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建筑概況 1.1 工程位置 遷建工程位于XX市XX山下,省行政中心規劃區內。東為古新河,河東為環城西路,道路 紅線寬40m;西靠省電力設計院辦公樓;南臨市中級法院和規劃中的鳳起路延伸段,道路紅 線寬24m,路南為XX市青海年活動中心;北倚省老年活動中心和新省府路,道路紅線寬30m, 路北為省府大院。地勢平坦,地面標高為黃海高程5.665.99m,總用地面積5.9萬,建筑 紅線內面積4.91萬。 1.2 工程特點 經過認真學習,分析研究招標文件及設計圖紙,我們認為本工程具有以下幾大特點: 1.2.1 社會影響大。本工程作為XX省重大工程,建筑占地面積達1.58萬余,主樓建筑面積達 5.8
2、5 萬余,是XX省21 世紀的標志性工程,本省人民和社會各界時刻關心著工程的進展和 質量狀況。 1.2.2 定位標準高。基于本工程的重要性,工程質量目標必須定位在高起點上,必須創精品 工程。同樣,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也必須達到一流水平。 1.2.3 施工進度緊。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內要完成如此大規模的工程建設,除投入充足的機 械、材料、勞動力這三大硬件外,需要充分利用工程單體多的特點,合理而周密地進行施工 部署,同時提高施工中的科技含量。 1.2.4 專業分包單位多。除貫穿于施工全過程的水、電、風、消防等安裝工種外,還涉及鋼 結構、玻璃幕墻和鋁板、各弱電系統、以及有關裝飾專業分包單位。
3、總承包與各專業分包單 位之間的配合要求非常密切,要求項目管理人員要具備很強的綜合協調,善于管理的能力。 1.2.5 工程造型復雜。本工程設計新穎,將大會堂與大會堂前的市人民廣場和省府大院有機 結合起來。大會堂屋面由高度不一、大小不等的曲面體構成,與寶石山渾然于一體。南樓前 廳屋蓋為曲面組合型鋼結構,觀眾廳屋蓋為上弦支承的正方四角錐栓球網架結構;主舞臺屋 蓋為正方四角錐網架, 周邊休息廳及后臺部分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中樓底層有兩大空間, 即國際會議廳與休息廳,二層為宴會廳,均為27m 的大跨度梁,采用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 結構。北樓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局部大跨度處采用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結構。 1.3 施工要點、難點 基坑開挖及樁基的施工; 超長混凝土底板和墻板的澆搗抗裂; 預應力大跨梁的施工; 鋼屋架及網架的吊拼裝技術; 場地回填及地下管線施工。 1.4 編制依據 遷建工程施工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