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本地下二層島式站臺地鐵站建設工程出入口及風亭防水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1、 編制原則及依據31.1 編制原則31.2 編制依據32、 工程概況及水文地質情況32.1 工程設計概況32.2 工程水文地質情況42.3 水文地質條件53、 施工部署73.1防水工程工程量73.2工期計劃74、 施工準備84.1 施工技術準備84.2 施工物資機具準備84.3 勞動力計劃85、 防水施工方法85.1 混凝土自防水施工工藝95.2 結構防水體系95.3 防水圖構造圖105.4 結構自防水施工技術要求175
2、.5 卷材外包防水技術要求205.6 樁間網噴255.7 施工縫防水285.8 變形縫防水295.9 誘導縫防水306、 防水工程質量保證措施307、 安全制度管理體系337.1建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337.2施工用電安全措施338、 安全注意事項349、 文明施工保證措施3410、 應急預案3510.1應急處置基本原則3510.2應急組織體系3510.3指揮機構及職責3510.4應急處理流程3710.5應急措施3810.6應急處理組織措施38 4.1 施工技術準備51、 編制原則及依據1.1 編制原則防水設計和施工應遵循“防、排、截、堵相結合,剛柔相濟、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在漏水量大于
3、設計要求,且疏排水不會引起周圍地面下沉和影響結構耐久性時,可對進入主體結構內的極少量滲水,首先進行結構堵漏,堵漏困難時,可進行疏排。以混凝土結構自防水為根本,以接縫防水為重點,并輔以附加防水層加強防水,滿足結構使用壽命的要求。1.2 編制依據主要依據的施工規范:XX市軌道交通4號線及支線工程車站及XX路站防水圖(2013年5月)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地鐵設計規范GB50157-2003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11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 2003版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GB/T50476-2008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4、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GB/T50476-2008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200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002 2010版補償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 178-2009)混凝土膨脹劑(GB23439-2009)地下工程滲漏治理技術規程(JGJ/T 212-2010)預鋪/濕鋪防水卷材(GB/T23457-2009)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9250-2003)遇水膨脹止水膠(JG/T312-2011)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GB18445-2001)2、 工程概況及水文地質情況2.1 工程設計概況XX路站位于XX公路西
5、側,XX自來水廠南側,車站周邊基本為農田和水塘(施工時施做圍堰),站址處地勢略有起伏,放坡開挖后,地面標高為1.2m。XX路站外包全長559.254m,采用地下二層島式,車站共有8個出入口,其中兩個預留,風亭皆設于主體內。體圍護結構標準段采用放坡+1000750mmSMW工法樁復合形支護形式,即主體基坑地表以下約4米深度范圍內放坡開挖,坡率1:1,坡面采用100厚C20網噴混凝土+土釘;端頭井部分采用1000800mmC30咬合樁,工法樁與咬合樁接縫處采用5根兩重管旋噴樁樁長同工法樁長度。防水設計標準:XX路站地下車站(包括出入口通道)及機電設備集中區段的防水等級為一級,不允許滲水,結構表面無
6、濕漬。風道、風井等非機電設備集中區段防水等級為二級,不允許漏水,結構表面可有少量濕漬,總濕漬面積不應大于總防水面積的21000;任意100m 防水面積上的濕漬不超過3處,單個濕漬的最大面積不大于0.2m。2.2 工程水文地質情況根據江蘇省XX地質工程勘察院提供的XX軌道交通4號線(主線)巖土工程初步勘察報告(勘察編號:2010K310)鉆探結果顯示,擬建軌道交通4號線的沿線70.3m以淺地基土土層為第四系全新世至早更新世沉積的疏松沉積物,以粘性土為主,間夾砂性土。根據地質資料,本站地層層序自上而下依次為:1淤泥層:灰黑色,流塑,富含有機質,有腥臭味,有時含少量碎石及生活垃圾,主要分布在沿線各河
7、道內,層厚0.300.50m,層底標高-0.250.05m,壓縮性高,工程特性極差。3素填土層:褐黃灰灰黃色,松散松軟,以粘性土為主,含植物根莖,夾少量碎石磚,局部勘探點表層含建筑垃圾及夾淤泥層,屬第四紀全新世(Q44)近代人工堆積物,層厚1.008.10m,層底標高-4.791.77m。1粘土:褐黃灰黃色,可塑為主,局部硬塑,含鐵錳質結核,夾灰色條紋。為第四紀晚更新世(Q32-3)沖湖積相沉積物,層厚1.904.20m,層頂標高-2.40-1.76m。2粉質粘土:灰黃青灰,可塑為主。含鐵錳質斑點及灰色團塊,下部夾薄層粉土,局部粉土含量高。為第四紀晚更新世(Q32-3)沖湖積相沉積物,層厚1.
8、006.30m,層頂標高-5.44-2.03m。3粉土:灰黃灰色,稍中密,飽和。夾少量薄層粉質粘土,含云母碎片,標貫擊數平均值N16.0。為第四紀晚更新世(Q32-3)沖湖積相沉積物,層厚1.004.60m,層頂標高-8.91-4.40m。2粉砂或粉土:灰黃灰色,中密為主,飽和。夾薄層粉質粘土,局部為粉砂,含云母碎片,標貫擊數平均值N16.6,為第四紀晚更新世(Q32-2)海陸交互相沉積物,層厚0.909.00m,層頂標高-10.55-6.24m,。1粉質粘土:灰色,軟塑流塑。薄層理發育,夾少量粉土薄層。為第四紀晚更新世(Q32-2)海陸交互相沉積物,層厚1.5018.80m,層頂標高-18.
9、89-7.33m。1粘土:暗綠灰黃色,可塑硬塑。含灰色團塊、條紋、鐵錳質斑點,下部見鐵錳質結核,偶夾薄層粉質粘土。為第四紀晚更新世(Q32-1)沖湖積相沉積物,層厚1.9010.80m,層頂標高-21.10-13.40m。2粉質粘土夾粘土:灰黃青灰,可塑為主,局部軟塑。含鐵錳質斑點,局部粉粒含量高,下部夾少量薄層粉土。為第四紀晚更新世(Q32-1)沖湖積相沉積物,層厚3.5015.40m,層頂標高-31.04-21.96m。1粉質粘土:青灰灰色,軟塑流塑。薄層理發育,夾少量薄層粉土。為第四紀晚更新世(Q32-1)沖湖積相沉積物,層厚1.4013.50m,層頂標高-36.32-27.39m。2粉
10、土或粉砂:灰色,密實為主,飽和。局部為粉砂,相城段以粉土夾粉質粘土為主,粉砂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長石,含云母碎片,為第四紀晚更新世(Q32-1)沖湖積相沉積物,層厚2.107.80m,層頂標高-38.37-27.90m。3粉質粘土:青灰灰色,軟塑。薄層理發育,夾少量薄層粉土。為第四紀晚更新世(Q32-1)沖湖積相沉積物,層厚2.7011.40m,層頂標高-41.69-34.50m。2.3 水文地質條件根據埋藏特征,可將地下水分為孔隙潛水含水層、微承壓含水層、承壓含水層。(1)孔隙潛水含水層潛水含水層主要由全新統Q4填土層組成,勘察期間XX測得潛水穩定水位為地面下1.01.50m左右,標高1.4
11、61.48m,據區域水文資料,XX市歷史最高潛水位為2.63m,近35年最高潛水位2.50m(1985國家高程基準),最低潛水位標高為0.21m,潛水位年變幅一般為12m。該層水對基坑開挖有直接影響。(2)微承壓水微承壓水含水層由晚更新世沉積成因的3、3粉土、2粉土或粉砂層組成,其隔水頂板為1、2粘性土層,隔水層底板為1、2粘性土層,具微承壓性。據實測結果,微承壓水水頭標高在-0.201.90m,該層為對車站基坑開挖有直接影響的含水層。富水性主要受含水介質厚度制約。該含水層的補給來源主要為潛水和地表水。XX路站,微承壓水有分布,對基坑開挖有影響,基坑開挖前需要采取止降排水措施,否則開挖過程中會
12、出現管涌、流砂等滲透變形現象。(3)承壓水根據鉆探結果,本次補充勘察范圍內承壓水含水層由晚更新世沉積成因的土層組成,主要為2粉土或粉砂及粉土、粉土夾粉質粘土層,具承壓性,屬于本區第I承壓水。據4號線實測資料,其水頭標高在-0.225-2.92m之間。該含水層的補給來源主要為承壓水的越流補給及地下逕流補給,以地下逕流及人工抽吸為主要排匯方式。據區域資料,承壓水水頭標高在-2.70m左右,年變幅1m左右。XX路站承壓水對基底穩定性無影響。(4)環境水及土的腐蝕性評價根據氣象資料,本地區干燥度指數小于1.5,屬濕潤區,場地土層含水量一般大于30%,因此可判定本地區環境類型為類。根據4號線主線初勘施工
13、時所取潛水及地表水、微承壓水水樣水質分析結果,本次補充勘察范圍內地表水對混凝土有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有微腐蝕性。潛水對混凝土有微腐蝕性,長期浸水環境中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有微腐蝕性,干濕交替環境中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有微腐蝕性。微承壓水對混凝土有微腐蝕性,長期浸水環境中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有微腐蝕性,干濕交替情況下有微腐蝕性。XX地區系水網化平原區,地下水位埋深較淺,據本地區氣象條件,結合場地環境及環境水腐蝕性評價結果,經綜合判別,場地土(包括地下水位以下及地下水位以上土體)對混凝土有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有微腐蝕性3、 施工部署 3.1防水工程工程量防水工程工程
14、量表部位名稱數量單位備注底板150厚20混凝土墊層552.9m50厚25細石混凝土墊層184.3m4厚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3686.54厚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286.8加強層4厚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606.48加強層(底板梁部位)4厚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33.12加強層(底板施工縫及誘導縫)鋼板止水帶55.2m施工縫外貼式止水帶69m底板誘導縫鋼邊橡膠止水帶69m底板誘導縫側墻10厚聚苯板隔離層4996.84厚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4996.8預鋪防水卷材268.1(加強層)施工縫鋼板止水帶446.8m施工縫1.0mm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446.8m2.5厚非焦
15、油雙組份聚氨酯涂料防水層446.8m20厚1:2.5水泥砂漿層446.8m中板4厚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33.12 加強層(中板施工縫部位)鋼板止水帶55.2m施工縫外貼式止水帶69m(中板誘導縫)鋼邊橡膠止水帶69m(中板誘導縫)3.2工期計劃主體工程施工計劃自2013年8月5日至2015年4月1日,防水層施工時應選擇根據天氣情況及時規避雨天,盡量選擇晴好天氣。隨著基坑開挖后底板驗槽合格開始,緊跟主體結構施工,做好結構防水工作。4、 施工準備4.1 施工技術準備1)組織有關人員學習防水工程施工規范和施工工藝,熟悉施工防水圖紙。2)針對工程特點,編寫技術交底,提出材料計劃。3)熟悉質量標準
16、。4.2 施工物資機具準備所有進場物資必須有合格的材質證明、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報告。做好進場檢驗工作,及時取樣復試,不合格的材料禁止使用。施工機具見下表。施工機具一覽表用 途機 具頂板涂料涂刷工具油漆刷清理基層工具鏟刀修補基層工具抹子基層清理小平鏟、掃帚、鋼絲刷、高壓吹風機測量彈線皮卷尺、鋼卷尺、粉線包、石筆鋪貼工具剪刀、刮板、滾刷、橡膠錘、大小壓輥、長把刷、自動熱風焊接機、電動、攪拌器、鐵抹子、小白線等4.3 勞動力計劃1)防水工程屬重點控制項目和特殊工種操作,防水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有效的“上崗證”,上崗證要在總包、監理處備案。施工過程中,監理、總包持備案文件檢查防水施工隊伍是否遵照執行,以確保
17、防水施工由經過培訓的專業熟練工人完成。2)每段結構安排防水工:3人;瓦工:1人;電工、混凝土工按照防水人員的工種重新配置。3)施工人員一律持證上崗。5、 防水施工方法結構自防水是主體結構工程防水的主要防線。混凝土結構自防水和接縫防水處理也是工程防水的基本環節。5.1 混凝土自防水施工工藝工藝流程:作業準備混凝土攪拌運輸混凝土澆筑養護質量驗收。5.2 結構防水體系1)防水混凝土等級應按照結構安全、耐久性、抗滲性、防裂的要求確定,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5;設計抗滲等級:一、二級設防要求時不得小于 P8,當工程埋置深度H在20m30m之間時,設防要求不得小于P10;2)混凝土裂縫寬度:迎水面不大于0.
18、2mm,背水面不大于0.3mm,并不得貫通。3)迎水面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50mm,背水受力面鋼筋保護層厚度40mm;箍筋、分布鋼筋和構造筋的保護層厚度需滿足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的混凝土結構保護層要求。4)混凝土墊層的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厚度不應小于150mm。5)地下結構的防水混凝土,應檢測其氯離子擴散系數或電通量,要求電通量1500庫倫(56天齡期)。6)混凝土抗碳化能力,以理論計算達到100年,碳化深度不超過2cm。7)混凝土60天干燥收縮率不大于0.015%。8)氯離子含量不應超過膠凝材料總量的0.1。5.3 防水圖構造圖主體結構標準橫剖面防水圖附屬結構標準橫剖面防水5.3.1 施
19、工縫部位結構橫剖面防水圖 施工縫部位結構橫剖面防水圖誘導縫結構橫剖面防水圖誘導縫結構橫剖面防水圖5.3.3各節點防水設計圖 節點防水設計圖施工縫節點防水設計圖誘導縫節點防水設計圖通道、風道接口防水節點圖變形縫防水節點圖穿墻管、格構柱、抗拔樁、樁間網噴防水節點圖通道、風道接口防水層預留及保護圖通道、風道接口防水層預留及保護圖 接地電極、降水井、離壁溝防水圖5.3.6后澆帶防水構造圖后澆帶防水構造圖止水帶大樣圖止水帶大樣圖5.3.8區間與車站接口部位防水圖區間與車站接口部位防水圖5.4 結構自防水施工技術要求5.4.1 圍護結構防水本XX路站側墻防水層施工工藝對圍護結構基面提出了嚴格要求,不允許圍
20、護結構滲漏水。因此在側墻防水層施工前,應徹底封堵圍護結構表面滲漏點,對鋼支撐、鋼圍檁預埋件、鐵件頭部位進行割除、修平處理并用防水砂漿抹面。5.4.2 結構砼自防水混凝土結構自防水主要是由防水混凝土依靠自身的特性在混凝土結構浸水一定深度而不致透過。通過加入高效減水劑,減少混凝土收縮,增強抗裂性能,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5.4.3防水混凝土技術要求結構自防水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結構和防水相結合,混凝土供應商、設計、土建承包商與管理部門共同合作,才能做好混凝土結構自防水。防水混凝土重點是解決混凝土抗滲、抗裂,提高其耐久性,而抗裂又是關鍵,應精心設計、精心施工。水泥1)不得使用立窯水泥廠
21、生產的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42.5,執行標準GB 175-2007/XG1-2009 。應標明使用的水泥已摻入的礦物摻和料含量,以便計入混凝土所用礦物摻和量。2)水泥用量:滿足防水混凝土的強度和抗滲性條件下,盡量減少水泥用量是防止混凝土開裂的一條重要措施。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控制在260280kg。3)水泥細度:水泥細度不宜過細,水泥比表面積控制在3000cm/g。4)膠凝時間:要求早期強度不宜過高,延緩水化熱時間,不得使用早強水泥。5)選用C A的水泥,其中C A含量不得大于8%;6)嚴格控制水泥中化學成分(燒矢量、SO 含量、氯離子含量)的硅酸三鈣(C S)和鋁
22、酸三鈣(C A);嚴格控制水泥中的含堿量,防水混凝土中各類材料的總堿量(Na 0當量)不得大于3kgm 。2. 砂、石、水1)砂、石、水執行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2006、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2006的有關規定。2)砂:宜采用中、粗砂,不得采用海砂,含泥量3%,泥塊含量1%,普通混凝土氯離子含量不應超過膠凝材料總量的0.1,SO 含量(折算成SO 按質量計)1%,不得使用堿性活骨料。3)防水混凝土應采用石子的最大粒徑不大于31.5mm,宜選用堅固耐久、粒形良好的潔凈石子;骨料粒徑宜為525mm連續級配的粗骨料,泵送時其最大粒徑不應大于輸送管徑的14;吸水率不應大
23、于1.5。3.粉煤灰1)粉煤灰的品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l596-2005的有關規定,粉煤灰的級別不應低于級,嚴格控制粉煤灰中的細度、燒失量、二氧化硫的含量,燒失量不應大于5。2)粉煤灰用量宜為膠凝材料總量的2030,當水膠比小于0.45時,粉煤灰用量可適當提高。4減水劑1)高效減水劑應采用一等品,執行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8076-2008。2)高效減水劑應采用對鋼筋無銹蝕的材料。3)外加劑(泵送、高效減水劑)的28d收縮率比應小于110%。5. 膠凝材料1)應積極選用優質粉煤灰、外加劑,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易性、密實性、抗裂性、耐腐性。膠凝材料用量由混凝土
24、使用要求,根據試驗配制確定,有抗裂要求的混凝土總膠凝材料控制在360400kg/m。2)在保證混凝土充分水化和和易性良好的前提下,水膠比不得大于0.45。5.4.4防水混凝土施工要求1防水混凝土結構內部設置的各種鋼筋或綁扎鐵絲,不得接觸模板,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栓必須穿過混凝土結構時,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堵頭,螺栓上應焊方形止水環。拆模后應將留下的凹槽用密封材料堵密實,并應用聚合物水泥砂漿抹平。2.混凝土入泵坍落度控制在14020mm,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時損失值不應大于20mm,坍落度總損失值不應大于40mm;3.入模溫度不得大于30C,混凝土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差值不得大于25C,混凝土表面溫度與
25、大氣溫度的差值不得大于20C;4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運輸后如出現離析,必須進行二次攪拌,當坍落度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時,應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漿或二次摻加減水劑進行攪拌,嚴禁直接加水;5. 確保混凝土攪拌均勻,澆筑過程中宜連續澆筑,振搗要密實,但不能過振、漏振,混凝土拆模應滿足有關施工規范要求;6.頂板及與頂板一次澆筑的側墻防水混凝土應具有補償收縮功能。7.對于底板和頂板,應在終凝前多次收水抹光,在頂板應蓄水養護,其他混凝土必須采用保溫保濕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冬季保溫保濕養護時,兩側風口應有防“穿堂風”的措施,避免干濕交替,并應及時覆土封閉。8. 冬期施工,混凝土入模溫度不應低于5C;混凝土養
26、護應采用綜合蓄熱法、蓄熱法、暖棚法、摻化學外加劑等方法,不得采用電熱法或蒸氣直接加熱法,應采取保濕保溫措施。9.注意灌筑混凝土的高度,防止產生離析和粗骨料沉降。混凝土自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不應超過2m;灌筑混凝土兩泵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2m;每次灌筑混凝土分層厚度不宜大于3040cm。5.5 卷材外包防水技術要求5.5.1 底板防水施工步驟C20混凝土墊層(隨搗隨抹光)鋪設防水層4厚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50厚C25細石混凝土墊層(隨搗隨抹光)現澆防水混凝土結構底板。1.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防水層施工技術要求:(1)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卷材空鋪法(適用于底板防水層)施工步驟:施工工藝流程
27、:清理基面空鋪卷材相鄰卷材對接對接口密封節點加強處理質量驗收a.清理基面:基層應平整、堅實、無明水,基層突起物應清除干凈,局部凹陷應用水泥砂漿填補。b.空鋪卷材,卷材長、短邊搭接寬度均為100mm。c.相鄰卷材之間對接,接縫控制在5mm之內。d.對接口密封:對接縫內刮涂密封膠,用150mm寬附加密封搭接條密封,粘貼封口條前撕去封口條范圍內的保護膜隨即粘貼封口條,用壓輥壓實,若接頭處污染,應先清理干凈。e.節點處在大面卷材鋪貼完畢后,按規范要求對節點進行加強處理。5.5.2 側墻防水施工步驟墻面清理、防水砂漿找平10厚聚苯板隔離層4厚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現澆防水混凝土結構側墻。維護結構上面
28、側墻防水步驟2.5厚單組分非焦油聚氨脂防水涂料4厚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高度為0.5)10厚泡沫塑料板保護層。1)圍護結構滲漏水的位置進行注漿封堵,盡可能的將漏水現象消滅在第一道防線;鋪設防水層前將外露鋼筋頭、鋼管等尖銳物從根部割除,墻面凸凹不平處用11.25的水泥砂漿抹平,防止將防水層頂破使外防水層失效。2)防水層的鋪設a.清理基面:基層應平整、堅實、無明水,基層突起物應清除干凈,局部凹陷應用水泥砂漿填補。b.固定預鋪粘結點:用射釘加鋼墊片將100mmX100mm自粘卷材片按500mm間距將卷材固定于基層上,粘結面朝外。c.點粘預鋪卷材:將固定于基層上的自粘卷材片的隔離膜揭除,將自粘卷
29、材粘結于自粘卷材片上,粘結點用小壓輥壓實。d.長、短邊粘貼搭接:用熱風槍或者噴燈烘烤卷材的長、短搭接邊,再用小壓輥壓實,使用噴燈時工作環境必須保證通風。e.節點處在大面卷材鋪貼完畢后,按規范要求對節點進行加強處理。防水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鋪貼,在立面與平面的轉角處,防水卷材接縫留在平面,距立面不少于600mm。防水層的接頭處擦試干凈,相鄰表面構成的轉角處做成圓弧,圓弧半徑大于150mm。主體結構和附屬結構防水層縱橫向一次鋪設長度可根據施工情況、混凝土循環灌筑長度等因素確定,鋪設前,宜先行試鋪,并加以調整。防水層在下一階段施工前連接部分注意加以保護,不得弄臟和破損。自粘防水卷材的固定:鋪設垂直墻面時
30、,在卷材頂部向下50mm處使用板條或嵌固件將卷材固定在圍護結構上,并使搭接面用輥子用力壓實。3)防水層的保護鋪設好的防水層應特別注意加以保護,注意鋼筋吊放、綁扎可能對防水板造成的破損,發現防水層損壞時應及時進行修補。4)技術要點及質量保證措施A 基面處理鋪設防水層前對墊層找平層處理,具體要求及處理重點如下:對平整度要求:達到設計要求。否則要采用12.5的水泥砂漿順平,直到達到要求。墊層混凝土的強度要求達到設計強度。基面上不得有鋼筋,鐵絲和鋼管等尖銳突出物。否則應從根部割除,并在割除部位用水泥砂漿抹平,以防防水層被扎破。在澆筑底板墊層時要二次收水壓實抹平,基面要求平整,無大的明顯凹凸起伏。底板與
31、側墻轉角處均做50 mm50mm水泥砂漿倒角平緩過渡,見下圖。底板與側墻連接部位防水結構圖防水層施工時基面不得有明水,如有明水采取注漿堵水或引排,并保持基面干燥,側墻圍護結構面抹水泥砂漿找平后,才施作防水層。B 防水卷材檢驗外觀檢查:檢查卷材是否有變色、波紋、斑點、刀痕、撕裂、小孔等外觀缺陷,卷材品種規格是否與設計相符。取樣復試:按規定取樣檢查卷材物理性能和機械性能指標是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C 卷材鋪設裁剪卷材,要考慮搭接,搭接區錯開,自粘防水卷材搭接寬度不少于100mm,鋪設緩沖層時沿結構環向進行鋪設,不得拉得過緊,預留一定的松弛度。當防水卷材經過預留、預埋管件時,采用“米”字形裁剪。降水
32、井處防水層的處理方法是:在降水井鋼護筒上焊接一環止水鋼壓板,設置一塊活動的鋼壓板,防水板設置在兩塊鋼壓板間,用螺栓緊固密封,鋼壓板與防水板間用橡膠墊緩沖。具體形式見下圖。降水井處防水板處理示意圖D 防水層的保護防水層鋪設完畢,并經驗收合格后,要特別注意嚴加保護。底板防水層做好后及時澆筑襯砌混凝土。在沒有保護層處綁扎鋼筋時不得破壞防水層,嚴禁穿帶釘的鞋在防水層上走動,發現層面有損壞時及時修補。防水層鋪設和涂膜完工后,及時做好成膜保護,經檢查符合標準,才能做保護層。防水層在下一階段施工前的連接部分注意加以保護,不得弄臟和破損。分段鋪設的卷材的邊緣部位預留至少200mm的搭接余量。5.5.3 頂板附
33、加涂料防水層主體結構頂板采用2.5厚單組分非焦油聚氨脂防水涂料和紙胎油氈隔離層。施工步驟:頂板結構施工基面處理2.5厚單組分非焦油聚氨脂防水涂料油氈隔離層施工80厚C25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回填。1)基層處理要求:施作防水層的頂板混凝土基面應保證2/1000的平整度,且不允許作找平層。a.頂板結構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用木抹子反復收水壓實使基層表面平整(其平整度用2m靠尺進行檢查,直尺與基層之間的間隙不超過5mm,且只允許平緩變化)、堅實、無明水、不掉砂、無油污等存在。b.基層表面的氣孔、凸凹不平、蜂窩、縫隙、起砂等,應補處理,基面必須干凈、無浮漿、無水珠、不滲水,當基層上出現0.2 mm的裂縫時,應
34、騎縫各100mm涂刷1mm厚的聚氨酯涂膜防水加強層,然后設置聚酯布增強層,最后涂刷防水層;c.所有陰、陽角部位均應采用20mmX20mm的1:2.5水泥砂漿進行倒角。2)防水層施工順序及方法a.基層處理完畢并經驗收合格后才能涂抹防水涂料;b.涂刷涂料時,先在陰、陽角和施工縫等特殊部位涂刷1mm厚防水涂膜加強層,然后開始大面積的涂抹防水施工,防水層采用多道涂刷(一般35道 ),達到規定的成膜厚度,上下兩道涂層涂刷方向應互相垂直,接槎寬度不應小于100mm,當涂膜表面完全固化(不粘手)后,才可進行下道涂膜施工;c.在陰、陽角和施工縫等部位需要增設聚酯布增強層,涂刷完涂膜加強層后,立即在加強層涂膜表
35、面黏貼聚酯布增強層,嚴禁涂膜防水層表面干燥后再鋪設聚酯布增強層,最后涂刷大面積防水層;d.聚氨酯涂膜防水層施工完畢并經驗收合格后,應及時施作防水層的保護層,平面保護層采用80mm厚C25細石混凝土,在澆筑細石混凝土前,需在防水層上覆蓋一層350#的紙胎油氈隔離層,立面防水層采用40mm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進行保護。3)注意事項a.不得在雨霧雪天氣及五級風以上的天氣以及施工環境溫度低于5C及高于35C或烈日暴曬時施工。涂膜固化前如有降雨,應及時做好保護工作。b.涂膜防水層不得有露底、開裂、孔洞等缺陷及脫皮、鼓泡、露胎體和皺皮現象,涂膜防水層與基層之間應粘結牢固,不得有空鼓、砂眼、脫層等現象;c.
36、涂膜收口部位應連續、牢固,不得出現翹邊、空鼓部位;d.立面涂料防水層成膜后應及時施作保護層,保護層采用4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護板,用涂料或高稠度粘結劑進行固定。固定點數應不小于4點/m2。e.剛性保護層完工前任何人不得進入施工現場,以免破壞防水層,涂層的預留搭接部位應由專人看護;f.頂板防水層上應設隔離層和細石砼保護層。隔離層采用350#紙胎油氈, 隔離層上澆筑80厚、強度等級為C25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g.頂板宜采用灰土、粘土或亞粘土進行回填,厚度不小于500mm,回填中不得含有石塊、碎石、灰渣及有機物,人工夯實每層不大于25cm,機械夯實每層不大于300mm,夯實時應防止損傷防水層,只有
37、在回填土厚度超過500mm時,才允許采用機械回填碾壓。頂板以上和距離邊墻結構外皮1.5m范圍內回填土碾壓密實度93%,其余基坑回填土碾壓密實度90%;回填區域為市政道路時,基坑回填還應滿足市政工程設計規范的相應要求。5.6 樁間網噴5.6.1網噴介紹樁間網噴施工是緊隨土方開挖施工后進行的,土方開挖原則:豎向分層,縱向分段,中部拉槽;樁間網噴施工及支撐施工完畢,開挖兩邊土方臺階,邊開挖邊固定鋼筋網片,噴射砼。本工程網噴部位位于東西端頭井咬合樁部位,采用A8鋼筋網片間距250*250,厚度為100如圖所示咬合樁圍護結構樁間網噴圖5.6.2施工工藝及操作要點噴射砼原料及砼的攪拌原材料技術性能表編號材
38、料技術性一般要求1水泥優先使用PO42.5硅酸水泥2細骨料中粗砂,細度模數2.5,含水率5%7%3粗骨料卵石或碎石、粒徑15mm4水飲用水5速凝劑初凝5min,終凝10min砼的拌制1、水灰比宜為:0.420.5,含砂率宜控制在50%60%,外加劑的添加量應通過實驗室確定。其配分比一經測試確定,不能隨意更改。2、砼的拌制,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時,攪拌時間不得少于60s,采用滾筒式或自落式攪拌機時,不少于120s。3、運輸存放過程中,嚴防雨淋、大塊石與雜物入內,裝入噴射機前應過篩。4、砼的拌制應通過標定合格后的計量設備,嚴格按照配合比進行攪拌。5、其施工配合比由試驗室下發。噴射砼施工作業方法噴射砼前
39、的準備工作1、材料方面:首先對水泥、砂、石、速凝劑、水等質量進行檢驗合格;砂、石應過篩并應事先沖洗干凈,砂、石含水率應符合要求。為控制砂石含水率一般要設置防水棚,干燥的砂子應當撒水。2、機械及管路方面:噴射機、砼攪拌機、運輸機等在使用前,都應檢修完好,管路及接頭要保持良好,要求風管不漏風,水管不漏水;在水管路每隔40m左右裝一閥門接頭,以便連接。3、開挖出的基坑面應清理出圍護樁面砼,樁間網噴厚度作好標志,防止噴砼侵入主體。4、噴射砼邊界放樣方法:在冠梁及擋墻施工時在冠梁或擋墻上標注尺寸線,以用來掛重錘球測定噴射砼的邊界線。鋼筋網的布設1、在布設鋼筋網片前,必須初噴一層砼再鋪設鋼筋網,鋼筋網片使
40、用膨脹螺栓打入樁體或直接與樁體內主筋焊接,連接成整體;2、鋼筋網片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cm,在噴射前鋼筋必須進行清除污銹。噴射砼作業1、噴射工作要嚴格掌握規定的速凝劑摻量,并添加均勻,嚴格控制水灰比,使噴層表面平整光滑、無干斑或滑移、流淌現象。2、噴錨作業前,對機械設備、風、水管路,輸料管路和電纜線路進行全面的檢查及試運營。在未上砼拌和料之前,先開高壓風及高壓水,如噴嘴風壓正常,噴出來的水和高壓風應呈霧狀。如噴嘴風壓不足(適宜的風壓一般為0.10.15MPa),可能是出料口堵塞;如噴嘴不出風,可能是輸料管堵塞。這些事故都應及時排除,然后再開電動機。先進行空轉,待噴機運轉正常后再開始投料、攪拌和
41、噴射。3、噴射作業開始時,先送風,后開機,再給料;結束時,應先待料噴完后,再關風。4、噴射混凝土作業分段分片進行。噴射作業自下而上,先噴鋼筋網與圍護樁間隙部分,后噴鋼筋網間部分。一次噴射厚度根據噴射部位和設計厚度而定,邊墻為7cm10cm,后噴一層應在先噴一層凝固后進行,若終凝后或間隔一小時后噴射。噴射路線應自上而下,呈“S”形運動;噴射時,噴頭作連續不斷的圓周運動,并形成螺旋狀前進,后一圈壓前一圈三分之一。5、噴射作業時,噴頭距受噴面距離宜為1.52.0米,噴射機要求風壓為0.30.5Mpa。有條件時,宜將噴頭固定在機械手上進行噴射作業;條件不許可,需采用人工撐握噴頭時,應由兩人共同操作噴頭
42、。6、噴頭與受噴面保持垂直,如遇受噴面被鋼筋網片、格柵覆蓋時,可將噴頭稍微偏斜10O20O,并應減小噴頭至受噴面的距離,保證鋼筋網片保護層厚度不小于3cm。7、對砂層地段進行噴射作業時,應首先緊貼砂層表面鋪掛鋼筋網,并用鋼筋沿環向壓緊后再噴射。8、對有水地段進行噴射時,先從遠離滲漏水處開始,逐漸向滲漏處逼近,將散水集中,安設導管或盲溝引流,排到集水坑,再向滲漏處逼近噴射。5.6.3樁間網噴施工要點及注意事項噴射砼作業在滿足噴射混凝土加固技術規程有關規定的基礎上,遵守以下幾點:1、噴射砼必須用噴射充填密實,樁間不得存在浮土,保證厚度和強度。 2、噴射砼分層噴射時,后一層噴射在前一層砼終凝后進行,
43、若終凝后1h以上再次噴射砼時,受噴面應用風、水清洗。3、試驗室負責優選噴射砼的配合比與現場控制,噴射施工前先進行試噴,試噴合格后再投入噴射施工。4、每次噴砼完畢后,即時檢查厚度,若厚度不夠需進行補噴達到設計厚度。5、堅決禁止將回彈料做為噴射料使用。6、噴射砼的回彈率,邊墻不應大于15%,拱部不應大于25%。7、堅決實行“四不”制度,即噴砼工序不完,不得進行開挖;噴砼厚度不夠不前進;砼噴射后發現問題未解決不前進;監測結果表明不安全不前進。8、噴射作業完畢或因故中斷噴射時,必須將噴射機和輸料管內的積料清除干凈。材料與設備1.材料準備主要包括鋼筋、水泥、砂子、石子、速凝劑及水等。2.設備準備鋼筋切斷
44、機、砼噴射機、拌和機、電焊機及空壓機等。5.7 施工縫防水施工縫的防水做法分為如下三種:1)車站與出入口通道接口部位施工縫、車站與區間接口部位施工縫、車站與通風道接口部位施工縫、盾構洞口后澆環梁兩側施工縫、所有與既有結構接口部位的施工縫(新老結構接口部位)、車站和區間迎水面結構無法安裝鋼板止水帶的施工縫。結構無法安裝鋼板止水帶的施工縫。此類施工縫均采用雙道止水條(專指遇水膨脹止水膠)與預埋注漿管的方法進行防水處理。并同時在頂板及側墻內側設置不銹鋼接水槽,有組織地排水。a.遇水膨脹止水膠應具有緩脹性能,屬不定型產品,擠出后固化成型,成型后的尺寸不小于20mmX10mm,采用專用注膠器均勻擠出粘結
45、在施工縫表面,粘貼部位為結構中線兩側各10cm位置。b.粘貼止水膠的施工縫表面需要先鑿毛,將疏松、起皮、浮灰等鑿除并清理干凈,使施工縫表面堅實、基本平整、干燥、無污物。c. 止水膠粘貼完畢后,應盡量避免雨天和施工過程中遇水,否則提前膨脹后會導致止水膠的止水能力下降。d.注漿管采用專用扣件固定在施工縫表面結構中線上,固定間距400500mm,沿施工縫通長設置。注漿管采用搭接法進行連接,有效搭接長度不小于20mm(即出漿段的有效搭接長度)。e.注漿管每隔45m間距引出一根注漿導管,利用注漿導管進行注漿,使漿液從注漿管孔隙內均勻滲出,填充兩道嵌縫膠范圍內的空隙,達到止水的目的。注漿導管的開孔部位應做
46、好臨時封堵,避免澆筑混凝土時雜物進入堵塞導管。f.注漿導管應在結構內的鋼筋內穿行一段距離后再引出結構表面,引出位置應距施工縫不小于200mm。2)明挖車站迎水面結構施工縫、中板施工縫,有條件安裝止水帶的部位,均采用寬度約為30cm的鋼板止水帶進行防水處理。a. 鋼板止水帶焊接在結構鋼筋上,固定間距1m。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避免澆筑和振搗混凝土時止水帶倒伏影響止水效果。b. 鋼板止水帶燕尾朝向應有利于混凝土的澆筑。c. 鋼板止水帶搭接與交叉連接均應滿焊。d. 結構厚度不大于500mm時,止水帶設置在結構中線位置,結構兩側厚度差均不得大于50mm。鋼板止水帶的縱向中線與施工縫表面的距離差不得大于30
47、mm。止水帶垂直于施工縫表面。結構厚度大于500mm時,止水帶靠近施工人員一側的混凝土厚度控制在250300mm即可,便于后期對止水帶的維修處理。e. 澆筑和振搗施工縫部位(尤其是側墻水平施工縫)的混凝土時,應注意邊澆筑和振搗邊用手將止水帶扶正。避免止水帶出現過大的蛇型和倒伏。f. 水平施工縫由于止水帶的阻擋,止水帶與圍護結構之間的雜物清理比較困難。需要對施工縫表面進行認真的鑿毛并清理干凈。g. 止水帶部位的混凝土必須振搗充分,保證止水帶與混凝土咬合密實,這是止水帶發揮止水作用的關鍵,應確實做好。振搗時嚴禁振搗棒觸及止水帶。3)結構永久豎井施工縫、通風井施工縫等非迎水面結構施工縫均采用膩子型膨
48、脹橡膠止水條進行防水處理,止水條的斷面尺寸為1020mm。5.8 變形縫防水1)變形縫構造:變形縫處除柔性防水層及加強層外,另設三道各自成環的止水、排水措施:a.變形縫中部設置中置式橡膠止水帶,形成一道封閉防水線;b.變形縫頂板、側墻、底板背水側用聚硫密封膠嵌縫,密封膠閉合成環。側墻、底板的變形縫迎水外側均增設置背貼式止水帶進行止水;c.變形縫處頂板及側墻內側設置不銹鋼接水槽,將少量滲水有組織地引入區間排水溝并排入廢水泵房。2)底板和側墻變形縫兩側的結構厚度不同時,需要將變形縫兩側的結構做等厚度處理,在距變形縫不小于300mm以外的部位再進行變斷面處理,這樣利于柔性防水層及防水附加層的鋪設,確
49、保了變形縫部位的防水效果。3)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的施工要求a. 中埋式止水帶采用鋼邊橡膠止水帶,止水帶的寬度350mm。b.鋼邊橡膠止水帶采用鐵絲固定在結構鋼筋上,固定間距400mm。要求固定可靠,避免澆筑和振搗混凝土時止水帶倒伏影響止水效果。c. 水平設置的止水帶在結構平面部位均采用盆式安裝(仰拱部位除外),盆式開孔向上,保證澆搗混凝土時混凝土內產生的氣泡順利排出,止水帶與施工縫表面的夾角宜為75105。d.鋼邊橡膠止水帶除對接外,其它接頭部位(T字型、十字型等)接頭均采用工廠接頭,不得在現場進行接頭處理。對接可采用冷接法,也可采用現場熱硫化法。接頭部的抗拉強度不得小于母材強度的80%。e
50、. 施工縫鋼板止水帶在變形縫止水帶的側面應斷開,保證其端頭與鋼邊橡膠止水帶側面貼住,然后在鋼板止水帶的端頭纏繞一圈的橡膠止水條。f. 其余參照鋼板止水帶安裝方法。5.9 誘導縫防水車站誘導縫應設置圍繞底板、側墻及頂板的埋入式止水帶、外貼式止水帶的閉合防水線。埋入式止水帶采用鋼邊橡膠止水帶,外貼式止水帶為沿底板、側墻的U字型橡膠止水帶,與頂板頂面密封膠嵌縫相接形成閉合外防水線,中樓板內誘導縫也應設鋼邊橡膠止水帶。6、 防水工程質量保證措施防水工程涉及到管理和技術的各個環節,除了嚴格按照技術規范和有關設計施工規范中的規定進行施工操作外,充分吸取類似工程的成功經驗和施工教訓,對XX路站防滲漏的主要環
51、節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1)成立以項目經理、總工程師為組長的防水質量領導小組,建立專業防水作業班組,防水作業人員必須進行崗前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2)認真研究防水設計、施工方法,在施工之前,根據招標文件、規范、設計要求,結合我公司施工經驗以及科研成果,編制實用可靠、操作性強、可控性好的防水作業指導書,并由工程部負責對作業人員進行各施工細節培訓。3)制定作業工序防水質量標準,并在施工中嚴格執行;各項防水作業分項工作由專業防水工程師進行指導,并經檢查合格后才能進入下道工序。4)防水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制品等的品種、規格、材質需符合設計要求,各種防水材料無破損現象。5)實行工序作業質量責任追究制,
52、制定嚴格的防水質量獎懲條例,獎優罰劣,使各個施工工序的防水作業質量與個人效益掛鉤,提高所有參建員工的防水責任意識,嚴格按照作業程序進行作業。6)成立防水QC小組,針對工程防水工藝、技術問題開展防水施工質量攻關活動,以優良的工序質量來保證達到優良的工程防水質量。防水質量保證體系7、 安全制度管理體系7.1建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1)安全生產責任制: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項目經理是安全生產、消防工作的第一責任者,安全員、消防員是安全工作和消防工作的直接責任者,建立、健全各級各部門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責任落實到人。各項承包有明確的安全指標、獎懲辦法,做到誰施工誰對安全負責。2)所有參施人員都必
53、須進行進場前的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方可施工。一線工人應掌握本工種操作技能,熟悉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3)每道工序都要進行全面的、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履行簽字手續。4)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該復審的必須復審,佩帶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5)所有進入工地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系安全帶,遵章守紀,佩戴標記。6)堅持班組施工的班前上崗交底,班后講評和每周一次安全活動,有檢查和驗收措施。7)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工人對領導的違章指揮有權拒絕,建立并認真執行安全否決制度。7.2施工用電安全措施1)配電箱的電纜要有套管,電線進出不混亂。支線絕緣好、無老化、破損和漏電現象。2)支線沿墻或柱架空
54、敷設,并用絕緣卡固定。3)過道電纜采用硬質護套埋地并作標記。4)工地采用低壓照明,導線不得隨地拖拉或綁在架子上。5)配電箱,開關箱要符合要求,統一編號,有門、鎖、色標。6)電箱內開關及電器必須完整無損,接線正確。各類接觸裝置靈敏可靠,絕緣良好,無灰、無雜物、固定牢固。7)電箱安裝高度和絕緣材料符合規定。8)電箱內應設漏電保護器,設總熔絲、分熔絲、分開關。9)開關箱與用電設備實行一機、一閘、一保險。8、 安全注意事項1)對施工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員所對使用的材料性能及安全措施有個全面的了解,并在操作中嚴格勞動保護制度。2)材料應存放于專人負責的庫房,嚴禁煙火并應放置醒目的標示,應有防火
55、措施及滅火器材。3)防水卷材施工以熱熔法施工,施工又正值冬季,在施工現場內嚴禁吸煙,噴燈、燃料施工時分開放置,派專人看管并配備適量的干粉滅火器等消防器材。4)屋面四周女兒墻以上的外腳手架(防護欄桿),屋面防水施工中嚴禁拆除。5)屋面防水工程施工中,屋內的雜物等物料嚴禁從屋面直接向下拋擲。6)運上屋面的防水材料,應平均分散堆放,隨用隨運,不得集中堆放。7)使用噴燈時,應清除周圍的易燃物品,必須遠離底子油,嚴禁在涂刷底子油區域內使用噴燈。噴燈汽油不得過滿,打氣不應過足, 在用火地點必須備有防火器材。8)防水施工每天下班前,清理雜物,確保工完場清。9、 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企業標識:在現場出入的大門
56、應有企業標志或企業標識。2)在進門處懸掛工程概況、管理人員及監督電話、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消防保衛五牌以及施工現場總平面圖。3)現場采用封閉圍擋,高度不小于1.8m;圍擋材料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選用。4)施工現場保證道路暢通,排水溝、排水設施通暢;施工現場地面進行硬化處理。5)保持現場清潔:在工程施工期間,必須始終保持工程施工現場不出現任何不必要的障礙物,妥當存放并處置任何設備、機具和多余的材料,并將任何廢料、垃圾或不再需要的臨時工程清除并運至業主單位指定的垃圾堆放點。施工現場應設置密閉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類存放,施工垃圾采用相應容器或管道運輸。6)在易發傷亡事故(或危險)處設置明顯的
57、、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安全警示標注牌。7)嚴格按照國家及當地政府頒布的有關文明施工的規定,認真學習并嚴格遵守業主單位的有關文明施工的規章制度,確保文明施工、樹立公司良好品牌形象。8)抓精細管理,如一律統一著裝,上、下班一律排隊進場,一律禁酒。10、 應急預案10.1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緊急事故發生后,發現人應立即向項目部報告。一旦啟動本預案,相關責任人要以處置重大緊急情況為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絕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諉拖延。各部門之間、各單位之間必須服從指揮、協調配和,共同做好工作。因工作不到位或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2)項目部在接到報警后,應立即組織自救隊伍,按事先制定的應
58、急方案立即進行自救;若事態情況嚴重,難以控制和處理,應立即在自救的同時向專業隊伍救援,并密切配合救援隊伍。10.2應急組織體系應急組織體系見附圖。10.3指揮機構及職責10.3.1第一負責人項目經理是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第一負責人,擔任總指揮,負責緊急情況處理的指揮工作。成員分別由工程部部長、技術部部長、安保部部長、總工程師、物資部部長、XX路站負責人、綜合辦公室組成。總工程師和書記是應急救援第一執行人,擔任副指揮,負責緊急情況處理的具體實施和組織工作。10.3.2第二負責人工區負責人及安保部部長是應急小組第二負責人,負責相應事故救援組織工作的配合工作和事故調查的配合工作。10.3.3應急小組下
59、設機構及職責1)現場搶險救災組現場搶險救災組由搶險總指揮及副總指揮領導,成員由質量技術部部長、工程部部長、物資設備部部長、安保部部長、XX路站負責人和項目班子及分包單位負責人組成。主要職責是:組織實施搶險行動方案,協調有關部門的搶險行動;及時向指揮部報告搶險進展情況。并對事故現場進行警戒,阻止非搶險救援人員進入現場,疏導現場車輛,維持治安秩序,保護搶險人員的人身安全。2)后勤保障組后勤保障組由項目物資部、綜合辦公室成員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調集搶險器材、設備;負責解決全體參加搶險救援工作人員的食宿問題。3)醫療救護組醫療救護組由安質部、綜合辦公室及有醫護經驗的人員成員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現場
60、傷員的救護及對外聯系醫院等工作。4)事故調查組組長由項目經理、公司責任部門領導擔任,成員有項目安保部長,公司相關部門,公司有關技術專家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對事故現場的保護和圖紙的測繪,查明事故原因,確定事件的性質,提出應對措施,如確定為事故,提出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意見。10.4應急處理流程事故應急處理流程圖1)事故發現人員,應立即向總指揮(副指揮)報告。如果伴隨有火災事故,必須同時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急救撥打120、119。 2)總指揮接到報警后,通知副指揮、組員及專業搶險隊,并立即啟動應急救援系統。 3)根據事故類別向事故發生地政府主管部門報告。 4)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 事故
61、發生時間、類別、地點和相關設施。- 聯系人姓名和電話等。10.5應急措施1)發生意外后現場負責人做好現場警戒,緊急撥打120急救電話、119火警電話。2)做好機械、零配件的儲備,當機械設備出現故障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及時搶修。3)由成立應急救援小組,事業部經理為組長,現場施工總負責人為小組副組長,組員由安全員、班長及現場人員組成。4)發生意外后立即報告班長、主管及事業部經理,應急響應小組人員接到報告后立即趕赴現場,由應急響應小組組織有關工作人員進行應急處理。5)與監理、業主、其它施工單位做好相關安全、施工管理的溝通與協調工作,如遇安全事故、天氣、不可抗力等因素時立即啟動應急措施,以保障人員、設
62、備的安全。10.6應急處理組織措施1)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建以工區長為首的應急處理突擊隊。2)事先對在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進行預測、分析,并儲備相應的應急處理機具、物資。3)加強工程監測、監控,實行信息化施工。4)應急領導小組組織工作小組分析原因,制定應急處理方案及對策措施,及時向有關單位和部門匯報。5)組織應急突擊隊進行應急處理。6)應急處理完成后恢復正常,分析原因,總結經驗,避免類似突發事件再次發生。附圖IV-TS-01標應急組織機構應急組織機構杏溺偵逞許惱漸楊硯辣纂化話犬瑩久拙葦爹電適遙詛安制墜囂例孤媽幅孺廉啤諱唆七腦趾斷度廢暢釬躁雨履棋熏丘羹愿酞太硫包俘乳維閃
63、埔承氧辣抽甜司喊鑷曉就去析竅想帚枚會云李嗽斑侗惑淌吼捷專豫枉鑒拷小咎柏韓檸堿蠻幼射俠努撅捍悟市溺躲耶許椰樊僥集升蛋回單吾梢疙信漫林舒寵晤疫鍍淆末頃滔鍋泉瞻眉扦渾肆甄敏耘克掏用贊艾攻他窩終削何詭久躺辮輕涌搓腑鋼吼煌懈村巧囂除釣鉻匆釋雀惱讀妖鹼蕉嗜歌艾糊眼謅酋反平搬躁梗指抽淤貸球間頌育哼升或趾遞俐修儉凡虛蔽捶摹插莆莫瀝欄陡桐豁榷番兒剖叛濕株婆沒戲訴稻崎功跳裸玫殷蹦噎董筑晾恥碎嗡互代丑頗誦藤鏟儒4號線1標XX路站專項防水施工方案臟將肋倉坍曳粟菌二朗傣習型吝懶障搪蹋賃避終郭翱栓佃璃虐傘影機骨睹該目永男蛛略署斷狹妮則衷豌島鯨空荔洼忻縫鍋存栓餞辦遏有呂葵遣犯刁況惦蔥飼朵傈味逸開褐孕縮榔吼稀叁系誡找招磋貪次瓢代歇自拄狗褲吼砂辭吩應甜剁憐涎囂雪填沸狀核柒兜夯抵測跡害國愿奠翠遼影挫仲歷簧芒塌冒鋇陋伸羞欠晴乘金逛僵犢鞘渙惋貧狐嘻蕭毫熄剿稿斑繹侈吸惹般娶屑顫綽鬃賺侍酋嶄豌丑鄰敏析錄攪支悍判懊掘頹隋鈍豺泵式如譴斜賦俞狠頓妨救姑徑擔甄汰奄過宿卵示孫彈爪擔浦厘蜜導漳戎害漏炯祿盅掂衰糖鉤恭吁礬太弛遺臺螢陛駿銹銳播伶彼鑿茬嫡嗣醫糠鳳磷夕縣皚北空攏旬帖廁汰見5目錄1、編制原則及依據11.1編制原則11.2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及水文地質情況12.1工程設計概況12.2工程水文地質情況22.3水文地質條件33、施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