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產業服務區塔樓工程懸挑型鋼卸料平臺搭設施工方案3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999087
2024-09-04
32頁
1.03MB
1、編號:SJHN.JZY-XX現代產業服務區塔樓工程懸挑型鋼卸料平臺搭設施 工 方 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2三、施工部署23.1卸料平臺方案選擇23.2卸料平臺組合加工方法33.3.其他要求12四、平臺的吊裝與拆除134.1平臺吊裝134.2卸料平臺的驗收和檢查規定144.3卸料平臺的使用規定144.4平臺拆除154.5日常保養16五、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控制措施165.1相關環境因素和危險源165.2目標指標165.3卸料平臺施工管理17六、平臺安全技術措施19七2、應急預案207.1組織機構職責207.2傷亡傷害急響應措施207.3應急物資217.4通訊聯系217.5注意事項22八、平臺結構設計驗算書22一、編制依據建筑施工計算手冊 建筑施工手冊第五版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12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 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含垂直運輸設施)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 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及相關圖紙二、工程概況工程名稱xxY-MSD現代產業服務區(一期)工程建設地點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建設規模建筑面積520323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386142m2,地下3、建筑面積134181m2,本工程地下2層,基坑普遍深度約10.4米,其中最高塔樓為180米。結構類型框架-剪力墻結構等。創優目標確保一次性驗收達到國家驗收規范合格標準,確保獲得xx市優質工程“瓊花杯”;確保獲得xx省優質工程“揚子杯”;確保獲得xx省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爭取獲得國優獎。計劃工期開工日期:20xx年01月01日竣工日期:20xx年05月30日三、施工部署3.1卸料平臺方案選擇 本工程考慮到施工工期、質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選擇方案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幾點: 1.平臺的結構設計,做到結構安全可靠,造價經濟合理。 2.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使用期限內,能夠充分滿足預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4、3.選用材料時,力求做到常見通用、可周轉利用,便于保養維修。 4.結構選型時,力求做到受力明確,構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檢查驗收; 5.結合以上設計原則,同時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了以往的施工經驗,決定采用懸挑型鋼卸料平臺方案。3.2卸料平臺組合加工方法 本工程共五棟塔樓,根據工程現場實際情況及各樓號特點,每棟每層布置3個,卸料平臺采用工字鋼與槽鋼焊接制作,并采用鋼絲繩斜拉懸挑式,平臺臺面與原結構樓板板面平齊(懸挑末端稍高于錨固端,使鋼絲繩受力拉直)。所有平臺選用平面尺寸為6.33m的卸料平臺,掛牌限位重量為1T,詳見第7節卸料平臺平面布置圖。 1.卸料平臺參數為:平臺寬3m,5、平臺長4m,主梁長6.3m,主梁懸挑長5.3m,主梁采用18a#工字鋼,次梁采用12a#槽鋼,次梁間距1000mm,建筑外檐距次梁的距離為1300mm。平臺在樓內錨固件采用兩道20圓鋼,埋設于板內;平臺面滿鋪設50mm厚腳手板,平臺外側三面均設置防護欄桿,采用48*3.0的鋼管與工字鋼焊接牢固,防護欄立桿間距為1.0m,并分別在高0.6m及1.2m處設立二道水平桿,并采用鋼板網圍護,并在四周設200mm高的踢腳板,四周工字鋼外側面及防護欄均刷黃黑相間的油漆標識。 2.卸料平臺斜拉采用4根20mm鋼絲繩,每側設置2根,平臺兩側鋼絲繩斜拉點間距3000mm,鋼絲繩不得采用插接,每個繩頭端部用3個以6、上鋼絲繩卡固定連接,螺栓必須擰緊,繩卡在實際使用中受載12次后螺母要進一步擰緊。鋼絲繩一端永久固定在卸料平臺上,另一端增加D型卡環分別與上部20鋼筋吊環連接。鋼絲繩上下拉結形式詳見下圖繩夾公稱尺寸(鋼絲繩公稱直徑d)mm)尺寸(mm)螺母d單組重量(kg)ABCRH2037377410.592M160.624 鋼絲繩卡環 本工程鋼絲繩卡環采用D形卡環,D形卡環規格見表2。常用卡環規格(GB 559) 表2型號使用負荷DHH1Ldd1d2B重量(N)(kg)(mm)(kg)2.12058021004513290982025M223613.鋼絲繩夾 每一連接處所需鋼絲繩夾的最少數量依據如表1所示,7、所以本項目鋼絲繩夾每組四個,前三個間距150mm安裝。特別的是為了便于檢查接頭,在最后一個夾頭后面約150mm處再安一個夾頭,并將繩頭放出一個“安全彎”(圖1)。當接頭的鋼絲繩發生滑動時,“安全彎”即被拉直,這時就應立即采取措施。圖1 安裝鋼絲繩夾放“安全彎”方法鋼絲繩夾使用數量和間距 表1繩夾公稱尺寸(mm)(鋼絲繩公稱直徑d)數量(組)間距18368倍鋼絲繩直徑19274283753844645607 繩夾正確布置時,固定處的強度至少為鋼絲繩自身強度的80%,繩夾在實際使用中受載1、2次后螺母要進一步擰緊。 離套環最近處的繩夾應盡可能地緊靠套環,緊固繩夾時要考慮每個繩夾的合理受力,離套環最8、遠處的繩夾不得首先單獨緊固。 4.樓面通往卸料平臺的通道兩側必須搭設防護欄桿,并用安全網密封。 5.嚴格控制荷載,設置限載標牌,不得超過平臺的允許荷載值1t。 6.卸料平臺搭設大樣 卸料平臺側立面 限位卡大樣圖不銹鋼鋼板網D型卡環7、卸料平臺平面布置3.3.其他要求 1.施工前應檢查構配件的焊接質量,幾何尺寸,并涂刷二道防銹漆。 2.構配件運至施工現場后,應在混凝土硬地面上按設計尺寸進行組裝焊接,并保持整體平衡不扭曲。 3.鋪設腳手板及200高平臺擋腳板,腳手板厚度為50mm厚松木板。上面用8鋼筋壓牢背緊。 4.整體卸料平臺警示顏色定位為黑黃相間,其中主梁為黑黃斜向條紋,條紋寬200mm。四、9、平臺的吊裝與拆除4.1平臺吊裝平臺制作安裝嚴格按本方案設計進行平臺制作,安裝人員必須是架子工且持證上崗,身體狀況良好,經過技術交底,準確掌握本工程卸料平臺安裝、拆除的特點與方法。電焊工必須持有效證件進行焊接,完成后必須經項目部驗收合格后方可安裝就位。吊裝時,先掛好四角的吊環,再使用吊鉤直接鉤掛吊環,傳發初次信號,但只能稍稍提升平臺,放松斜拉鋼絲繩,方可正式吊裝,四條起吊引繩應等長,保證平臺在起吊過程中的平穩。吊裝至預定位置后,先將平臺主梁槽鋼穿入樓板20預埋地錨件加木楔子固定后,再將平臺鋼絲繩與上部節點20吊環固定,(鋼絲繩兩邊各設前后兩道,兩道中的靠近建筑一側的一道為安全儲備,另外一道作受力10、計算)緊固螺母及鋼絲繩卡子,鋼絲繩應采用專用的掛鉤掛牢,采取其他方式時卡頭的卡于不得少于三個。完畢后方可松塔吊吊鉤,并且保證懸挑式卸料平臺外口應略高于內口。卸料平臺制作完畢投入使用前,安全員必須對進場的平臺進行全面驗收,掛牌標明最大允許承受荷載。懸挑式卸料平臺的擱支點與上部拉結點不得在腳手架等施工設備上。卸料平臺上顯著地標明容許荷載1噸。操作平臺上人員和物料的總重量嚴禁超過設計的容許荷載,樓號工長加以監督。平臺內料具應分種類、規格堆放,不得混合堆放、嚴禁堆放在護欄上。并隨堆隨吊,嚴禁長時間堆放。吊運料具捆綁要牢固,專人專職指揮,嚴禁吊運時碰撞鋼絲繩、平臺及護欄,并避免高空墜物。4.2、卸料平臺11、的驗收和檢查規定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專項方案對卸料平臺進行檢查、驗收。(1)結構符合前述的規定和設計要求,個別部位的尺寸變化應在允許的調整范圍之內;(2)鋼絲繩連接可靠;(3)鋼絲繩的直徑在允許偏差范圍內;(4)卸料平臺鋪花紋鋼板板、安全防護措施應符合上述要求(5)卸料平臺下列階段進行檢查和驗收,檢查合格后,方允許投入使用或持續使用:施加荷載前后;在遭受暴風、大雨、大雪、地震等強力因素作用之后;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槽鋼和鋼絲繩有顯著的變形以及安全隱患的情況時。4.3、卸料平臺的使用規定卸料平臺的使用應遵守以下規定:(1)卸料平臺上料時,須輕放堆載物,并應12、使堆載物勻置在平臺上,以保證其受力均衡。(2)卸料平臺允許堆載為1.0t,不得隨意超負荷使用。卸料平臺應掛上明顯的限載牌,人員和物料總重量嚴禁超過設計荷載,配專人監督。(3)卸料平臺搭設好后,進行全封閉使用。(4)卸料平臺在使用過程中,要經常檢查,確保安全可靠。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雨天應停止卸料平臺作業,雨天之后作業時,應把平臺上的積水清除掉,仔細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上人操作。(5)施工人員應嚴格執行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6)卸料平臺使用期間,嚴禁拆除鋼絲繩的緊固件、槽鋼與預埋鋼筋的U形焊接鋼筋、周圍的防護欄桿。(7)工人在平臺上作業中,應注意自我安全保護和他人的安全,避免發生碰撞、13、閃失和落物。嚴禁在平臺上戲鬧和坐在欄桿上等不安全處休息。(8)每班工人上平臺作業時,應先行檢查有無影響安全作業的問題存在,在排除和解決后方許開始作業。在作業中發現有不安全的情況和跡象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進行檢查,解決以后才能恢復正常作業。(9)平臺上作業時應注意隨時清理落到平臺上的材料,不得超載堆放物料,不得讓物料在平臺上放置停留超過2小時。4.4平臺拆除卸料平臺的拆除只能由專業人員操作,其他人員不得亂裝亂拆。卸料平臺拆除前必須清除平臺內所有料具及垃圾,并遵循先安后拆的原則進行拆除。拆除時應視線良好,風力小于五級。設專人指揮、看護,劃定警戒區,設立警示標志。非搭設、拆除人員禁止進入施工區域。4.14、5日常保養平臺每天使用前必須對平臺的鋼絲繩,吊環、腳手板等進行全面的檢查,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平臺的受力結構件如螺旋扣、鋼絲繩等要定期維護、保養,有損傷的及時更換。五、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控制措施5.1相關環境因素和危險源(1)高處墜落1)搭設及轉運未系安全帶2)轉運材料時未關活動門3)高處作業人員身體情況不適應4)高處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和能力差(2)卸料平臺跨塌1)卸料平臺超載2)鋼絲繩磨損嚴重(3)噪聲1)卸料平臺安裝的噪聲2)轉運材料的噪聲5.2目標指標環境目標:噪聲排放無環保局認定超標現象。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杜絕重大傷亡事故。杜絕卸料平臺使用過程中造成的工傷事故。5.3卸料平臺施工管理(15、1)轉料平臺工程責任部門及責任人責任人生產經理工長負責與外架、材料轉運工程有關的環境因素、危險源的宣傳、教育、施工過程中材料轉運管理方案的執行,并及時了解施工現場施工過程中管理方案的實效性,收集改進意見,隨時提出整改意見,以便隨時修訂管理方案。協助人技術員安全員負責材料轉運施工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并監督其執行,及時了解施工現場施工過程中管理方案的實效性,收集改進意見,隨時修訂管理辦法。(2)管理措施為了使施工現場卸料平臺指標達到預期的目標,努力降低噪音,控制各種危險源帶來的危害,達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目的。在材料轉運施工中,特制定本方案如下:1)環境因素控制辦法針對噪音排放產生的原因,16、 施工現場提倡宣傳文明施工,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人為的大聲喧嘩。在施工前,由勞資員組織對全體作業人員進行入場教育,增強全體人員防噪聲擾民的自覺意識。由施工班組長嚴格控制作業時間,早晨作業不早于6:00時,午休時間盡量不施工,晚間作業不超過23:00時。施工時,由班組長及工長進行監督,鋼管、扳手等輕拿輕放,禁止隨手亂拋亂扔,以免造成鋼管相互碰撞引起噪聲。拆除后運至地面的構配件,材料員督促班組人員及時進行檢查、整修與保養,并按品種、規格堆碼整齊,以免影響現場環境。2)危險源控制辦法卸料平臺在材料轉運施工過程中,會有很多危險因素,針對危險源的產生原因及可能產生后果,項目技術負責人根據工程結構規模、特點編17、制相應的施工方案,并由其對管理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各管理人員根據交底進一步對班組作業人員詳細的交底并嚴格按照方案監督執行,項目技術負責人在工序施工的過程中還應聯合項目經理(副經理)、安全監督員進行檢查其執行情況,發現不符合,由安全監督員下達書面的整改意見書,限期整改。如不整改者,將按項目規章制度進行相應的處罰。a、高空墜落、物體打擊控制辦法卸料平臺安裝前工長、安全員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安裝,卸料平臺在使用過程,工長、安全員旁站監督,防止超載,拆除時,生產經理組織人員進行拆除安全技術交底,增強操作人員安全意識?;加行呐K病、高血壓等病人不得在卸料平臺上施工操作。搭操作時必18、須配戴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在作業面滿鋪腳手板,不留空隙和探頭板。b、塌垮控制辦法進場的槽字鋼、鋼絲繩、腳手板和鋼管、扣件必須由材料人員會同安全人員共同進行檢查,查驗生產廠家的檢驗合格證,檢查槽鋼、鋼絲繩、鋼管直徑、壁厚,如有嚴重銹蝕,壓扁或裂紋的,禁止使用。鋼絲繩連接應扣牢,使用過程中班組長及操作人員要隨時檢查各部位連接情況。使用過程中,對鋼管、扣件、模板、木枋等材料按照長度、大小進行數量分配,在平臺上設置限載標志牌;卸料平臺搭設完畢后,必須由技術負責人組織技術、安全、工長和班組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六、平臺安全技術措施1.搭設時用起重機械吊裝到相應位置后,將平臺與建筑物連接牢固19、不得滑動,將鋼絲繩與平臺連接平穩后方可撤出其中機械。2.平臺每天使用前必須對平臺的鋼絲繩,吊環輔設的腳手板等進行全面的檢查,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3.與結構安裝平臺時所有作業人員要系安全帶、戴安全帽、穿防滑膠鞋,在塔吊的配合下進行。4.平臺上裝料不得超過荷載并限載1噸,不得超過平臺50cm,超高堆放材料不得超過防護欄桿。5.平臺上的防護欄桿不得任意拆除。6.起吊時必須設專人指揮,扶平穩不能碰撞平臺,作業人員不得在平臺上逗留。7.放物料時必須按規格品種堆放整齊,長短分開,不得混吊,并且不得在平臺上組裝和清理模板。8.不得從上一層向下一層平臺上亂拋物料。9.夜間施工平臺上必須保持足夠的照明。10.20、工程安裝過程中要求提升一次驗收一次。七、應急預案根據卸料平臺施工的特點,容易產生的傷亡、傷害為:高空墜落、物體打擊及坍塌,本預案為此三大傷害而制定。7.1組織機構職責本項目部成立應急響應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組長:董文濤成員:孫知源彭文付劉彬張斌昌劉銀生藺建設具體分工如下:1、組長董文濤:負責現場,其任務是了解掌握事故情況,組織現場搶救指揮。2、組員孫知源、彭文付:負責聯絡,任務是根據應急小組命令,及時布置應急小組成員組織搶救傷員,保持與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勞動部門等單位的溝通,并及時通知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和當事人的親人。3、組員張斌昌、劉銀生:負責維持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做好當事人周21、圍人員的問訊記錄,并保持與當地勞動部門的溝通。4、組員劉彬、藺建設:負責妥善處理好善后工作,負責保持和當地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7.2傷亡傷害急響應措施1、傷亡傷害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現第一人應立即大聲呼救,報告責任人(項目經理或管理人員)2、項目部管理人員獲得求救信息并確認傷亡傷害事故發生以后,應:、立即組織項目部職工自我救護隊伍進行施救:并立即向當地急救中心(120)電話報告。、立即向所屬公司應急搶險領導小組匯報事故發生情況并尋求支持;、嚴密保護事故現場。3、項目部應急小組接到電話報告后,應立即指令全體小組成員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4、當22、事人被送入醫院接受搶救以后,指揮部即指令善后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做好與當事人家屬的接洽善后處理工作、按職能歸口做好與當地有關部門的溝通、匯報工作。7.3應急物資 常備藥品:簡易擔架、消毒用品、急救醫藥箱(繃帶、無菌敷科)等物資。7.4通訊聯系醫院急救中心:有關負責人電話:項目經理: 手機:項目書記: 手機:生產經理:安全總監: 手機:施工負責人: 手機: 手機:技術負責人: 手機:7.5注意事項、迅速移走周圍可能繼續產生危險的墜落物、障礙物。、高空墜落不僅產生外傷,還產生內傷,不可急速移動或搖動傷員身體。、應多人平托住傷員身體,緩慢將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發現傷員呼吸障礙,應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23、。、發現出血,應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傷口近心端結扎,但應每半小時松開一次,避免壞死,動脈出血應有指壓大腿根部股動脈止血。八、平臺結構設計驗算書懸挑卸料平臺計算書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計算參數:懸掛式卸料平臺的計算參照連續梁的計算進行。由于卸料平臺的懸挑長度和所受荷載都很大,因此必須嚴格地進行設計和驗算。平臺水平鋼梁的懸挑長度5.30m,插入結構錨24、固長度1.00m,懸挑水平鋼梁間距(平臺寬度)3.00m。水平鋼梁插入結構端點部分按照鉸接點計算。次梁采用12.6號槽鋼U口水平,主梁采用18a號槽鋼U口水平。次梁間距1.00m,外伸懸臂長度0.00m。容許承載力均布荷載2.00kN/m2,最大堆放材料荷載2.00kN。腳手板采用木板,腳手板自重荷載取0.35kN/m2。選擇619+1鋼絲繩,鋼絲繩公稱抗拉強度1400MPa,外側鋼絲繩距離主體結構4.40m,兩道鋼絲繩距離3.00m。一、次梁的計算次梁選擇12.6號槽鋼U口水平,間距1.00m,其截面特性為面積A=15.69cm2,慣性距Ix=391.50cm4,轉動慣量Wx=62.14cm25、3,回轉半徑ix=4.95cm截面尺寸 b=53.0mm,h=126.0mm,t=9.0mm1.荷載計算(1)面板自重標準值:標準值為0.35kN/m2; Q1 = 0.351.00=0.35kN/m(2)最大容許均布荷載為2.00kN/m2; Q2 = 2.001.00=2.00kN/m(3)型鋼自重荷載 Q3=0.12kN/m經計算得到: q = 1.2(Q1+Q3)+1.4Q2 = 1.2(0.35+0.12)+1.42.00 = 3.37kN/m經計算得到,集中荷載計算值 P = 1.42.00=2.80kN2.內力計算內力按照集中荷載P與均布荷載q作用下的簡支梁計算,內側鋼絲繩不計算26、,計算簡圖如下 最大彎矩M的計算公式為 經計算得到,最大彎矩計算值 M = 3.373.002/8+2.803.抗彎強度計算 其中 x 截面塑性發展系數,取1.05; f 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經過計算得到強度 =5.89106/(1.0562140.00)=90.21N/mm2;次梁的抗彎強度計算 f,滿足要求!4.整體穩定性計算主次梁焊接成整體時此部分可以不計算 其中 b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按照下式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 b=5709.053.0235/(3000.0126.0235.0)=0.72由于b大于0.6,按照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27、7-2011)附錄其值用b查表得到其值為0.676經過計算得到強度 =5.89106/(0.67662140.00)=140.12N/mm2;次梁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二、主梁的計算卸料平臺的內鋼繩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作為安全儲備不參與內力的計算。主梁選擇18a號槽鋼U口水平,其截面特性為面積A=25.69cm2,慣性距Ix=1272.70cm4,轉動慣量Wx=141.40cm3,回轉半徑ix=7.04cm截面尺寸 b=68.0mm,h=180.0mm,t=10.5mm1.荷載計算(1)欄桿自重標準值:標準值為0.16kN/m Q1 = 0.16kN/m(2)型鋼自重荷載 Q2=0.28、20kN/m經計算得到,靜荷載計算值: q = 1.2(Q1+Q2) = 1.2(0.16+0.20) = 0.43kN/m經計算得到,各次梁集中荷載取次梁支座力,分別為P1=(1.20.35+1.42.00)0.503.00/2+1.20.123.00/2)=2.63kNP2=(1.20.35+1.42.00)1.003.00/2+1.20.123.00/2)=5.05kNP3=(1.20.35+1.42.00)1.003.00/2+1.20.123.00/2)=5.05kNP4=(1.20.35+1.42.00)1.003.00/2+1.20.123.00/2)+2.80/2=6.45kN29、P5=(1.20.35+1.42.00)1.003.00/2+1.20.123.00/2)=5.05kNP6=(1.20.35+1.42.00)1.003.00/2+1.20.123.00/2)=5.05kNP7=(1.20.35+1.42.00)0.153.00/2+1.20.123.00/2)=0.94kN2.內力計算卸料平臺的主梁按照集中荷載P和均布荷載q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懸挑卸料平臺示意圖 懸挑卸料平臺主梁計算簡圖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主梁支撐梁剪力圖(kN) 主梁支撐梁彎矩圖(kN.m) 主梁支撐梁變形圖(mm)外側鋼絲繩拉結位置支撐力為16.03kN最大彎矩 Mmax3.抗彎強30、度計算 其中 x 截面塑性發展系數,取1.05; f 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經過計算得到強度 =10.73106/1.05/141400.0+23.511000/2569.0=81.41N/mm2主梁的抗彎強度計算強度小于f,滿足要求!4.整體穩定性計算主次梁焊接成整體時此部分可以不計算 其中 b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按照下式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 b=57010.568.0235/(5300.0180.0235.0)=0.43經過計算得到強度 =10.73106/(0.427141400.00)=177.85N/mm2;主梁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31、三、鋼絲拉繩的內力計算:水平鋼梁的軸力RAH和拉鋼繩的軸力RUi按照下面計算 其中RUicosi為鋼繩的拉力對水平桿產生的軸壓力。各支點的支撐力 RCi=RUisini按照以上公式計算得到由左至右各鋼繩拉力分別為 RU1=28.46kN四、鋼絲拉繩的強度計算:鋼絲拉繩(斜拉桿)的軸力RU我們均取最大值進行計算,為RU=28.455kN 如果上面采用鋼絲繩,鋼絲繩的容許拉力按照下式計算: 其中Fg 鋼絲繩的容許拉力(kN); Fg 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N); 計算中可以近似計算Fg=0.5d2,d為鋼絲繩直徑(mm); 鋼絲繩之間的荷載不均勻系數,對619、637、661鋼絲繩分別取0.32、85、0.82和0.8; K 鋼絲繩使用安全系數。選擇拉鋼絲繩的破斷拉力要大于6.00028.455/0.850=200.857kN。選擇619+1鋼絲繩,鋼絲繩公稱抗拉強度1400MPa,直徑20.0mm。五、鋼絲拉繩吊環的強度計算:鋼絲拉繩(斜拉桿)的軸力RU我們均取最大值進行計算作為吊環的拉力N,為N=RU=28.455kN 鋼板處吊環強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 f 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2010中9.7.6規定f = 65N/mm2;所需要的吊環最小直徑 D=284554/(3.1416652)1/2=20mm六、錨固段與樓板連接的計算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鋼筋拉環,拉環強度計算如下: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受力R=10.514kN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強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f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每個拉環按照兩個截面計算,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9.7.6規定f = 65N/mm2;所需要的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最小直徑 D=105144/(3.1416652)1/2=12mm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一定要壓在樓板下層鋼筋下面,并要保證兩側30cm以上搭接長度。懸挑卸料平臺計算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