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一、 概況概況 1.1 工程簡介 二客站人行過街地道位于滬閔路、桂林路路口東側 50 米,南鄰 地鐵南站,橫穿于滬閔路。整個人行地道呈“工”字型形式,兩端各 設二只樓梯出入口。主體結構形式為箱形地道,主通道凈寬 8 米,長 近 75 米,底板埋深 7.7 米,梯道凈寬 6 米,長近 50 米,底板最大埋 深 7.7 米,泵房底板埋深 9.9 米。 地道圍護結構采用深層攪拌樁內插 H 型鋼的 SMW 工法,攪拌 樁長 9.5 米18.8 米, 其中主通道圍護樁長 17.3 米, 泵房圍護樁長 18.8 米。 1.2 地質資料 地基土自上而下為第1層填土,第層褐黃色粘土,第1層灰 色淤泥質粉質
2、粘土,第1層灰色淤泥質粘土,第1層灰色粘土。主 通道及梯道段最大開挖深度 8.7 米,底板位于1層,泵房開挖深度 10.7 米,底板位于1層,圍護樁底位于第1層。 本場地淺部地下水屬潛水類型,地下水位較穩定,一般為地面以 下 0.51.5 米,地下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 1.3 地下管線情況 本工程范圍地下管線較復雜, 目前根據管線分布圖和樣洞開挖情 況探明北側有 3 孔、24 孔電話電纜各一道;另有500 上水管和電力 電纜等管線。 南側有700 煤氣管, 1000 上水管和電力電纜等管線。 由于工期較短,為保證地道施工順利進行,各類管線按其要求, 須作相應改道廢除和加固保護,目前除 24 孔
3、電纜管道已確定不搬遷 外,其余管線均作改道搬遷。 二、二、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2.1 施工順序 本工程地處繁忙的交通要道,車流量較大,施工期間必須保證車 輛雙向五個車道通行,而且地鐵一號線圍欄影響北側梯道施工。因此 采用三個階段北、中、南三個區段分段施工方法。第一階段:先施工 位于設計道路拓寬部位的一號區域地道北側梯道和部分主通道結構。 第二階段:待原道路交通翻交至南側三號區域的臨時交通通道后,施 工原道路范圍的二號區地道主通道結構。待一、二號區地道結構施工 完畢,管線改道施工完成,且道路施工結束翻交后進入南側設計道路 拓寬部位的三號區域施工。 清理場地SMW 工法施工雙液注漿地基加固地道結構施工 管線改道施工道路結構施工開放交通。 2.2 本工程施工方案由上海城建設計院設計,基坑圍護設計圖明確采 用 SMW 工法圍護,406 鋼管支撐開挖施工。 1. 本工程因工期緊迫, 故人行地道圍護采