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工布及其有關產品寬條拉伸試驗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1、依據標準土工布及其有關產品寬條拉伸試驗GB/T 15788-20052、范圍本作業指導書規定了用寬條試樣測定土工布及其有關產品拉伸性能的方法,適用于大多數土工布,包括機織土工布、非織造土工布、復合土工布、針織土工布和氈墊,也適用于土工格柵,但試樣尺寸有可能需要調整。3、職責 3.1 材料檢測部是本作業文件的執行部門。3.2 材料檢測部負責人負責檢測試驗過程控制,負責編制檢測試驗報告。3.3 技術負責人負責審核檢測試驗報告。3.4
2、材料檢測部部門負責人負責檢測試驗過程資源配置。3.5授權簽字人批準檢測試驗報告。4、儀器設備4.1 拉伸試驗儀:等速伸長型(CRE)拉伸試驗儀,符合GB/T 16825中的一級試驗機要求。其夾具應有足夠寬度,以握持試樣的整個寬度,并采取適當的辦法限制試樣的滑移或損傷。注1:對于大部分材料宜使用壓縮式夾具。但對那些使用壓縮式夾具出現過多的鉗口斷裂或滑移的材料,可采用絞盤夾具。對于選擇夾鉗面而言,最基本的是能限制試樣(特別是對強力土工布)的滑移。4.2 伸長計:能夠測量試樣上兩個標記點間的距離,對試樣無任何損傷或滑移,應注意保證測量結果確實代表了標記點的真實動程。伸長計包括力學、光學、紅外或電學裝
3、置等。伸長計的精度應不超過1mm。如果發現伸長計的應力-應變曲線出現不規則時,應舍棄該結果,對其他試樣進行試驗。4.3 蒸餾水:僅為浸濕試樣用,詳見GB/T 6682。4.4 非離子潤濕劑:僅為浸濕試樣用。5、試驗方法5.1 設定拉伸試驗機試驗開始前,將夾具隔距調至100mm3mm,土工格柵除外。選擇試驗機的負荷量程,使斷裂強力在滿量程負荷的1090之間。設定試驗機的拉伸速度,使試樣的伸長速率為隔距長度的20/min5/min。若使用絞盤夾具,當每次試驗開始時,應將絞盤中心隔距保持最小。使用絞盤夾具應記錄在試驗報告中。5.2 夾持試樣將試樣對中地夾持在夾鉗中。注意縱向和橫向試驗的試樣長度與拉伸
4、力方向平行。合適的方法是將預先畫好的橫貫試驗寬度且相隔100mm的兩條標記線盡可能與上下夾鉗口的邊緣重合。對于濕態試樣,在從水中取出后3min內進行試驗。5.3 安裝伸長計在試樣上相距60mm分別設定標記點(分別距試樣中心30mm),并固定伸長計,且不能對試樣有任何損傷。確保試驗中這些標記點不滑移。5.4 測定拉伸性能開動拉伸試驗機并連續運行至試樣斷裂,停機并回復至初始隔距位置。記錄最大負荷,精確至滿量程的0.2;記錄伸長率,精確至一位小數。每個方向至少試驗5塊試樣。根據試驗中觀測的試樣情況,以及土工布特有的變異性和5.2的規定,判定試驗結果是否應剔除。如果試驗過程中試樣在夾鉗中滑移,或如果在
5、距夾鉗口5mm以內的范圍中斷裂而其試驗結果低于其他所有結果平均值的50時,該試驗值應剔除,另取一試樣進行試驗。注4:確定某些試樣在接近夾鉗邊的地方斷裂的確切原因是困難的。如果因夾鉗損壞試樣而產生鉗口斷裂,其結果應被剔除。但是,如果僅是由于試樣中隨機分布的薄弱部位,此結果是合理的。有時也許是施加負荷時因夾鉗阻止試樣在寬度上收縮,其附近區域產生應力集中,此時在夾鉗口附近的斷裂是難免的,應作為特殊試驗方法的特性而接受。對由特殊材料(例如玻璃纖維、碳纖維)制成的土工布試樣,需要有特殊方法,以盡可能減少因夾鉗所引起的損傷。如果試樣在夾鉗中滑移或超過四分之一的試樣斷裂在距夾鉗口邊5mm范圍內,可采取下列措
6、施:a)給夾鉗加襯墊;b)對夾在鉗口面內的試樣加以涂層;c)修改鉗口表面。無論采用了何種修改措施,應在試驗報告中注明修改的方法。5.5 測定伸長率使用合適的記錄裝置測量在任一特定負荷下試樣實際夾持長度的增加。6、試驗成果整理6.1 拉伸強度將從拉伸試驗機所獲得的數據代入式(6.1-1),計算每個試樣的拉伸強度。 (6.1-1)式中:拉伸強度,單位為千牛每米(kN/m);記錄的最大負荷,單位為千牛(kN);按適合的式(6.1-2)或式(6.1-3)求得。對于非織造物、緊密機織物或類似材料: (6.1-2)式中:試樣的名義寬度,單位為米(m)。對于稀松機織土工布、土工網狀物、土工格柵或類似的松散結
7、構材料: (6.1-3)式中:被試產品在1m寬內的拉伸單元數;試樣內的拉伸單元數。6.2 最大負荷下伸長率記錄每個試樣的最大負荷下伸長率,用百分比表示。注:可按下式計算最大負荷下伸長率。6.3 割線模量確定在特定伸長率下的負荷,用式(6.3)計算在此特定伸長率的割線模量。 (6.3)式中:割線模量,單位為千牛每米(kN/m);在伸長率下的測定負荷,單位為千牛(kN);特定的伸長率,;按適合的式(6.1-2)或式(6.1-3)求得。6.4 平均值和變異系數分別對縱向或橫向兩組試樣的拉伸強度、最大負荷下伸長率及割線模量計算平均值及變異系數,拉伸強度和割線模量精確至三位有效數字,伸長率精確至1,變異
8、系數精確至0.1。6.5 試驗記錄表6.5 土工布拉伸強度試驗記錄表工程名稱: 溫度: 相對濕度:參數縱向橫向1234512345預負荷(kN)預負荷下伸長值(m)最大負荷(kN)最大負荷下伸長值(m)隔距長度(mm)拉伸強度(kN/m)最大負荷下伸長率()拉伸強度平均值(kN/m)拉伸強度變異系數CV(%)最大負荷下伸長率平均值()最大負荷下伸長率變異系數CV(%)試驗人員試驗日期附 錄 A(資料性附錄)伸長率顯著性差異檢驗方法A.1 范圍本方法根據GB/T 3361的規定,用于確定用夾鉗位移測量伸長率與使用伸長計測量伸長率的二者結果是否有顯著差異。A.2 步驟 兩種方法測量的伸長率分別為、,試驗數量為n。 統計項目樣本大小 n觀測值的和 、差的和 差的平方和 給定值 自由度 顯著性水平 計算 (當n5時,t2.776)A.2 結果若,則在顯著水平5下,拒絕兩種方法測量伸長率相等的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