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合站建站供應工程地面硬化及用水用電施工組織設計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98573
2024-09-04
26頁
232.30KB
1、混凝土拌合站建站供應工程地面硬化及用水用電施工組織設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 目錄1.編制依據、范圍以及設計概況41.1 編制原則41.2 編制依據41.3 編制范圍42、供應工程概況53、拌合站的規模確定、用地面積:54、供水、供電、通信設施、交通54.1水源54.2電源、燃料54.3臨時通信64.4、交通運輸情況道路規劃64.5其他與施工有關的情況65.施工組織安排65.1安全目標65.2質量目標65.3工期目標75.4環保目標75.5文明施工目標76、材料資源分布及供應情況77、施工組織機2、構設計87.1 機構設置原則87.2 組織機構98、工程進度計劃98.1總體施工安排98.2 施工順序99.1、主要設備配置:109.2、筒料倉的數量確定119.3、功能區劃分119.4、地基處理119.4.1、建站區域地質情況119.4.2、水泥、粉煤灰等料倉基礎處理要求及力學檢算119.4.3拌合站主機基礎及存料倉基礎設計及檢算129.4.3.1本拌和站攪拌主機基礎設計129.4.3.1風壓值的確定139.5、地面硬化169.6、用電設計169.7、排水設計179.8、砂石料倉覆蓋彩鋼棚設計179.9、辦公、生活區設計219.10、計量系統設計219.11、工地實驗室建設211、負責在規定3、的職權范圍內對配合比進行調整。216、協助質量、材料部門對不能自檢的材料進行送檢。2212、定期保養、維護本組所用試驗檢測儀器設備,并形成記錄。229.12、環保系統(含沉淀池)設計2210、各項保證措施2310.1、攪拌站噪聲控制措施2310.2、后勤保障措施2310.3、安全保障措施2310.3.1、施工現場安全技術措施2310.3.2施工機械安全技術措施251.編制依據、范圍以及設計概況1.1 編制原則(1)堅持科學性、先進性、經濟性、合理性與實用性相結合原則。(2)整體推進,均衡生產,確保總工期的原則。(3)保證重點,突破難點,質量至上的原則。(4)保持施組設計嚴肅性與動態控制相結合的4、原則。(5)強化組織指揮,加強管理,保工期、保質量、保安全。(6)優化資源配置,實行動態管理。(7)文明施工,保護環境。1.2 編制依據(1)現場踏勘調查所獲得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當地資源、交通狀況及施工環境等調查資料;(2)XXXX所擁有的技術裝備力量、機械設備狀況、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積累的工程施工經驗;(3)XX(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標準:施工技術管理辦法(Q/G.ZTWJ001-027-2001);(4)國家及地方關于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5)我單位通過質量體系認證中心認定的ISO9001:2000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1.3 編制范圍編制范圍為XX,XX項目部5、管段內第x號拌和站建站等相關事宜;拌和站位置選址位于xx線路右側100m,拌和站離爆破作業點的安全距離大于300m。2、供應工程概況XX攪拌站位于xxx,主要承擔xx的混凝土供應,混凝土總量約14.5萬方。3、拌合站的規模確定、用地面積:攪拌站采用方圓集團生產的HZS60型全自動攪拌機組2臺,HZS60攪拌機單機每小時實際可生產混凝土30m3,XX拌和站總生產能力為60m3/h,可以滿足施工需求。占地總面積14945m2。砂、石料場占地面積約3080.6m2,分已檢區和待檢區,共設6個分隔倉,料倉均設置防雨棚,共計可儲存砂石料6600m3,儲存砂石料可供3個施工點約3天(每天約需混凝土10006、 m)的混凝土材料用量。4、供水、供電、通信設施、交通4.1水源建站處有xx河,施工用水通過抽水泵、預埋鋼管引至生產位區所修建成的蓄水池內,水池儲水量400m,能滿足生產用水需求。生活用水從附近月寨村當地村民生活用水引入。4.2電源、燃料所有工程施工用電均由貴廣鐵路建設專用臨電供電。附近有35KV高壓線通過,就近接入變壓器,向各施工點供電。為防止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發生突然停電,在橋位處設備用柴油發電機一臺,其額定功率200KW,在備用期間應定期試運轉確定其性能正常。工程所需燃油等從地方石油公司(中石油或中石化)購買。4.3臨時通信通訊設施方面,地方移動網絡已覆蓋,固定電話及互聯網已就近接入地方7、通信系統,現場施工人員同時配置對講機相互聯絡。4.4、交通運輸情況道路規劃本工程位于XXxx村,為與xx省道,xx到xx村線路右側,交通比較便利。4.5其他與施工有關的情況本橋所處區域主要為聚集地區,工程施工期間應注意尊重少數民族地區民風民俗。5.施工組織安排5.1安全目標A、杜絕員工因工死亡事故;員工因工重傷率控制在0.2以下,輕傷率控制在3以下。B、無交通責任事故、火災和重大機械設備事故,無壓力容器爆炸事故。C、杜絕習慣性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章裝置。D、確保重大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事故隱患整改率達100%。E、員工無職業病發生。5.2質量目標質量目標:符合國家和鐵道部有關標準、規定及設計8、文件要求,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施工質量檢驗合格率100%,單位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100%,主體工程質量零缺陷; 5.3工期目標xx公司編制的新建xx鐵路指導性施工組織設計、新建貴廣鐵路工程措施加強后xx標段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安排,結合設計圖到位情況以及現場情況,本站計劃從2008年12月進行施工準備,2009年1月1日開工,2009年04月1日完工,計劃工期3個月(包括施工準備)。5.4環保目標環保目標:環保、水保工程與主體工程“三同時”施工,努力把工程施工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減至最低限度,確保鐵路沿線景觀不受破壞,江河水質不受污染,植被得到有效保護,將XX拌和站建設為環保拌和站。5.5文明施工9、目標環境整潔、紀律嚴明、設備完好、物流有序、信息準確、生產均衡、創部級文明施工樣板及安全標準工地。6、材料資源分布及供應情況水泥、砂、碎石、外加劑(減水劑、防腐劑、密實劑)、鋼材等主要材料:水泥、鋼材:甲控材料,由集團公司指揮部統一招標購買;砂:本工程附近地區基本無合格河砂。工程所經地區地層以變質巖為主,主要為板巖、千枚巖、片巖和變質砂巖等,當地石料以及洞碴因堿骨料反應不可用于工程主體。擬在從江及附近地區購買合格的河砂;級粉煤灰:甲控材料,由于沿線的貴州省管段內缺乏合格的級粉煤灰供應,主要從貴州凱里以及湖南懷化等地運購;減水劑:甲控材料,由集團公司項目部通過招標確定生產廠家(xx市建筑工程研究10、院)統一購買;防腐劑:甲控材料,由集團公司項目部通過招標確定生產廠家(四川巨星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統一購買;HZS60型攪拌站:方圓集團生產;7、施工組織機構設計7.1 機構設置原則為滿足合同要求、精干高效、以崗定人的原則,設立本項目管理機構。以技術為龍頭,以計劃為先行,以管理為主線,以施工現場為對象,組建職能完善、體系健全、精干高效的管理班子,以敬業樂業、嚴細務實的工作作風,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運轉。在項目經理的領導下,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層層包保的管理體系。即把整個工程項目的工作目標值分解到位,落實責任,一級保一級,最終確保整體目標的圓滿實現。選派具有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尤其是領導決策者,要有高度11、的工作責任心和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豐富的施工經驗,懂技術、講科學、善管理,能勝任各自分管的管理組織工作。7.2 組織機構砼攪拌站設站長一名,下設調度、物資、機電、試驗等管理部門。站長:XX安全負責人:材料負責人試驗負責人:機械負責人施工員:綜合作業班技術負責人: 8、工程進度計劃8.1總體施工安排開工日期2009年01月1日,竣工日期2009年04月01日,總工期90天。8.2 施工順序征地場地平整生活區土建工程生產區土建工程場內道路、長坪建設設備采購、安裝設備調試竣工驗收8.3 施工工期安排9、建站施工方案9.1、主要設備配置:主要建設設備設施為:HZS60型全自動攪拌機12、組2座、SCS-100t電子汽車秤1臺,實驗室、材料室、生活區、料倉、污水處理系統、蓄水池等; 9.2、筒料倉的數量確定在正常施工狀態下,xx#拌和站負責供應的XX隊片區內臨時工程建設所需要的各種標號的砼。最大需求量預計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屆時,xx正處于施工高峰期,預計每天需求砼最大方量為700m,根據需求砼的量,拌和站料倉需要做好原材料儲備,特建設容量為6600m原材料儲備倉,滿足高峰時期施工砼需求;9.3、功能區劃分XX拌和站共分為生活區、砼生產區、儲備區、實驗室、停車區、污水處理區等6個區域,具體詳見XX拌和站平面布置圖;9.4、地基處理9.4.1、建站區域地質情況根13、據施工設計圖以及XX拌和站選址位置地質條件,XX拌和站場地地質條件為地表粉質粘土,地基承載力0.15Mpa0.18Mpa之間,地表下2米為粗圓礫土,地基承載力0.3Mpa; 9.4.2、水泥、粉煤灰等料倉基礎處理要求及力學檢算 在計算地基中的自重應力時,一般將地基作為半無限彈性體來考慮。由半無限彈性體的邊界條件可知,其內部任一與地面平行的平面或垂直的平面上,僅作用著豎向應力和水平向應力 ,而剪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此不作分析與考慮。 本拌合站存料區域基礎擬采用20cm厚碎石作為基底,然后澆筑20cm厚C35砼作為存放混凝土原材料的存放面,土的容重為,則單位平方米體上豎直向自重應力等于單位14、面積上的土柱有效重量(20cmC35砼容重26KN/m),本拌和站料倉擋墻高度為3m,最大料倉單個面積為570m(3815m),滿載時總重量為2821.5t(原材料容重按照當地河砂1.65t/m計算),現對基地壓力計算如下: 根據設計圖及相關參考文件,地表為粉質粘土,地基承載力為0.15Mpa,通過以上驗算,料倉地基滿足承載力要求。9.4.3拌合站主機基礎及存料倉基礎設計及檢算 9.4.3.1本拌和站攪拌主機基礎設計 本拌和站攪拌主機基礎設計如下圖: 圖一 拌合站料粉倉庫及其大樣圖 圖二 拌合站粉倉抗拉拔受力分析 根據以上設計及攪拌站主機系列自身參數,在滿載的時候,單個料罐重量為100t,在豎15、直方向重力遠大于橫向風力,故在滿載時不考慮風力因素,只考慮地基局部承載力驗算,在料罐空載時考慮風力,計算其抗傾覆性,具體分析計算如下:9.4.3.1風壓值的確定 xx省xx地區受西南季風氣候影響,根據歷年氣象資料,考慮最大風力為20m/s,粉倉頂至地表面距離為22.0m(計算時取20m),罐身長16.0m(含下部喇叭口),5個直徑為3.2m粉倉基本并排豎立,受風面256.0m2(單個粉倉受風面51.2m2)整體受力抵抗風載,在最不利風力下計算基礎的抗傾覆性。9.4.3.2 風壓力的確定參考工程抗風設計計算手冊進行計算。按照荷載規范查得貴州黔東南地區空曠地帶(按30年一遇計算)的最大風壓標準值為16、0.35KN/m2,計算示意圖如圖一所示。參照工程抗風設計計算手冊及相關規范:基本風壓力0=1.50.35=0.525KN/m2,由0T12=0.5250.52=0.131;查表5-1得,脈動增大系數1=1.87由Z=20m,f=0.45;查表8-1得vl=0.83,=1;荷載風震系數(20)=1+1.870.830.04/1.251=1.05;由于是圓形截面,選取風載體型系數s=0.7;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1;設水泥罐處于風口,取t=1.25。則最大風荷載(20)大小為(20)=1.050.711.250.525= 0.482KN/m2上述中 0 -基本風壓力1-脈動增大系數vl-風壓脈動系17、數-寬度變化系數-荷載風振系數s-風載體型系數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t-地理條件調整系數(20)-風壓力由于計算過程中,是將風荷載按豎向均布線荷載計算的,因此,將上述單位面積風壓換算成豎向線性均布荷載q,其q值大小為q=3.2m(20)=3.2m0.482KN/m2=1.543 KN/m9.4.3.3 基礎穩定性檢算如圖二所示,在橫向風壓作用下,粉倉左側受壓,右側可能受壓,也有可能受拉,由于基礎采用鋼筋砼結構,砼結構最大的特點就是抗壓而不抗拉。所以,為保證粉倉絕對的安全可靠,需進行抗拉拔檢算。其抗拉拔受力分析圖如圖二所示:空載作用下,粉倉左側受壓右側受拉,根據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基礎同時也對粉倉有18、一個力的作用。圖二中F壓即為基礎對粉倉的反作用力壓力(A點),F拉為基礎對粉倉的反作用力拉力(B點)。以粉倉為研究對象,對于A點,由彎矩平衡條件有:M正拉M負拉0qLH1F拉2.7mmg2.7m/2=0帶入數值,求得拉力F拉大小為21.988 KN。由因為所有拉力由兩支粉倉腳同時承受,每只粉倉腳與砼基礎的接觸面積S腳大小為0.8m0.8m=1.6m2,所以砼基礎收到的拉應力值為=F拉2S腳=21.988 KN(21.6m2)=6.871KPa查閱混凝土強度設計標準得C35混凝土基礎的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為1.52MPa,由上述計算結果可得=6.871KPa=1.52MPa所以結構在橫向風荷載作用19、下是安全的,滿足砼抗拉拔強度要求,可按此設計進行修建和使用。9.4.3.4 基礎局部承壓檢算局部承壓是指在構件的表面上僅有部分面積承受壓力的受力狀態。每個粉倉的每一個腳板與砼基礎的接觸面積為0.80m0.80m,而粉倉滿載時每只腳的最大重量為1000KN,考慮到矩形鋼墊板厚度且沿45度剛性角擴大后的面積,承壓面積變為1.60m1.60m ,基礎砼按C30計,其抗壓強度設計值為。其粉倉對砼基礎的壓應力為:由計算結果得: Pcd=0.625Mpafcd=13.8Mpa,故在滿載條件下基礎砼結構安全,在地基基礎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可按此原設計方案進行施工。9.5、地面硬化鑒于地質情況,一般長坪區域采取20、填20cm厚碎石層,經過壓路機碾壓密實,再澆筑20cm厚C20砼,場地硬化詳見場地硬化平面圖;9.6、用電設計本工程施工用電均由xx鐵路建設專用臨電供電。通過附近35KV高壓線,就近接入變壓器,向拌和站供電,為保證因電網停電時攪拌站能持續工作,我們在攪拌站配備了一臺200KW的柴油發電機組作為應急電源,并配置兩名操作人員。電網停電時的應急發電措施:(1)備用發電機的供電線路禁止直接接入到各箱式變電站的低壓380V/220V母線上為各用電設備供給電源,而應通過雙擲開關后才能接入施工供電系統。(2)備用發電機電源接入施工供電系統使用的雙擲開關應設專人管理,掛上“禁止合閘”的標示牌,除電工班值班人員21、外,其他人均禁止操作此開關。(3)備用發電機發電,接入施工供電系統前,應可靠地斷開配電所變壓器低壓側總開關和隔離開關,嚴防通過變壓器向高壓側返送而造成觸電事件。(4)備用發電機處于備用狀態時,連接備用發電機組與施工供電系統間的各開關,必須處于有效的斷開狀態,嚴防供電系統向發電機組供電而造成發電機損壞。(5)由電工班當班值班人員負責停電時啟動應急電源和為攪拌站送電。(6)平時定期檢查發電機的概況,并記錄在案。9.7、排水設計排水設計詳見附圖9.8、砂石料倉覆蓋彩鋼棚設計 拌和站料倉大棚平面按105m(長)20m(寬)矩形進行制作,棚頂采用鋼結構拱形彩鋼瓦大棚遮蓋,側壁除預留進出料口外,其余均采用22、全封閉式結構,大棚立柱采用鋼號Q235、型號為165*4.0的無縫焊管,正面立柱間距15.0m,側面立柱間距為5.0m;其平面布置圖如圖一所示;屋頂架采用鋼號Q235、型號為60*3.0焊管;腹桿采用32*2.0焊管;柱間聯系梁采用32*2.0焊管;水平支撐采用16、12圓鋼筋;屋面拉條采用6圓鋼;墻面檁條采用100無縫管;系桿采用89無縫管;剛結構屋頂拱形梁采用屋面采用840型鍍鋅彩鋼瓦。圖三 大棚立柱平面圖拌和站共設6個集料倉,每個集料倉規格為15m*40m,隔墻厚度為0.50m,棚頂采用拱形彩鋼瓦雨棚,每兩個料倉用一跨拱形結構雨棚過度,沿長料倉度方向共計六個相同的連跨結構,為防止雨水從側23、面侵入料倉,周圍除預留進出料口外,另外三周用M7.5漿砌片石高3米固定封閉。為保證結構能安全的使用,現對結構抗雪壓穩定性檢算(由于四周采用漿砌片石進行封閉,受風力影響部分為漿砌片石,其自重遠大于橫向風力,故在此不作考慮)。抗雪壓穩定性檢算如下:最新資料顯示,一般新雪的密度1cm3為0.050.10g,所以可以計算出10 cm厚的1m2雪的質量在510kg之間。如果積雪有40cm厚的話,1m2的雪的質量就在2040kg之間。查閱相關資料,貴州省黔東南地區按十年一遇的積雪厚度考慮,按積40cm厚的雪層進行計算,其受力分析如圖四所示。圖四假設在雪荷載作用下,雨棚只受到豎向力的作用,而無其他方向的作用24、力。根據力的平衡條件,要使得結構在外荷載及自身重力共同作用下能夠安全,雨棚截面雨雪荷載作用下受力分析則有: F/2(qL弧 +G)/2 (7)帶入數據得式(7)右邊的值為107.278KN。此此合力完全由五個如圖八所示的獨立基礎分別共同承擔,其每個基礎受到的壓應力大小為=(qL弧+G)/120.642=21.83 kPa對于鋼鐵等材料,可近似認為是拉壓等強的結構體。規格為165*4.0規格的鋼管立柱,其軸向抗壓強度遠遠滿足此要求。對于基礎,則有如圖五所示的C20鋼筋混凝土基礎結構,C20混凝土設計抗壓強度為9.2MPa,然而作用在獨立基礎上的壓應力大小為21.83 kPa。圖五由上述計算結果可25、得:在雪荷載等作用下,結構基礎所受到的壓應力大小遠小于基礎的容許壓應力,即滿足=21.8kPa=9.2MPa。因此,雨棚結構在雪荷載下豎向立柱是安全可靠的。由雨棚平面圖可知,每一跨雨棚由7跨所示的單跨結構共同承受雨棚頂部所有荷載,根據結構豎直方向的力平衡條件有F1=G1+qL,帶入數值解得F1=12.98KN。對于圖九所示的結構可近似看做對稱結構,因此取左半部份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六所示。此時要使得整個結構在雪荷載作用下能夠安全可靠,圖六 雨棚頂部受力分析則聯系梁AB所承受的拉應力力必須小于聯系梁AB的容許拉應力。根據O點力矩平衡條件有: F1/210.5=(q10.5+ G1/2)5.226、5+FN2.1 (8) 將已知數據帶入(8)式得FN=16.23KN,圖中立柱間聯系梁AB設計采用32*2.0焊管,其截面面積S截為1.88410-4m2,所以聯系梁AB的拉應力拉大小為 拉=FN/S截 (9)將已知數據帶入(9)式得拉=86.146 MPa。由于聯系梁AB焊管是用Q235鋼材熱軋而成,其抗拉、抗壓強度設計值均為195MPa,而在此結構中所受到的拉應力拉大小為86.146 MPa,滿足:拉所以在雪荷載作用下雨棚結構不至于被壓壞,此結構安全可靠,可以按設計方案施工并投入使用。9.9、辦公、生活區設計辦公、生活區設計詳見XX拌和站平面設計圖;9.10、計量系統設計9.11、工地實驗27、室建設本拌和站主要職責為:1、負責在規定的職權范圍內對配合比進行調整。2、負責測試拌合站砂、石的含水率,將理論配合比換算成施工配合比,開出施工配合比通知單。按照配料通知單檢查核對拌合電子計量。經確認無誤后方可通知混凝土施工。3、負責對進場砂、石料進行初步檢查,對超粒徑料、泥塊含量進行試驗。4、配合物資部門對進場原材料進行取樣、送檢。有權要求將不合格材料清除出場。5、負責結構物混凝土、砂漿等材料的檢查試件的制作,送樣;施工現場混凝土、砂漿的拌合物性能試驗。6、協助質量、材料部門對不能自檢的材料進行送檢。7、監督攪拌站的攪拌工作過程,及時制止攪拌站的不規范行為,并及時向試驗檢測中心和相關部門報告。28、8、配合設計、監理單位完成合同規定的工作。9、完成領導安排的其它工作。11、負責本站試驗檢測原始記錄、試驗報告的填寫及試驗臺帳登記。12、定期保養、維護本組所用試驗檢測儀器設備,并形成記錄。根據拌和站職責,為實驗室工作人員能更加快捷、準確的完成相關工作,特將拌和站實驗室建設在XX攪拌站內,具體位置見XX攪拌站平面布置圖;9.12、環保系統(含沉淀池)設計本拌和站場內污水產源主要有:為保持場地內衛生,沖洗場地產生的污水;為保持場地內衛生,沖洗砼運輸車輛產生的污水;生活污水;鑒于以上幾點,特在拌和站站場去設計一口污水處理池,采用三級沉淀池;污水處理池平面位置詳見XX拌和站平面布置圖; 10、各項保29、證措施10.1、攪拌站噪聲控制措施攪拌站在施工前應確定施工噪聲及影響范圍并根據國家噪聲排放標準制定控制計劃,在施工中盡量使用低噪聲設備,對各種高噪聲設備安裝消聲設備,避開夜間使用,對施工過程中產生振動的噪聲進行隔振、隔噪處理或采取其他措施。對可控制的施工噪聲監理消聲屏障,對無法控制的施工噪聲應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定期發放個人衛生防護用品,現場檢測人員負責檢查噪聲控制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處理。攪拌站負責收集施工噪聲情況及相關方意見,并不斷持續改進。10.2、后勤保障措施搞好路地關系。加強與地方政府和當地群眾的聯系,取得政府和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搞好征地拆遷工作,不留后遺癥,為施工創造一個良好的30、外部環境,保證施工順利進行。搞好后勤保障工作。關心員工生活,盡力做好生活物資的供應,開展有益于員工身心健康的工地文化娛樂活動,使參建員工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10.3、安全保障措施根據本工程的特點,特編制施工現場、施工機械等施工項目的安全技術措施。10.3.1、施工現場安全技術措施(1) 施工現場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雷電等安全規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現場的生產、生活辦公用房、倉庫、材料堆放場、停車場、修理場等在總平面布置圖范圍內進行布置。(2) 現場道路平整、堅實、保持暢通,危險地點懸掛按照GB2893-82安全色和GB2893-82安全標志規定的標牌,施工現場設置大幅安全宣傳標語31、。(3) 現場的生產、生活區要設足夠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設施網點,消防器材有專人管理不得亂拿亂支。作業隊要組成一個由1520人的義務消防隊,所有施工人員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4) 氧氣瓶不得沾染油脂,乙炔發生器必須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及防震圈,氧氣瓶與乙炔發生器要隔離存放。(5)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嚴格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8的有關規定執行。臨時用電線路的安裝、維修、拆除,均由經過培訓并取得上崗證的電工完成,非電工不得進行電工作業。電纜線路應采用“三相五線”接線方式,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必須絕緣良好,場內架設的電力線路其懸掛高度及線距符合安全規定,并架在專用電32、桿上。變壓器必須設接地保護裝置,其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變壓器設圍欄,設門加鎖,專人管理,并懸掛“高壓電危險,切勿靠近”的警示牌。室內配電柜、配電箱前要有絕緣墊,并安裝漏電保護裝置。各類電器開關和設備的金屬外殼,均設接地或接零保護。防火、防雨配電箱,箱內不得存入雜物并設門加鎖,專人管理。移動的電氣設備的供電線使用橡膠電纜,穿過場內行車道時,穿管埋地敷設,破損電纜不得使用。檢修電氣設備時必須停電作業,電源箱或開關握柄上掛“有人操作、嚴禁合閘”的警示牌或專人看管。必須帶電作業時經有關部門批準。現場架設的電力線路,不得使用裸導線,臨時敷設的電線路,不準掛鋼筋模板和腳手架上,必須安設絕緣支承物。施工現場33、用的手持照明燈使用36V的安全電壓,在潮濕的基坑用的照明燈則采用12V電壓。嚴禁用其他金屬絲代替熔斷絲。(6) 施工前,應根據設計文件復查地下構造物如地下電纜、給排水管道等的埋設位置及走向,并采取防護措施。施工中如發現危及到地下構造物、地面建筑物或有危險品、文物時,立即停止施工,待處理完畢后施工。(7)、作好勞動保護工作,為所有作業人員提供勞動部門規定的勞保用品。10.3.2施工機械安全技術措施(1) 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和車輛駕駛員,必須取得操作合格證,不準操作與不相符合的機械,不準將機械設備交無本機操作證的人員操作,對機械操作人員要建立檔案,專人管理。(2) 操作人員必須按照本機說明書規定,嚴34、格執行工作前的檢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觀察及工作后的檢查保養制度。(3) 駕駛室或操作室應保持整潔、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嚴禁灑后操作機械,嚴禁機械帶病運轉或超負荷運轉。(4) 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停放時,應選擇安全的停放地點,夜間應有專人看管。(5) 用手柄起動的機械應注意手柄倒轉傷人。向機械加油時在嚴禁煙火。(6) 嚴禁對運轉中的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等作業。(7) 指揮施工機械的作業人員,必須站在讓人了望的安全地點并應明確規定指揮聯絡信號。(8) 使用鋼絲繩的機械,在運行中嚴格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觸鋼絲繩。用鋼絲繩拖拉機械或重物時,人員遠離鋼絲繩。(9) 起重作業嚴格按照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B3876)和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規定的要求執行。(10) 定期組織機電設備、車輛安全大檢查,對檢查中查出的安全問題,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調查處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機械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