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塑性淤泥質土條件下地下室底板結構施工方案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98425
2024-09-04
26頁
63.50KB
1、流塑性淤泥質土條件下地下室底板結構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第一節 底板施工之氣象與水文條件分析2第二節 底板位置地質特征、特性條件分析3一、底板位置地質特征、特性3二、環境水對底板位置層淤泥土的影響41、地表水42、地下水5三、層淤泥土與底板抗滲砼結構5四、層流塑性淤泥土對底板結構施工及基坑安全的重大不利影6第三節 地下室底板結構特征72、地下室底板后澆帶:73、地下室底板:74、地下室基礎梁(井字梁):85、地下室承臺:9第四節 底板施工難點及重點分析10第五節 施工技術方案12一、2、目的、適用范圍12方案一二分析.xls12二、流塑性淤泥土條件下底板結構施工技術方案131、增加500mm厚人工級配砂石墊層132、加筋加厚砼墊層144、加筋磚胎模砌體(240厚、370厚、490厚)17西城廣場蔣村電信項目240厚磚模變形照片19第六節 底板結構施工截(排)水系統19一、基坑底深挖排(截)水溝19二、施工排(截)水系統其它設置要求20第七節 施工工期221、樁基工程工期目標偏差較多;22第八節 類似工程23 第一節 底板施工之氣象與水文條件分析 #市地處中北亞熱帶過渡區,全年有一個多雨時段和兩個雨季。 多雨時段:34月為一多雨時段,俗稱春雨期,平均降水量200300毫米,約占3、年總量的1323。 第一雨季:57月為第一個雨季,俗稱梅汛期,雨量集中,有大到暴雨出現,平均降水量350550毫米,約占年總量的2531。 #市春雨期和梅訊期雨量相對穩定,常年37月降水量為年降水總量的一半,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洪澇和濕害。 第二個雨季:89月為第二個雨季,因受臺風或極鋒南移影響所致,俗稱臺風秋雨期,平均降水量120220毫米,約占年總量的813。 xx項目基坑支護工程周邊環境復雜,前有處于軟土地基中的五常大道,后有濕地沿山河,下有深厚流塑性淤泥質土及較大承壓水,一道內支撐支護型式將飽受考驗,對其安全性較為有利的重要一點就是采用有效的技術方案加快流塑性淤泥土中底板的施工進度。 xx4、項目基礎底板抗滲砼結構,在流塑性淤泥土中雨季施工,無天時、地利,如果項目參與各方再對本技術方案無及時準確、有效負責的判斷與審批,對地下室結構施工工期、施工質量及支護工程之安全性會造成比較明顯的不利影響,xx項目施工工期、基礎底板施工質量及基坑支護工程之安全性均難以保證,成為空談。 . . 第二節 底板位置地質特征、特性條件分析 一、底板位置地質特征、特性 1、根據#xx深國投商業中心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層淤泥質土:流塑狀,灰色、灰黑色、褐灰色、黃灰色,飽和,高壓縮軟土,高靈敏度,低強度,易觸變,性質極差,該層全場分布,層厚達8.615.3m; xx項目勘探土質照片 xx項目旋挖機淤泥照片 現場開5、挖照片 2、層流塑性淤泥質粘土特性 (1)本工程層淤泥質土物理力學性質極差,高流塑性、飽和、高壓縮性、高靈敏度、低強度、易觸變,整個基坑范圍405m115m全場分布,層厚達8.615.3m;本工程地下室底板處于層流塑性淤泥質粘土中; xx項目基坑剖面 圖.dwg (2)流塑性淤泥質粘土固有特性: 高流塑性:高流動性,受施工荷載影響容易產生流動推力,破壞磚胎膜等維護體結構; 高觸變性:淤泥質軟土具有一定的結構連結,當原始狀態的土受到施工擾動以后,結構連結遭到破壞,由于土體含水量高,極易變成稀釋狀態,產生觸變或液化現象,使土體的強度迅速降低,就好似“雪花膏”樣; 低透水性:淤泥質軟土具有很小的滲透6、系數,透水性能很低,此類土體的水分滲出條件差,對土體排水固結極為不利; 高壓縮性:淤泥質軟土土壓縮系數極大,屬于高壓縮性土,土體承受施工荷載后極易產生壓縮變形; 二、環境水對底板位置層淤泥土的影響 1、地表水 . . 本工程臨近xx國家濕地公園,附近魚塘分布廣泛,魚塘水深多在0.52.5m之間,塘水現絕對標高為2.00m,場地南側沿山河河流寬度1520m,水深在1.03.0m之間,現狀水位絕對標高在1.80m左右。 2、地下水 主要為孔隙潛水、孔隙承壓水。 (1)孔隙潛水 主要賦存于場區表部填土層和淺部粘性土、層內,地下水分布連續,水量小,透水性低,孔隙潛水受大氣降水豎向入滲補給,逕流緩慢,以7、蒸發方式排泄為主,與附近周圍河道和魚塘有一定的水力聯系。 (2)孔隙承壓水 孔隙承壓水賦存于層淤泥土下部層含粘性土圓礫及層含粘性土卵石中,兩者相通,總厚度在5.09.0m之間,其上覆粘性土層構成了隔水頂板。該含水層組分布較廣泛而連續,抽水試驗表明,承壓含水層滲透性好,水量大,本次勘察于XK74孔內采用套管隔水實測承壓水穩定水位埋深在地面以上0.05m左右,相當于絕對標高2.57m。承壓水對層淤泥土及底板結構施工影響很大。 三、層淤泥土與底板抗滲砼結構 本工程地質條件復雜,根據詳勘報告及本工程地下室底板結構設計標高: 1、本工程地下室底板結構完全處于物理力學性質極差的深厚層淤泥質土層之中; 2、8、本工程地下潛水位較高,分布連續,與臨近河水具一定的水力聯系,地下水對基坑底淤泥土產生很大浮力; 3、層淤泥質土層下部的層含粘性土圓礫、層含粘性土卵石為承壓含水層,承壓水水量較大,水頭高,水壓力較大,地下室底板結構施工過程中基坑底淤泥土極易突涌、隆起、流變。 通過以上分析,本工程軟土地質特征(流塑性淤泥質粘土)對地下室底板結構(底板、承臺、基礎梁、電梯基坑、集水坑、后澆帶)淤泥土開挖、底板結構施工截(排)水系統、墊層、磚胎模施工以及地下室 . . 結構施工工期及質量、基坑支護工程安全性會產生不利影響,并造成工程造價的增加。 四、層流塑性淤泥土對底板結構施工及基坑安全的重大不利影 響: (1)層流9、塑性淤泥質土層給地下室底板抗滲砼結構施工帶來難度和成本的增加以及造價的上升; (2)地下室底板結構位于如此大面積深厚流塑性淤泥質粘土中,各分項工程施工困難,難以實施,趕工及施工質量難以保證; (3)重型挖掘機在大片淤泥質土上面無法平穩行駛,機械難以行走操作,由于淤泥質土的特性使底板密集的基礎梁、承臺等基坑、槽土方難以開挖成形,如此大面積底板結構淤泥土方工程無法正常施工; (4)由于淤泥土的工作面條件太差,如此大面積地下室底板結構土方工程機械化施工效率低,后果嚴重,極度制約工程進度,不能滿足施工進度安排要求; (5)本工程層流塑性淤泥質土水分飽和呈流塑狀,施工期間一旦遇到本工程環境水或大氣降水影10、響,必成漿糊狀,很長時間不能沉淀、恢復,不可避免嚴重影響施工質量、工期,基坑安全不確定因素將大大增多,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能否保質保量安全順利實施; . . 第三節 地下室底板結構特征 1、本工程基坑底平面形狀為長方形,幾何尺寸為405m115m,周長約1150m;地下室底板面形狀為長方形,長約400m、寬約99.5m;地下室底板設計為密集基礎梁(井字梁)、承臺、筏板結構型式; 2、地下室底板后澆帶: (1)底板橫向共設計9條后澆帶,縱向設計2條后澆帶; (2)后澆帶底板平面長度約1880m; 3、地下室底板: (1)板頂標高 地下室底板標高變化多,深淺不一,多達11種:底頂標高有-5.55m、11、-6m、-6.9m、-9.62m、-9.7m、-9.8m、-9.89m、-10.1m、-10.8m、-11.1m 、 . . -11.15m; (2)板底標高 底板11種不同的板面標高與6種板厚組合,板底標高多達37種: -12.25;-12.30;-10.30;-10.60;-10.15;-11.60;-10.22;-11.30;-11.80;-12.05;-12.35;-9.50;-12.75;-13.05;-12.00;-13.25;-11.75;-11.70;-11.45;-12.07;-4.07;-6.36;-5.95;-6.40;-7.90;-7.30;-10.10;-10.70;12、-10.55;-11.25;-11.55;-10.07;-10.02;-10.62;-10.25;-10.80;-11.10; (3)底板厚 底板不同厚度多達6種,底板厚度:1000mm、800mm、600mm、 500mm、450mm、400mm; 4、地下室基礎梁(井字梁): (1)基礎梁截面高度大,梁高多達15種,基礎梁高度:800mm、900mm、1000mm、1100mm、1150mm、1200mm、1300mm、1400mm、1500mm、1600mm、1800mm、2000mm、2200mm、2250mm、2300mm; (2)基礎梁底標高 底板11種不同的板面標高與15種基礎梁13、高組合,造成基礎梁底標高多達50種,基礎梁底標高: -10.07;-10.15;-10.55;-10.50;-11.12;-10.80;-10.95;-11.90;-12.10;-10.70;-11.62;-10.82;-7.90;-7.70;-6.35;-6.80;-5.01;-4.37;-1.67;-5.76;-5.06;-3.68;-2.99;-2.30;-1.60;-7.00;-11.70;-11.50;-11.95;-7.35;-11.30;-11.60;-11.20;-12.00;-1 1.80;-12.80;-10.62;-10.42;-11.10;-11.42;-10.72;-14、11.32;-10.90;-10.92;-6.55;-0.99;-11.40;-12.40;-12.15;-11.92; 5、地下室承臺: (1)承臺截面高度大,承臺高多達10種,承臺高度:1000mm、 1200mm、1400mm、1500mm、1700mm、1900mm、2000mm、2200mm、2300mm、2500mm; (2)承臺底標高 底板11種不同的板面標高與10種承臺高組合,造成承臺底標高多達45種,承臺底標高: . . -13.05;-12.15;-11.82;-11.10;-6.95;-11.32;-10.70;-12.20;-10.62;-1.19;-1.80;-2.515、0;-3.19;-3.88;-4.57;-5.26;-5.96;-6.55;-8.10;-7.90;-7.85;-11.60;-11.70;-1 1.40;-11.52;-11.62;-11.30;-11.00;-12.00;-11.90;-10.90;-11.20;-12.10;-11.80;-12.30;-13.00;-7.00;-7.40;-13.15;-12.35;-10.82;-12.12;-12.90;-12.60;-11.02; 6、本工程電梯基坑、扶梯基坑、集水坑、隔油池數量多,開挖深度大; 96 . . 第四節 底板施工難點及重點分析 1、本工程在大面積的深厚流塑性淤泥質粘土16、中施工大面積密集的基礎梁(井字梁)、承臺,(梁高0.82.3m、承臺高12.5m)及設備坑、集水坑、后澆帶等底板抗滲砼結構施工難度大,工期長,不利于基坑支護的安全,是本工程施工的難點及重點。 2、對于本工程流塑性淤泥質粘土,放坡比例小至1:6,穩定坡角小至5,這樣小的坡角或如此大的開挖范圍,實際施工中無法達到,淤泥土的高流塑性、高觸變性、高壓縮性,使底板密集的基礎梁(井字梁)、承臺及坑中坑等淤泥土方無法開挖成形,進度推進及質量控制困難,加上不可避免的本工程環境水、大氣降水的影響以及深基坑土方開挖后坑底淤泥極易突涌、隆起的影響,本工程地下室底板抗滲砼結構的施工難度及不利影響不難預見。 3、底板抗17、滲砼結構位于如此大面積深厚流塑性淤泥質粘土中,地質條件太差,底板結構施工各分項工程施工困難,如淤泥土方工程、磚胎膜工程、墊層工程、防水工程、抗滲砼等施工均受到較大影響,工期、質量及安全控制困難; 4、如此大面積底板結構淤泥土方工程無法正常施工,重型挖掘機在大片淤泥質土上面無法平穩行駛,機械難以行走操作,施工效率大大降低、密集的基礎梁、承臺等基坑、槽土方難以短時間內開挖成形; 5、從層流塑性淤泥土特性和支護工程特點、底板結構特點分析,對于本工程基坑開挖深度及范圍,坑底土層的性質而言,本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坑底淤泥質土條件及一道內支撐支護結構安全,是有機而緊密聯系的,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制定合理有18、效的技術、施工方案,考慮多種不利因素,保證地下室底板結構施工具備基本的施工條件,能夠正常順利進行施工,確保地下室底板施工進程與施工質量,進而加快施 . . 工進度,盡快完成基坑墊層及底板結構的封底,對基坑支護的安全性非常有利。 6、根據層流塑性淤泥土特性、底板結構設計特點及基坑支護安全的重要性、工程施工經驗等綜合判定,如不果斷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底板結構的順利施工,如此大平面尺寸、開挖深度、工程地質條件下地下室底板抗滲砼結構的施工工期、質量及基坑支護工程的安全控制困難。 7、本工程層流塑性淤泥質土為淤泥質軟土中的流塑性淤泥質粘土,一般來說:土質越粘地基越軟,施工的難度與風險越大,施工機械耗能越多19、,施工的時間拖得越長,防土質風險投入的物耗成本越大,其投資預算也就越大。本工程層流塑性淤泥質土層給地下室底板抗滲砼結構施工帶來相當大的難度和成本的大大增加以及造價的大幅上升; 8、根據本工程施工難點、重點分析及地下底板抗滲砼結構位于深厚流塑性淤泥質粘土中的實際情況,經咨詢當地專家及結合當地施工經驗,并考察類似工程,本工程地下室底板抗滲砼結構施工采取技術方案為:增加砂石墊層、加筋加厚砼墊層、較深承臺、基礎梁及坑中坑等坑槽局部密排鋼板樁支擋開挖、加筋磚胎膜砌體; . . 第五節 施工技術方案 一、目的、適用范圍 1、對底板抗滲砼結構在流塑性淤泥土施工事先制定有效技術方案,明確具體技術處理方法,改變20、淤泥質粘土中底板結構施工條件,為處于淤泥質粘土中的大面積地下室密集基礎梁(井字梁)、承臺底板結構提供基本施工條件,使其施工進度處于有效控制狀態,滿足基坑安全性要求,確保其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保證其施工組織、施工進程能正常實施,最大限度降低淤泥質軟土中底板結構施工對基坑安全的不利影響,進而為趕工及基坑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確保整個工程能保質保量安全順利實施。 2、地下室底板施工階段土方開挖按基坑支護工程大體積、大面積土方開挖移交的工作面區段的標高,大面積挖土至1m高承臺設計墊層底 +600mm;(此法解決81%基礎梁及64%承臺挖淤泥工作量,可趕工3.5月,成本大、造價高) . . 方案一二分析.21、xls (為降低造價,提高方案的技術經濟效果,方案二調整為大面積挖土至地下室底板設計墊層底+500),原因敘述如下: 本工程承臺分布密集,高度多達10種(1000mm、1200mm、1400mm、1500mm、1700mm、1900mm、2000mm、2200mm、2300mm、2500mm); 本工程基礎梁分布密集,本工程基礎梁截面高度大,梁高多達15種(800mm、900mm、1000mm、1100mm、1150mm、1200mm、1300mm、1400mm、1500mm、1600mm、1800mm、2000mm、2200mm、2250mm、2300mm); 由于流塑性淤泥質土的特性,即使22、按最小開挖深度的1m高承臺計算,板底的淤泥土都是無法保留的,挖除1m高承臺后,板底淤泥土已經全部挖平至承臺底。 淤泥質土開挖示意 圖.dwg 方案二能解決53%基礎梁及47%承臺挖淤泥工作量,可趕工2.5月,造價低,技術經濟效果好,同時避免現場被動超挖、被動回填問題及被動簽證問題,是比較理想的事前控制管理。 二、流塑性淤泥土條件下底板結構施工技術方案 1、增加500mm厚人工級配砂石墊層 根據本工程流塑性淤泥質粘土力學性質及工程特性,本工程地下室底板結構施工階段土方開挖后及時增加砂石墊層,該做法比較普通,材料容易選取,技術經濟效果相對較好; (1)增加范圍:整個地下室底板結構范圍(底板、基礎梁23、承臺等所有地下室底板結構); (2)墊層材料:人工級配砂石(砂:黃沙、中粗砂,塊石:3870); (3)墊層厚度:根據當地經驗及地下室底板結構施工圖,確定墊層厚度為500mm,地下室底板施工階段土方開挖按基坑支護工程大體積、 . . +600mm(方案二為地下室底板墊層底+500); 本工程基礎底板面積大,地梁及承臺分布非常密集,由于本工程流塑性淤泥質粘土的特性,無法放坡開挖,挖土效率低。 對于飽和流塑狀淤泥質粘土,放坡比例小至1:6,穩定坡角僅5,這樣小坡角、如此大放坡范圍,開挖底板結構密集的基礎梁、承臺等坑、槽,實際施工中很難做到; 底板施工工期緊、任務重,對基坑安全意義重大,淤泥質粘土24、持水能力強,降水困難,淤泥質粘土本身含水量大,易受施工荷載擾動,加之施工期間不可避免會遇本工程環境水及大氣降水影響,屆時整個基坑均為漿狀稀泥所覆蓋,人員、車輛行動困難,若不進行砂石墊層處理,則地下室底板砼墊層施工等后續工作均難以進行; 從地質勘察資料可知,基坑開挖后,地下室底板基礎位于淤泥土中,極易產生坑底淤泥土擠土、隆起、上涌等不利影響,必須高度重視,需及時增加砂石墊層,保證砼墊層及底板鋼筋砼抗滲砼結構的施工; 第一時間為后續施工提供有效工作面,縮短挖土時間,坑底封底時間提前,后續砼墊層施工時間提前,第一時間為基坑安全創造有利條件,同時與砼墊層協同作用保證抗滲砼及卷材防水施工質量; 2、加筋25、加厚砼墊層 (1)由于底板部位淤泥土的承載力極差及淤泥土的高壓縮特性,為保證地下室底板抗滲砼結構及卷材防水層施工質量,設計地下室底板結構100厚墊層全部加厚至200,內配雙向6150鋼筋網片,含底板、基礎梁、承臺等所有坑槽。 (2)底板、基礎梁、承臺砼澆筑施工過程中,在砼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前,底板結構受大體積砼、大面積砼自重及施工荷載的影響,底板結構有不均勻沉降開裂的質量隱患,影響地下室底板結構砼抗滲的效果,加筋加厚墊層對底板抗滲砼結構施工質量控制非常有利; (3)原圖紙設計混凝土墊層都是素混凝土,只能承受正壓力,當基底淤泥土承受荷載觸動、壓縮、沉降變形時,墊層無法承受側向的拉應力,100厚素26、砼墊層易受拉、擠壓破壞,影響地下室底板、基礎梁、承 . . 臺柔性防水層的施工質量,須將原底板基礎梁、承臺墊層加厚至200,內配雙向6150鋼筋網片;(如果沒有砂石墊層和砼墊層協同作用那么底板抗滲砼結構及卷材防水質量根本無法保證,淤泥里面一腳下去200mm300mm,挖機一抓齒痕200mm,100厚砼找平都難,如何施工,自身砼質量如何保證,如何為卷材防水及磚模砌筑提供質量合格基層,后續施工如何保證質量); (4)砂石換填墊層完成后,立即綁扎加筋墊層鋼筋網片,并墊上保護層墊塊,同時在完成鋼筋網片綁扎的砂石墊層面上釘出標高控制樁,將墊層頂面標高用水準儀引測其上,標高測好后即可依據此澆筑墊層,墊層采27、用C15砼原漿收光,厚度200mm。墊層澆筑時就考慮伸出地梁及承臺磚模外側100mm。 (5)墊層澆筑順序為先低后高,先澆筑較深基礎梁及承臺墊層再澆筑較淺的基礎梁及承臺的墊層,待承臺磚模及地梁磚模砌筑完畢后,最后再澆筑底板底墊層,搭接處應振搗密實。 素墊層加筋加厚自身的施工質量有保證,同時與砂石墊層協同作用,有效防止淤泥質土的壓縮變形,克服淤泥土隆起變形對墊層及防水層的破壞;(為降低造價,方案二可考慮取消鋼筋網片,但取消加厚100有風險,杭政儲27地塊(海岸金座)09年10月份基礎開工,基坑土體變形造成已完成墊層、磚模、防水破壞,損失較大) 3、較深承臺、基礎梁、坑中坑密排鋼板樁支擋開挖坑槽法28、(30#C型6米長普通槽鋼鋼板樁大咬口法施工,圍檁通常采用30#雙拼槽鋼,支撐采用48圓鋼管); . . 適用范圍具有局限性,施工難度大;因本工程開挖較深淤泥土的坑槽未事先圍護加固而采取的變通措施;(本工程深坑槽分布特點不宜攪拌樁圍護開挖,全場不規則線性及零散的分布,且目前現場場地條件不允許) 單排鋼板樁要打入圓礫和碎石層(承壓含水層)才能起作用(淤泥底標高主要在-15.6m左右),否則就像稀飯里插筷子一樣,不碰也倒,何況有流塑性淤泥質軟土的觸變性和流變性及施工荷載作用,開挖無法進行(實際是鋼板樁是不能打入承壓含水層嵌固的,這樣的等于給承壓含水層開了大量的透水口),這樣的坑槽開挖必需采用分段密29、排鋼板樁加鋼管內支撐,這就局限了鋼板樁的施工范圍,越少越好,沒有辦法的辦法,這樣受限的工況條件下無法實施機械開挖,只能集中人工開挖,施工效率立即大大降低,工程量增大,工期太長了。因此在本工程的工期及45層土條件下鋼板樁的使用范圍和數量十分有限,只能是局部處理。 主要使用范圍:底板結構高低跨、后澆帶排(截)水系統,基礎梁、承臺、電梯基坑、扶梯基坑、集水坑、隔油池等二次開挖深度1.5m的坑、槽采用密排鋼板樁支擋開挖坑槽法(四周、兩側各單排30#C型6米普通槽鋼鋼板樁大咬口法施工,圍檁通常采用30#雙拼槽鋼,支撐采用48圓鋼管),同時這些部位磚模還必需是490的擋土墻,方能保證拔樁后磚模的變形及位移30、,從而保證后續的施工質量。 結施08.dwg結施07.dwg 4、加筋磚胎模砌體(240厚、370厚、490厚) 本工程淤泥質粘土的固有特性: (1)本工程淤泥質粘土具有的高流塑性,淤泥質粘土受施工荷載影響容易產生流動推力,破壞磚胎膜等維護體結構; (2)本工程淤泥質粘土具有的高觸變性,淤泥質粘土原始狀態的土 . . 受到施工擾動以后,結構連結遭到破壞,由于土體含水量高,極易變成稀釋狀態,產生觸變或液化現象,使土體的強度迅速降低,就好似“雪花膏”樣; (3)本工程淤泥質粘土具有的高壓縮性,淤泥質軟土土壓縮系數極大,屬于高壓縮性土,土體承受施工荷載后極易產生壓縮變形; 為克服本工程淤泥質粘土對磚31、胎模的不利影響,避免磚胎模砌體的變形,滑移、鼓出、拉裂、失穩等問題,保障防水層的施工質量,消除施工質量隱患,以及保證基礎梁、承臺鋼筋工程的順利進行,本工程磚胎模采用240以上厚度的加筋砌體構造: (1)磚胎模均采用蒸壓灰砂磚及M7.5以上水泥砂漿砌筑,磚模厚度采用見下表 (2)砌筑砂漿:磚模砌筑砂漿強度較高,一般混合砂漿難達到此要求,而水泥砂漿又難以保證其和易性和保水性。本工程采用M7.5以上水泥砂漿,砂必須采用黃砂(中粗砂),另摻入保水增稠材料“砂漿王”,使砌筑砂漿的保水性和稠度得到改善,強度又能達到要求,砂漿配制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砂漿稠度控制在57cm之間。 砂漿級配一律采用重量比,故砂32、水泥和稠化粉應按每盤所需量嚴格稱量,不得采用體積計量,砂一律采用黃砂(中粗砂); 磚模砌筑前應依據梁槽及承臺圖紙尺寸彈出磚模線,并考慮磚模內側抹灰厚度、防水及防水保護層厚度。磚模內側抹灰層為20厚1:2水泥砂漿抹光,防水卷材厚度4mm,梁側壁、承臺側壁防水保護層為20厚1:2水泥砂漿,故地梁及承臺磚模每邊必須向兩外側各放大44mm,墊層澆筑 . . 時就考慮伸出地梁及承臺磚模外側100mm。 淤泥土基礎梁、承臺、坑中坑使用120磚模根本不可能,何況本工程承臺及基礎梁高度較大,坑槽磚模一定變形,一定會帶來磚模、墊層及卷材防水,抹灰的返工,損失費用及工期,影響后續施工,后果嚴重,為降低造價,方案33、二磚模加固措施可以適當考慮取消,但存在風險;(#西城廣場附近蔣村電信項目2009年12月基礎施工,磚模使用240墻,結果變形嚴重,返工損失較大) 西城廣場蔣村電信項目240厚磚模變形照片 . . 第六節 底板結構施工截(排)水系統 一、基坑底深挖排(截)水溝 1、本工程地下室底板結構位于基坑深厚淤泥質粘土中,底板結構施工期間本工程環境水及大氣降水影響對地下室底板結構施工影響較大,為最大限度降低環境水、大氣降水等對底板結構施工的影響,保證地下室底板結構工程正常施工,各施工段大面積開挖至技術方案要求標高后,必須及時開挖基坑的排(截)水系統,將基坑底排(截)水系統設置應放在施工部署的重要位置; 2、34、本工程基坑底平面形狀為長方形,幾何尺寸為405m115m,周長約1150m,在如此大范圍流塑性淤泥質粘土中施工,必須解決底板結構施工期間排(截)水系統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開挖網絡狀的一整套排(截)水溝與配套集水井,其標準與密度,總的要求適當深一點、密一點,達到能排除地表積水與爽降坑內積水作用; 3、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寬度方向設計9條后澆帶、長度方向設計2條后澆帶,排(截)水系統為沿地下室底板寬度方向的后澆筑帶深挖排水溝9條,沿長度方向后澆帶深挖排水溝2條,并每隔20m左右設置坑底一個集水井,并做好基坑內外有組織的排水工作,確?;觾韧馏w不受水浸泡; 4、地下底板土方首先大面積開挖至技術方案相應35、要求標高,然后每個施工段首先深挖長度方向后澆帶作為底板施工階段排(截)水溝,長度方向后澆帶作為臨時排水溝,同時在后澆帶端處開挖集水井,形成施工排(截)水系統; 5、后澆帶排(截)水溝開挖寬度需要滿足后澆帶結構加筋磚胎模砌體及粉刷要求,并考慮防水及保護層厚度要求,開挖深度需要考慮比原設計后澆帶施工需要開挖深度深1m,后澆帶排(截)水溝采用密排鋼板樁支擋開挖坑槽法開挖,開挖后及時進行砂石墊層及加筋墊層施工,并按1800h2600、490厚磚墻及加固標準及時進行加筋磚胎模砌體施工; . . 6、后澆帶深挖排(截)水溝在底部砼澆筑前用素砼填埋,同時在做后澆帶處墊層時,后澆帶處增設100厚碎石盲溝,盲溝36、比底板底低500mm,兩邊用240厚加筋砌體砌筑,保持0.2%的坡度,坡向地下室外圍集水井中,并且按區段進行劃分,坡向所屬范圍集水井; 二、施工排(截)水系統其它設置要求 為保證底板結構施工順利進行,排(截)水系統其它設置要求如下: 1、為保證土方開挖順利施工,做到場地排水暢通,尤其是雨季施工階段,必須盡快將地表水排出,因此每個施工段挖土時必須及時挖出臨時通向周邊排水溝,確保地表水匯入水溝流向集水坑,由水泵抽出基坑至沉砂池。 2、土方開挖前,在基坑坡頂、坡底分別設置的300300磚砌排水明溝,并沿排水明溝設置60002000mm,深1500mm磚砌集水井,按長度方向加砌一道墻,一邊為4m,一邊37、為2m,并且使2m長的池底低于4m長的池底300500mm,積水三級沉淀后匯入市政管網。抽水時,先將降水井的水抽入小池中沉淀,流入大池,再用泵把大池水抽入市政雨水井; 3、為防地面水和施工用水(如砼輸送泵等用水)流入基坑,于基坑頂四周視不同情況砌、粉240厚250高的擋水坎; 4、由于地下室基礎結構為承臺、基礎梁、底板的形式,標高不一,無法形成整體的排水系統,因此必須在每個承臺邊設一小集水井排每個承臺范圍內底板及基礎梁的水,基槽梁從中間向承臺做變坡,高差20mm向承臺內排水,承臺邊做小集水井為300mm300mm,井底標高低于承臺底200mm,主要及時清除集在承臺里的雨水,以免影響混凝土的澆筑38、質量。此集水井澆筑混凝土時用混凝土填埋; 5、在做承臺、電梯井坑或集水坑墊層時,在每個承臺坑內底做300300300mm及電梯井坑或集水坑內設一600600600mm的面積水坑以便在扎筋后澆砼時放污水泵抽水,此坑應視砼澆的方向留置在后澆砼一側,并將電梯井坑或集水坑作為臨時沉砂池,將承臺內的水抽入電梯井坑或集水坑中沉淀,再將坑底集水井內的水采用污水泵抽出至地面的沉淀池,由泵抽入市政雨水井中。 . . 第七節 施工工期 本工程整個地下室結構施工工期壓力非常大,地下室結構趕工的關鍵線路在于地下室底板結構的施工,本工程在內支撐及流塑性淤泥質土條件下施工大面積地下室底板密集基礎梁(井字梁)抗滲砼結構,施39、工條件差,工期緊,質量要求高,任務重,通過必要的技術方案處理(增加后澆帶截(排)水系統、加厚砼墊層、增加砂石墊層、加筋磚胎膜砌體及局部密排鋼板樁支擋開挖),使地下室底板趕工成為可能,從而為地下室結構趕工及上部結構趕工創造必要的條件,使整個xx項目工期目標處于可控之下; 目前xx項目工期的主要不利影響及制約因素如下: 1、樁基工程工期目標偏差較多; 2、基坑支護工程大體量(4050萬m3)土方工程未能按原定進度計劃施工; 3、大體量淤泥質土土方程施工工期不穩定,受天氣及周邊環境因素影響大,按慣例又是當地土方隊伍施工,影響因素多; 4、深厚淤泥質粘土中大面積地下室底板結構施工難度大,沒有相應的技術40、方案保障,工期、質量均難以保證,影響基坑安全性。 整個xx項目工期在目前進度情況下,要完成提前開業,必須縮短地上地下主體結構的施工工期,進行趕工,具體的趕工計劃是勞動力、周轉材同層、分層平行施工,不考慮流水施工,同時最為關鍵的就是地下室底板結構的趕工; 本技術方案對保障地下室底板抗滲砼結構工程質量,最主要的是搶整個地下室工期帶來影響,每塊工作面基坑淤泥土體可以在24小時內砂石墊層封底,48小時內素砼墊層封底,在趕工的同時,又確保了基坑的穩定,大大增加基坑工程安全性保障; 按趕工進度安排,底板結構分區工期占地下室結構分區工期的比例為1.5/3.5=43%,搶工在內支撐條件下實施,試想一下,消除減41、少淤泥質土對地下室結構施工的影響,并加快施工速度,消除地下室底板施工對整個地下室工期的影響,工期提前0.5*5=2.5月(整個地下室在8個月 . . 內全部封頂,同時8個月內地上1層能及時施工至最后一個區,同時使本工程土建開工第6個月內同時平行施工9個區,約6萬m2); 第八節 類似工程 走訪類似工程,咨詢當地設計及施工方面的專家、包括政府質檢站, 雙墊層及磚胎膜問題在軟土地質條件下施工,xx底板技術方案可行性、必要性、重要性是比較明顯的。 xx項目: 1、9月份時照片顯示的是其支護工程土方剛挖到第二道撐的位置,此部位位于3層淤泥質粉質粘土,而據11月13日現場了解,此工程地下室底板結構實際落42、于4層粉質粘土位置。 2、xx項目與xx項目的地質條件存在較大差異,底板結構地質條件好,設計有砂石墊層,且其承臺基礎梁密度約是xx項目的一半(xx項目小至45m,承臺1.4*1.4m),基礎梁高度最大為1.2m,承臺高度最大為1.3m,板面標高變化很少(而xx項目基礎梁高1300mm、1400mm、1500mm、1600mm、1800mm、2000mm、2200mm、2250mm、2300mm, 1.32.3m基礎梁占全部基礎梁比例為20.71%;xx項目承臺高1400mm、1500mm、1700mm、1900mm、2000mm、2200mm、2300mm、2500mm,1.42.5m承臺占全43、部承臺比例為45.04%,綜合比例為31.51%)。 第一項目:xx建設項目 該項目總體地質情況與xx項目接近,大體量土方開挖為淤泥質粉質粘土,但其底板結構大部位于粉質粘土層(黃土),施工方采取的措施是: 有1棟樓底板結構位于淤泥質粉質粘土中(黑土),土方開挖至承臺底,用塊石回填,再施工200mm砼墊層; 大部分底板結構位于粉質粘土(黃土),底板結構(基礎梁、承臺、底板)砼墊層150,砂石墊層300mm(先塊石墊層200,再砂石100); 磚模240370mm; 第二項目:杭政儲27號地塊,海岸晶座 . . 某住宅項目,地質情況與xx項目相仿,施工方采取的措施是: 1、底板結構(基礎梁、承臺、44、底板)土方開挖至承臺、基礎梁底,較深承臺、基礎梁土二次開挖; 2、住宅樓、電梯井等小開間,較深承臺、地梁下部采用干黃粘土換填淤泥質土400mm厚,并配合碎石墊層200mm,墊層加厚50mm(墊層厚200mm)。磚胎膜采用240370mm, 板下砼墊層厚200mm,其它為砂石墊層; 3、兩建筑之間的一層大開間建筑,承臺、地梁、底板下采用碎石墊層200mm,墊層加厚50mm(墊層厚200mm),板底土方保留部分土方,土方不能保留的采用砂石墊層。磚胎膜采用240370mm。 第三項目:西城廣場附近蔣村電信項目 某公建項目,開間為8.5m,地質情況優于xx項目,施工方采取的措施是: 1、底板結構(基礎梁、承臺、底板)土方開挖至承臺、基礎梁底,底板墊層下土方難以保留,增加砂石墊層。 2、正常開間下承臺、地梁、底板下采取250mm300mm厚碎石換填,砼墊層加厚50mm(墊層厚250mm),但底板結構墊層仍有開裂現象。 3、電梯井等坑中坑情況,坑四周采取水泥攪拌樁圍護,坑內底板按上述措施施工。 4、磚胎模采用240mm370厚,后期磚模仍變形破壞較多。 xx項目 底板結構部位土質條件為流塑性淤泥質粘土(青色),土質條件比上述考察項目均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