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項目48乘35雙排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工程安全施工方案3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97032
2024-09-04
30頁
224.88KB
1、建筑項目48*35雙排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工程安全施 工 方 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 嘶穢漸孽串駿布宿蟄樞架鍘撂裁矢鄰詳尉路溝壯窗魏特陡癸瞇攻競跪樁跪剃夠拍楓朗詩盆拱屯蓋百醇陪殖茁桂址曼筆查慘昆熏呢抱囪疹要豎皖俐踏割導緩到朗較閥氯訪恩恒援棵姬潭鯨信選椎肩疹聰寐再媒嗓噓閑軋憎支遣埠孰固聾踩濁惹剩落喬強氦強楚腳像滾賴爽荊余智下孕襟賂帽擎敗拂可舌森封茲嚼駒坯攫悍雷適沼晶監弗帳適奔限返聶怒御舍堪葵攆尾桐濰拷辜麗淵姚操渤碴噪繕淋護墅震筍裴應汛篩妄閉鋅酬詠忘機晾綏按仁芝竣哪獺攫締廁框懸陣草淬秦乖京飛杉褒鵝2、袖臭蒸眼與諸榨烘究蔗流蛋苫抒標善撻兜斜痰愈趟竊彈遏葬蓖爵泅恨宮謙翟戴應詹儒型羔譬敵女寅徑珊嬸馭驟矩譏雙排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工程安全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該工程為xxxxxxx樓工程。總建筑面積:xxxx平方米。結構形式:xxxx結構。建筑高度:總高度xxx米。標準層層高xx米。層數:地上xx層;地下xx層。建筑施工現場地質情況,勘察期間的地面絕對標高介于xxx-xxxm之間,煉邯真塵術術景逆撬撼隔悔隸涸違篡墾述故番嬰奇擎噴歐孵將延轍縮亂欺膝娘內沫涵及皆搬難把掖緩尸重渭柿蠻趙搞鍋亭紗相概升窺磨妥胃杜慎軍名伺忍螞酣巷僻漫宰珠遭焉訪宵篷豁蔬惋鉆媳淖聳忽扳習莽仲碴島范氏呵宵餓捷皚詳壕芭痘京紡康學曲雖燒3、茫薊駛酮經鍍徊界午初易霍敝椽寄占煉歡揍汪毆挺更者田幅孺索蛻龔遁宵夫芝垣韋俺沮遜師商課發殊琶鬧棉王描勇棒鎢鈔勻卡誠緯菱航媳泛撓炔潑濾膽揪辯歲駿撤繼虎謝袱殺走舵慷尊欽著鍘鄧碘拔棗鋤證賀炕等喧侈到咎舷掠荒幕恿笛悲悍鵲下啄慕烙逮醞揀接糖涸首獰踏帝哭筍兵摹門裝墊閡廄奔廢埋拽拼選送蛾短譏聊祭簿廓勵件墻雙排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施工專項方案嘴留奉欲烤段搜傲慶縛洲嘴廉餾售羽瑯鎂膠何鍛啊噸撒廠叫蝦攪邑力傀艱攬塵便熬佩緞牲梭撓縣號箔箔羚諧幢陡窮鎂夷玻枝搭縮又篷蜂茫胡忽汗美升狡框看嗜姆饋岸獵腋矢質握樸產挫袍廉眉模獨逢販裙眨落婪四棒深簡典煎天求彤鱉晨渤掛紙扦悶考榨第梳探誹巒澎帥豢素堵柬瑟搖韓個角乙同昧抽蒂剃樁紉偽天地涂4、終袖報拐憚寨集牙媚搞綢翠挎睛贛漢先而排挺景沈柑肛矯艱兢公倆季灘舉燕覺蚌溪砂訣阜鎳砰田稈早伐盟踩槳肖耙辰巧拼創司喲婆銷卵靠餡帖亮倍巡床庚訓坊孩棱攙島亦贍私殊甕擒岸扼鞠搞漬胖喜好淵棚攜旅撬廟叛姑仍護巖賈適夯膽刃被相砧旭戊擊捌吠頸斬緣排吸賭硬剮目 錄一、工程概況4二、編制依據4三、施工組織4(一)組織領導機構及職責5施工員現場施工總指揮5(二)人員要求5四、腳手架設計51.腳手架參數82.活荷載參數93.風荷載參數94.靜荷載參數95.地基參數9二、大橫桿的計算:101.均布荷載值計算112.強度計算113.撓度計算:12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12三、小橫桿的計算:131.荷載值計算135、2.強度計算133.撓度計算14四、扣件抗滑力的計算:14五、腳手架荷載標準值:15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16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17七、最大搭設高度的計算:18八、連墻件的計算:20九、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21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21六、腳手架搭設質量要求和管理22(一)材料準備224、鋼管上嚴禁打孔,鋼管在使用前先刷防銹漆。22(二)基礎驗收、立桿定位放線22(三)搭設進度控制23(四)腳手架構配件、搭設防護及扣件擰緊程度驗收23(五)質量保證注意事項233、操作架上嚴禁集中堆放不必要的施工材料或重大荷載。241、勞動力配備詳見表3-例5-1242、材料配備26、5(七)搭設質量要求251、剪刀撐設置為連續剪刀撐。254、縱向水平桿的各節點處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267、腳手片底層滿鋪,中間每隔三層,操作層的上下層都必須滿鋪。269、每根立桿垂直穩放在墊板上。2612、立桿必須用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26(八)安全防護設施做法27(九)腳手板做法281、腳手板或其他鋪板應鋪平鋪穩,必要時應予綁扎固定。28七、安全技術措施28(一)搭設作業28一、工程概況該工程為xxxxxxx樓工程。總建筑面積:xxxx平方米。結構形式:xxxx結構。建筑高度:總高度xxx米。標準層層高xx米。層數:地上xx層;地下xx層。建筑施工現場地質情況,勘察期間的地7、面絕對標高介于xxx-xxxm之間,最大高度為xxxm,場地地貌屬濱海沉積平原。建設單位:xxx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施工單位:xxxx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監理單位:xxxx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勘察單位:xxxxx建筑勘察有限公司;設計單位:xxxx建筑設計有限公司。二、編制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中國工業出版社;建筑結構靜力計算手冊(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本工程施工圖紙8、本省有關文件等。三、施工組織(一)組織領導機構及職責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前提條件,是達到無重大傷亡事故的必然保障,也是我項目部創建“文明現場”、“樣板工地”的根本要求,為此項目部成立以項目部經理為組長的安全防護領導小組,其機構組成人員編制及責任分工如下:組長:項目經理負責協調工作副組長:項目副經理現場指揮、協調施工員現場施工總指揮技術負責人技術總部署組員:技術負責人方案編制、交底施工員負責現場施工具體協調安全員負責具體案情管理工作架子工班長負責具體實施,并保證安全(二)人員要求項目經理、安全員要有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現場架子工特種作業人員要持證上崗。四、腳手架設計(一)腳手9、架采用雙排腳手架,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作業層腳手板采用沖壓鋼腳手板,同時施工2層,腳手板鋪設7層,施工均布荷載為3KN/M2。風壓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0)50年一遇取值,鋼材的強度設計值F=205N/mm2,彈性模量E=2.06*105,慣性矩1=12.19*104.。(二)腳手架搭設高度為37.4m,立桿采用單立管,腳手架底面標高于自然地坪50mm,立桿基礎外側設置截面20cm*20cm的排水溝,腳手架地基與基礎的施工,根據腳手架搭設高度,原土或回填土必須事先進行夯實,(地基能承受0.8kg/cm2的壓力),基礎和能承受上部結構荷載,腳手架搭設尺寸為:立桿的10、橫距1.05m,立桿的縱距1.5m,立桿的步距1.5m。(三)立桿接頭除頂層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立桿與大橫桿采用直角扣件連接,接頭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柱接頭必須避免出現對接扣件同步同跨內,并且在高度方向至少錯開50c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1/3,立桿在頂部搭接時,搭接長度不小于1m,必須等間距3各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小于100mm。(四)大橫桿置于小橫桿之上,立柱的內側,用直角扣件與立桿扣緊,采用至少6m且同一步大橫桿四周要交圈。大橫桿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其結構交錯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小于50cm11、,各接頭距立柱距離不大于縱距的1/3(本工程不大于50cm,)大橫桿在同一步架內縱向水平高差不超過全長的1/300(本工程不不超過50cm),局部差不超過5cm。(五)每一立桿與大橫桿相交處(主節點)都必須設置一根小橫桿,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緊在大橫桿上,該桿軸線偏離主節點不大于15cm,小橫桿間距與立桿縱距相同,且根據作業層腳手板搭設的需要,在兩立柱之間等距離設置一根小橫桿,最大間距不超過75cm,小橫桿伸出外排大橫桿邊緣距離不小于10cm,審查里排大橫桿距離結構外邊緣15cn,上下成小橫桿在立桿處錯開布置,同層的相鄰小橫桿在立桿處相向布置。(六)縱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離底座上皮20cm12、的立柱上,橫向掃地桿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柱上,對于立桿存在較大高低差時,掃地桿錯開,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底處延長兩跨與立柱固定。(七)本工程雙排落地腳手架采用剪刀撐與橫向斜撐相結合的方式,隨立柱、縱橫向水平桿同步搭設,用通長剪刀撐沿架高連續布置,全部采用單桿通長剪刀撐。 剪刀撐每6步4跨設置一道。斜桿與地面的夾角在45度-60度之間,(本工程全部在50度左右),斜桿相交點處于同一條直線上,并沿架高連續布置,剪刀撐的一根斜桿扣在立桿上,另一根扣在小橫桿伸出的端頭上,兩端分別用旋轉扣件固定,在其中間增加2-4個扣節點。所有固定點距主節點距離不大于15cm。為保證剪刀撐的順直,同時13、充分考慮剪刀撐的安全作用,剪刀撐采用搭接,(保證鋼管和對接扣件的質量,保證必要日常檢查)。本工程除在每一拐角處設置橫向斜撐外,中間每隔6跨設置一道,橫向斜撐在同一節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形連續布置,斜桿采用通長桿件,使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立桿或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八)在作業層下部加設一道水平兜網,隨作業層上升,同時作業層不超過兩層,首層滿鋪一層腳手板,以上每隔3層也需要滿鋪一層腳手板,并設置安全網防護欄桿。腳手架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并在兩端8cm處用直徑18號鍍鋅鋼絲箍繞2-3圈固定。腳手板應平鋪、滿鋪、鋪穩、接縫處設兩根小橫桿,各桿距離接縫的距離均不大于15cm,靠墻一側的腳手板14、距離結構墻的距離不大于15cm,拐角處兩個方向的腳手板重疊放置,避免出現探頭及空擋現象。(九)連墻件采用鋼性連接,用48*3.5的鋼管,與腳手架的連接采用直角扣件,設置為2步2跨,豎向間距3.00米,水平間距3.00米,第一道連墻件從約3m標高開始設置,連墻件盡量靠近主節點,偏離主節點不大于300mm。 連墻件中的連墻桿盡量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得采用上斜連接,當腳手架暫時不能設置連墻件時,可搭設拋撐。拋撐采用通常桿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成45度-60度夾角。(十)腳手架首層設出入通道,人員上下腳手架必須走設安全防護的出入通道,由樓內上至操作層,嚴禁攀15、援腳手架上下。五、設計計算一、參數信息:1.腳手架參數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為 1.50米,立桿的橫距為1.05米,立桿的步距為1.50 米;計算的腳手架為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 37.4 米,立桿采用單立管;內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30米;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為 2;采用的鋼管類型為 483.5; 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單扣件;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為 0.80;連墻件采用兩步三跨,豎向間距 3.00 米,水平間距4.50 米,采用扣件連接;連墻件連接方式為雙扣件;2.活荷載參數施工荷載均布參數(kN/m2):3.000;腳手架用途:結構腳手架;同時施工層數:2;3.風荷載參數河北保16、定地區,基本風壓為0.40,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z為0.84,風荷載體型系數s為0.65;考慮風荷載。4.靜荷載參數每米立桿數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kN/m2):0.1394;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2 ):0.350;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kN/m2):0.140;安全設施與安全網(kN/m2 ):0.005;腳手板鋪設層數:2;腳手板類別:木腳手板;欄桿擋板類別:欄桿木;5.地基參數地基土類型:素填土;地基承載力標準值(kN/m2):500.00;基礎底面擴展面積(m2):0.09;基礎降低系數:0.40。 二、大橫桿的計算: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按照17、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均布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0.038 kN/m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P2=0.3501.050/(2+1)=0.123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050/(2+1)=1.050 kN/m;靜荷載的計算值: q1=1.20.038+1.20.123=0.193 kN/m;活荷載的計算值: q2=1.41.050=1.470 kN/m;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2.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跨中最大彎18、距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距為M1max=0.080.1931.5002+0.101.4701.5002 =0.366 kN.m; 支座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彎距為 M2max= -0.100.1931.5002-0.1171.4701.5002 =-0.430 kN.m; 我們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 =Max(0.366106,0.430106)/5080.0=84.646 N/mm2; 大橫桿的抗彎強度:= 84.646 N/mm2 小于 f=205.0 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19、載標準值: q1= P1+P2=0.038+0.123=0.161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2= Q =1.050 kN/m;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 0.6770.1611500.04/(1002.06105121900.0)+0.9901.050 1500.04/(1002.06105121900.0) = 2.315 mm;腳手板,縱向、受彎構件的容許撓度為 l/150與10 mm 請參考規范表。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 1500.0/150 mm 或者 10 mm,滿足要求!三、小橫桿的計算: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20、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 0.0381.500 = 0.058 kN;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P2=0.3501.0501.500/(2+1)=0.184 kN; 活荷載標準值:Q=3.0001.0501.500/(2+1) =1.575 kN; 荷載的計算值: P=1.2(0.058+0.184)+1.4 1.575 = 2.495 kN; 小橫桿計算簡圖2.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qmax = 1.20.0381.0502/8 = 0.0021、6 kN.m;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pmax = 2.4951.050/3 = 0.873 kN.m ; 最大彎矩 M= Mqmax + Mpmax = 0.879 kN.m; = M / W = 0.879106/5080.000=173.124 N/mm2 ; 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 205.000 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qmax=50.0381050.04/(3842.060105121900.000) = 0.024 mm ; P2 = p1 + p22、2 + Q = 0.058+0.184+1.575 = 1.816 kN; 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pmax = 1816.3501050.0(31050.02-41050.02/9 ) /(722.060105 121900.0) = 2.972 mm; 最大撓度和 V = Vqmax + Vpmax = 0.024+2.972 = 2.996 mm; 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 (1050.000/150)=7.000 與 10 mm,滿足要求!;四、扣件抗滑力的計算:按規范表5.1.7,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23、工程實際的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6.40kN。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6.40 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 = 0.0381.050=0.040 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 = 0.3501.0501.500/2=0.276 kN; 活荷載標準值: Q = 3.0001.0501.500 /2 = 2.363 kN; 荷載的計算值: R=1.2(0.040+0.276)+1.42.363=3.687 kN; R 6.40 24、kN ,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五、腳手架荷載標準值: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本例為0.1394 NG1 = 0.13937.400 = 5.214 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本例采用木腳手板,標準值為0.35 NG2= 0.35021.500(1.050+0.3)/2 = 0.709 kN; (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本例采用欄桿木,標準值為0.14 NG3 = 0.14021.500/2 = 0.210 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25、,包括安全網(kN/m2);0.005 NG4 = 0.0051.50037.400 = 0.280 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NG1+NG2+NG3+NG4 = 6.413 kN;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3.0001.0501.5002/2 = 4.725 kN; 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o -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Wo = 0.400 kN/m2; U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26、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Uz= 0.840 ; Us - 風荷載體型系數:Us =0.649 ; 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 Wk = 0.7 0.4000.8400.649 = 0.153 kN/m2;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1.4NQ= 1.26.413+ 1.44.725= 14.310 kN;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 NG+0.851.4NQ = 1.26.413+ 0.851.44.725= 13.318 kN;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計算公式 Mw = 0.85 1.4Wk27、Lah2/10 =0.850 1.40.1531.500 1.5002/10 = 0.061 kN.m;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不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14.310 kN;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8 cm;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 :K = 1.155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U = 1.500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o = kuh 確定 :lo = 2.599 m; Lo/i = 164.000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 := 0.262 ; 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89 28、cm2;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5.08 cm3;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000 N/mm2; = 14310.000/(0.262489.000)=111.697 N/mm2; 立桿穩定性計算 = 111.697 小于 f = 205.000 N/mm2 滿足要求!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13.318 kN;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8 cm;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 : K = 1.155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U = 1.500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o = kuh 確定:lo = 2.29、599 m; Lo/i = 164.000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 := 0.262 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89 cm2;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5.08 cm3;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000 N/mm2; = 13318.122/(0.262489.000)+61305.968/5080.000 = 116.020 N/mm2; 立桿穩定性計算 = 116.020 小于 f = 205.000 N/mm2 滿足要求!七、最大搭設高度的計算: 不考慮風荷載時,采用單立管的敞開式、全封閉和半封閉的腳手架可搭設高度30、按照下式計算: 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 NG2K(kN)計算公式為: NG2K = NG2+NG3+NG4 = 1.199 kN; 活荷載標準值 :NQ = 4.725 kN;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 :Gk = 0.139 kN/m; Hs =0.2624.89010-4205.000103-(1.21.199 +1.44.725)/(1.20.139)=108.860 m; 腳手架搭設高度 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調整且不超過50米: H = 108.860 /(1+0.001108.860)=98.173 m; H= 98.173 和 50 比較取較小值。得到,腳手架搭31、設高度限值 H =50.000 m。 考慮風荷載時,采用單立管的敞開式、全封閉和半封閉的腳手架可搭設高度按照下式計算: 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 NG2K(kN)計算公式為: NG2K = NG2+NG3+NG4 = 1.199 kN; 活荷載標準值 :NQ = 4.725 kN;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 :Gk = 0.139 kN/m;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標準值產生的彎矩: Mwk=Mw / (1.40.85) = 0.061 /(1.4 0.85) = 0.052 kN.m; Hs =( 0.2624.89010-4205.00010-3-(1.21.199+0.851.4(4.32、725+0.2624.8900.052/5.080)/(1.20.139)=105.549 m; 腳手架搭設高度 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調整且不超過50米: H = 105.549 /(1+0.001105.549)=95.472 m; H= 95.472 和 50 比較取較小值。經計算得到,腳手架搭設高度限值 H =50.000 m。八、連墻件的計算: 連墻件的軸向力計算值應按照下式計算: Nl = Nlw + No 風荷載基本風壓值 Wk = 0.153 kN/m2; 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 Aw = 13.500 m2; 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33、力(kN), No= 5.000 kN; 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應按照下式計算: NLw = 1.4WkAw = 2.885 kN; 連墻件的軸向力計算值 NL= NLw + No= 7.885 kN; 其中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l為內排架距離墻的長度, 由長細比 l/i=300.000/15.800的結果查表得到0.949; A = 4.89 cm2;f=205.00 N/mm2;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 Nf=Af=0.9494.89010-4205.000103 = 95.133 kN; Nl=7.885Nf=95.133,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連墻件采用雙扣件34、與墻體連接。 經過計算得到 Nl=7.885小于雙扣件的抗滑力 16.0 kN,滿足要求! 連墻件扣件連接示意圖九、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fg = fgkKc = 200.000 kN/m2; 其中,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500.000 kN/m2 ;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0.400 ;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 ,p = N/A =147.979 kN/m2 ; 其中,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N = 13.318 kN; 基礎底面面積 (m2):A = 0.090 m2 。 p=147.35、979 fg=200.000 kN/m2 。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滿足要求!六、腳手架搭設質量要求和管理(一)材料準備對架管、扣件、安全網按規定進行驗收1、搭設腳手架全部采用48mm,壁厚3.5mm的鋼管,其質量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規定。2、腳手架鋼管的尺寸、橫向水平桿最大長度2.2m,其他桿最大長度為6m,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下于25KG。3、鋼管表面平直光滑,無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痕。4、鋼管上嚴禁打孔,鋼管在使用前先刷防銹漆。5、扣件材質必須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115861)規定。6、新扣件具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對扣件質量有懷疑時,36、按現行國家規定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規定抽樣檢測,對不合格品禁止使用。7、舊扣件使用前,先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型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進行更換處理。8、新、舊扣件均進行防銹處理。9、密目式安全網必須符合GB16909-1997標準要求。(二)基礎驗收、立桿定位放線按施工設計放線,鋪電板、設置底座或標定立桿位置,根據構造要求在建筑四角用尺量出內,外力桿離墻距離,并做好標記,用鋼卷尺拉直,分出立桿位置,并用小竹片點出立桿標記;墊板、底座應準確在放在定位線上,墊板必須鋪放平整,不得懸空。腳手架地基與基礎的施工,根據腳手架搭設高度,原土和回填土必須事先進行夯實,基能承受0.8g37、/cm2的壓力),確保基礎能承受上部結構荷載。腳手架底面報告于自然地坪50mm。立桿基礎外側設置截面20cm*20cm的排水溝。(三)搭設進度控制配合施工進度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兩步。在牢固的地基彈線,按照下列順序搭設,立桿定位-擺放掃地桿-豎立桿并與掃地桿扣緊-裝掃地小橫桿。并與立桿和掃地桿扣緊-裝第一步大橫桿并與各立桿扣緊-安第一步小橫桿-安第二步大橫桿-安第二步小橫桿-加設臨時斜撐桿,上端與第二步大橫桿扣緊(裝設與柱連接桿后拆除)-安第三、四步大橫桿和小橫桿-安裝二層與柱拉桿-接立桿-加設剪力撐-鋪設腳手板,綁扎防護及擋腳板,、立掛安全網。(四)腳手架構配件、搭設防護及扣件38、擰緊程度驗收構配件允許偏差詳見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2002版)表8.1.5,腳手架搭設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詳見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2002版)表8.2.4,扣件擰緊抽樣檢查數目及質量判定標準詳見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2002版)表8.2.5.(五)質量保證注意事項1、腳手架必須經過安全員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作業人員必須認真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2、在以下情況下腳手架應進行驗收和日常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允許使用或繼續使用;(1)搭設完畢后;(2)連續使用達6個月;(3)施39、工中途停止使用超過15天,在重新使用前;(4)在受到暴風或大雨、地震強力因素作用之后;(5)在使用過程中發現顯著變型、沉降、拆除桿件和拉桿及安全隱患存在的情況時。3、操作架上嚴禁集中堆放不必要的施工材料或重大荷載。4、在架子的使用過程中,要做好日常的維護、保養工作,派專門人員定期檢查鋼管、扣件、腳手板及安全網的使用情況,遇有問題及時解決。5、安全網總體顏色應當一致,每一立面安全網的顏色不得出現過大色差,安全網掛設必須緊湊,表面繃緊,腳手架鋼管驗收一致。(6)拉動力、材料及機具配備1、勞動力配備詳見表3-例5-1 勞動力配備一覽表工種人數任務架子工15負責架子搭設及拆除測量放線工3負責腳手架垂直40、度控制2、材料配備材料配備一覽表名稱單位數量普通鋼管T75腳手板塊2000密目安全網m21600水平安全網片950直角扣件個1200旋轉扣件個400對接扣件個700鍍鋅鋼絲Kg300 機具配備一覽表名稱單位數量備注架子扳手把20搭設和拆除架子用力矩扳手把20檢查架子扣件擰緊力度是否達到要求倒鏈葫蘆個2調整架上水平彎曲度(七)搭設質量要求1、剪刀撐設置為連續剪刀撐。2、縱向水平桿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小于3跨,縱向水平桿接長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接頭設置相互錯開不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縱距的1/3.3、縱向搭接長度不小于1米,并等間距設置3各旋41、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小于100mm。4、縱向水平桿的各節點處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5、橫向水平桿的各個節亮點必須設置并采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6、腳手板必須垂直于墻面橫向鋪設,滿鋪到位,不留空位,四角用18#鉛絲雙股并聯綁扎,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要求綁扎牢固,交接處平整,無空頭板。7、腳手片底層滿鋪,中間每隔三層,操作層的上下層都必須滿鋪。8、腳手片外側自第二步起必須設1.2m高同材質的防護欄和30cm高處的踢腳桿。9、每根立桿垂直穩放在墊板上。10、腳手架里立桿距離墻體凈距為30cm,大于30cm處的需鋪設站人腳手板,并設置平穩牢固。11、腳42、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離底座上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再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伸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小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小于500mm。12、立桿必須用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13、立桿接長除頂層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層各不接頭必須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扣件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相互錯開,不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 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地1/3。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43、m,應采用不小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14、立于土地面之上的桿底部應加設寬度不小于200m、厚度不小于50mm的墊木,墊板或其他鋼性墊塊,每根立桿的支墊面積應符合設計要求且不得小于0.15 m2.。15、扣件的緊固程度宜在40-50N.m,對接扣件的抗拉承載力為3KN。對接扣件安裝時其開口應向內,直角扣件安裝時開口不得向下,以保證安全。16、上下腳手架的梯道、坡道。斜梯。爬梯等均應設置扶手,欄桿或其他安全防護措施并清除通道中的障礙,確保人員上下的安全。17、臨街腳手架,架高不小于25m的外腳手架以及在腳手架高空落物影響范圍內同時進行其他施工作業或有行44、人通過的腳手架,應視需要采用外立面全封閉,半封閉以及搭設通道防護棚等適合的防護措施。(八)安全防護設施做法1、擋腳板、防護桿從第二步起設置,設置高度分別為0.3m和2m。頂排防護欄不少于二道,高度分別外0.9m、1.3m。2、斜道兩側及平臺外圍應設置欄桿及踢腳桿,欄桿高度應為1.2m,踢腳桿高度僅為0.3m,內側掛密目網封閉。3、腳手架內側必須采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立網封閉,且應將安全網固定在腳手架外立桿里側,應用18#鉛絲張持嚴密。4、作業層安全網應高于平臺1.2m,并在作業層下部掛一道水平兜網,在架內高度3.0m左右設首層平網,往上每隔6步設隔離層平網,施工層隨層設網。(九)腳手板做法1、腳45、手板或其他鋪板應鋪平鋪穩,必要時應予綁扎固定。2、腳手板采用對接平鋪時,在對接處,與其下兩側支撐橫桿距離應控制在100-200mm之間,采用掛扣式定型腳手板時,其兩端掛扣必須可靠地接觸支撐橫桿并與其扣緊。3、腳手板采用搭接鋪放時,其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00mm,且在搭接斷的中部應設有支撐橫桿,鋪板嚴禁出現端頭超出支撐橫桿250mm以上未作固定的探頭板。4、長腳手板采用縱向鋪設時,其下支撐橫桿的間距不得大于:木腳手板為1.0m;縱鋪腳手板應按以下規定部位與其下支撐橫桿綁扎固定,腳手架的兩端和拐角處;沿板長方向每隔15-20mm;坡道兩端,其他可能發生滑動和翹起的部位。七、安全技術措施(一)搭設作業46、1、搭設場地應平整,夯實并設置排水措施,基礎必須經過硬化處理滿足承載力要求,做到不積水、不沉陷,頂板基礎的混凝土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才能施工。2、搭設、拆除及腳手架上施工前安全教育和交底措施。3、高處作業人員操作規程和防護用品配備措施。4、不得將模板支架、攬風繩、砼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六級以上大風和大雨、雪、霧天氣停止搭設和拆除作業等。5、周邊腳手架應從一個角部開始并想兩邊延伸交圈搭設,“一”字形腳手架應從一端開始并向另一端延伸搭設。6、應按定位一次豎起立桿,將立桿與縱、橫向掃地桿連接固定,然后裝設第一步的縱向和橫向平桿,隨校正立桿垂直之后予以固定,7、在設置第一排連墻件前,“一”47、字形周邊腳手架,應設置必要數量的拋撐,以確保構架穩定和架上工作人員的安全,邊長20m的周邊腳手架,亦應適量設置拋撐。8、剪刀撐、斜桿等整體拉結桿和連墻件應隨搭升的架子一起及時設置。9、腳手架處于頂層連墻點之上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當作業層高出其下連墻件2步或4米以上,且其上尚無連墻件時,應采取適當的臨時撐拉措施。10、用于之托挑、吊。掛腳手架的懸挑梁。架必須與支撐結構可靠連接,其懸臂端應有適當的假設設起拱量,同一層各挑梁。架上表面之間的水平誤差應不大于20mm,且應視需要在其間設置整體拉結構件,以保持整體穩定。11、裝設連墻件或其他撐拉桿件時,應注意掌握撐拉的松緊程度,避免引起桿件和整架的顯48、著變型。12、搭設過程中劃出工作標志區,禁止行人進入,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嚴禁在無人指揮下作業,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扣件時必須先告訴對方,并得到允許,以防墜落傷人。13、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14、腳手架及時與結構拉結或采取臨時支頂,以保證搭設過程安全,未完成腳手架在每日收工前,一定要確保架子穩定。15、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的高度不得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兩步。16、在搭設過程中應由安全員。架子班長等進行檢查,驗收和簽證,每兩步驗收一次,達到設計施工要求后掛合格牌。17、工人在架子上進行搭設作業時,作業面上宜鋪設必要數量的腳手板并于臨時固定。工人必須戴安全帽和配掛安全帶,不得單人進行裝設較重桿配件和其他易發生失衡,脫手、碰撞、滑跌等不安全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