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念、起源概念、起源 概念: 辦公室是腦力勞動者管理和生產信息的部門,一個企業中近乎有一半的工作人員是 從事辦公室工作的 先進的寫字樓設計水平,從一個側面反映這個國家的科學、技術、經濟發展水平 起源: 歷史上辦公室起源于產業革命時期,辦公室只是隨著工廠而出現的附屬物 如今,辦公室作為生產和處理各種商務活動的信息場所,正在成為社會生產的基礎 隨著經濟、社會狀況的激烈變化,特別是近幾年辦公室在形態和功能逐步多樣化。 寫字樓發展趨勢寫字樓發展趨勢 向高層發展 向智能化發展 向綜合性發展 向靈活性發展 寫字樓發展趨勢寫字樓發展趨勢向高層發展 根據統計: 世界每年建造的高層建筑中有75%是辦公建筑,當
2、前世界上最高的30余 棟建筑幾乎都是辦公建筑或綜合性的辦公建筑 著名案例: 美 國 帝國大廈、世界貿易中心 馬來西亞 雙塔 中 國 上海金茂大廈、北京國貿 寫字樓發展趨勢向智能化發展 早期的寫字樓項目: 1984年: 世界第一幢智能化大樓由美國聯合技術公司一家子公司聯合技術建 筑系統公司,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建設的City Place(都市辦公大 樓),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智能型大樓 1985年:日本東京三井新二號館,建于1985年8月的東京本田青山大廈 美國、日本的智能型大樓為此后興起的智能建筑勾劃了基本特征。 19861989年,西歐與日本基本同步的發展智能建筑。其中英國是大西洋兩岸 的交
3、匯點,因此大批金融企業在倫敦設立機構,帶動了智能辦公樓的需求。 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亞太地區的經濟活躍,使新加坡、臺灣、香港、漢城、 雅加達、吉隆坡、曼谷等大城市里,陸續建起一批高標準的智能化大樓。 寫字樓發展趨勢向智能化發展 “使其擁護發揮最高效率,同時又以最低的保養成本,最有效地管理其身資源 的建筑”,智能化寫字樓應提供”反應快、效率高和有支持力的環境,使機構 能 達到其業務目標” 歐洲智能建筑集團 The European Intelligent Building Group 通過對建筑物的四個要素,即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其相互關系的最 優考慮,為用戶提供一個高效率的和有經濟效益的環境。 美國智能建筑學會 America Intelligent Building Institute 寫字樓發展趨勢向智能化發展 我國智能化建筑是由清華大學張瑞武教授在1997年6月廈門市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