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 錄 第一章 編制依據. 1 第二章 工程概況. 1 第三章 現狀情況. 1 第四章 鋼板樁支護設計 . 1 一、基坑支護結構的主要技術參數及技術要求 . 2 二、支撐體系 . 2 三、鋼板樁穩定性驗算 . 3 第五章 施工準備. 6 一、材料準備 . 6 二、機械準備 . 7 三、人員準備 . 7 四、施工分段.7 第六章 鋼板樁支護施工 一、鋼板樁支護施工流程 . 10 二、鋼板樁吊運及堆放 . 11 三、鋼板樁的打設 . 11 四、基坑土方開挖 . 13 五、內支撐安裝 . 13 六、基坑排水降水措施 . 15 七、拔樁 . 15 第七章 基坑監測. 16 一、監測點的位置及數量 .
2、 16 二、監測與測試的控制指標 . 16 三、監測要求 . 16 四、監測周期 . 16 第八章 安全施工措施 . 17 第九章 文明施工措施 . 18 第十章 應急方案. 19 一、項目部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管理小組.15 二、發生基坑坍塌事故應急救援方法.16 三、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救援方法.16 四、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方法.17 第一章第一章 編制依據編制依據 行業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99); 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 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0); 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 空
3、港大道(黃石東路106 國道)工程初步設計(2013.05,廣東省冶金建筑設計研 究院)。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 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況工程概況 本工程以道路、車行道西北側設置一道污水管、污水管最深埋設深度為 3.7-4.12m。 由于污水管埋設較深,基坑支護設計采用 6m、9m 拉森鋼板樁支護開挖。 第三章第三章 現狀情況現狀情況 經過現場踏勘并結合管線探測資料分析,本項目屬于白海面雨水分區,石井污水收 集系統服務范圍。本項目所在范圍內的現狀排水情況具體如下: (1)均禾新科村段緊靠永泰涌支涌,沿線建筑稀少,沒有現狀排水設施,地面雨 水通過散排流入附近涌溝。 項目終點處 G106 國道已按照雨污分流建設了市政排水管道。 本項目北側水體為永泰涌,河涌底標高為 7.6m。 (2)規劃七路目前尚未全部建設完成,其中市政排水管道已經敷設,雨污水分別 與東西向的渠箱或市政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