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名稱 交底部位 共 頁 第 頁 交底內容: 基土釬探 1 范圍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基礎、坑(槽)底基土質量釬探檢查。 2 施工準備 2.1 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 砂:一般中砂。 2.1.2 主要機具: 2.1.2.1 人工打釬:一般鋼釬,用直徑2225mm 的鋼筋制成,釬頭呈 60尖錐形狀,釬 長 1.82.0m;810 磅大錘。 2.2.2.2 機械打釬:輕便觸探器(北京地區規定必用) 。 2.2.2.3 其他:麻繩或鉛絲、梯子(凳子) 、手推車、撬棍(拔鋼釬用)和鋼卷尺等。 2.2 作業條件: 2.2.1 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設計標高,表面應平整,軸線及坑(槽)寬
2、、長均符合設計 圖紙要求。 2.2.2 根據設計圖紙繪制釬探孔位平面布置圖。如設計無特殊規定時,可按表 l-6 執行。 2.2.3 夜間施工時,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釬探順序,防止錯打或漏打。 2.2.4 釬桿上預先劃好 30cm 橫線。 3 操作工藝 3.1 工藝流程: 放釬點線 就位打釬 拔釬 灌砂 記錄錘擊數 檢查孔深 3.2 按釬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圖放線;孔位釘上小木樁或灑上白灰點。 3.3 就位打釬 3.3.1 人工打釬:將釬尖對準孔位,一人扶正鋼釬,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錘打鋼釬的 頂端;錘舉高度一般為 5070crn,將釬垂直打入土層中。 3.3.2 機械打釬:將觸探
3、桿尖對準孔位,再把穿心錘會在釬桿上,扶正釬桿,拉起穿心錘, 使其自由下落,錘距為 50cm,把觸探桿垂直打入土層中。 3.4 記錄錘擊數。釬桿每打入土層 30cm 時,記錄一吹錘擊數。釬探深度如設計無規定時, 一般按表 l-6 執行。 3.5 拔釬:用麻繩或鉛絲將釬桿綁好,留出活套,套內插入撬棍或鐵管,利用杠桿原理,將 釬拔出。每拔出一段將繩套往下移一段,依此類推,直至完全拔出為止。 3.6 移位:將釬桿或觸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繼續打釬。 3.7 灌砂:打完的釬孔,經過質量檢查人員和有關工長檢查孔深與記錄無誤后,即可進行灌 砂。灌砂時,每填入 30cm 左右可用木棍或鋼筋棒搗實一次。灌砂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每孔打完或 幾孔打完后及時灌砂;另一種是每天打完后,統一灌砂一次。 釬探孔排列方式 表 1-6 槽寬 間距 深度 工程名稱 交底部位 共 頁 第 頁 交底內容: (cm) (m)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