大或過小的現象,以免局部撓度過大,造成板面不平整。(6)立桿的布置盡量靠近墻邊,以免此部位8、大龍骨懸臂過長,造成澆混凝土后此部位撓度過大。5.3剪力墻5.3.1內墻與外墻支設剪力墻外墻模板采用50100規格雙木方做次龍骨,。主龍骨采用483.5mm雙鋼管,483.5mm鋼管成對放置并用14螺桿拉結固定。第一道距結構面200mm,以上間距均為500mm。采用雙螺帽、雙卡扣,設置對拉螺桿水平間距450mm。豎龍骨采用雙鋼管固定,豎向次龍骨的間距均為200mm一道,每隔3m墻體兩側設置斜撐。見下圖:側墻體模板支設立面圖管廊結構外墻采用14工具式止水螺桿,配套膠杯,模板拆除時僅拆除膠杯和工具式螺桿即可,固定模板用螺栓留在墻體內。中間止水環為50503mm。膠杯拆除后,在凹槽填充耐候硅酮密封膠9、,然后待膠體凝固后在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漿將凹槽填充至墻面平。剪力墻止水螺桿加工示意圖剪力墻內墻模板采用50100規格雙木方做次龍骨。主龍骨采用483.5mm雙鋼管,483.5mm鋼管成對放置并用14工具式止水螺桿拉結固定。第一道距結構面200mm,以上間距均為450mm。采用雙螺帽、雙卡扣,設置對拉螺桿水平間距450mm。豎向次龍骨采用50mm100mm木方加固,豎向次龍骨的間距均為200mm一道。每隔3m墻體兩側設置斜撐。內剪力墻模板支設立面圖5.3.2墻體模板支設施工順序墻筋綁扎及板支撐架、操作架搭設定位放線墻根部水泥砂漿找平一側墻模板安裝及調整穿對拉螺桿墻另一側模板安裝調整驗收(1)墻體合10、模之前,墻體區域內的雜質應徹底清理干凈。(2)墻體的外(主)背楞采用483.5mm雙鋼管,螺桿加雙螺母,內(次)背楞采用(50100)木方,且必須均勻放置,間距200mm。模板拼縫處單獨添加木方,用鐵釘進行加固,防止拼縫處漏漿。(5)墻體模板必須邊安裝邊檢查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的拼縫應嚴密,要求拼縫小于2mm,平整度(錯臺)小于1.5mm。(6)模板安裝就位后,必須吊線調整垂直度,要求垂直偏差不大于2mm。(7)支頂板模板時,為防止澆筑頂板混凝土陰角處漏漿,在龍骨側面靠墻處,或頂板模板靠墻處貼海綿條,海綿條粘貼在模板或龍骨上。模板與墻體的轉角處采用50100木方壓角。5.3.3吊模支設結構底板11、澆筑時,為保證吊模處結構尺寸準確。在結構導墻處放置同墻強度及寬度的支撐條,水平間距500mm設置,支撐條高度為結構面往下第二根水平鋼筋處設置,第二根支撐條與第一根內撐條間距300mm。豎向木方下部設置豎向混凝土支撐條,支撐條同板厚,強度同板的混凝土強度。斜撐鋼管下部設置內撐鋼筋,確保模板凈空尺寸。內撐鋼筋采用14的鋼筋制作,內撐鋼筋高出板面5cm,木放下內撐鋼筋與底板齊平,板內內撐筋橫向間距500mm,縱向間距500mm一道。內撐鋼筋伸出模板并抵住斜向木方支撐。內撐鋼筋與結構鋼筋點焊牢固,并在內撐鋼筋下部單獨設置墊塊。5.4板模板板支模順序:滿堂架搭設鋪板底木方鋪板底模板與墻模連接綁板筋加固。12、綜合艙板底立桿間距1000mm(橫向)500mm(縱向),水平桿步距1200mm,步距平均分布,根據凈空確定。自由端長度500mm,頂托伸出長度300mm,掃地桿距地面長度200mm。豎向剪刀撐5米設置一道連續的豎向剪刀撐。電力艙板底立桿間距900mm(橫向)500mm(縱向),水平桿步距1200mm,步距平均分布,根據凈空確定。自由端長度500mm,頂托伸出長度300mm,掃地桿距地面長度200mm。豎向剪刀撐5米設置一道連續的豎向剪刀撐。6、計算書6.1頂板模板計算書本工程結構中,綜合艙與電力艙高度一致,頂板模板驗算以綜合艙頂板為例。綜合艙高度為4m,立桿間距取1.00.8m。圖4-1支架13、安裝橫斷面圖圖4-2支架安裝縱斷面圖1、參數信息(1)模板支架參數橫向間距或排距(m):0.80;縱距(m):1.00;步距(m):1.7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m):0.3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m):4;采用的鋼管(mm):483.5 ;板底支撐連接方式:方木支撐;立桿承重連接方式:可調托座;(2)荷載參數模板與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與鋼筋自重(kN/m3):25.50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1.000;(3)材料參數面板采用膠合面板,厚度為15mm;板底支撐采用方木;面板彈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14、木方彈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400;木方的間隔距離(mm):200.000;木方的截面寬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托梁材料為:鋼管(雙鋼管) :483.5;2、模板面板計算模板面板為受彎構件,按三跨連續梁對面板進行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501.52/6 = 18.75 cm3;I = 501.53/12 = 14.062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面板計算簡圖(1)荷載計算1)靜荷載為鋼筋混凝15、土樓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5.50.350.5+0.50.5 = 4.712 kN/m;2)活荷載為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kN/m):q2 = 10.5= 0.5 kN/m;(2)強度計算計算公式如下:M=0.1ql2其中:q=1.24.712+1.40.5= 6.355kN/m最大彎矩M=0.16.3552002= 25420 Nmm;面板最大應力計算值 =M/W= 25420/18750 = 1.356 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1.356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 N/mm2,滿足要求。(3)撓度16、計算撓度計算公式為:=0.677ql4/(100EI)=l/250其中q =q1= 4.712kN/m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4.7122004/(100950014.062104)=0.038 mm; 面板最大允許撓度 =200/ 250=0.8 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38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 0.8 mm,滿足要求。3、模板支撐方木的計算方木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bh2/6=51010/6 = 83.33 cm3;I=bh3/12=5101010/12 = 416.67 cm4;方木楞計算簡圖(mm)(1)荷載的計算1)17、靜荷載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25.50.20.35+0.50.2 = 1.885 kN/m ;2)活荷載為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kN/m):q2 = 10.2 = 0.2 kN/m;(2)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M=0.1ql2均布荷載 q = 1.2 q1+ 1.4 q2 = 1.21.885+1.40.2 = 2.542 kN/m;最大彎矩 M = 0.1ql2 = 0.12.5420.52 = 0.064 kNm;方木最大應力計算值 = M /W = 0.064106/83333.33 = 0.763 N/mm2;方木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000 N/m18、m2;方木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0.763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 N/mm2,滿足要求。(3)抗剪驗算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 3V/2bhn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2.5420.5 = 0.763 kN;方木受剪應力計算值 = 3 0.763103/(2 50100) = 0.229 N/mm2;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 1.4 N/mm2;方木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0.229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強度設計值 1.4 N/mm2,滿足要求。(4)撓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0.677ql4/(100EI)=l/250均布荷載 q = q1 = 1.885 kN/m19、;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1.8855004 /(10090004166666.667)= 0.021 mm;最大允許撓度 =500/ 250=2 mm;方木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21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 2 mm,滿足要求。4、托梁材料計算托梁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托梁采用:鋼管(雙鋼管) :483.5;W=10.16 cm3;I=26.16 cm4;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1.271kN;托梁計算簡圖托梁計算彎矩圖(kNm)托梁計算變形圖(mm)托梁計算剪力圖(kN)最大彎矩 Mmax = 0.61 kNm ;最大變形 Vmax = 0.791 20、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6.965 kN ;最大應力 = 610156.252/10160 = 60.055 N/mm2;托梁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托梁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60.055 N/mm2 小于 托梁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托梁的最大撓度為 0.791mm 小于 10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5、模板支架立桿荷載設計值(軸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和活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的自重(kN):NG1 = 0.1494 = 0.596 kN;2)模板的自重(kN):NG2 = 0.50.51 = 021、.25 kN;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NG3 = 25.50.350.51 = 4.462 kN;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5.211 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活荷載標準值 NQ = (1+2 ) 10.5 = 1.5 kN;(3)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8.354 kN;6、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N/(A)f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 :N = 8.354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22、回轉半徑(cm) :i = 1.58 cm;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 = 4.89 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L0- 計算長度 (m);根據扣件式規范,立桿計算長度L0有兩個計算公式L0=kuh和L0=h+2a,為安全計,取二者間的大值,即L0=max1.1551.71.2,1.2+20.3=2.356; k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 考慮腳手架整體穩定因素的單桿計算長度系數,取1.7; a - 立桿上端伸出23、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3 m;得到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0=2.356;L0 / i = 2356.2 / 15.8=149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312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8353.578/(0.312489) = 54.753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54.753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滿足要求。6.2墻體模板計算書墻模板的背部支撐由兩層龍骨(木楞或鋼楞)組成:直接支撐模板的為次龍骨,即內龍骨;用以支撐內層龍骨的為主龍骨,即外龍骨。組裝墻體模板時,通過穿墻24、螺栓將墻體兩側模板拉結,每個穿墻螺栓成為主龍骨的支點。根據建筑施工手冊,當采用溜槽、串筒或導管時,傾倒混凝土產生的荷載標準值為2.00kN/m2;1、參數信息(1)基本參數次楞間距(mm):200;穿墻螺栓水平間距(mm):400;主楞間距(mm):500;穿墻螺栓豎向間距(mm):500;對拉螺栓直徑(mm):M14;(2)主楞信息主楞材料:圓鋼管;主楞合并根數:2;直徑(mm):48.00;壁厚(mm):3.50;(3)次楞信息次楞材料:木方;次楞合并根數:2;寬度(mm):50.00;高度(mm):100.00;(4)面板參數面板類型:膠合面板;面板厚度(mm):15.00;面板彈性模量25、(N/mm2):9500.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c(N/mm2):13.00;面板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50;(5)木方和鋼楞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fc(N/mm2):13.00;方木彈性模量E(N/mm2):9000.00;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ft(N/mm2):1.50;鋼楞彈性模量E(N/mm2):206000.00;鋼楞抗彎強度設計值fc(N/mm2):205.00;墻模板設計簡圖2、墻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按施工手冊,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 F=0.22t12V1/2 F=H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26、 -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計算高度,取3.00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分別計算得 17.031 kN/m2、72.000 kN/m2,取較小值17.031 kN/m2作為本工程計算荷載。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17.031kN/m2;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2 kN/m2。3、墻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根據建筑施工手冊,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27、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 計算的原則是按照龍骨的間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撐在次楞上的三跨連續梁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1)抗彎強度驗算彎矩計算公式如下:M=0.1q1l2+0.117q2l2其中, M-面板計算最大彎矩(Nmm); l-計算跨度(次楞間距): l =200.0mm;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17.0310.5000.900=9.197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2.000.500.90=1.260kN/m; 其中0.90為按施工手冊取的臨時結構折減系數。面板的最大彎矩:M =0.19.197200.02+28、0.1171.260200.02= 4.27104Nmm;按以下公式進行面板抗彎強度驗算: = M/W f其中, -面板承受的應力(N/mm2); M -面板計算最大彎矩(Nmm);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 W = bh2/6 = 50015.015.0/6=1.88104 mm3; f -面板截面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f=13.000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M/W = 4.27104 / 1.88104 = 2.3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2.3N/mm2 小于 面板截面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2)抗剪強度驗算計算公29、式如下:V=0.6q1l+0.617q2l其中,V-面板計算最大剪力(N); l-計算跨度(次楞間距): l =200.0mm;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17.0310.5000.900=9.197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2.000.500.90=1.260kN/m;面板的最大剪力:V = 0.69.197200.0 + 0.6171.260200.0 = 1259.1N;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3V/(2bhn)fv其中,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應力(N/mm2); V-面板計算最大剪力(N):V = 1259.1N; b-構件的截面寬度(mm):b = 30、500mm ; hn-面板厚度(mm):hn = 15.0mm ; fv-面板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fv = 1.500 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應力計算值: =31259.1/(250015.0)=0.252N/mm2;面板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500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應力計算值 =0.252N/mm2 小于 面板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1.5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根據建筑施工手冊,剛度驗算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作用。撓度計算公式如下:=0.677ql4/(100EI)=l/250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 q = 17.31、030.5 = 8.516N/mm; l-計算跨度(次楞間距): l = 200mm; E-面板的彈性模量: E = 9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 = 501.51.51.5/12=14.06cm4;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 0.8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8.522004/(10095001.41105) = 0.069 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69mm 小于等于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0.8mm,滿足要求。4、墻模板主次楞的計算次楞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寬度50mm,高度1032、0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51010/62= 166.666cm3;I = 5101010/122= 833.334cm4; 次楞計算簡圖(1)次楞的抗彎強度驗算次楞最大彎矩按下式計算:M = 0.1q1l2+0.117q2l2其中, M-次楞計算最大彎矩(Nmm); l-計算跨度(主楞間距): l =500.0mm;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17.0310.2000.900=3.679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2.000.200.90=0.504kN/m,其中,0.90為折減系數。次楞的最大彎矩:M =0.13.679500.02+033、.1170.504500.02= 1.07105Nmm;次楞的抗彎強度應滿足下式: = M/W f其中, -次楞承受的應力(N/mm2); M -次楞計算最大彎矩(Nmm); W -次楞的截面抵抗矩,W=1.67105mm3; f -次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000N/mm2;次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1.07105/1.67105 = 0.6 N/mm2;次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3N/mm2;次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0.6 N/mm2 小于 次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2)次楞的抗剪強度驗算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公式如下:V34、=0.6q1l+0.617q2l其中, V次楞承受的最大剪力; l-計算跨度(主楞間距): l =500.0mm;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17.0310.2000.900/2=1.839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2.000.200.90/2=0.252kN/m,其中,0.90為折減系數。次楞的最大剪力:V = 0.61.839500.0+ 0.6170.252500.0 = 629.5N;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下式:=3V/(2bh0)其中, -次楞的截面的最大受剪應力(N/mm2); V-次楞計算最大剪力(N):V = 629.5N; b-次楞的截面寬度(m35、m):b = 50.0mm ; hn-次楞的截面高度(mm):h0 = 100.0mm ; fv-次楞的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fv = 1.500 N/mm2;次楞截面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3629.5/(250.0100.02)=0.094N/mm2;次楞截面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0.094N/mm2 小于 次楞截面的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5N/mm2,滿足要求。(3)次楞的撓度驗算根據建筑施工計算手冊,剛度驗算采用荷載標準值,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作用。 撓度驗算公式如下:=0.677ql4/(100EI)=l/250其中, -次楞的最大撓度(mm); q-作用在次楞上的線荷載(kN36、/m): q = 17.030.20=3.41 kN/m; l-計算跨度(主楞間距): l =500.0mm ; E-次楞彈性模量(N/mm2):E = 9000.00 N/mm2 ; I-次楞截面慣性矩(mm4),I=8.33106mm4;次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6.81/25004/(10090008.33106) = 0.019 mm;次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2mm;次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19mm 小于 次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2mm,滿足要求。主楞承受次楞傳遞的荷載,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主楞采用圓鋼管,直徑48mm,壁厚3.5mm,截37、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5.0782= 10.156cm3;I =12.1872= 24.374cm4;E = 206000N/mm2;主楞計算簡圖主楞計算剪力圖(kN)主楞計算彎矩圖(kNm)主楞計算變形圖(mm)(4)主楞的抗彎強度驗算作用在主楞的荷載: P1.217.030.20.51.420.20.52.324kN;主楞計算跨度(對拉螺栓水平間距): l = 400mm;強度驗算公式: = M/W f其中,- 主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N/mm2) M - 主楞的最大彎矩(Nmm);M = 8.36104 Nmm W - 主楞的凈截面抵抗矩(mm3); W = 1.0210438、 mm3; f -主楞的強度設計值(N/mm2),f =205.000N/mm2;主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8.36104/1.02104 = 8.2 N/mm2;主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8.2N/mm2 小于 主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m2,滿足要求。(5)主楞的抗剪強度驗算主楞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2V/Afv其中, -主楞的截面的最大受剪應力(N/mm2); V-主楞計算最大剪力(N):V = 1138.0N; A -鋼管的截面面積(mm2):A = 978.606mm2 ; fv-主楞的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fv = 120 N/mm2;主楞截面的受剪應力計算值39、: =21138.0/978.606=2.326N/mm2;主楞截面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2.326N/mm2 小于 主楞截面的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20N/mm2,滿足要求。(6)主楞的撓度驗算主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036mm;主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1.6mm;主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36mm 小于 主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1.6mm,滿足要求。5、穿墻螺栓的計算計算公式如下:NN=fA其中 N - 穿墻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墻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穿墻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 N/mm2;查表得:穿墻螺栓的型號: M14 ;穿墻螺栓有效直徑: 11.55 mm;穿墻螺栓有效面積: A = 105 mm2;穿墻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 = 1.701051.0510-4 = 17.85 kN;主楞計算的支座反力為穿墻螺栓所受的拉力,則穿墻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為: N = 2.07 kN。穿墻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2.067kN 小于 穿墻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17.85kN,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