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航運中心導流堤工程砂肋軟體排鋪設及水拋石理坡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0.編制依據41、工程概況4.工 程 地 點4.工程內容及規模513氣象情況:5(1)氣溫5(2)風況5(3)霧況6(4)降水614水文情況61)、潮汐62)、工程海區波況:715 自然條件分析:7(3)交通、通訊8(4)避風錨地919 施工條件101、施工總體部署112.1、組織管理體系112.2、施工特點112.3、施工總體安排112.3.1堤身以水拋、陸拋相結合;123東側施工擋流堤工程施工總進度計劃(見附表1)
2、134、 施工方案13(1)使用儀器14(2)外業作業時的技術要求如下:14(3)外業數據檢核15(4) 數據處理154.2.3基線布設成果見下表:164.2.6 施工過程水深地形測量:174.2.7水拋船舶的定位174.7.4測量儀器:265、技術質量管理:275.3 主要質量控制點275.3.4 嚴格服從監理工程師的質量監管;285.3.6 對作業面石料定期送有關檢驗部門進行質量檢測。285.3.2 施工前控制:295.3.3 過程控制:295.3.4 竣工管理:305.4 文件、資料管理:306. 安全保障技術措施316.3 控制飛石的技術措施326.3.1 設計合理的爆破參數326.3
3、.7 采用非電起爆技術326.4 防臺、防汛安全保障措施326.4.2 應在臺汛期前落實好各部門船舶撤離路線、避風錨地;336.5 拋石施工安全保障措施336.5.3 應落實船舶的避風錨地、救生器具。337. 文明施工337.7.1 防火措施347.7.2 環境衛生制度351)、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人人愛清潔,個個講衛生的良好習慣。357.7.3 安全防衛措施357.7.4 周圍及毗鄰環境保護的附加規則35 0.編制依據0.1.XXXX航運中心XXXX港區一期工程東側施工導流堤工程施工圖0.2.XXXX航運中心XXXX港區一期工程東側施工導流堤施工圖設計說明0.3.XXXX航運中心XXXX港區
4、一期工程東側施工導流堤相關會議紀要及文件0.4.國家、地方相關法律、法規0.5.執行規范標準GB/T 501231999 土工試驗方法標準JTJ 2032001 水運工程測量規范 JTJ 29898 防波堤設計與施工規范JTJ 25098 港口工程地基規范JTJ 23998 水運工程土工織物應用技術規范JTJ 22198 港口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1、工程概況.工 程 地 點擬建XXXX港區一期工程位于XXXX東北部、XXXX港東南的XXXX海區。距大XX島約4km,距XXXX鎮約40km,離XXXX港約32km,距XX口燈船約72km,至XXXX港約90km,向東經XXX直通外海,與XX遠洋航
5、線相距約104km。東側施工導流堤位于港區東側,其軸線與XXX軸線正交,交點坐標為X=3389042.207、Y=506509.718,并向東側延伸至坐標為X=3388605.456、Y=506822.832,總長度為557.764m。詳見東側施工導流堤平面位置示意圖(附圖1)。.工程內容及規模東側施工導流堤為XX工程水工碼頭動態平衡堤,其結構為拋石結構,堤頂寬度為15m,堤頂標高為+5.0m(小XX理論深度基準面,下同);大堤總長557.764m;該堤主要作用為平順及減緩施工期碼頭區域的水流以減少漲潮流對AB標碼頭板樁墻的橫向沖刷影響,并為碼頭施工及南潛堤施工創造有利條件。在東側施工導流堤B
6、點到C點間,建一條挑流潛堤,與今后的東導流堤相接(C點在東導流堤軸線上),其間堤頂標高由B1點的5.0m逐步降為C點的-14.0m,潛堤總長248m(另加150m鋪排延伸段)。13氣象情況:XX海區位于北亞熱帶南緣的東亞季風盛行區,因受季風影響本區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雨水充沛。依據小XX站1997.082000.08三年氣象觀測資料,結合本工程海區周邊氣象觀測站氣象觀測資料進行統計,XX港區各氣象要素如下:(1)氣溫年平均氣溫: 17.1C1月平均氣溫: 6.5C(98年) 8月平均氣溫: 27.8C(98年)(2)風況本海區受冬、夏季風影響,全年多偏北和偏東南向風,風向的季節變化明顯,夏半年
7、(4月8月)多偏東南向風,冬半年(9月翌年2月)多偏北向風,3月份冷暖空氣交替頻繁,以東南和北向風為主。常風向為NNWNNE,合計頻率為36.3%;次常風向為ESESSE向,合計頻率為30.7%。(3)霧況依據小XX氣象觀測站三年霧況過程資料分析:觀測期內共出現霧次97次,霧日數年平均27天,霧次平均延時約為3h。延 時霧 次頻 率%3h6466.036h2121.7612h99.212h以上43.1年內最長一次霧延時達17h20min,最短一次延時僅10min。(4)降水年平均降水量 969.4mm年平均降雨日數 138d/y其中:中雨以上日數(10mm) 30.9d/y 大雨以上日數(25
8、mm) 9.5d/y 暴雨日數(50mm) 0.9d/y14水文情況1)、潮汐XX港區所在XXXX海域潮汐主要受東海前進波控制,海域潮汐類型屬非正規淺海半日潮。本海區潮汐日不等現象明顯,一般表現為從春分至秋分夜潮大于日潮、從秋分至春分日潮大于夜潮。本海區潮汐強度為中等,年平均潮差為2.76m。平均漲潮歷時為05:49,平均落潮歷時為06:36。依據小XX潮位站三年潮位資料(1997.082000.07)統計分析,得出港區潮位特征值如下:(本工程潮位資料均以小XX理論最低潮面作為起算面。)極端高潮位: 5.75m ()極端低潮位: -0.18m ()平均高潮位: 3.88m平均低潮位: 1.12
9、m平均海平面: 2.55m最大潮差: 5.03m平均潮差: 2.76m碼頭工程水域漲潮最大測點流速為1.95 m/s,垂線平均最大流速在1.031.77 m/s之間。落潮最大測點流速為2.64 m/s,垂線平均最大流速在1.262.10 m/s之間。2)、工程海區波況:據位于小XX南側的觀音山測波站三年統計資料,當地常浪向為SE向,發生頻率為11.79%。工程海域93.55%的波高小于等于0.8m(H1/10),大于2.0m(H1/10)波高的發生頻率僅為0.11%。15 自然條件分析:本工程遠離大陸,材料運輸和島外交通極為不便,屬典型的孤島施工。小XX島上地形崎嶇不平,施工區后方島上無平坦場
10、地,臨時設施布設困難。本工程開工時,島上居民動遷未完成,無法形成較好的后方區域。本工程施工基本不受氣溫、相對濕度影響,但大霧、雷暴和大雨時段需暫停施工,風力6級以上對施工有較大影響。根據試樁工程及AB標工程施工所了解的現場海域情況,陣風8級即無法進行水上拋石施工,風力7級在落潮時段因流速太急也無法施工。根據舟山地區氣象資料分析,施工現場在每年的7月10月為臺風季節,平均每年影響本區域的熱帶風暴有3.43次,因此,施工時必須作好相應的預防措施。本工程受施工水流影響很大,特別是落潮流較大。船舶施工需避開強潮時段作業,防止拋石位置偏移及船舶走錨移位。本工程受波浪、潮位影響較大,34級波浪均有可能造成
11、海上施工暫停,另據小XX試樁情況和小XX島民介紹,西南風、東南風引起的風浪對本工程影響最大。供水、供電:根據實地考察,小XX無可靠的淡水資源,雖有一水庫,但其水源主要靠收集部分坡面雨水,水容量較小,只能供本島居民生活用水,遇到干旱年份還會出現缺水現象。因此施工期施工現場生產、生活用水,均需從鎮海用運水船供給。由于大、小XX尚無大容量動力電網,故施工現場用電,擬配置柴油發電機組和發電船,以確保生產、生活用電。(3)交通、通訊大、小XX工程區域無陸路交通,水上交通現依靠1小型客運碼頭,至上海、寧波的客班輪每天只有一班,且受天氣影響較大。工程開工后,貨運能力明顯不足,因此施工用料均需民船運輸。目前大
12、、小XX已開通有線電話、無線電話、無線尋呼等通訊線路。現場施工人員、船舶間的施工通訊采用對講機及無線電話聯系。(4)避風錨地XX港現場附近無合適的工程船舶避風錨地,特別是臺風期均需到舟山、寧波、上海等地避風。16工程地質情況:根據XX勘察設計院2003.2月份最新的補充勘探,擬建東側施工導流堤位置的地質為上層為513m的粉細砂,局部有2m左右的淤泥(在C點位置,BD3孔)。中間為粉細砂夾粉質粘土,下層為較好的粉質粘土和風化層。17設計荷載:使用期XXX段(堤根到A點段)頂邊線向內10m為綠化帶,按2.5KN/m2計,然后為21m道路,按10KN/m2,再向內為堆場;XXX和東側施工導流堤施工期
13、(點點段)按5KN/m2和15t卡車計。. 主要工程量:可分為兩部分,一為A點B點;二為B點點及以南鋪排延伸段。第一部分的主要工作量為:拋石體積20萬m3;其中水拋量為:12萬m3 ; 陸拋量為:8萬m3第二部分的主要工作量為:拋石體積21萬m3;其中水拋量為:15.5萬m3 ; 陸拋量為:5.5萬m3;砂肋軟體排6.7萬m2。東側施工導流堤工程量匯總表段位分段長度護面護底堤心(水)堤心(陸)壓腳棱體小計mm3m3m3m3m3m3300-400Kg50-100Kg10-300Kg10-300Kg100-500KgA-10010093004725190001000076043785100-200
14、1009300945018948219381029569931200-281.45681.456757576981928717870129826541256.54525853431781015000179236133470.952709567052490417170256858155960600063002106072602100061620480.948-END17775001960027100合計4452847721140609892388864541071注:1.B點以東段堤底部鋪設砂肋軟體排護底鋪排面積為67000m2。2.表中 統計的工作量按設計施工圖9717D-XXX-009計算,
15、未計沉降、流失量。流失、沉降系數分析:本工程地質、水流情況、堤身高度均接近北圍堤工程,近日,北圍堤工程已合攏進入工程收尾階段,據該工程反映的情況,其流失量達20%;淤沉量達30%,而XX口整治工程沉降、流失量更高達60%,故我部認為本工程按理論方量乘1.5沉降、流失系數計實際工程量是接近實際的。 19 施工條件根據我局在山及臨近地區的施工經驗,該海域水上全年有效作業天數約為183天左右,陸上施工時間約為25天/月。潮流較急,達2.5m/s,易使拋投塊石流失,并給拋石船、鋪排船定位、施工帶來一定困難。地質條件差,A點附近施工段淤泥覆蓋層厚達7-8m,承載力差。1、施工總體部署 2.1、組織管理體
16、系建立如下組織管理體系: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測繪部:質監部:陸拋部:水拋部:安保部:合約部:鋪排部:2.2、施工特點2.2.1該工程工期緊,強度大;2.2.2施工條件差,受自然因素影響大;2.3、施工總體安排 2.3.1 施工總平面布置:近階段XXX島正處于開山爆破時期,無法就近建造生活、生產臨時設施。故我部的生活、辦公區均設在小XX島,監理的臨時設施建在大XX島,詳見施工總平面圖(附圖2),相互間只能通過電話、傳真等方式聯系,溝通極不方便。為此,我部擬將“賽航號”輪(7000t級)拋至現場作為我部和監理的辦公、生活地點,以方便工作聯系。2.3.1堤身以水拋、陸拋相結合;2.3.2推進方
17、式:據設計要求,先水拋1.5m厚50100Kg護底塊石,再水拋兩側壓腳棱體及部分堤心石,該部分水拋石按設計要求均以-6.0m的頂面標高控制。然后進行陸推,保證水拋施工在陸推鋒面前50m進行,呈階梯式推進。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水拋石應以-1.60m的頂面標高控制為好。2.3.3 工程用石料供應方式:根據業主有關要求本工程所用石料盡量采用XXX島上石料,該島石料不僅距工程地點最近,現XXX島共有可開采石料300萬方,單從數量上說,可滿足工程需要。2.3.3.1水拋石料供應:目前XXX島僅有3座簡易出料碼頭,碼頭前沿水深在1.0m左右,每座碼頭只可供1條300500 m3船舶侯潮裝料,故其最
18、大水拋石供應量為2000m3/d,而按工程的進度節點需要,每日水拋量為在2003年4月20日前必須大于4000 m3/d ;以后必須大于7000 m3/d,故其水拋石供應量受碼頭出料能力制約明顯不能滿足我部進度要求。所以,我部擬在盡量使用甲供料的基礎上,不足部分水拋石料采用自購方式解決,以保證工程進度要求。2.3.3.2 陸拋石料供應:均采用XXX島甲供石料,整個XXX島共有6個采石作業區,為就近取料,陸推所用石料主要采用2#、3#作業區開山石料,利用挖機翻運至山腳石料堆場,再用挖機按設計規格進行分撿,裝載機裝自卸車運至施工現場拋填,推土機由岸向海依次推進。3東側施工擋流堤工程施工總進度計劃(
19、見附表1)3.1 東側施工擋流堤工程主要船機、設備使用計劃(見附表2)3.2 東側施工擋流堤工程主要勞動力使用計劃(見附表3)4、 施工方案4.1主要施工流程護底拋石壓腳棱體拋石理坡砂肋軟體排制作水拋堤心石砂肋軟體排鋪設陸推堤心石護面塊石拋理竣工驗收B-C-F段施工A-B段施工施工準備堤根-A段施工壓腳棱體水拋石理坡陸推堤心石4.2 測量定位控制及導標基線點布設4.2.1基線點、觀測點和導標的布置:引用XXX第XX務工程勘察設計院勘察工程公司XXXX航運中心XX港一期工程港區總施工控制網測量技術報告(2002年6月,再版)中的成果。把ZK12、ZK13、ZK14作為固定點,解算加密點。平面和高
20、程起算數據點54XX坐標(L0=122)85高程(m)備注號XYZK123390081.313505139.8055.447ZK133390094.795505862.1959.86ZK143389105.258506239.7137.0744.2.2外業操作:對首級測量控制點ZK12、ZK13、ZK14、及加密點DJ01、SH07、SH0A、SH0B、HS01采用GPS布設,布設精度按四等規范技術要求。幾何水準布設選用Leica N3一等水準儀,三米紅黑面木質水準尺,按規范三等水準技術要求,四等精度引接。布設前對所有儀器及附件作了檢驗和校正。GPS觀測:(1)使用儀器4臺套XXSNP公司生產
21、的SCORPIO 6502雙頻GPS接收機(標稱精度為5mm+1PPm)。作業前對GPS接收機及配套設備進行了檢驗和校正。(2)外業作業時的技術要求如下:衛星高度角 15有效觀測衛星總數 6時段長度 30min數據采樣間隔 15S有效觀測衛星條件GDOP 8(3)外業數據檢核GPS觀測基線的計算采用廣播星歷進行。由獨立觀測邊組成非同步環,各坐標分量閉合差符合下式規定:Wx3n1/2 W3n1/2 W3n1/2其坐標閉合差滿足W3(3n)1/2準聯測自ZK14附合至ZK13。附合差-14mm 四等規范 33mm每公里高差全中誤差8.4mm 四等規范10mm GPS內業解算(4) 數據處理基線解算
22、和網平差采用上海同濟大學的高精度GPSnet數據處理軟件。網平差以ZK12、ZK13、ZK14作為固定點進行解算。 坐標轉換:為方便施工時計算,特將54坐標系統轉換為XX施工坐標系,施工坐標設置為x軸為XXX軸線方向;y軸為與XXX軸線垂直方向。坐標轉換關系式如下:x=(X-X0)cos+(Y-Y0)sin+X0y=(Y-Y0)cos(X-X0)sin+Y0(其中:X0=88751.110Y0=6265.458=220)X0=2000Y0=5004.2.3基線布設成果見下表:平 面 坐 標 布 設 成 果 表序號點號54坐標施工坐標85高程XX高程XYxy1ZK123390081.313 50
23、5139.805 1704.561 2217.338 5.447 7.807 2ZK133390094.795 505862.195 1229.890 1672.621 9.860 12.220 3ZK143389105.258 506239.713 1745.255 747.364 7.074 9.434 4SH013390082.570 505143.469 1701.243 2215.339 5SH023390163.611 505762.214 1241.440 1793.445 6SH033389102.885 506236.827 1748.928 748.049 7SH06338
24、9105.518 506233.658 1748.948 752.169 5.878 8.238 8SH073389270.974 506119.108 1695.833 946.273 3.290 5.650 9SH0A3389526.322 505414.178 1953.345 1650.415 5.637 7.997 10SH0B3388919.750 506416.116 1773.973 492.989 5.134 7.494 11HS013390154.472 505208.607 1604.293 2211.659 12A3389042.207 506509.718 1619.
25、999 500.000 13B3388842.619 506747.578 1619.999 189.496 14C3388605.456 506822.832 1753.304 -20.598 15D3389020.918 506491.854 1647.791 500.000 各點位置詳見東側施工導流堤工程測量基線、點平面布置圖(附圖3)。4.2.4導標設置:堤根點A點段為陸拋,利用XXX軸線在陸域上的延長線上設置導標來定位。A點點點 大部為水拋,在已形成的三角區陸域設置導標和定位船定位,GPS背包流動站作為校核指導拋投。4.2.5 施工前水深地形測量:為準確掌握水下地形情況,核對設計工程
26、量,并為今后施工過程水深測量形成一套自身的體系便于計量和分析各斷面的變化情況。4.2.6 施工過程水深地形測量:4.2.6.1 水尺設置:由于在水拋過程中須利用水砣或便攜式測深儀隨時測量斷面的變化情況,而這些測量都須驗潮觀測,故擬在試樁平臺東側近岸樁上將制作好的水尺固定在試樁近岸面上,水尺刻度設置在-0.55.5m之間,由于試樁平臺距岸較遠,故配置大倍率望遠鏡觀察水尺進行拋石施工期間水位變化觀測,為隨時進行的水下地形測量提供依據。4.2.6.2 過程水深地形測量是指導水拋位置和檢測水拋位置是否準確的最重要手段。我部擬在拋投過程中利用便攜式測深儀或水砣進行拋石區水下地形變化檢測,期間應做到“三勤
27、”,即勤測水深、勤觀測潮位、勤校核船位。計劃每周利用GPS配合測深儀進行水下地形測量,對測量結果進行分析,以掌握沿堤流和堤端流沖刷對地形變化的影響程度,指導下步施工。4.2.7水拋船舶的定位在點點水拋施工時,利用1條駁船停泊在該段B點端,與三角區陸域導標結合指示拋石船定位拋錨的大致位置。當拋石船拋錨就位后,測量人員利用GPS背包流動站測量該船具體坐標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經調整船位符合要求后,做好記錄,就地拋投并作為下一條船定位的參照,詳見附圖4。4.3 軟體排鋪設:鋪排軸線長為390m。砂肋軟體排采用針刺復合土工布縫制加筋帶制成,布體為高強度的丙綸長絲機織布與滌綸無紡布機經針刺加工復合而成,堤身
28、和余排采用機織布300g/m2和200g/m2無紡布基布。砂肋直徑為300mm,堤身下砂肋間距為1000mm,余排砂肋間距為500mm,其中排邊5m范圍內400mm。加筋帶為丙綸帶,間距為500mm,規格為100mm。軟體排鋪設設計采用172m軟體排護底,由于施工區域水流流態比較復雜,水流流速快,在一個漲落潮期間鋪設完成1張172m軟體排幾乎不太可能,經過設計同意采用兩張90m軟體排沿縱向進行鋪設并搭接,保證兩張軟體排之間搭接量不少于5m。分割的第一張軟體排的前80m按照設計來做,排尾10m做成余排,該余排砂肋間距為500mm;分割的第二張軟體排的后80m按照設計來做,排頭10m做成余排,該余
29、排砂肋間距為500mm(詳見01號技術核定單)。船機選擇根據施工區域的工況條件,浪大流急,采用1艘3000t大型專用鋪排船(XX口1號)進行施工,以確保施工質量及施工工期。施工工藝軟體排加工本工程所需的砂肋軟體排在專業土工織物加工廠加工,加工好的砂肋軟體排運至施工船舶。采砂本工程采砂方式均采用吸砂船進行取砂,自航砂駁運砂,其工藝為吸砂船在砂料船在砂料區拋錨固定船位準備吸砂,空載砂駁靠泊在吸砂船旁,吸砂船把吸取的砂裝入砂駁。砂駁裝滿后,航行至施工區域拋錨等待,施工時將重載砂駁靠到施工船旁進行充灌,施工后的空駁返回至砂料區繼續裝砂,如此循環作業。軟體排鋪設施工流程 軟體排鋪設施工流程圖見圖1軟體排
30、加工制作、運輸挖運砂及其它材料運輸運行GPS定位軟件,顯示施工船舶圖形及鋪排位置鋪排船定位及卷運砂船靠泊 砂肋排鋪放、移船移船時排體收縮偏大或者水流影響較大,搭接可能減小否 是 否 排 尾移船時向反向借位,以增加搭接并記錄數據,調整下一張排位置數據 是解開系排繩、鋪排結束下一張鋪設 圖1軟體排鋪設工藝流程圖1)鋪排船定位 在鋪排船舶上配有計算機一套、GPS定位接收機兩臺,GPS定位軟件一套。施工前開啟電腦,運行GPS定位軟件,由施工員根據設計鋪排位置輸入有關鋪排參數,計算機顯示施工船動態船位圖形,移船人員根據GPS定位軟件顯示鋪排位置,將鋪排船移動至鋪排起始位置,當電腦顯示偏差值和位值達到允許
31、誤差范圍內,表示施工船舶已經到達指定設計位置,經現場監理工程師認可,方可開始鋪設。2)卷排布 用吊機將排布吊至甲板上,操作工人在吊機協助下將排布展開,將排尾拉環和滾筒上鋼纜相系,啟動滾筒開關將排布自動卷入滾筒,直到排頭布平展在翻板前沿,關閉滾筒開關。3)移船鋪放 鋪排是在專用鋪排船上進行的,整個軟體排鋪設進程是沿堤身軸線方向推進,而每張軟體排的鋪放則沿垂直于堤軸線方向進行。鋪設前運砂船進檔,用吊機將兩臺泥漿泵(22kw)吊入砂船上適當位置,在船舶進出檔的同時,將平展在甲板上的排布壓載砂肋袋穿好。啟動高壓水槍,開動泥漿泵進行砂肋充灌。待充灌若干砂肋后打開翻板控制電機,此時翻板逐漸傾斜,當翻板與水
32、平成一定角度時停止下放翻板,此時翻板上充灌的砂肋排體在自重作用下,沿翻板徐徐下沉,當排體頭部到達泥面并有一定富余長度時,緩慢移動船位,使充灌好的砂肋軟體排緩慢鋪放。重復以上程序,直至排體鋪設結束。 施工效率及工期安排 根據XX自然條件以及我們的施工經驗,每有效作業天可鋪排12張,3000t施工船每鋪2張深水排(每張軟體排按90m計,即將172m軟體排分割成兩張90m軟體排進行鋪設)進尺按26m計,完成390m護底共30張約需1520個有效工作天。 軟體排鋪設計劃于2003年4月3日開始,2003年5月10日完成。 施工船機、人員安排XX口一號人員配備表 表1序 號工 種人 數1施工員22質檢員
33、23鋪排操作人員2組(13人/組)注:以上人員配置不包括船員鋪排主要船機設備表 表2序 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規格備注1XX口一號艘13000t2自航滿底駁艘3350m33拖 輪艘11000P4錨 艇艘1270kw5吸砂船艘16運排船艘17測量、潛摸船艘18交通船艘1 質量保證措施 土工織物縫制 1)材料檢測 土工織物成品出廠時有出廠合格證及自檢報告,每卷土工織物的合格證上必須注明執行標準號、批次、規格、數量、檢驗員代號、制造廠和生產日期。 土工織物進場前,在現場監理工程師的見證下進行現場取樣,送業主指定的經國家或部門對其資質認可的檢測單位進行檢測。 檢測合格并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后,可投入使用。 2
34、)軟體排加工 單幅排體布幅寬一般為34m,每張軟體排由拼接縫制而成。采用35支三股錦綸線“包縫”縫制,縫制順直,采用鏈式針腳,間距810mm,嚴禁漏縫,確保拼接后強度不低于原織物強度80%。 加筋帶及套環間距符合設計要求,以保證砂肋在施工時與排布連接后,施工時及使用期不會與排布脫離。 軟體排鋪設1)充灌砂質量 充灌砂質量、砂樣檢驗必須滿足有關要求。2)砂肋充灌充盈充灌砂時要隨時調整好砂泵壓力、流量、泥漿濃度等,必要時輔以高壓水沖通,確保砂在砂肋內暢通,由于砂肋較長,從一端先行充灌,達到最大限度后再從另一端充灌(但禁止兩端同時充灌),以確保充灌砂的飽滿度,砂肋充盈率采用檢查每道套環的“勒緊”程度
35、來判斷砂肋的飽滿度。3)確保搭接移船必須在GPS定位系統監控下進行,排體沉放速度應與移船同步,不可過快或驟然下降,當GPS失鎖或者精度較差時,應暫停施工。考慮到鋪設時水流的強度和方向、排體橫向收縮等產生誤差的影響,每張排體在鋪設前應根據前一張排體實際邊線位置進行修正以確保最后位置,確保相鄰軟體排之間在水下各部位的搭接寬度為2m。4)加強排體實際位置檢測、潛摸施工時在排體系浮子,GPS背包對鋪排位置檢測,同時根據要求潛水員每兩張排潛摸一張,來檢查實際搭接寬度。將潛摸結果以書面報告上報監理工程師。4.4 水拋石4.4.1拋投順序:在斷面上先拋1.5m厚護底塊石;再拋兩側壓腳棱體(先拋南側棱體),最
36、后分層拋填堤心石至-6.0m,東側施工導流堤各斷面拋填順序如附圖5。在平面上,我部安排工程兵學院水拋船由A1點(距A點東100m)點向A點拋投,其余水拋船只由B點向A1點依次拋投,距B點以西100m處應待BC點段砂肋軟體排110m以外后方可拋投。待排體鋪設完成后,方可進行全面的水拋和理坡施工。拋投順序應按由外到里、由深到淺、分層拋投的原則進行。4.4.2甲供石料:XXX島石料由工程兵學院負責開采并裝船,其最大裝船供應量為2000 m3/d。為最大限度地發揮有限碼頭的出料量和盡量少占用有限的現場施工水域,該部分石料我部考慮由開體石駁裝船拋投。4.4.3 自購石料:自購石料用吊機網絡包自航拋石船由
37、舟山附近各宕口運至現場拋投。按現場進度需要,我部擬組織1520條300500m3拋石船裝運水拋自購石料,確保每日運至現場的船舶數量不少于10條,按現場我部的施工作業面計算(工程兵學院水拋施工作業面另計),2003.4.20前,最多能供5條水拋船同時作業,平均每條拋石船需4小時左右可以拋完。故我部計劃每日24小時連續作業,保證自購石拋投量不少于4000m3/d。4.4.4水拋進度分析:AB段可供施工作業的面積有限,先期施工作業面長度為200m;寬為65m左右,僅可供8條水拋船同時作業,按24小時連續施工計,每日的最大水拋量為6400m3/d,扣除天氣因素影響,平均水拋量在4000m3/d左右,該
38、段水拋石設計斷面理論方量為122923m3,淤沉、流失按1.5系數計實際應拋量為184385 m3,故可推算出該段水拋的最短水拋施工工期為70天。4.5 陸拋:當水拋進行至A點以東50m處時(水拋棱體達-6.0 m),即可進行東側施工導流堤的陸推施工。陸推施工延堤軸線由A點向B點依次推進。陸推施工應選擇高潮位時進行,陸推施工應注意控制施工速率,拋投量應控制在1200m3/d以內,并在低潮時注意堤身出水段的沉降、位移觀測,如發生突變,須立即停工,以策安全。4.6 堤根點到A點段施工:應在A點B點間直線段推進了150m后(此時水流已挑至堤東端外側),再進行該段的水拋護底(該段的水拋護底可提前進行)
39、,完成后方可進行該段的陸推及護面施工。4.7 工程的沉降、位移觀測4.7.1 根據現場地質情況和設計要求,每50米為一個斷面布設沉降位移觀測點進行變形觀測。防止大堤失穩,保證工程安全。4.7.2 變形觀測桿設置:在大堤A點東側每50m為一個斷面,每個斷面埋設2根觀測標桿(A桿),標桿底部埋至+2.5m,各斷面標桿位置詳見附圖6。在標桿上粘貼塑封后的標尺按設計要求進行大堤施工期間的變形觀測,觀測時需定點、定人、定儀器不間斷進行,并對觀測數據進行分析,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監理和設計單位,無異常情況每周上報一次。4.7.3 大堤滑移向位分析: A點點段,由于采用水拋由外向內拋填,且該段堤軸線基本與等
40、深線正交故應以大堤前端鋒面及向南位移為主,重點加強導堤南面的位移觀測;點點段,由于該段大部均為水下潛堤且水深變化不大,均在-14m左右,水下段滑移可能性不大,故應重點加強觀測BB1點水面以上部分的變形觀測,以確保證工程安全。4.7.4測量儀器:我部采用:Nikon AS-2 型水準儀進行大堤沉降觀測;Wild T2 型經緯儀對大堤進行位移觀測;Sokkia SET 2C型全站儀布點及校對船位。4.7.5 觀測儀器點布設:利用現場已布設的測量基線控制點,在大堤軸線的正、側面用全站儀引出大堤變形控制點,并將水準點引至堤根附近。各控制點應選擇在基巖上并做相應圍護防止破壞。4.7.6 觀測記錄:測量人
41、員在每日觀測后應及時填寫沉降、位移觀測記錄,由經理部專業技術人員對其觀測結果進行分析,作為控制拋填施工速率的主要依據。每月將觀測結果匯總,描繪變形曲線,突變產生時,應對產生原因認真分析,觀察測桿是否被外力碰撞,并結合相鄰測桿的變化情況再決定。4.8護面塊石施工:塊石護面為本工程的關鍵分項,而且為堤身抗擊風浪侵襲的唯一屏障,其好壞直接關系到工程的使用安全,故我部擬重點對待。4.8.1 護面塊石規格嚴格按設計要求控制;4.8.2 現場拋理時確保坡度不陡于設計坡度;4.8.3 水面以下部分利用網絡吊機拋石船拋投護面,施工時應邊拋邊測,避免過拋或漏拋;水面以上護面塊石可利用反鏟撥正、壓實盡量減少表面縫
42、隙寬度。5、技術質量管理:我局一直以提高工程質量作為企業的生命,保證工程質量作為管理的前提,積極開展技術質量工作,并于2002年6月通過中國船級社公司ISO9001(2000版)質量體系認證工作。在該項目施工過程中,我公司將按照公司質量保證手則、質量體系程序文件運做,以確保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5.1 質量工作方針:精心施工、產品求優、顧客滿意、終生負責。5.2 質量目標:單位工程“優良”,具體分部、分項工程劃分及質量預計目標見下表。分部工程名稱序號分項工程名稱質量等級基礎1砂肋軟體排制作優良2砂肋軟體排鋪設優良3護底拋石優良堤身1壓腳棱體拋石與理坡優良2堤心石拋石與理坡優良 護面1護面塊石拋石
43、與理坡優良5.3 主要質量控制點5.3.1 爆破采石質量控制措施:XXX石料開采主要為水工項目提供規格石料,在施工過程中采取下列措施進行質量控制:5.3.2 在作業面和石料供應點設立監督點,由專職質檢人員對石料規格和質量進行監督;5.3.3 對石料分檢人員和質檢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制定相應培訓、考核和獎懲制度,保證石料分檢質量;5.3.4 嚴格服從監理工程師的質量監管; 5.3.5 由專職質檢人員不定期對已分揀石料隨機抽樣,當發現重量或規格出現不符合設計要求時,重新進行分撿,直到合格為止;5.3.6 對作業面石料定期送有關檢驗部門進行質量檢測。 5.3.1.2 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如下質量管理體系項
44、目經理項目總工項目副經理測繪部質監部陸拋部水拋部安保部合約部鋪排部 項目部設立質檢部門,配備專職質量員,各個施工隊配備專職質檢員,對開采和出運石料進行監督和檢查;5.3.1.2 在作業面和石料供應點設立監督點,由專職質檢人員對石料規格和質量進行監督;5.3.1.3 對石料分檢人員和質檢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制定相應培訓、考核和獎懲制度,保證石料分檢質量;5.3.1.4 嚴格服從監理工程師的質量監管; 5.3.1.5 由專職質檢人員不定期對已分揀石料隨機抽樣,當發現重量或規格出現不符合設計要求時,重新進行分撿,直到合格為止。5.3.1.6 嚴格按“爆破整體設計”要求,根據不同地質、地形、不同石質、不
45、同塊石級別,采取不同的爆破方法和參數。5.3.1.7 對作業面石料定期送有關檢驗部門進行質量檢測;5.3.2 施工前控制:項目經理部項目總工組織有關人員學習設計圖紙,了解設計意圖,組織圖紙會審,并將問題整理匯總提交業主和設計單位。依據施工圖,由項目部總工程師組織人員編制施工組織設計,上級組織有關部門會審,并經批準后實施。5.3.3 過程控制:施工嚴格按施工圖要求,按技術交底書規定施工;無論對施工圖紙、施工用材或對施工組織設計工藝的更改,都必經辦妥書面手續,批準后實施。5.3.3.1工序控制: 為保證工程質量,我部擬在工程中的扭王塊體預制施工前進行塊體預制的典型施工,以積累經驗,確保塊體的預制質
46、量。將護面工程質量控制作為本工程的關鍵、特殊工序,進行專項研究,確保工程優良。 每一階段拋石完畢后,驗收一次。下階段開始拋填前,有關沉降、位移數據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并得到監理認可后方可進行。各道工序實行“三檢”制度,做到“誰施工誰負責質量,誰操作誰保證質量”。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轉入下道工序。5.3.3.2 施工設備控制:施工過程中使用計量工具和船機設備必須是經檢定合格的完好設備。并在使用過程中嚴格執行定期檢驗制度。5.3.3.3 測量控制對業主提供的工程測量平面控制點,高程控制點和成果資料辦理書面交接手續。測量控制網由項目部設計和計算,由上級主管部門復測驗收,達到要求后報監理工程師。做好控制點
47、的保護工作,并定期進行復核。5.3.3.4 檢驗和試驗:原材料檢驗和試驗,對用于工程的石料、黃沙、石子、水泥等原材料按規定進行取樣,經試驗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同意投入使用。在試驗過程中,發現材料不合格,應立即做好標識,全數退回。工序檢驗:工序檢驗按設計文件,技術規范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執行,由項目部分項技術負責人會同專職質量員核定。5.3.4 竣工管理:施工過程中隨時做好竣工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工程竣工前,由項目部提出,上級組織有關部門參加進行內部驗收,檢查已完工程量,復查資料完整性,合格后提交建設單位檢查。竣工驗收時,按業主要求提供竣工資料。5.4 文件、資料管理:5.4.1 項目部指定專人負
48、責文件、資料管理工作,發出文件由經理簽署批準,收到質量、技術和業務文件記錄后及時遞交有關人員傳閱。5.4.2 各項資料由各分管部門歸類記錄:原材料質保書、合格證由物資部門提供,現場質量資料由項目部質檢人員記錄,試驗資料由中心試驗室審核,工程業務聯系資料由項目部生產部門記錄。6. 安全保障技術措施6.1 安全管理體:建立如下安全管理體系: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測繪部剛質監部陸拋部水拋部安保部合約部鋪排部安全員項目總工6.2 控制爆破震動技術措施設計合理的起爆順序,在控制爆破震動的同時,增大多次爆破量,消除限制爆破條件。各段之間的時間間隔控制在50ms以上,把所有裝藥同時爆炸產生的大震源分成數個微差延
49、時起爆的子震源,從而大大削弱震動強度,達到減震的目的。6.3 控制飛石的技術措施6.3.1 設計合理的爆破參數6.3.2 嚴格定孔位、藥包位置、孔深和藥量,把好工序質量關;6.3.3 慎重對待斷層、軟弱帶、張開裂隙、采空區、覆蓋層等特殊的地質構造,采取間隔堵塞、調整藥量避免過量裝藥等措施; 保證填塞長度和填塞質量; 選擇合理的爆破延期時間;6.3.6 為保證人員、設備的安全,劃定爆破警戒范圍。爆破前人員撤至警戒范圍以外,對安全范圍以內的暴露目標,爆破時做好防護工作。6.3.7 采用非電起爆技術為了避免外來雜散電流和雷電引起的早爆事故發生,增大單次起爆孔數,滿足大規模爆破施工的需要,采用毫秒延期
50、非電導爆管的起爆系統;利用變色導爆管,增大爆后檢查的直觀性,提高爆破施工的安全性。6.4 防臺、防汛安全保障措施6.4.1 成立由項目經理孫海榮為組長的防臺、防汛領導小組,組員有謝磊、朱明光、余振剛、邵進軍、謝興博。在臺汛期間由組長安排堤身加固、船舶、車輛撤離及避風和通訊值班等事宜;6.4.2 應在臺汛期前落實好各部門船舶撤離路線、避風錨地;6.4.3 在臺汛期間安排專人負責接聽當地氣象臺站發布的氣象訊息,風力在10級以下,考慮在大、小XX背風面避風;10級以上將現場施工船舶拖至寧波、上海避風錨地避風,并做好記錄。6.4.4 如遇臺風正面侵襲,應撤離現場所有施工人員至安全地點避風。6.5 拋石
51、施工安全保障措施6.5.1 對分包單位、租用船只上的船員,都應在工作前進行安全生產教育,簽定安全協議。6.5.2 夜間作業,我部擬在大堤兩端及岸側設置鏑燈照明,卸料碼頭及石料堆場設置碘鎢燈照明。導標、定位船采用彩燈標識。6.5.3 應落實船舶的避風錨地、救生器具。6.5.4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水上作業一律要穿好救生衣。6.5.5 道路施工危險地段應有醒目標識。6.5.6 潛水、起重安裝必須有專業人員持證上崗。6.5.7 潛水施工作業前,應仔細檢查潛水設備完好情況。救生索具是否牢靠。應避開惡劣天氣及潮流湍急時候的潛水作業。6.5.8 注意潮位及拋石棱體頂部高程的變化對作業船舶可能造成的
52、危害。7. 文明施工文明施工是現代施工企業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施工現場管理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我部擬通過文明施工來促進、帶動、完善各項管理體系,提高文明職工隊伍文化、技術、思想素質。促進和確保工程安全,優質地完成,爭創文明工地。7.1 成立以項目經理兼任的文明施工管理領導小組,制訂各個崗位,系統的崗位職責,各負其責,分工合作,全面展開工地上的文明施工活動。7.2 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獎優罰劣,協調解決出現的問題,布置下階段活動內容。7.3 利用黑板報、宣傳欄、錄像、知識競賽等形式對職工進行教育,提高文明施工意識。7.4 施工現場應做到隨著工程的進展不斷地對施工現場及使用的機具進行整理、整頓、清掃
53、、清潔、保養。達到現場整潔,道路通暢,做到模板,材料按指定地點整齊堆放,不需要的及時運出現場。7.5 對職工進行“十不”教育,講究個人衛生,禮貌待人等精神文明教育。養成尊章守紀的習慣,辦公室、寢室、料庫均應做到擺放整齊有序、標識明顯,干凈衛生。7.6 生活垃圾及時處理,防止其腐敗后污染環境。7.7 工 地 規 則7.7.1 防火措施1)、施工現場未經批準,不得任意動用明火。2)、焊割作業必須嚴格執行“十不燒”的規定。3)、油漆間、木工棚、危險品倉庫等易燃易爆場區和規定的禁火區域嚴禁吸煙。4)、非電工嚴禁擅自裝接用電器具,拉設電線。5)、禁止擅自作用非生產性電加熱和煤油爐等明火器具。6)、消防器
54、材不準挪作它用,周圍不準堆場、保持道路暢通。7.7.2 環境衛生制度1)、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人人愛清潔,個個講衛生的良好習慣。2)、注意公共衛生,愛護環境整潔;單位環境,劃片包干,責任明確,落實到人。3)、室內、宿舍要保持干凈、衛生、文明。4)、公共廁所要專人打掃,定期消毒、殺蟲。5)、講究飲食衛生,保持廚房清潔,炊事員必須持有驗檢健康證。7.7.3 安全防衛措施1)、按規定使用“三寶”。2)、機械設備防護裝置一定要齊全有效。3)、吊機等起重設備必須有限位保險裝置,不準帶病動轉,不準超負荷作業,不準在運轉中維修保養。4)、架設電線線路必須符合當地電業部門規定,電氣設備必須全部接零接地。5)、
55、電動機械和電動手持工具要設置漏電保護裝置。6)、腳手架材料及腳手架的搭設必須符合規程要求。7)、各種防風繩及其裝置必須符合規定要求。8)、嚴禁赤腳或穿高跟鞋、拖鞋進入施工現場,登高不準穿硬底或帶釘易滑的鞋靴.9)、施工現場的懸崖、陡坎等危險地區,應有警戒標志,夜間要設紅燈示警。7.7.4 周圍及毗鄰環境保護的附加規則1)、嚴格遵守國家及地方的環保法規及政策。2)、積極配合當地有關部門做好環境監測。3)、嚴格控制生活污水的排放及噪聲污染。8、幾點建議8.1水陸拋石的分界線設計要求以-6.0m控制,但是,陸推標高為5.0m,兩者相差達11m,對堤身而言加載速率是否過快,臨近的 三角區陸推施工中已發
56、生多次滑坡。因此,我部建議參照XXX水陸拋石界面,將東側施工導流堤水陸拋石界面提高至-1.6m,以保證堤身在施工期的穩定和安全;8.2 由于拋填施工使過水斷面的減小,以至流速變大,可能會造成碼頭區域的沖刷,建議請有資質的單位對施工期的邊界條件的變化進行測量,以指導施工。8.3 要求設計提東挑流潛堤的物理模型試驗情況及相關參數,以指導施工,減少流失。8.4 從設計上說本工程為動態平衡拋石結構,堤身結構缺乏有效的護面保障,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極易在大風浪天氣造成堤身坍塌;另一方面,由于節點工期要求高,施工速率過快可能會引起堤身的滑動,屆時應根據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對拋石的速率進行調整。8.5 6.05.0m段設計坡度為11.2,該段大部處于潮差區,最易受風浪侵襲,我部認為該坡度較陡,易在大風浪期間坍塌,建議改為11.5,以提高堤身穩定性和抗風浪能力。XXXX航運中心XXXX港一期XXX項目經理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