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設高度18m井架及臨時通道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97154
2024-09-04
23頁
264.50KB
1、搭設高度18m井架及臨時通道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工程基本概況4三、井架施工42、井架搭設高度為18M44、井架須有保證整體穩定性的纜風繩:45、與建筑結構連接46、鋼絲繩57、吊籃58、架體59、傳動系統610、卷揚機操作棚611、避雷612、井架計算書712.1、荷載計算71.起吊物和吊盤重力(包括索具等)G72.提升重物的滑輪組引起的纜風繩拉力S73.井架自重力7T = nql2 /(8)712.2、井架計算81、基本假定:82、風荷載作用下井架的約束力計算832、井架軸力計算94.截面驗算102.井架的長細比計算:10 = H/I/(4A0)1/2103. 井架的整體穩定性計算:1112.3、纜風繩的計算1112.4、井架基礎驗算121、井架基礎所承受的軸向力N計算122、井架單肢型鋼與基礎的連接鋼板計算123、井架基礎計算124.配筋計算125、構造要求13四、腳手架臨時通道施工方案:131、 臨時通道材料準備 :132、 臨時通道搭設尺寸:143、 臨時通道搭設:14四、腳手架施工通道平臺計算書15一、參數信息:151.基本參數152.荷載參數163.地基參數164.風荷載參數16二、縱向支撐鋼管計算:161.荷載的計算:172.強度驗算:1733、.撓度驗算:17三、橫向支撐鋼管計算:18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19五、模板支架立桿荷載標準值(軸力)計算:20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20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荷載。203.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20六、立桿的穩定性驗算:20MW - 風荷載產生的彎矩值21七、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22一、工程基本概況二、編制依據1、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JGJ 130-2001)2、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 (JGJ-80-91)3、 鋼結構設計規范 (GBJ17-88)4、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JGJ59-99)5、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 50004、9-2001)6、 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JGJ88-2010)7、 建筑施工計算手冊8、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編制。三、井架施工1、井架基礎,2.5*2.5,內配10200鋼筋,澆C35混凝土,厚250。2、井架搭設高度為18M3、井架搭設須備有:安全停靠裝置,斷繩保護裝置,超高限位裝置,下極限限位器,緩沖器,超載限制器。4、井架須有保證整體穩定性的纜風繩:(1)設一組(不少于4根)。(2)提升機的纜風繩應根據受力情況經計算確定其材料規格,選用鋼絲繩直徑不小于9.3mm。(3)纜風繩應與地面成60。夾角。與地錨栓牢,不得栓在樹木、電桿、堆放的構件上。(4)地5、錨的設置應視受力情況,一般應采用水平地錨進行埋設,露出地面的索扣必須采用鋼絲繩,不得采用鋼筋或多股鉛絲。當提升機低于20m和堅硬的土質的情況下,也可采用腳手鋼管等型鋼材料打入地下1.51.7m,并排兩根,間距0.51m,頂部用橫桿及扣件固定,使兩根鋼管同時受力,同步工作。5、與建筑結構連接(1)、連墻桿選用的材料應與提升機架體材料相適應,連接點緊固合理,與建筑結構的連接處應在施工方案中有預埋(預留)措施。(2)、連墻桿與建筑結構相連接并形成穩定結構構架,其豎向間隔不得大于9m,在建筑物的頂層必須設置1組。架體頂部自由高度不得大于9m。(3)、在任何情況下,連墻桿都不準與腳手架相連接。6、鋼絲繩6、(1)鋼絲繩斷絲數在一個節距中超過10%、鋼絲繩銹蝕或表面磨損達40%以及有死彎、結構變形繩芯擠出等情況時,應報廢停止使用。斷絲或磨損小于報廢標準的應按比例折減承載能力。(2)鋼絲繩用繩卡連接時,鋼絲繩直徑為716時,繩卡不少于3個;鋼絲繩直徑1927時,繩卡不少于4個。繩卡間距鋼絲繩直徑的68倍。繩卡緊固應將鞍座放在承受拉力的長繩一邊,U形卡環放在返回的短繩一邊,不得一倒一正排列。(3)當鋼絲繩穿越道路時,為避免碾壓損傷應有過路保護。鋼絲繩使用中不應拖地,減少磨損和污染。7、吊籃(1)吊籃的進料口處應設置安全門,待吊籃降落地面時打開,便于進出物料;吊籃起升時關閉,防止吊籃運行中物料滾落。當吊7、籃運行到位時,安全門又可作為臨邊防護,防止進入吊籃內作業人員發生墜落事故。吊籃的安全門應定型化,構造簡單,安全可靠。(2)高架提升機應采用吊籠運送物料,吊籠的頂板可采用5厚木板,主要為防止作業人員進入吊籠內作業時的落物打擊。(3)物料提升機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準許人員乘吊籃、吊籠上下。(4)禁止吊籃使用單根鋼絲繩提升。8、架體(1)物料提升機架體安裝后的垂直偏差,最大不應超過架體高度的1.5%;多次使用重新安裝時,其偏差不應超過3,并不得超過20。(2)架體與吊籃的間隙,即吊籃導靴與導軌的間隙,應控制在510以內。(3)為防止落物打擊,在架體外側沿全高用立網(不要求用密目網)防護。立網防護后不應遮8、擋司機視線。(4)在提升機架體上安裝搖臂扒桿時,必須按原設計要求進行,并應加裝保險繩,確保扒桿的作業安全。作業時,吊籃與扒桿不能同時進行。9、傳動系統(1)固定卷揚機時不得利用樹木、電桿,必須采用地錨,卷揚機前方應打入兩根立樁防止卷揚機受力后轉動。(2)卷筒上鋼絲繩應順序排列,不能產生亂繩。鋼絲繩在卷筒上不排列時,繩間容易相互擠壓,破壞繩的結構,繩芯擠出不能繼續使用。實踐證明,鋼絲繩不按順序排列造成的損壞,遠大于正常使用的鋼絲繩的磨損。(3)卷揚機穩裝的位置按照要求應該滿足“從卷筒中心線到第一個導向滑輪的距離,帶槽卷筒應大于卷筒寬度的15倍,無槽卷筒應大于20倍”的要求,以上規定的主要目標是滿9、足鋼絲繩可以自動在卷筒上按順序排列,不致造成錯疊和脫落卷筒。(4)滑輪應選用滾動軸承支承。滑輪組與架體(或吊籃)應采用剛性連接,嚴禁采用鋼絲繩、鉛絲等柔性連接和使用開口拉板式滑輪。(5)當卷揚機設置位置不能保障鋼絲繩在卷筒上順排時,應裝設排繩裝置和防止鋼絲繩超越卷筒兩端凸緣的保險裝置。(6)滑輪組的滑輪直徑與鋼絲繩直徑比例:低架提升機不應小于25;高架提升機不應小于30。10、卷揚機操作棚(1)卷揚機和司機若在露天作業應搭設堅固的操作棚。操作棚應防雨,不影響視線。當距離作業區較近時,頂棚應具有一定防落物打擊的能力。(2)操作棚不僅可以保護機械設備的可靠運行,同時也為同的操作不受干擾有防護作用。10、11、避雷(1)臨時用電規范規定:井字架及龍門架等機械設備,若在相鄰建筑物、構筑物的防雷裝置的保護范圍以外,又在地區雷暴日規定的高度之中時,則應安裝防雷裝置。(2)防雷裝置的保護范圍是以接閃器的高度,按60。角向地面劃分保護范圍的,當在保護范圍之內時,設備可不加裝防雷裝置。(3)防雷裝置包括:避雷針(接閃器),引下線及接地體。避雷針可采用20鋼筋,其長度l=12m,置于架體最頂端。引下線不得采用鋁線,防止氧化、斷開。接地體可與重復接地合用,阻值不大于10。12、井架計算書 12.1、荷載計算 1.起吊物和吊盤重力(包括索具等)G G = K(Q+q) 其中 K 動力系數,K= 1.00 ; Q11、 起吊物體重力,Q= 10.000 kN; q 吊盤(包括索具等)自重力,q= 1.000 kN; 經過計算得到 G=K(Q+q) =1.00(10.000+1.000)= 11.000 kN。 2.提升重物的滑輪組引起的纜風繩拉力S S = f0K(Q+q) 其中 f0 引出繩拉力計算系數,取1.02 ; 經過計算得到 S= f0K(Q+q) =1.0201.00(10.000+1.000)=11.220 kN ; 3.井架自重力 井架自重力1.5kN/m; 井架的總自重Nq=1.518=27 kN; 纜風繩以上部分自重: Nq1=1.5(18-10)= 12kN; 4.風荷載為 q = 012、.6 kN/m; 5.纜風繩的自重力 T = nql2 /(8) 其中 T 每根纜風繩自重力產生的張力(kN); n 纜風繩的根數,取4根; q 纜風繩單位長度自重力,取0.008kN/m; l 每根纜風繩長度,由H(i)/cos 確定(m); H 纜風繩所在位置的相對地面高度(m); 纜風繩與井架的夾角; w 纜風繩自重產生的撓度(m),取w=l/300。 經過計算得到由下到上各纜風繩的自重力分別為: H(1)=10.00m,T(1)=24.00kN;12.2、井架計算井架 1、基本假定: 為簡化井架的計算,作如下一些基本假定: (1)井架的節點近似地看作鉸接; (2)吊裝時,與起吊重物同一13、側的纜風繩都看作不受力; (3)井架空間結構分解為平面結構進行計算。 2、風荷載作用下井架的約束力計算 纜風繩或附墻架對井架產生的水平力起到穩定井架的作用,在風荷載作用下,井架的計算簡圖如下: 彎矩圖(纜風繩) 剪力圖(纜風繩) 各纜風繩由下到上的內力分別為:R(1)=9.93 kN , M(1)=19.2kNm; Rmax=9.93kN; 3、井架軸力計算 各纜風繩或附墻架與型鋼井架連接點截面的軸向力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由下到上各纜風繩或附墻架與井架接點處截面的軸向力分別為: 第1道H1=10 m; N1 = G + Nq1 +ST(1)R(1)ctg=11 + 12 +11.22249.914、3 ctg60o=63.95 kN; 4.截面驗算 (1)井架截面的力學特性: 井架的截面尺寸為2.22.2m; 主肢型鋼采用4L50X3; 一個主肢的截面力學參數為:zo=13.4 cm,Ixo = Iyo = 7.18 cm4,Ao=2.97 cm2 ,i1 = 11.37 cm; 綴條型鋼采用L25X3; 格構式型鋼井架截面示意圖 井架的y-y軸截面總慣性矩: Iy = 4Iy0+A0(a/2-Z0)2 井架的x-x軸截面總慣性矩: Ix = 4Ix0+A0(b/2-Z0)2 井架的y-y軸和x-x軸截面總慣性矩: Iy = Ix = Ixcos245+ Iysin245 經過計算得到:15、 Ix= 4(7.18+ 2.97(220/2- 13.4)2)= 110887.65 cm4; Iy= 4(7.18+ 2.97(220/2- 13.4)2)= 110887.65 cm4; Iy=Ix=1/2(110887.65+110887.65)= 110887.65cm4; 計算中取井架的慣性矩為其中的最小值110887.65 cm4。 2.井架的長細比計算: 井架的長細比計算公式: = H/I/(4A0)1/2 其中 H - 井架的總高度,取18m; I - 井架的截面最小慣性矩,取110887.65cm4; A0 - 一個主肢的截面面積,取2.97cm4。 經過計算得到=18.616、3180。 換算長細比計算公式: 0 = (2-40A/A1)1/2 其中 A - 井架橫截面的毛截面面積,取42.97 cm2; A1- 井架橫截面所截垂直于x-x軸或y-y軸的毛截面面積,取21.43cm2; 經過計算得到 0= 23。 查表得=0.96 。 3. 井架的整體穩定性計算: 井架在彎矩作用平面內的整體穩定性計算公式: = N/(A) + mxM/ W1(1-N/ NEX) 其中 N - 軸心壓力的計算值(kN); A - 井架橫截面的毛截面面積,取11.88 cm2; - 軸心受壓構件彎矩作用平面內的穩定系數,取 =0.96; mx - 等效彎矩系數, 取1.0; M - 計17、算范圍段最大偏心彎矩值(kNm); W1 - 彎矩作用平面內,較大受壓纖維的毛截面抵抗矩, W1 = I/(a/2) = 110887.65/(220/2) = 1008.07 cm3; NEX -歐拉臨界力,NEX =2EA/(1.12) ; NEX= 22.06 10511.88102/(1.118.632) = 6325756.36 N; 經過計算得到由上到下各纜風繩與井架接點處截面的強度分別為 第1道H1=10 m, N1= 63.95 kN ,M1=19.2 kNm; =63.95103/(0.9611.88102)(1.019.2106)/1008.07103 (10.9663.918、5103/6325756.36) = 75N/mm2; 第1道纜風繩處截面計算強度=75N/mm2允許強度215N/mm2,滿足要求!12.3、纜風繩的計算 纜風繩的最大拉力F= Rmax / sin =9.930/0.866= 11.466 kN; 纜風繩的容許拉力按照下式計算: Fg = aFg/K 其中Fg 纜風繩的容許拉力; Fg 纜風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計算中可以近似計算Fg=0.5d2 ,d為纜風繩直徑; 纜風繩之間的荷載不均勻系數,對619、637、661,纜風繩分別可取0.85、0.82和0.8; K 纜風繩使用安全系數,根據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k=5.5; 19、由于纜風繩在架體四角有橫向綴件的同一水平面上對稱布置,計算中取: Fg= 11.466 kN,=0.85 ,K= 5.5,得到: d =( 2KFg / )0.5 =( 25.511.466 / 0.85 )0.5 = 12.2 mm ; 纜風繩最小直徑必須大于12.2 mm才能滿足要求!12.4、井架基礎驗算 1、井架基礎所承受的軸向力N計算 N= G + Nq +ST(i)R(i)ctg=11 + 27 +11.2269.93 ctg60o=60.95 kN; 井架單肢型鋼所傳遞的集中力為 :FN/4 = 15.238 kN ; 2、井架單肢型鋼與基礎的連接鋼板計算 由于混凝土抗壓強度遠沒20、有鋼材強,故單肢型鋼與混凝土連接處需擴大型鋼與混凝土的接觸面積,用鋼板預埋,同時預埋鋼板必須有一定的厚度,以滿足抗沖切要求。預埋鋼板的面積A0計算如下: A0=F/fc=15.238103/16.700= 912.471 mm2; 3、井架基礎計算 單肢型鋼所需混凝土基礎面積A計算如下: AF/fa=15.238103/(100.010-3)= 152382.720 mm2; 單肢型鋼混凝土基礎邊長:a=152382.7201/ 2 390.362 mm; 4.配筋計算 井架單肢型鋼混凝土基礎計算簡圖相當于一個倒梯梁,其板底最大彎矩按下式計算: M = ql2/2 式中:M -井架單肢型鋼混凝21、土基礎底板中性軸處的彎矩設計值; l -井架單肢型鋼混凝土基礎底板中性軸處至基底邊緣的距離,取l = a/2195.181 mm; q -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基礎底面地基土單位面積凈反力,取q=100.000195.18110-3= 19.518 kN/m; 經過計算得 M= 0.519.518 (195.18110-3) 2 0.372 kNm; 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板底配筋計算公式如下: As = M/(sh0fy) s = M/(1fcbh02) = 1-(1-2s)1/2 s = 1-/2 式中,l -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 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取22、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取l=1.00; fc - 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查表得fc= 16.700 kN/m2; ho -承臺的計算高度,ho=250-20=230 mm。 經過計算得: s= 0.372106/(1.00016.700390.3622302)=0.001; =1-(1-20.001)0.5= 0.001; s=1-0.001/2= 0.999; As=0.372106/(0.999230300.000)= 5.391 mm2。 由于最小配筋率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積為: 390.3622500.15%=146.386mm2。 故取 As=146.386mm223、。 5、構造要求 井架四個單肢型鋼混凝土基礎間配置通長筋,中間必須用相同等級的混凝土澆筑成整體混凝土底板。四、腳手架臨時通道施工方案:1、 臨時通道材料準備 :鋼管采用483.0鋼管、直角、轉角、對接扣件,竹笆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要求。2、 臨時通道搭設尺寸:立桿橫向間距或排距la(m):1.50,立桿步距h(m):1.00;立桿縱向間距lb(m):0.90,平臺支架計算高度H(m):10.00;平面尺寸:0.9寬*號房之間距離長3、 臨時通道搭設:、搭設順序: 立桿掃地桿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欄桿(通道層上應設置擋腳板)、搭設準備: 、搭設前應對場地內進行清理。 、24、腳手架所用桿件要與其它桿件(如平臺模板支撐鋼管)分開堆放,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內不得有積水。、搭設施工: 立桿:(1)、腳手架立桿間距1.5m1.5m,步距1.0米,搭設高度為10米,安裝處地面要達到腳手架安裝前準備之要求。 (2)、垂直度應小于1/300,且應同時控制其最大垂直偏差度(當架高小于20米,不大于50mm)。縱向桿件的水平偏差應小于1/250,且全長的水平偏差不大于50mm。A、 掃地桿:底部離地面20cm處通長設置一道掃地桿,掃地桿設置于立桿內側,用直角扣件與立桿扣牢。B、斜撐:、斜撐應與立桿、縱橫桿同步搭設橫向連續布置,與地面夾角成425、560,其搭接長度不小于1米,伸出扣件部分管長不小于0.2米,并且每面布置一道。 、剪刀撐交叉處和與立桿處用扣件扣牢,不得用鐵絲幫扎。四、腳手架施工通道平臺計算書室外施工操作平臺的計算依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建筑施工安全手冊。 一、參數信息:1.基本參數立桿橫向間距或排距la(m):1.50,立桿步距h(m):1.00;立桿縱向間距lb(m):0.90,平臺支架計算高度H(m):10.0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m):0.10,平臺底鋼管間距離(mm26、):300.00;鋼管類型(mm):483.0,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2.荷載參數腳手板自重(kN/m2):0.300;欄桿自重(kN/m):0.150;材料堆放最大荷載(kN/m2):1.000;施工均布荷載(kN/m2):4.000;3.地基參數地基土類型:素填土;地基承載力標準值(kPa):120.00;立桿基礎底面面積(m2):0.20;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1.00。4.風荷載參數本工程地處上海,基本風壓0.55 kN/m2;荷載高度變化系數z 為0.74,風荷載體型系數s 為0.286;施工操作平臺計算中考慮風荷載作用。二、縱向支撐鋼管計算:縱向鋼管按27、照均布荷載下連續梁計算,截面幾何參數為截面抵抗矩 W = 4.49 cm3;截面慣性矩 I = 10.78cm4; 縱向鋼管計算簡圖1.荷載的計算:(1)腳手板與欄桿自重(kN/m):q11 = 0.15 + 0.30.3 = 0.24 kN/m;(2)堆放材料的自重線荷載(kN/m):q12 = 10.3 = 0.3 kN/m;(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kN/m):p1 = 40.3 = 1.2 kN/m2.強度驗算:依照規范規定,縱向支撐鋼管按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q1 = 128、.2 q11+ 1.2 q12 = 1.20.24+ 1.20.3 = 0.648 kN/m;均布活載:q2 = 1.41.2 = 1.68 kN/m;最大彎距 Mmax = 0.10.6480.92 + 0.117 1.680.92 = 0.212 kN.m ;最大支座力 N = 1.10.6480.9 + 1.21.680.9 = 2.456 kN;最大應力 = Mmax / W = 0.212106 / (4490) = 47.15 N/mm2;縱向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縱向鋼管的計算應力 47.15 N/mm2 小于 縱向鋼管的抗壓設計強度 205 N/mm2,29、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恒載: q = q11 + q12 = 0.54 kN/m;均布活載: p = 1.2 kN/m; = (0.677 0.54+0.9901.2)9004/(1002.06105107800)=0.459 mm;縱向鋼管的最大撓度為 0.459 mm 小于 縱向鋼管的最大容許撓度 15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三、橫向支撐鋼管計算: 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板底縱向支撐鋼管傳遞力,P =2.456 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計算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30、計算變形圖(mm) 支撐鋼管計算剪力圖(kN) 最大彎矩 Mmax = 0.59 kN.m ;最大變形 Vmax = 1.542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8.023 kN ;最大應力 = 131.307 N/mm2 ;橫向鋼管的計算應力 131.307 N/mm2 小于 橫向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為 1.542 mm 小于 支撐鋼管的最大容許撓度 9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31、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2.80kN 。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12.80 kN;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R= 8.023 kN;R 12.80 kN,所以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立桿荷載標準值(軸力)計算: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的自重(kN):NG1 = 0.14910 = 1.489 kN;(2)欄桿的自重(kN):NG2 = 0.151.5 = 0.225 kN;(3)腳手板自重(kN):NG3 = 0.30.91.5 = 0.405 32、kN;(4)堆放荷載(kN):NG4 = 10.91.5 = 1.35 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 = 3.469 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荷載。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40.91.5 = 5.4 kN;3.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1.23.469+ 1.45.4 = 11.723 kN;六、立桿的穩定性驗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組合風荷載: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 :N = 11.723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33、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 :i = 1.59 cm;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 = 4.24 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49 cm3; - 鋼管立桿最大應力計算值 (N/mm2);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L0 - 計算長度 (m); KH - 高度調整系數:KH=1/(1+0.005(10-4)=0.971; MW - 風荷載產生的彎矩值Mw=0.851.4Mwk=0.851.4Wklah2/10=0.851.40.0810.912/10=0.009kNm;其中Wk為風荷載標準值Wk=034、.7zsWo=0.70.740.2860.55=0.081kN/m2;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由公式(1)或(2)計算 l0 = k1h (1) l0 = h+2a (2)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85;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 1.79; a -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1 m;公式(1)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0 = k1h = 1.1851.791 = 2.121 m;L0/i = 2121.15 / 15.9 = 133 ;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381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35、 ; =11722.8 /( 0.3814240.971 )+0.009106/4.49103= 76.688 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驗算 = 76.688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公式(2)的計算結果:L0/i = 1200 / 15.9 = 75 ;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75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 =11722.8 /( 0.754240.971 )+0.009106/4.49103= 39.914 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驗算 = 39.914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36、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l0 = k1k2(h+2a) (3)k2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1.039 ;公式(3)的計算結果:L0/i = 1477.458 / 15.9 = 93 ;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641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 =11722.8 /( 0.6414240.971 )+0.009106/4.49103= 46.37 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驗算 = 46.37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37、求! 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容易存在安全隱患。 以上表參照 杜榮軍: 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七、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g = fgkkc = 120 kPa; 其中,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120 kPa ;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1 ;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 = N/A =58.61 kPa ;其中,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N = 11.72 kN;基礎底面面積 :A = 0.2 m2 。p=58.61 fg=120 kPa 。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