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結構專業圖紙審查要點 1.1 審查依據審查依據 國家相關規范、規程、規定及地方標準,方案(初步)設計審批文件。 1.2 審查要點審查要點 1.2.1 總則總則 1.2.1.1 建筑物的穩定性、安全性審查,包括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是否安全可靠。 1.2.1.2 工程設計是否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性技術標準、規范、規程、規定。 1.2.1.3 抗震設防是否明確:建筑物抗震設防分類、基本烈度、設防烈度、近震與遠震、場地 土類型、結構抗震等級。 1.2.1.4 結構設計使用的計算程序是否符合要求。 1.2.1.5 結構設計是否影響建筑功能。 1.2.1.6 結構設計的經濟性。 1.2.1.7 施工中可操作性。
2、 1.2.2 地基、基礎地基、基礎 1.2.2.1 天然地基、復合地基 a) 基礎的選型應充分研究地質勘察報告,選擇適當持力層,當持力層下有軟弱下臥層時,設 計中是否已考慮。 b) 在需做地基處理時,應充分考慮當地的地質特點,參考周邊同類建筑的地基處理模式,參 考專家意見,選擇經濟可靠的地基處理方案。 c) 軟土地基上房屋、長度超過 60m 的狹長形建筑須作地基變形計算及提出變形控制措施,高 度變化較大的又未設沉降縫的建筑應有沉降差的計算和控制措施。 1.2.2.2 樁基部分 a) 組織技術討論會或研討會,對各類可以使用的樁基的工程特性、經濟性進行技術交流,充 分吸收專家和其他技術單位的意見(
3、公司各有關部門均可參加)。 b) 最終樁基形式的確定尚應根據建筑物四周環境條件、基坑支護等條件綜合考慮。 c) 樁基持力層的確定應經濟合理,應有不同樁徑的承載力設計比較,設計參數的取值應準確, 且樁位的施工可操作性強。樁基的承載力取值是否合理,對預制樁可通過提前試樁來確定, 對人工挖孔樁、沖鉆孔樁可通過現場土體取樣和地質報告相互對照以及試樁來確定。 1.2.3 地下室地下室 1.2.3.1 厚度較大承臺的設計,或者澆搗面積較大的地下室底板厚度的確定是否經濟合理,設 計中是否有防裂措施。 1.2.3.2 地下室留洞 a) 管道穿越地下室的外墻必須預留防水套管; b) 管道穿越地下室的頂板,如位置在室外時必須預留防水套管; c) 地下室防排煙洞口、柴油發電機排煙洞口應特別注意,這些洞口較大且在結構圖上容易遺 漏。 d) 地下室的留洞在施工前,各專業應匯總校對,檢查是否有會簽,以防遺漏;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